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二戰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六節 沒有《中立法》 文 / 西斯武士

    戰爭·從東方開始第三十六節沒有《中立法》

    克萊曼.阿道夫在華懋飯店有一個房間,314號,這裡也是他的臨時辦公地點。這個身材矮小的德裔美國人在莫非的軍隊裡有自己的職位,他是一名西南軍政委員會下屬的國防委員會(說得明白些,就是國防部)中的中級文職官員,一個少校。現在跟隨第1步兵師到上海,處理某些……非軍事問題。

    他是來善後的。

    比如說,收集彈殼。

    收集彈殼,當然,銅——西南地區龐大的軍工生產能力注定它需要消耗龐大的資源,銅正是需求量很大的一種——西南的軍工生產每年需要消耗300萬噸銅礦石,全靠進口,部分來自山西,部分來自智利,部分來自美國,佔用著大量資金、輪船噸位、火車車皮……等等。因此,隨意丟棄彈殼就屬於一種郭波無法容忍的浪費行為、嚴重的經濟犯罪。

    所以,克萊曼.阿道夫便得到命令——到上海收集彈殼。

    「我們要把所有的彈殼都收集起來。」他告訴自己的部下們,「去招募難民,讓他們去收集彈殼,我們付錢。」他手下的工作人員並不多,但上海卻有很多難民,他們大多數已經失業,並且還失去了自己的財產,雖然有賠償金但他們依然需要錢;他有把握招募到足夠多的人手。

    部下們記下他的話,然後有人問到:「長官,酬金該如何支付?」

    「論公斤算。1公斤彈殼我們支付1元——銀圓,不是美元,也不是法幣。」上海不是西南,沒有必要按照西南的薪資標準支付酬金,但如果是支付法幣這種隨時都在貶值地劣質貨幣,也不符合郭波制定的政策。

    當然,1塊銀圓的收入也絕對不少了。

    看著部下把這一條記下。克萊曼.阿道夫問到:「你們還有什麼問題?」

    「沒有,少校。」整齊一致的回答。

    「那好。現在都開始工作吧,先生們。」克萊曼.阿道夫的工作很忙,他要負責的並不僅僅只有收集彈殼,「順便把外面那個傢伙叫進來。」

    「遵命,少校。」所有人敬禮之後都出去了,然後一個白人男子走進了房間。查爾斯.莫裡斯蒂,業廣地產公司的代表——被摧毀地百老匯大廈就是這家公司的資產。因此莫裡斯蒂來見他地目的非常明確。

    「少校先生。我代表我公司向你們提出最強烈的抗議……」英國人一進門就開始抗議,但克萊曼.阿道夫根本就不理他。他直接掏出支票本,在上面快速的寫下一個數字並簽上名,將支票撕下來,與兩份文件一起遞到莫裡斯蒂面前。

    英國人看上去有些迷惑。「這是什麼意思?」

    「在文件上簽字,然後你就可以把支票拿走了。」

    莫裡斯蒂還是不明白。「什麼文件?」

    「道歉與免責聲明。」克萊曼.阿道夫不太喜歡英國人——20年前他還是德國公民。他的話很簡潔。「關於業廣地產公司將百老匯大廈轉交日本帝國陸軍第3師團使用的致歉聲明,以及對我軍對百老匯大廈進行軍事打擊表示認可的免責聲明。」

    「你這是什麼意思?」莫裡斯蒂覺得這有些不可思議,「我們道歉?道歉應該地是你們!少校先生。你們的軍隊摧毀了一家英國公司的資產,這是對大英帝國的……」

    「赤裸裸的侵犯?」克萊曼.阿道夫打斷他,把文件與支票一起收回,「莫裡斯蒂先生,你可以去投訴——向工部局,向英國總領事館。向大不列顛外交部,向帝國首相……你可以向任何人投訴,總之我軍是無所謂。不過——」他拿起支票在英國人面前晃了一下,然後將它撕得粉碎,「業廣公司將不會得到半分賠償金。」

    「賠償金?少校先生,你說……賠償金?剛才那是支票?」查爾斯.莫裡斯蒂的目標當然就是賠償金。他試圖訛詐一番,但現在卻可恥的遭到了失敗。

    「當然是支票,不然你以為我撕的是什麼,莫裡斯蒂先生?——我地簽名照片嗎?」克萊曼.阿道夫抬起他的頭,圓臉上那副可笑的圓眼鏡閃動著某種光芒。「嗯……莫裡斯蒂先生。你現在可以去控訴我軍了。」

