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20卷 第十二回 後勤很重要 文 / 問天

    第十二回後勤很重要

    這,這就是曹家的道藏。

    李民這會算是開了眼了。正所謂: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這曹家的道藏倒好,連一句話都沒有。就是八尊石像。八尊八仙的法相。這道怪不得曹淼為什麼非得等京師城破才能把這道藏獻給他李民研究了。這八尊石像是不太好搬運。

    不過,李民倒是絲毫沒有懷疑曹淼是隨便拿這八尊八仙石像來忽悠他李民。沒別的,這八尊石像往李民這眼前一擺。

    李民的神識立刻就感應到了八種氣場。這八尊神態各自不同的八仙法相,竟然沒一尊都帶著一種近乎活人一般的生命力場不說,每一尊法相更有著一種與眾不同的獨特意境。

    呂洞賓的純陽剛烈,何仙姑的慈如地母,鍾離權的烈火焚天,張果老的清淨無為,鐵拐李的包容光蓄,藍采和的不動如山,韓湘子的瀟灑如風,曹國舅的律令如雷。

    其意境深遠。越是李民這般神識強大,對道的領悟高深的,越是對其感受深切,反倒是尋常百姓,神識不能脫離體外,倒是對其根本不會有什麼反應,只會將其當作一尊青石雕像罷了。

    李民越是觀察,神識越是震撼,到後來,那八尊石像都好似活了一般,在李民的神識感應中,各自演繹精妙道法。李民神魂險些迷失其中。

    好在,李民屍狗化身溫養修復落魄鍾已是將近大成,這落魄鐘,能撼人神魂,也能定人神魂,危機之中,自生感應,不敲自鳴。

    「咚!~~」

    李民神魂一震,隨即驚醒的收攏回來,守住心頭靈智。待其安穩,這才暗道一聲:「好險!」

    不過,李民倒是知道,這倒不是曹淼有意害他,隨讓他李民不自量力的同時觀看八仙遺留的八尊法相呢。

    顯然,這八尊法相,那就是八仙的八種神通,連八仙都要分成八個人各自學習,他李民雖然不錯,可一次學八個,這八種神通還是屬於那種能各自相生相剋的,這一氣學,不出問題,又怎麼可能。

    沒看那曹淼守著八尊法相,也只是學了曹國舅的一脈相傳麼。

    不過,李民求取曹家的道藏,到也是沒打著全盤抄襲的算計,畢竟到了李民這般地步和境界的修道者,其體內的能量循環力場,多以成型,就算有更高明的功法,若是不把原本的功夫毀了,冒然修煉,也是很容易出問題的。而就算能狠下心來毀了原先的功法,且不說值不值,浪費不浪費,光是摧毀,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如何毀的去了原本功法痕跡,卻又不造成對自身的傷患,不影響後續的修煉,那更是一個難以掌握的度。

    故此,李民從一開始,就是準備借鑒曹家的道藏,完善自身的功法。畢竟李民是野路子走到今天的,對於金丹大成之後該怎麼辦,那絕對是兩眼一抹黑。而有了這道藏,就能減少不少李民自身摸索的彎路。更能借鑒許多其原本修行不到的地方。

    故此,李民靜下心來,不在一次觀看八尊法相,而是徑直觀看起了曹國舅的法相。

    畢竟曹國舅也是主修雷法,主修官運皇氣,而李民除了原本就是修煉的雷電異能之外,如今更是一統了中原,雖說還有這外族沒驅趕乾淨,可怎麼說,那也絕對是應該有些皇氣的。卻是正好與曹國舅的道法契合。

    李民這一看,就足足看了十天。直到李綱和張邦昌等都領著人手趕到了京師,李民這才略有所得。

    敢情,李民原本修煉的五雷玉書,乃是外丹一道的經典之作。主修器物,就是最後對天雷珠的凝練和運用,都不過是用神識來操控能量。而曹國舅的這大品紫雷天罡經,卻全都是神識的運用。

    這曹國舅出生的年代,可是沒有那麼充沛的天地能量供其吸納揮霍,而這曹國舅又出生在大富之家,修煉心經之後,卻是借萬人對皇權的敬畏,崇拜等意念,凝聚了皇命鐵律,更以絕對強大的神識,形成意念神雷,令所有受術者的神魂在接觸到那強大的意念神雷之後,在意念中形成被雷劈的意識,從而魂飛魄散。而練到至高之境,則直接以意念束縛方圓數十里的正負離子對撞,形成真正的天雷。跟李民如今這一套理論,那卻是截然相反。

    這令李民獲益匪淺。要知道,李民如今本就是神識強大,更分化出了屍狗伏矢兩尊神魂化身。單單是天雷珠這等儲能放電的外丹小術,已是不怎麼夠李民應用的,而曹國舅這般需要超級強大神念必須修煉心經之後,才能應用的神通,卻是幾乎給李民量身定做一般。

