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三十三御架親征 文 / 木林森
. 就在宋軍和蒙古軍聯合向西夏發動猛攻的時候,西夏派往金國的特使浪訛進忠也到達了中都,積極展開了遊說工作。
其實西夏與金國之間的利害關係雖不能說是唇寒齒亡,但也是息息相關。因為一但讓宋朝佔領了西夏,不僅讓宋朝擁有了一塊極好的產馬之地,而且也對金國西部的京兆府路一帶形成包圍之勢,必然會使宋朝的勢力大增,絕對是不利於金國的。
而且這幾十年來,西夏一直都依附於金國,如果任由宋朝攻佔西夏,那麼金國的顏面又何存呢?因此無論從那一方面考慮,金國都不會對西夏坐視不管的。
金國的執政大臣也都是有見識的人,不會看不到這一點,但出動大軍可不是一仵簡單的事情,不僅僅只是兵源,還有糧草,物資,馬匹,民役等等,缺一不可。宋朝出動二十萬大軍攻夏,事先足足準備了五個多月,則可見一斑。
但現在以經是十月份了,等金國全部準備妥當之後,只怕以經到了十二月,這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可不是出兵征戰的時候。因此最好是等到來年春暖花開之後,再出兵援救西夏才好。
而且西夏也並非不堪一擊,雖然敵不過宋軍,但自保應該還是有餘的,完全可以堅持到明年開年之後。而到了那時,就算宋軍沒有與西夏軍拚個兩敗俱傷,但也必然會被西夏拖得兵力疲憊了,那時金國再出兵,正好可以以逸擊勞,一舉擊敗宋軍,幫助西夏恢復國土。
完顏允恭雖然資質平庸,但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聽了眾臣的意見之後,也覺得有理,因此只派人密切關注西夏的局勢,然後積極籌備,但並沒有馬上出兵的打算。因此在琅訛進忠到達中都的最初一段時日,到處遇到的都是太極推手,雖然都口口聲聲表示不會坐視西夏不理,但一談到俱體的出兵時間,或是顧左右而言,或是百般推諉,就是不肯承諾馬上出兵。
浪訛進忠也不是糊塗人,當然明白金國的用意,心裡雖然著急,但畢竟是有求於人,不好過份緊逼,只好想盡辦法賄賂完顏允恭的親信大臣,希望他們能夠為自己多說些好話,說服完顏允恭早日發兵。
但幾天之後,情況卻立刻發生了轉機,西夏朝廷派人來通告浪訛進忠,這一次不僅僅只是宋朝,就連北方的蒙古也和宋朝結盟,對西夏發動了攻擊。而金國設在西夏的密探也將這個事實反饋回了中都。這一下金國朝廷上下也都有些緊張起來。
金國是由女真族創立的國家,而女真族本身就是遊牧民族,自然知道遊牧民族都有全民皆兵,人人悍勇善戰的傳統。而雖然大金一直視南方的宋朝為自己的首要大敵,但對於北方草原的韃靼民族,一直都有幾份忌憚。在蒙古統一了草原之後,對金國派出通告新君繼位的使者出言不遜,都令大金不敢輕易出兵。
同時宋蒙都是與金國有世仇,如果蒙古真的和宋朝結盟,那麼勢必將大金視為大敵。金國的群臣可都不會忘記,當年正是金宋兩國聯合,才滅掉了遼國。難到現在歷史又將重演了嗎?新興的蒙古部落以經不遜色於當年的掘起的女真族,而現在的宋朝的力量,可就不是當年徽宗時代的宋朝可比了。那麼金國真要步夕日大遼的後塵了嗎?