    「不……當然,不用。」去控訴?吃多了麼!誰會在乎一家公司的財產在戰爭中化為灰燼?而且根據一些小道流傳的消息。英國政府並不會插手西南軍隊在上海製造的任何問題——只要他們不跨過蘇州河。「既然你們已經打算賠償我公司地損失,那我就沒有必要去騷擾政府官員們了——你知道他們都比較官僚主義。」莫裡斯蒂在克萊曼.阿道夫面前坐下,「好吧,少校先生,我們來談談賠償金的事……」

    他的話再次被打斷了。「不必了,莫裡斯蒂先生。在文件上簽字,然後我給你一張200萬的支票。」

    「200萬!」英國人像是觸電一樣跳了起來,「少校先生,百老匯大廈的建造費用是500萬!」

    「是500萬兩白銀!你以為我是白癡麼,莫裡斯蒂先生?」可恥的英國人,克萊曼.阿道夫在心中大聲詛咒著,你竟然想敲詐我

    當然,這或許有些誤會在裡面。「呃……難道你不是用銀圓支付賠償?」

    「這是花旗銀行的支票!」克萊曼.阿道夫幾乎就要把把支票本拍到莫裡斯蒂臉上了。「這下你滿意了嗎,莫裡斯蒂先生?」

    「當然。少校先生,當然。」

    「現在,請簽字,然後我給你支票。」

    莫裡斯蒂猶豫著。「這個……」

    「你還有什麼問題,莫裡斯蒂先生?」克萊曼.阿道夫幾乎要抓狂了。他很忙,沒有時間浪費在一個英國佬身上。

    「這個……非常抱歉,少校先生。我只是一個跑腿的……」莫裡斯蒂地意思是,他沒有權力在任何東西上簽字。

    這下克萊曼.阿道夫真的抓狂了。「那你還在這裡浪費我寶貴地時間?莫裡斯蒂先生……」他咬牙切齒地咆哮到。「去把你們公司裡能管事的人找來!現在!馬上!立即!」

    「我現在就去打電話。」查爾斯.莫裡斯蒂被他嚇住了,如同一陣風一般衝出了房間。

    ※※※※※※※※※※※※※※※※※※※※※※※※

    需要進行善後工作地並非只有克萊曼.阿道夫少校,作為公共租界的管理機構,工部局地董事們也在開會商討如何善後的問題。這比較難,雖然租界中區與西區沒有遭到攻擊,但整個北區已經被徹底毀滅,東區也受到嚴重破壞。現在有無數無家可歸者居住在西南軍隊提供地帳篷裡——直到他們的新家建起來為止。

    而且這還不是全部問題。交戰區的公共設施也不同程度受到損壞——比如說北區的巡捕房就隨著北區一同化為灰燼。提籃橋監獄10座牢房中只有1座完好無損,楊樹浦的發電廠則損失一些附屬設施——工部局的董事們現在對西南軍隊感到異常頭痛,他們向任何可能存在日本人的地區開火,絲毫不顧那片地區究竟有什麼東西。最可怕地是他們竟然差一點就打中了煤氣廠……

    而指揮作戰的第1步兵師指揮部的官方解釋是,因為使用了過期地圖,所以作戰部隊並不清楚上海地區敏感建築的位置。

    當然,還有誤炸——對此,潘文華中將感到非常抱歉。

    「過期地圖?誤炸?這都騙誰呢!當大家都是三歲的小孩子嗎?」虞洽卿冷哼了幾聲。他一直找不到機會給郭波上眼藥水。現在這個機會當然不能錯過。「這些人簡直就無法無天,完全不把上海幾十萬老百姓與外國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心上……」

    他這番話放到外面說或許還有一些效果,但在工部局的董事會上,除了幾個華董表示了有限的支持,外籍董事全都出人意料地保持了沉默——當然,發生這種事情其實非常正常。

    工部局董事會的外籍董事主要是英國人。當然還有美國人。而只要郭波沒有過分的表現,美國人就絕不會反對他——只要他的大腦還保持正常。去得罪一個與黑手黨、聯邦調查局、國會以及大型財團關係密切的中**閥?正常的美國人還沒不至於如此瘋狂。

    英國人同樣也不會反對郭波。英國人有個好習慣,他們一向比較關心政治。而基於某些複雜地政治理由,在緬甸獨立之後,英國政府與西南軍政委員會之間的關係便逐漸變得密切起來——按照報紙上的說法,雙方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嚴格的說是情報合作關係,英國mi6利用西南政府在緬甸的辦事機構進行情報活動——這純粹是一筆糊塗帳)。而且,現在歐洲大陸的形勢日益緊張,英國政府的主要注意力都在德國那位小鬍子下士身上,它不會允許有人在東方製造事端——比如。挑釁郭波。