    不過,李民雖然沉迷萬分,萬分想立時融合貫通的修煉。可李民卻也知道此時不是時候。

    原本,李民在得知完顏吳奇買跑回草原之後,就惦著趨兵追趕完顏吳奇買的部隊。可有著蔡京這麼一個蒼蠅作祟,實在讓李民不得安心不顧後路的去追趕完顏吳奇買,彼時,李民若是不管不顧的追去了,看似大度,看似不計利益的崇高,可沒有後勤的支援保證,只是單憑李民這兩萬騎軍,蔡京隨便在後方動些什麼手腳,沒有給養供給的李民的軍,那就得陷在草原上。

    只不過,李民雖然乾脆利落的除掉了蔡京,順勢接管了京師,可大宋中央政權的一攤子瑣事,那也讓李民動身不得。

    如今李綱等人來了,李民有了底班保證,卻是應該快速追擊完顏吳奇買去了。

    畢竟,宗澤、周侗等兩人雖然說了岳飛這幾年歷練的不錯,不僅是武藝蓋過了周侗,其戰鬥指揮的感覺,更是勝過了宗澤,可岳飛在李民的印象中,依舊是一個孩子。哪怕是這個孩子,是李民深信的軍神,可孩子就是孩子,李民又怎麼可能放心任其獨自領著一群蒙古軍去對付完顏吳奇買的主力。

    要知道,這個完顏吳奇買,那顆也不是一般的戰爭強人。

    不過,李民雖然想甩手就走。可李綱等卻還是把李民給攔下了。

    對於李綱來說,如今最重要的,那可不是什麼追擊金軍。而是要迅速的把李民一統天下的這個大義名分給定下來。

    如今李民得趙桐稱臣。哪怕這個趙桐是蔡京聯手金人擁立的偽皇,可他畢竟有大宋的傳國玉璽。而且大宋京師的一幫文武大臣,那也是一個都沒跑了。全都被抓了不說,更大多降了李民。

    當然,自裁殉國的,退隱歸鄉的,也有著幾個,像那宿太尉,就是說死不降李民,非要歸隱不可。

    對此,厘米雖然有些遺憾,卻也沒有強留。甚至,李民連那些城破之後意圖投降的各個大臣,也沒準備留著。

    這這些人,在李綱眼裡,那就是寶。有著傳國玉璽,有著大宋原班的滿朝文武,那檄文詔書,那可就是正式無比的。哪怕趙桐這個皇上在李民看來是個傀儡,是個偽皇,甚至趙桐自己也認同。可這官面的文書齊全啊。

    老百姓最終認可的,也就是這些東西。其他的,什麼趙佶,趙桐,老百姓根本不可能見著過,趙桐與趙佶也沒有什麼不同。

    故此,李綱一來,就拜請李民發出檄文,通告天下,準備禪讓大禮,正式宣告共和國成立。

    李民一聽,這也不是小事。畢竟救援雖然重要,可岳飛領著的那支蒙古軍團,那可是在草原上土生土長的民族,就算打不過,也是能跑得過的。而這宣告建國,安定中原百姓,免得不軌者趁隙滋事,卻是刻不容緩。

    李民當即從善如流,雖然認可了李綱的建議。

    而李綱剛剛說完一條,張邦昌也不甘示弱,也是向李民建言道:「國主。臣得報,方臘軍團自把蠻軍趕出東南之後,隨即陷入膠著戰中。而且,慕容將軍率領的大理軍團,也在與吐番軍的作戰中,略佔下風。今更有高家軍攻遼,種家軍攻西夏。我國同時與多國開戰,而內地農收卻因戰亂乾旱,大受影響。實在是難以為續。敢請國主暫停軍務,借此立國之際,改以外交手段,喝令諸國退軍,穩定我國安定,待一兩年我**糧充足,再做征伐之想不遲。」

    李民一聽就是一皺眉。暗想:好你個張邦昌,果然就是一個投降派。跟著趙佶那段歷史就是和和和,現在又跑我這裡格朗來了。

    不過,還不待李民發作,李綱卻也是極度認可的說道:「張大人所言極是。我國原本財力雄厚,所仗皆是海外貿易與關稅。如今與遼開戰,貿易關稅斷絕已是一害。其二,關稅所獲雖豐,可金銀卻也抵不了糧草。而今大宋東南歷年儲備之糧草,除我國用以賑災之外,盡皆供給了方臘軍團出兵西南。而甘肅西北等地,原本就軍糧不豐,多靠內地供給,如今大宋的國庫空虛,我軍無所得,卻也是難以為續了。國主確是應該止息兵戈,待國力恢復,百姓安定,再行武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