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我是八賢王

第四卷 奪宮風雲 第一三六章 俱非等閒 文 / 賀蘭拓跋

    第一三六章俱非等閒

    「光義,朕昨夜思之再三,還是認為你不適合領兵出戰遼國,不知光義意下如何?」趙匡胤始終覺得晉王報仇心切,肯定會被敵人所乘,若是在戰場上有個三長兩短,豈不是有負太后所托?

    聽得皇上還是不讓自己領兵出征,趙光義心中陣陣失望,他知道自己的這個皇兄識人的能力還是有的,若是他認為自己不適合領兵,那領兵作戰這方面就是自己的短處。男子漢大丈夫,誰人不想將百萬兵橫行天下,建立功勳,這方面成了他永遠的痛。但是,既然昨日已經商議了策略,自己本就要找接口托辭的,不想今日不用自己費勁腦汁想其他理由了。趙光義略作掙扎狀,然後恭敬地說道:「臣弟遵旨。一切聽從皇上安排。」

    想起昨夜的計策,今日無論如何也要讓趙德昭領兵出汴京,所以趙光義頓了頓,又馬上開口道:「皇上,南漢和遼國兩處來犯,形勢刻不容緩。德昭侄兒前兩次領兵都能旗開得勝,已經顯露出了卓越的領兵才能。臣弟舉薦德昭領兵阻擋一處。」

    趙德昭已不像昨日那般急著請求領兵出戰,今日是抱定了閒看風雲的態度,所以一直沒有說話,冷眼看著趙光義的舉動。果然今日的議事還沒有開始,趙光義的做法就像趙普所說的那樣,自己不僅不領兵出戰,而且還要竭力舉薦讓自己離開汴京。想到幸虧有竇儀和趙普兩位給自己出謀劃策,否則有些事縱然自己在詩書上看過、知道,但是身在局中卻是半點都沒有想到,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哈哈哈,晉王也認為德昭的領兵才能出眾嗎?你的性子可是對誰都不服的啊。」趙匡胤卻好似忘了今日是在商議軍國大事,好整以暇的和晉王說笑著。

    趙光義似羞赧、又似慚愧,低下頭說道:「讓皇兄見笑了,德昭年紀輕輕便為我大宋開疆拓土,臣弟也是極為佩服的。」

    趙匡胤緊緊地看了趙光義幾眼,心裡忍不住暗暗歎息著:但願你說的是真心話,否則,我這個做哥哥的可就難做了。

    「其實朕也認為以德昭的才能足以領兵抵擋一處,但是,」說到此,趙匡胤看著趙光義認真地說道:「德昭年紀輕輕就已經立下了那些功勞,朕認為足矣。身為皇室子弟,朕認為既要不斷鍛煉才能,但是又不能獨佔所有功勞,否則那些辛辛苦苦浴血奮戰的將軍們又怎麼有機會立功啊?德昭,你說父皇這些話對嗎?」

    趙德昭聽出了趙匡胤的這番用意。漢高祖劉邦當了皇帝,群臣爭封,武將們都認為自己的功勞第一,但是劉邦卻認為從未上過戰場的蕭何功勞第一,於是武將們不服,劉邦曾說: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人也。漢高祖的意思是如果把爭奪天下看成是一場圍獵,那麼這些武將如獵人的狗,而蕭何卻是那能指揮狗的獵人。劉邦的這句話除了為蕭何的功勞定論,而且也對後世的君主們識將用將給了明示。作為君主,不一定很會用兵,只要學會用人即可。於是拱手道:「德昭多謝父皇教誨,孩兒銘記在心。」

    趙匡胤笑著點了點頭,對著朝中的各位大臣說道:「遼國來犯兵馬僅只兩萬,區區南漢又有何可慮?我大宋如今兵強馬壯,兵精將勇,天下都將一統,這些又何足道哉?」

    趙光義聽出了皇上的意思,那就是趙德昭這次不用領兵出征,一切謀劃失敗,趙光義徹底失望,不甘心地說道:「敵人來犯,不知皇上如何處置?」

    趙匡胤看出這也是眾大臣心中的問題,大笑道:「諸位放心,朕早有打算。傳旨,任命郭進為山西巡檢,董遵誨為副,駐守澤州和潞州。」

    聖旨一下,群臣嘩然。盧多遜跟隨趙匡胤多年,對趙匡胤的那些往事知之甚多,上前奏道:「回皇上,郭將軍性耿介,領兵如亞夫自當無礙。只是董遵誨遼國來犯,形勢危及,是否請皇上重新考慮考慮?」