    英籍董事們早已經得到倫敦的指示。要他們對西南軍隊進行的任何軍事行動保持克制——只要這支軍隊不跨過蘇州河。因此,英籍董事們同樣不會附和虞洽卿。

    而且。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先生們,我們還是來討論一下補選空缺董事地事情吧。」看著虞洽卿抱怨得差不多了,工部局董事會總董安諾德提議到。因為戰爭,原本由日籍董事佔據地兩個席位已經空了出來——卡部卓江已經在漫天的炮火中被撕成了碎片,而山本武夫則被抓進了監獄。

    這當然是好事,日本人地勢力被一掃而空;然而安諾德地提議也注定會大家的浪費口水。美國人與英國人都想把這兩個位置收入囊中——或者平分。同時,一向作為點綴般存在的俄國人與意大利人也想要個位置,最後,作為一股近乎獨立的勢力,猶太人也希望自己能夠得到與自己經濟實力相襯的政治地位。

    其實,進行選舉是最合適的辦法,但是。現在已經是2月中旬,而工部局董事會的換屆選舉是在4月中旬。如此一來。在2月中旬為兩個董事席位進行一次選舉,就並沒有什麼必要——儘管這樣做是慣例,但今年地情況明顯有非常大不同。

    並且,大家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於是,除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地華人董事,其餘的董事與前來列席會議的各國僑民代表陷入了一場激烈的論戰之中。

    ※※※※※※※※※※※※※※※※※※※※※※※※

    同樣的爭吵也發生在美國白宮。美利堅合眾國第31任總統赫伯特.胡佛與他的副總統、即將成為第32任總統的查爾斯.柯蒂斯——倒霉地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再次中招,輸掉了1936年的選舉——正與政府的高級官員以及他們的幕僚們為是否要根據1935年的《中立法案》對中國與日本進行禁運而爭吵不休。當然。美國國會裡也在進行同樣的爭論。

    「正直」的國務卿亨利.劉易斯.史汀生——這位老兄曾經解散了軍事情報處(mi8),理由是令人汗顏的「君子不讀他人之信」——堅持要政府立即實施《中立法案》,他地提議得到了部分官員的支持,但以查爾斯.柯蒂斯、聯邦調查局新任局長艾爾.貝爾蒙特為首的一批人則表示強烈的反對——毫無疑問,這條法案僅僅對中國不利,自從1930年以來,美國與日本之間的貿易已經降低到了一個幾乎可以忽略的程度——總統地幕僚們更是對史汀生的提議嗤之以鼻。

    幕僚們有另一些理由去反對他。

    一番激烈的爭吵之後,一個幕僚站起來。「請允許我講幾句。」他喊到。會議室逐漸安靜下來。「首先,請允許我表達對史汀生先生的敬意。毫無疑問,聯邦法律的權威必須得到維護。」他的話引起一片「嗡嗡」聲,有些人的臉色變得很不好看,而艾爾.貝爾蒙特則奇怪的笑起來——聯邦調查局一向都是違反聯邦法律的典範。但這個幕僚並不打算支持史汀生。「但同樣毫無疑問的,我們尊敬地國務卿閣下顯然對合眾國地現狀缺乏瞭解。」他說到。再次引起一陣竊竊私語。

    「請允許我提醒史汀生先生一下,在去年,合眾國向中國西南的出口佔到了全部出口額40%以上,全國有18%地工業產值是由與西南有密切貿易往來的所企業產生——這個數字在1934年是21%。」這個幕僚的說法並不正確,18%僅僅是受莫非的克隆人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那一部分——但這也足以讓不瞭解情況的人感到震驚了。幕僚提醒到:「請史汀生先生與所有支持實施《中立法案》的先生們認真想一想,一旦實施這個法案,合眾國會有多少工廠倒閉,多少工人重新失業。先生們,不是我危言聳聽,但我可以保證。我們全部會被憤怒的工人們撕成碎片。」

    他坐下。所有人都在議論。經濟危機才過去4年,大蕭條的陰影依舊籠罩在每個人心裡。對於共和黨的官員們。對於赫伯特.胡佛,1932年大選時那段艱難的時光還是很深刻的記憶。就是那一次,羅斯福差點就打敗他了,雖然他最終堅持過來,但他也不願意再給民主黨同樣的機會。他不能留給查爾斯.柯蒂斯,他最忠實的朋友,一個爛攤子。

    然後又有一個幕僚站了出來。「先生們,我再補充一點,今天早晨我得到消息,國內的大財團——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摩根家族、梅隆家族,他們都對實施《中立法案》表示反對,他們的代表會在國會地辯論裡否決任何關於這項法案的提議。」

    史汀生與他的支持者們已經瞠目結舌了。是的,他們都知道郭波在美國有無數關係……但這些財團?

