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一二二對策上 文 / 木林森

.    完顏長之是在皇宮中的御書房招見張鵠。施禮之後,完顏長之立刻賜坐,張鵠謝恩之後,也在側面坐下。

    完顏長之這才道:「伯逸,這次你回勃海去給張老太師辦理喪事,一切都還順利嗎?」

    張鵠道:「多蒙陛下掛記,一切都很順利。」

    完顏長之點點頭,歎了一口氣,道:「其實朕這幾天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招你回京,但若是在這個時侯招你回京,未免太不近人情,若是不招你回來,這朝中大事千頭萬緒,朕都不知該從何做起。不想你主動就回來了。」

    張鵠道:「回稟陛下,微臣也知道我大金如今是危機四伏,因此在祖父下葬之後,過完頭七就立刻趕回中都。勃海那邊的事情自有叔伯兄弟料理,少了微臣,也不會有什麼問題,而且凡事自當以國事為重。」

    完顏長之又點了點頭,道:「那麼朕也不和你客氣了,依伯逸看來,我大金目前有那些危機呢?」

    張鵠道:「回稟陛下,我大金的危機分為近期和遠期,雖各不盡同,但均不可小視。」

    完顏長之微微一笑,道:「近期為何?遠期又為何?」

    張鵠道:「近期之危乃是指蒙古。陛下這次御駕親征,願意是想給蒙古以重擊,使其數年內無法威脅我大金,但雖然打敗了蒙古大軍,而蒙古的實力卻並未大損,北方之擾並未解除。而如果只是蒙古到也罷了,但此時南方的南宋也在蠢蠢欲動,宋蒙南北夾擊,這才是我大金的心腹之患,也是遠期的危機,故此陛下才為此擔心。微臣說的可是?」

    完顏長之呵呵笑道:「知朕者,伯逸也。只可惜朝中的其他大臣看不透這一點,還以為大金依舊太平無事,實在太令朕失望了。不知伯逸有什麼好辦法,以解朕憂嗎?」

    張鵠道:「陛下應該知道,如今蒙古以經統一了草原,勢力己遠非昔曰可比,鐵木真更是百年難得一遇後梟雄之才,如此強敵,豈是能夠在一戰之間就能擊敗的,凡事欲速則不達,而且經此一戰之後,也足以震懾蒙古,不敢輕視我大金,同時也能振奮自西夏敗戰之後,我大金的軍心士氣,收益亦不算小,因此陛下不必為此耿耿於懷。」

    完顏長之聽得頻頻點頭,正是旁觀者清,張鵠說的確實有道理,自己確實太急了一點,在出戰之前,也確實有過想要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但想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又是另外一回事,現在看來,當時這種想法顯然是有些太免強了。與蒙古的這一戰取得這樣的結果,其實也算很不錯了。

    但在另一方面,現在北方的危脅依然沒有解除,必須還有想出一個辦法來應對。因此完顏長之道:「伯逸說得雖然不錯,朕對這一仗的要求也確實是過高了。但現在蒙古的元氣未傷,隨時都還可以大舉南下,而且依朕看來,往後蒙古也不會再像現在一樣,集中大軍,進攻我大金的邊關城池,而是會化為小股,多點進攻,劫掠邊境地區,今我們防不勝防。如果在北方邊境駐紮大軍防守,一來現在南方本來就有些吃緊。一時難以抽調那ど多的兵力出來,二來所消耗的錢糧物資也是目前我大金難以承擔,朕就是在為此擾心,不知伯逸對此可有什麼良策嗎?」

    張鵠道:「回稟陛下,徽臣早己想過,首先可以重新建築界壕,以為阻擋蒙古騎軍之用,微臣以有詳?計劃,請陛下過目。」說著從衣袖裡取出一本冊子,遞給完顏長之。

    完顏長之點點頭,接過冊子來觀看。其實這一點他到是也想過,重新建築界壕,阻擋蒙古軍也不失為一個暫時的可行之計。

    所謂「界壕」也稱為「壕塹」或「邊牆」,其實就是金國為了保護北方邊境,修築的一種類似於長城的大型防禦工事,通常由壕牆和壕塹兩部分組成,壕塹的通常寬兩到三丈,深一丈,壕牆都修在壕塹以南,即靠近金國的一方,呈梯形,底寬二丈有餘,頂寬一丈左右,有些地段還修築了垛口。並在重要交通路口地段興築關隘,又通稱為"界壕邊堡"。

    邊堡是具有一定規模和設施的邊防小城,建於壕塹、界壕後面的險要處。堅固程度和規模都超過壕牆,內部軍事設施齊備,外有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可以獨立作戰的城堡。邊堡與壕塹、壕牆結成一體,使軍隊進可以出擊,退可以據守。金世宗時期,主要是用界壕來阻擋蒙古軍,僅在泰州境內就設有邊堡十九座,臨潢府也有二十四座。