    「不用了,」趙匡胤斷然就否決:「你多慮了,朕身為天子,如果連那點容人之量都沒有嗎?更何況,朕已經派人從幽州接回了董遵誨的母親,相信董遵誨能感恩戴德,不要辜負了朕對他的重用。」然後趙匡胤拿起案上的一摞奏折又繼續說道:「這些都是董遵誨的部下共十餘人聯名上奏董遵誨的一些不法之事,朕已經派人查明,雖然一二件是確實是董遵誨的不是,但是卻對大局無礙,其他都是誣告,朕派天使宣紙曉諭,想必董遵誨一定能夠明白朕的一番苦心。」

    「皇上胸懷寬廣,非臣能及。」盧多遜佩服地心服口服。

    原來當來趙弘殷失了兵權,趙匡胤想投軍卻是無門,於是浪跡天下,尋找時機。董遵誨的父親董宗本本是趙弘殷的好友,於是趙匡胤便投奔了他,希望討個好出身。董宗本對趙匡胤倒是很好,也很看重趙匡胤,希望自己的兒子董遵誨能夠和趙匡胤成為好朋友。可當時趙匡胤正值落魄,董遵誨卻是世家驍將,自恃武藝絕倫,才華出眾,對趙匡胤自然是橫挑豎撿,怎麼看都不順眼。在和趙匡胤交往的過程中,也是盛氣凌人,稍有不如意就肆意責辱,趙匡胤忍無可忍,只好另謀高就。結果趙匡胤向北遊蕩的時候,正好碰上了郭威在鄴城招兵買馬。到了世宗柴榮時期,兩人因功又是同殿為臣。董遵誨一時氣憤不過,結交趙匡胤的政敵韓通,繼續跟趙匡胤作對。誰知風水輪流轉,當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曾想趙匡胤竟然時來運轉,黃袍加上,成為了皇帝,而韓通卻在政變中死於非命。

    趙匡胤雖然自繼位後從未想過迫害董遵誨,但是董遵誨一直深居簡出,不再理事。趙匡胤想到如此人才就這樣埋沒,實在是可惜,於是經過深思熟慮,終於還是決定了啟用董遵誨。

    盧多遜知道趙匡胤的這些往事,擔心董遵誨由於這些過節不肯效死力,也是害怕遼國攻下澤州和潞州這大宋的北大門。但是趙匡胤的安排卻是從親情和政治上雙重下首,由不得董遵誨不感激涕零,誓死效命。

    「皇兄,德昭曾領兵收復湖南,而湖南毗鄰廣東,德昭也可說是輕車熟路,若有德昭領兵,南漢豈不是手到擒來?」趙光義眼看著自己的計策又要失敗,很是不甘心的做著最後的努力。

    「南漢那些跳樑小丑,朕實不放在心上。別說是德昭領兵,就是朕為他們準備的將領就足矣。」

    眾位大臣紛紛竊竊私語,小聲地議論著不知是哪位將軍如此幸運,能成為大宋開國以來第一個單獨領兵的異姓將軍。

    原來自大宋建國,平李筠、李重進的叛亂都是皇上御駕親征,杯酒釋兵權之後就是趙德昭領兵南方,趙光義領兵北漢,還從未有異姓將軍能夠單獨領兵,更何況是消滅一個獨立的政權這麼大的一個功勞。

    「回皇上,秦州團練使潘美從蜀中回來,特來覲見。」就在群臣搖頭接耳笑聲談論之際,宮外的小太監進來回稟。

    「好,來的正好!當真是不早不晚啊。」趙匡胤大喜道:「宣潘美覲見。」

    不多時,一個身材高大,眉清目闊,頜下長髯已過胸膛的中年將軍進入大殿,叩首道:「臣秦州團練使潘美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匡胤站起身子,虛手相扶,然後笑道:「潘愛卿請起,蜀中之行可順利否?」

    潘美又叩首道:「臣奉皇上旨意到蜀中曉諭皇上恩德,賴皇上洪福,一切順利。」原來趙匡胤擔心孟昶的死會對蜀中造成震動,於是派了使者到秦州宣旨,讓擔任秦州團練使的潘美到蜀國各州縣曉諭大宋的恩德,以期穩定蜀國。如今潘美順利歸來,蜀中應該能夠相安無事。

    趙德昭聽到此人竟然是「潘美」,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看著他,見這人長相俊雅,臉上一團英氣,怎麼看也不像是演義裡奸詐無比,心狠手辣,迫害楊家的那位。難道是人不可貌相?

