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三十二任氏聚議 文 / 木林森

.    靈州,楚王府。這裡是靈州最豪華、氣派的府宅,有人曾說絲毫也不遜色於西夏的皇宮。正是昔日西夏相國任得敬的府邸,如今任得敬雖然以不是西夏的相國了,但任氐一族卻依然還居住在這裡。

    這時任得敬、任得聰、任得仁、任純義、任純理、任純信、任純智等,除了以經死去的任純忠以外,其他任氏家族的首腦人物全都聚集在這裡,商議事情。

    見人數都以經到齊了,任純義起身道:「父親,現在以經很明顯了,南宋根本就不是來救援我們任家,而是以援助任家為名,其實是要吞併大白高國所有的土地,現在宋軍以經打到了興慶府,我們可不能再坐視不管了。」

    任純信也道:「伯父,如果沒有我們的幫助,宋軍那有那麼容易就攻佔河東、河南地區,如今南宋不但不感激我們任家的恩情,反而奪去了我們任家的兵權,把我們任家的族人全都清除去軍隊,實在是欺人太堪了,伯父大人,您可一定要想個辦法才好啊!」

    任得敬閉著雙眼,聽著兒子、侄子的話,不置可否。

    任得聰也起身道:「兄長,純義、純信說得都沒有錯,雖然我們和朝廷以經勢如水火,但畢竟還是大白高國的人,一但南宋佔領了整個大白高國,我任家的權勢和地位也將不復存在,因此為了任氏一族榮華富貴,我們可再也不能無動於衷了。」

    原來在宋軍出兵進攻西夏之後,雖然任得敬心裡明白,一但西夏與南宋徹底決裂,那麼任氏一族對南宋的重要ing也將大打拆扣,恐怕將會永遠失去現在的地位,家族的興亡只在南宋、甚至是楊炎的一念之間,因此為了任氏日後在大宋能有立足之地,任得敬全力配合宋軍,要糧給糧、要兵給兵。

    但任氏一族中其他人並沒有任得敬這種見識。在他們看來,宋軍出兵,只是來幫任氏的,現在金國新君繼位,可能無暇出兵,而西夏朝廷決不是宋軍的對手,不少人都做起借宋軍的力量,推翻李氏朝廷,然後由任氏取而代之的美夢來。

    即使宋朝不打算扶植任氏,但朝廷遭到宋軍的打擊之後,必然更加虛弱,那麼等宋軍退兵之後,只靠任氏的力量,也足以推翻李氏而代之,再不濟也能夠裂土自立。這一來任氏一族可就不僅僅只是權貴,而一個個都將成為皇親國戚,龍子龍孫了。

    由其是任純義,因為一但任得敬稱帝,那麼自己就是當仁不讓的太子,將來也有面南背北,登基坐殿的那一天。因此在戰爭之初,宋軍每獲一勝,任氏的子弟們都會爭相慶賀,彷彿離皇位又近了一步。又於宋軍的要求,也都盡力滿足。任純義甚至拿出了一部份家財,來資助宋軍。

    不過隨著戰事的進展,宋軍雖然節節獲勝,但有不少任氏子弟發現情況有些不對勁了。首先宋軍攻下的地方,全都自行派兵駐守,並沒有移交給任氏管理,相反還把原屬任氏的韋州也納入了自己的管轄範圍,自行委任官吏,就連靈州城中,駐守了不少宋軍,接管了一半的城防不說,還劃置了軍事禁區,連任氏的人都不能隨意出入。

    如果說這些事情是因為在戰時,必需事急從權,也有幾分道理。但宋軍在攻取了翔慶軍和靈武之後,轉而收取河套地區,那就顯然脫離了幫助任氏的範圍,而是明顯要佔領西夏的土地了。

    由其是當初為了與西夏軍作戰,宋軍要求任氏也出兵參戰,任得敬將自己手下的六萬多精銳人馬也全部交給楊炎指揮,並且將軍隊的一應大權都交給楊炎。而楊炎也不客氣,接過了軍隊的指揮大權之後,立刻將與任氏關係密切的將領都清除出軍隊,提拔了一批中下層的將領,又把對任氏最忠心的幾支軍隊的編制打亂,分散到其他各軍之中,逐步在靈州軍中清除任氏的影響力。

    而且在突破了黃河防線之後,楊炎以準備進攻興慶府,要修築工事,需要人手為由,將靈州軍全都派駐到黃河西岸去了,進一步削弱了任氏與軍隊之間的聯糸。同時又派人到靈州來,將大量糧食和軍用物資都運住翔慶軍。

    到了這一步,那裡還看不出宋軍的意圖,因此任氏一族立刻招集首腦人物,一起聚議,怎樣應對目前的形勢。

    聽完幾個人的發言之後,任得敬拈了拈鬍鬚,道:「那麼你們又有什麼好辦法呢?」

    聽了任得敬的話,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覷,一時也都沒了主意。他們大多人數都是紈褲子弟,大聲叫喚行,但要他們拿個主意,卻都束手無策了。