    金國從金熙宗天眷元年(38年)時期就開始修建界壕,陸陸繼繼修建了近四十年。雖然界壕的規模遠遠小於長城,但所需的耗費也不小,因此但主要完成還是在金國國力最盛的金世宗時期。總計修築了約有四千餘里。

    界壕在阻北方韃靼部族南下劫掠,保護金國北方邊境,也起了一定價值作用。但因為金國國力有限,壕塹無論是在修築的規模還是質量,都遠遠不及長城,因此防守力也大打拆扣,而界壕修築的位置比長城更向北方,因此也更易為風沙所填平傾蝕,失去效用。一般的界壕地段,一但維修不善,用不了十年,就會逐漸失去作用。

    而且在近幾年來,金國先是為了供應南征,後來又因為草原混戰,蒙古部為了統一草原而無瑕南下,北方安定了不少,因此朝廷也就忽視了界壕的作用。等到完顏允恭繼位之後,更是不予理睬,這次完顏長之率軍迎戰蒙古軍時,就發現有許多地方的界壕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其中大部份都是修善不力,造成的結果。

    不過界壕修築時間畢竟並不太遠,而且大部份都是近十年內修築而成的,因此除去少數年代較長的地方需要重建之外,大部份地方只要做一些修膳工作,無需大規模重建,就足以再用四五年時間,所消耗的費用也要比純粹修築來少得,而且界壕完善之後,所需的駐軍也會大量減少,大約十五到十八萬也就足夠了。對於目前的大金來說,還是十分划算的。

    同時按張鵠的計劃,對於破損較為嚴重和需要增加修築的地方,將先以挖掘壕塹為主,壕牆將可以修築得簡單一些,同時在界壕沿線上,減少邊堡,改以烽火台為主。這樣也能大大減少修膳費用和時間。這樣的界壕對阻擋蒙古大軍南下作用或許並不很大,但攔截小股騷擾邊境的蒙古騎軍還是足夠的。

    完顏長之看完張鵠的計劃之後,也連連點頭,誇讚張鵠想得周道。

    張鵠接著又道:「修膳界壕,只不過是防止蒙古的第一種方法。一來想完全用界壕阻攔蒙古人馬就不可能的,這就好像中原歷代王朝都在修築長城,但在那一代長城也不能完全阻擋北方民族的南下。二來界壕修膳好之後,每年都要定時維修,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因此防此蒙古,不能完全依賴界壕。」

    完顏長之道:「那麼伯逸的第二種方法是什什?」

    張鵠道:「還是以夷制夷。」

    完顏長之有些不解,道:「伯逸,這一點朕也想過,但現在蒙古部以經統一了草原,鐵木真足以一手遮天,又如果施行以夷制夷之策呢?」

    張鵠道:「陛下容稟,臣這以夷制夷之計分為兩部,首先我大金的破矢軍更是草原韃靼組成,他們熟悉草原的地區環境氣候,同時在草原上還有不少的人脈關係,因此可以將破矢軍全都調到北境駐守,也分為小股,深入草原內部,去劫掠小營地,商隊,牧群,對蒙古以牙還牙,如此以夷制夷,豈不為好嗎?」

    完顏長之點頭笑道:「好辦法,真是一個好辦法,蒙古韃孑可以來劫掠我們,哪麼我們同樣也可以去劫掠他們,伯逸果然沒有讓朕失望。」

    完顏長之當然清楚,一但金軍進了草原無異於睜眼瞎,但對於同樣屬亍草原民族的破矢軍來說,卻等於就是回到了老家,如魚得水。這次自己敢率軍奇襲捕魚兒海邊的蒙古營地,正是因為手下有這一幫草原的活地圖在。因此把破矢軍放到草原上去劫掠蒙古,不說可以把草原攪個天翻地覆,但也足以讓鐵木真頭疼一陣子了。

    張鵠接著道:「另外鐵木真雖然統一了草原,消滅了諸部,但畢竟時日尚短,其根基並不穩固。各部投降鐵木真,合併於蒙古一部,也並非心甘情願,只是鐵木真勢力龐大難以匹敵,不得不屈從而己。一但有外力相助,他們未必會甘心蟄伏於蒙古部之中。因此微臣以為,這以夷治夷之計當雙管齊下,一方面派破矢軍劫掠草原,並以蒙古本族為主要劫掠對像,另一方面也可以派人去聯絡昔曰草原各部的首領,由其是那些屈從於鐵木真旗下的人,由大金為他們提供援助,最好讓他們扯旗造反,復族自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