    但莫非與洛克菲勒等家族的友誼一直可以追溯到1933年。那個時候。緬甸獲得獨立,正在組建海軍,購買戰艦與擴建實兌港的巨大投資讓他的財政再次出現嚴重危機,甚至各種已知地方法都無法彌補那個巨大的漏洞。困境中,莫非只好尋求更加非法地手段——依靠先進武力直接掠奪他人的財富。很多人因此而倒霉,其中最悲慘的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猶太人的巨額財富總是給他們帶來災難的重要原因。

    然而要動搖這個龐大的家族,僅僅依靠莫非的克隆人無法完成。經過仔細調查。他發現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摩根家族、梅隆家族同樣在打羅斯柴爾德家族地主意。於是,通過展示一些手段。他迅速與這四個家族組成了戰略聯盟。依靠先進的自白劑,偽造得天衣無縫的文書,混入司法部與聯邦調查局的克隆人,他們迅速而且巧妙的竊取了猶太人的財富。四大家族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包括花旗、摩根、美國第一第二等銀行在內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北美、南美與澳大利亞地絕大部分資產,而莫非則得到了他想要的充足資金,還有四個家族的「友誼」。

    現在。這些「友誼」正在發揮作用。

    ※※※※※※※※※※※※※※※※※※※※※※※※

    會議又進行了一小段時間。包括史汀生在內,幾乎每個支持實施《中立法案》的人都放棄或者準備放棄最開始的想法。在這個時候,艾爾.貝爾蒙特不失時機的放下了最後一根稻草。

    「先生們,同樣是在今天早晨,我接到各個分局地報告,自從昨天中華民國對日本帝國宣戰之後,有很多年青人走上街頭舉行遊行表示支持,甚至還有人準備組織志願軍到中國去參戰。」艾爾.貝爾蒙特環視眾人。看著他們的反應,然後接著說到:「而當中國人在上海取得重大勝利的消息傳來之後,全國都在舉行慶祝活動——有些地方甚至敲響了教堂的鐘點。」

    他停下來喝水。每一個人都看著他,等待他的下文。

    「先生們,你們忘記了我們的年青一代有多麼痛恨日本人嗎?」他結束了自己的發言。

    多麼痛恨?至少最暢銷的漫畫就能說明一切問題。而且還有其他例子。「我的小女兒,瑪格麗特。」助理國務卿說到;他的小女兒在座地每個人都見過。是個人見人愛地小淑女。「你們都知道,她是個好孩子,從來都不會講粗口,但上個星期我聽見她說了——她說:『操她**日本咋種』。」

    「天啊!」有女性工作人員驚呼起來。

    「她最喜歡地男演員是羅納德.裡根,那個演超人出名的傢伙。」助理國務卿有些無可奈何,「我們都知道,這個傢伙一直非常痛恨日本人,並且從不掩飾這一點,而他的影迷與追隨者們毫無疑問的會受到他的影響,對日本人充滿仇恨。」

    一次可怕的刺殺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而日本人製造的暗殺事件多達137起。死了那麼多人。大家怎麼可能不會痛恨他們?(然而除了最開始的幾起,其餘的都是莫非派人做的——有金濤在。黑島仁顯然不會再做傻事,但遇到莫非他也無可奈何,畢竟他有前科,大家理所當然會懷疑他,而且,糟糕的是,莫非還留下足夠多的證據制證日本人。)

    「先生們,現在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年青一代是多麼仇恨日本人了。」艾爾.貝爾蒙特最後總結到,「如果我們實施《中立法案》,並導致中國人輸掉戰爭——沒有合眾國支持他們注定會輸掉戰爭,這毫無疑問——我們的年青一代就會無比痛恨我們。」

    「上帝……我可不願意瑪格麗特恨我,哪怕一天也不行。」然而並不只有助理國務卿有這樣的問題——誰家沒有小孩子呢?