現在西夏將宋蒙兩國隔開,一但宋蒙聯軍滅亡了西夏,失去了這個緩衝地區,將使宋蒙兩國將直接接壤,來往交流就更加方面了。如果再聯手進攻金國,大金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中,將是大大不利。因此金國絕不能讓這種情況出現。但以西夏目前的實力,是否能夠抵擋得住宋蒙聯軍的夾擊,金國的群臣可就沒有把握了。
因此張浩、僕散忠義、完顏宗政、紇石列志寧等幾位執政大臣商議之後,決定必須調整對待西夏的策略,於是聯合上本,建議大金應該盡趕出兵,去援助西夏。
完顏允恭接本之後,當即復批同意,並決定在第二天的早朝上招集文武群臣以及西夏使臣一起商議援助西夏的事宜。這一點到是讓張浩等人頗為欣慰,新皇帝登基也快有一年時間了,對大臣們的意件也越來越重視了。
那知群臣們想得雖好,但在第二天的早朝上,發生的事情卻是讓他們大出意外,也大驚失色。
金國的皇帝完顏允恭在早朝時招見西夏的使臣浪訛進忠,當朝宣佈,大金將在一個月內,出動大軍三十萬,去援助西夏,而自己將親自領軍,御架親征。
浪訛進忠聽了,自然是喜不自禁,連連向完顏允恭磕頭致謝,連稱大金皇帝聖明。而金國的群臣聽了,則全都驚呆了,則不說這三十萬大軍,金國是否能夠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調集齊備,但皇帝要御架親征?這可是在事先和誰也沒有商量過的事情,而且還是當著西夏使者的面說出來,不由不令人震驚。就連尚書令,太師張浩甚至都懷疑,是不是自己年老體衰,眼花耳聾,聽錯了。
隨後完顏允恭也不理眾臣的驚訖表情,接著下令張浩、僕散忠義、完顏宗政、紇石列志寧等人立刻開始著手準備出兵。因為現在當著西夏使者的面,眾臣也不好勸阻皇帝,對完顏允恭的佈置,也只好暫時一一答應下來。
其實完顏允恭對西夏的存亡並不太關心,而是因為在繼位的時候,曾派人通告鐵木真朝賀,但鐵木真不反對金國使者出言不遜,而且還當著使者的面羞辱自己,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裡。這件事情完顏允恭可沒有忘記,雖然要出兵討伐蒙古的決意被大臣們勸阻住了。但完顏允恭心裡卻一直耿耿於懷,沒有忘記。現在聽說蒙古也出兵進攻西夏,而且見眾大臣們都主張立刻發兵去援助西夏,正好可以和蒙古新帳舊帳一起算了。因此完顏允恭就決定這一定自己一定要親自領軍,御架親征,抓住那個曾經羞辱過自己的鐵木真。
浪訛進忠見金國開始佈置軍事安排,知道這是別國的軍國大事,自己再不該再留下來,能夠得到完顏允恭這樣的承諾以經令他喜出望外了,因此立刻拜謝了完顏允恭,先行告退了。
見浪訛進忠告退,現在大殿上都是金國的自己人了,大臣們說話也就沒有什麼顧忌了,張浩首先道:
「陛下,御架親征之舉,老臣以為千萬不可。」
完顏允恭不悅道:「張太師,是你們勸朕立刻發兵去救援西夏,那麼朕欲御架親征,又有何不可呢?」
張浩道:「發兵去救援西夏不假,但陛下乃是我大金之主,萬乘之軀,而西夏不過是西陲小國,楊炎也不過是南宋一將,而鐵木真不過是個部落酋長,豈能與陛下相比。因此臣以為我大金只需派一員大將,領軍出征即可,陛下豈能夠以身試險,萬一有所閃失,豈非得不償失嗎?」
他這麼一說,僕散忠義、完顏宗政、紇石列志寧,紇石列良弼、白彥敬等有識之士也都紛紛發言,力勸皇帝不可御架親征。
完顏允恭還沒有說話,完顏白撒己出列道:「陛下,臣以為張太師此言差矣,我大金仍是以武立國,昔日太祖、太宗皇帝每逢出兵,都是御架親征,戰必勝,攻必取,陛下欲效仿祖宗之英武,又有何不可呢?臣以為陛下御架親征,必能鼓舞士氣,使三軍用命,破宋敗蒙,平定西夏,都指日可待了。」