    「潘愛卿來的好!朕本想著我大宋修養幾年再出兵的,不成想區區南漢竟敢進犯我朝,朕早就想派愛卿領兵為我把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跳樑小丑們擒來。正好愛卿回京覆命,愛卿就替朕辛苦一趟,如何?」

    潘美在從蜀中回來的路上就已經知道了南漢進犯的事情,他也想著這次到了汴京若是能夠隨軍出征也是好的,萬萬沒有想到皇上竟然讓自己領兵,這天大的喜事從天而降,潘美一時還沒有反映過來。

    任誰也沒有想到皇上任命的南下主帥竟然是朝中還不曾顯名的潘美,不少人心中不服,看是想到皇上對兵權的忌諱卻又忍住不言。只有樞密使曹彬和兵部尚書呂餘慶相互看了一眼點了點頭。

    既然南北統兵的主將都已經確定,朝中各司立刻忙碌起來,調兵、備甲、儲糧等各項事務都要準備。待得諸事準備停當,兩路大軍立刻行軍。潘美帶領一路南下,北上的兵馬則在禁軍統領的帶領下到潞州交由郭進和董遵誨。果然董遵誨在接到趙匡胤的聖旨,既是慚愧,又是感激,身在潞州面向汴京方向三叩九拜。看那神情,這次來犯的遼國兵馬估計很難討得好去。

    汴京又回歸平靜,繁華處仍然是人聲鼎沸。

    晉王府,宋琪當先說道:「兩路兵馬離京,如今汴京的禁軍兵力已經是最為薄弱的時候,但是武功郡王還在汴京,不知我等計劃可有改變?」

    三個人眼巴巴地看著晉王,趙光義眼睛盯著燭光好似沒有聽到他們的聲音,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一隻飛蛾不知從哪裡飛向燭火,第一次從燭火旁邊飛過,飛走後又折返而回,第二次卻是直接觸到了火光邊緣,翅膀瞬間化為灰燼,而飛蛾也瞬間掉落在地上。

    「形勢殊為不利,如果我一意孤行,是不是也如飛蛾撲火一樣自尋死路?但是不如此,難道就一輩子坐個太平王爺?」趙光義心裡委實難以決斷。一方面想著自己的勝算頗小,另一方面卻是實在不甘心自己就此淪落。

    內心的掙扎使得他胸口此起彼伏,宋琪害怕王爺出什麼事情,忙上前拽了拽趙光義的衣袖,急聲叫道:「王爺,王爺。」

    趙光義猛然驚醒,看著身邊三位心腹,忍不住歎氣道:「不知道是皇兄洞悉了我們的計劃,還是皇兄果真看重郭進、潘美,竟然在一個晚上就想出了應對之策。如今汴京禁軍雖然出洞,但是趙德昭還在京中,輔以他在群臣和軍中的聲威,本王心中委實難以下定決心。」

    「王爺,事已至此,除非王爺甘願從此不理政事,否則王爺只能早下決斷。」宋琪謹慎地勸慰著。

    「本王實不想一輩子平庸,但是又擔心趙德昭在此,事難以成功啊。」

    賈琰見平日裡剛毅果決的晉王如今左右為難,變得優柔寡斷,忍不住說道:「若是王爺擔心武功郡王,不如就讓我那兄弟及他的那般弟兄們在當夜潛入武功郡王府內」說完賈琰用手做了一個切的手勢。

    「你兄弟,你兄弟,啊,事情隔了這麼久,本王都忘了你兄弟那一路奇兵了。」趙光義陡然間想起賈琰的兄弟,想到這一路人馬已經很久沒有使用了,心中的**又不禁湧上心頭。

    既然下定了決心,趙光義馬上恢復了生機,立刻又與身邊的這三位重新策劃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