    「先生們,現在還有誰支持實施《中立法案》?」查爾斯.柯蒂斯趁熱打鐵似的問到。

    沒有人站出來說話。也就表示,所有人都否決了實施《中立法案》地提議。

    該做出決定了。大家都看著胡佛。

    「既然是這樣……」赫伯特.胡佛覺得自己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我宣佈,無限期推遲實施《中立法案》。」

    他的話音剛落,一個工作人員推門進來了。他宣佈到:「參議院與眾議院都通過了決議,無限期推遲實施《中立法案》。」

    理所當然的結果。

    ※※※※※※※※※※※※※※※※※※※※※※※※

    艾爾.貝爾蒙特心情愉快的走出白宮,走向自己的汽車。半路上。永遠穿黑西裝、戴墨鏡的克隆人特工史密斯靠了過來。「情況如何,局長?」他問貝爾蒙特;他現在已經成功地混入了聯邦調查局總部。是一名出色的聯邦探員。

    「《中立法案》被無限期推遲實施。」

    「真是好消息,局長,我們與西南地情報合作還可以繼續。」

    「是的,史密斯。」艾爾.貝爾蒙特走到車門邊,停下,轉身看著史密斯特工,「不過。史密斯,你為我準備的大部分說辭都沒有派上用場。」

    「噢,真可惜。」

    「不是可惜不可惜的問題,史密斯。」貝爾蒙特把嘴湊到史密斯耳朵邊,低聲說到:「我感覺全美國都在幫助莫非與郭波,這非常不正常。史密斯,我想知道理由,幫我查出來。」

    「好的。局長。」讓我自己查自己嗎?史密斯微笑著將他送上汽車,看著汽車離開。

    千萬不要做埃德加.胡佛第二,艾爾.貝爾蒙特,要找一個合適的聯邦調查局局長是非常困難的事——誰讓另一個時空裡,胡佛在這個位置上坐了48年呢?搞得其他人全都默默無聞。

    史密斯聳聳肩,轉身走了。

    ……

    洛杉磯港。「m※g」運輸公司專用集裝箱碼頭上——當然,就是集裝箱,1933年,「m※g」公司一名有著「天才頭腦」地工作人員「發明」了這種先進的運輸設備,於是集裝箱就風靡全球了——卡瓦.烏戈萊諾正在努力安撫躁動的碼頭工人與水手們。

    這些人從昨天起就是這樣。「m※g」公司98%的業務是向中國運輸各種物資,中國與日本開戰的消息讓這些人再次感受到了失業的陰影。如果政府實施《中立法案》的話……

    因此他們感到非常恐慌。

    然而卡瓦.烏戈萊諾需要的就是他們地恐慌。儘管他現在一直在安撫他們,但他正在等待消息。如果政府真的開始實施《中立法案》,那麼他就會組織這些人到街上去進行一次聲勢浩大的遊行。很華麗的遊行,據說好萊塢有三分之一的演員會參加。

    演員,美女。雖然卡瓦.烏戈萊諾與所有預定要參加遊行的女演員都認識——有地時候。他會客串她們的保鏢;當然所有這些女演員他都只有看的份。沒辦法……級別不夠高啊!

    小人物總是充滿悲哀。

    不過,雖然每個人他都接觸過。但這麼多美女演員聚集在一起遊行還是非常壯觀的場面。真不知道洛杉磯市的警察們會有什麼反應。

    不過他命中注定看不到這樣的場面。

    「卡瓦,讓大家開工。」就在意大利人腦中充滿遐想的時候,一個夥計衝出碼頭辦公室,向他大喊到,「《中立法案》被無限期推遲實施了。」

    「噢……」他有些懊喪的回答了一聲,「都開工了,開動了,都去幹活。」他揮舞著手臂大叫著。但是,所有人都已經散開了——他們又不是聾子,卡瓦.烏戈萊諾聽到的消息他們同樣聽到了。

    不過還是有人過來問了一聲。「頭兒,船怎麼走?聽說日本海軍很強大,我們走太平洋會不會有危險?」

    「我知道,老闆也知道。所以從現在開始,所有的船都走大西洋航線。」走這樣地航線,也就意味著運輸成本地大幅度增加——毫無疑問,小氣而又喜歡睚眥必報的郭波一定會把這筆帳算到日本人地頭上。

    他已經計劃好要給日本人一個「驚喜」——為了他的運輸成本。

    ※※※※※※※※※※※※※※※※※※※※※※※※

    註:1934年的白銀價格大概是0.35美元一盎司,換算過來,500萬兩白銀應該有192萬美元——就是不知道俺算對了沒有。

    ps:今天又晚了,真是對不住啊……又喝酒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