完顏合周也出列,道:「陛下,南人素來文弱,但昔日南宋的真宗皇帝,當年不也曾御架親征,迎擊遼軍,始有澶淵之盟。陛下英明神武,自然不會不會遜色於宋真宗,因此御架親征之舉,絕對可行。」
他們兩人都是完顏允恭的親信,對治國安邦的大計不會,但爭權奪利卻十分內行,深通奉迎之道,頗會查顏觀色。見完顏允恭一付躍躍欲試的神情,就知道他這次是鐵了心要御架親征,自然不會阻擋,掃了皇帝的興。而且兩人又收了西夏的賄賂,力促大金早日出兵,因此全力贊成。
張浩越聽越覺得刺耳,忍不住申斥道:「白撒、合周,你們兩人所說的簡直就是一派胡言。難到忘了當年宋太宗御架親征,在高梁河慘敗,結果身中兩箭,險些喪命的事嗎?天子親征,是何等大事,豈能形同兒戲。我大金的太祖皇帝仍出身行武,久經征戰,方才每戰親征,後來太宗皇帝都不曾親臨戰場,以先帝之英明神武,前者南征南宋,受困於長江之南,幾乎不保,此仍前車之鑒,不可不察。」
完顏白撒對張浩等一干老臣本來就心存不滿,一直想找機會打擊一下他們,這時見完顏允恭聽了張浩的話之後,臉色變得很不自在,於是故意道:「太師的意思是,陛下不但比不上太祖皇帝,就連南宋的宋太宗,宋真宗都不如了,先帝南征敗北,那麼這次陛下御架親征的話,也是必敗無疑了。」
張浩老於事故,那聽不出完顏白撒話中之義,不過他仗著自己是五朝老臣,又曾是完顏允恭的師傅,說話也有些隨意,因此也不在意。慨然道:「老臣一片忠心,仍為大金的江山社稷,不得不暢所直言,還請陛下三思。」
完顏白撒聽了,淡淡一笑,對完顏允恭一躬身,道:「請陛下決議。」
其實完顏允恭聽了張浩的發言之後,早就氣滿胸懷,這個老傢伙仗著是五朝老臣,是處處和自己作對。現在居然還說自己御架親征,必敗無疑,實在的可恨,真恨不得立刻叫殿前武士把他抓起來,處死算丁。不過完顏允恭也知道,張浩畢竟不同於一般的大臣,因此陰沉著臉,好半天才道:「張太師,你若大年紀,還在為朝事忙碌,實在是太為難你了。依朕看來,你還是出致仕了吧!」
張浩做夢也沒有想到皇帝會說出這番話來,不由得全身一震,一下子怔在金殿上了。而其他大臣也都驚呆了。致仕一般都是由大臣自己提出,何況以張浩的身份,就算提出致仕,皇帝致少也該挽留三次,以顯對老臣的尊重之意。哪有由皇帝直接就讓張浩致仕的道理,對於張浩這樣的重臣來說,簡直就是莫大的恥辱。這甚至要比貶職、罷官更讓人不可接受。
完顏允恭也不理眾人,「哼」了一聲,道:「御架親征之意朕以經決定,都不必再說了,你們各自準備去吧,退朝。」說著起身離開。
而完顏白撒、完顏合周等完顏允恭的親信大臣也都洋洋得意的下殿去了。等他們都離開之後,其他眾大臣這才慢慢會過神來,僕散忠義來到張浩面前,道:「老太師,陛下這樣對您,實在是有些太……」
完顏宗政也道:「是啊,我們要再去阻勸陛下,一定要讓陛下收回成命。不僅要停止親征,而且一定耍挽留老太師。」
紇石列志寧,白彥敬等人也道:「是啊!我們這就去找陛下去,一定要讓陛下收回成命。」
張浩擺了擺手,道:「各位,都不必了。御架親征之會,陛下是心意己定,萬無更改之理。再去勸說只能惹得陛下不快,反而會連累你們。至於老夫,更是不必有勞各位。老夫今年七十有六,以是古稀之年,說起來也早該致仕了。現在正是無官一身輕了。所以說不必了,不必丁。」說著,也不再理會其他人,轉身走下金殿去了。
其他大臣看著張浩離開的背影,又看了看大殿中央,高高穩放的龍椅,也都紛紛歎著氣,各自散去。
但大金將出兵三十萬救援西夏,皇帝完顏允恭將御架親征,也就這樣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