    過了好一會兒,任純義才發言道:「父親,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發動人馬,偷襲翔慶軍。現在宋軍剛打了勝仗,一定防備鬆懈,我們趁杞在宋軍背後捅一刀子,迫使宋軍退兵。等宋軍退了以後,我們再去進攻興慶府,殺了李仁孝,這樣一來,大白高國就是我們任家的了。」

    聽他這麼一說,任純理、任純信也都精神一振,紛紛道:「對,這是一個好辦法。」

    任得敬聽了,不由「哼」了一聲,道:「偷襲宋軍?我們現在還有多少人馬?宋軍又有多少人馬?拿什麼去偷襲宋軍?就算偷襲成功,得下了翔慶軍又能怎樣,現在宋軍以經佔盡了大白高國的要路之地,區區一個翔慶軍,跟本不能動搖宋軍的基礎。」

    聽了任得敬的話,剛才拍手叫好的任純理、任純信也不禁氣餒了下來,自從六萬精銳人馬被宋軍調走之後,現在靈州城中到是還有三萬多人馬,但只有一萬是正規的軍隊,其他兩萬都員臨時招募的民軍,根本不堪大用。而且在靈州城中,還駐紮著一萬宋軍,只怕是還沒等任氏發動襲擊,就先被宋軍撲滅了。

    但任純義還是嘴硬,道:「這也好辦,在黃河西岸不是還有咱們五六萬人馬嗎?只要派一個人到軍中去,帶領著士兵們鬧事,就可以把宋軍攪亂。而且咱們靈州不要還關著三四萬俘虜嗎?他們本身都是軍人,只要把這些俘虜都放出來,還怕城裡的宋軍嗎?而且宋軍只是強佔城郡,百姓們並不心服,因此只要我們奪取了翔慶軍,給宋軍重創,其他地方的百姓一定會積極響應我們的。那時就可以趕走宋軍,整個大白高國還不是咱們任家的了。」

    任得敬聽了,心裡也不禁歎了一口氣。自己這個兒子雖然四十好幾了,但論見識、閱歷,還遠遠比不上那個不到三十的楊炎。

    在黃河西岸是還有自己的五六萬人馬,但領軍的將領基本都被楊炎更換了一遍,現在的將領對任氏遠遠沒有那麼多忠心。何況目前的局勢誰也看得明白,宋軍攻佔西夏以是板上訂釘的事情,因此就算還有人忠心於任氏,在這個時候,也要掂量掂量。而且靈州軍也不是駐紮在一起,而是被宋軍分散成七八支分開駐紮,想要說動他們一起鬧事,根本不可能。

    而想依靠關在靈州城中的那三四萬西夏軍俘虜,也是不可能。首先這些俘虜是由宋軍看管,而不是靈州軍,能不能順利把他們放出來還兩說。而且就算把他們都放出來,也未必會聽命於任氏。因為現在西夏誰都知道,宋軍是被任氏勾結才進攻西夏的,只怕這些俘虜對任氏的怨恨更甚於宋軍,因此想讓他們聽命於任氏,也未免太過於一廂情願了。

    致於想希望西夏的百姓會響應任氏,更是癡人說夢。任得敬老於事故,自然清楚,老百姓才不會管皇帝是漢人還是黨頂人,只要能讓他們平安的生存下去,誰做皇帝都無所謂。如果宋軍在西夏境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或許還有可能。但任得敬也派人暗中調察過,宋軍佔領了西夏的土地之後,對於敢於反抗的人自然是毫不手軟,但只要是順從於宋軍的統制,對老百姓還是比較寬容的。雖然不算是什麼愛民如子、秋毫無犯,但也沒做過什麼明顯的惡行。

    而任氏一族在西夏國中,平時也只有權力富貴之勢,並無寬厚仁愛百姓之名,惠民利民之舉,憑什麼去指望老百姓會響應任氏的號召。

    任純義連這麼簡單的事實都看不出來,也實在太令自己失望了。想到這裡,任得敬緩緩搖了搖頭,正要說話。這時一個親信進來,道:「相國大人,大事不好了,金國以經起大軍三十馬,來援助大白高國,先鋒人馬,以經到達銀州。

    這一句話不蒂於一顆炸雷,把再場所有人都驚呆了。誰也沒有想到金軍會這麼快就出兵,而且還是大軍三十萬。到了這個時候,再糊塗的人也會明白,單靠任氏的力量,能夠與三十萬金軍抗衡。而宋軍如果不敵,最多也是退回南宋境內去,而任氏如果敗了,又能退到那裡去呢?

    這時任得敬卻若無其事的站起身來,道:「那麼現在什麼都不用討論了,全力對付金軍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