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雲飛揚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四節 見虎於林(一) 文 / 燕雲

    興平元年(194年)十月七日晨絳邑城北

    看著樂祥的車馬漸漸遠去,我和身邊的賈衢、衛覬、彌且不真、楊干、史阿等人都是一聲不吭,直到看不到影子了,賈衢才問道:

    「文載明於書史,學問精深,府君何不重用,而讓他到平陽去開書院教書呢?」

    「嗯!」

    我看了一眼賈衢,也不作答,翻身上馬,不向北回絳邑城,而是策馬沿著澮水向翼城方向馳去。其他人互相看看,趕緊上馬,彌且不真指揮一百多親兵營騎兵緊緊跟上。

    八月底我們先後擊敗白波匈奴,降服韓暹和程銀後,河東一境之內除了大陽張琰,基本都在掌握之中了。九月四日高見大軍返回後,為了慶賀,特地在絳邑舉行了三天宴飲,對立功人員進行封賞,高見因為在此次戰役中的卓越表現,被我提拔為虎牙中郎將,馬藺也提拔為驃姚校尉,徐晃則為討虜校尉,對于歸順的韓暹和程銀也不能食言,一個進封為歸德校尉,一個進封為懷義校尉,並且按照《首功賞罰令》中歸義功的條款對孟歌、他們兩個和麾下的主要軍官都賞賜了金銀、綢緞、土地、宅邸、奴隸和衣服,進行籠絡。當然我還是委派舊部雷盛和耿茂到韓暹、程銀營中去當司馬,並且對於他們下面的軍官也進行了調整,補充了一些軍官進去,調一些人到新成立的徐晃營和高順營。既然來了嘛,就是一家人,何分彼此呢?當然他們心裡肯定不這麼想,肯定有怨言,不過相對於他們的怨言,我更加看重人事調整帶來的穩定、可靠。感情這個東西是多變的,只有制度才是穩定的,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們的忠誠上,雖然籠絡是十分必要的。

    雖然是被迫投降,但其實程銀這個人一向比較機靈,去年年末當我們打敗呂布時,河東內外強豪都是派個使者到絳邑來祝賀一下就算完,最多送個賀禮,他則不僅如此,專門別處心裁,在介山北麓,櫻山亭西北十里風景優美之處糾工修建了一座樓獻給我以資慶祝,並以我的名字命名為飛雲樓。今年六月飛雲樓建造完成,他派人邀請我們去參觀,我帶領絳邑、聞喜、臨汾等地的河東文武一起過去,反正高見當時就駐紮在北面不遠的冀亭,也不怕他胡來。這裡景色當然好,但地理介於皮氏與絳邑之間,也可能是選擇建造在這裡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飛雲樓的樓體是純木結構,造型精巧奇特。樓高70餘尺,面闊進深各五間。底層木柱林立,構成棋盤式。中央四根通天柱直達頂層,四周23根柱直擎。立體為三層四出椽,各角起翹給人以凌空欲飛之感。樓角各系有風鈴,迎風擺動,其聲清脆悅耳。

    絳邑宴飲後,根據河東新形勢,經過與眾文武幾天磋商,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調整,因為打下了許多地方,所以各地的長吏都進行了重新任命。任命徐晃為永安長,負責河東北部防務,並且監視五部匈奴。裴潛(字文行,裴綰的二哥,聽到裴徽的訃告後從荊州返回。立即被我征闢為河東的計掾,現在又命為平陽長)為平陽長,蘇則為安邑長,陶成為臨汾長(夕彩為臨汾尉,率領七百板?蠻隨丈夫一起駐守臨汾,衛會為臨汾丞,陶成、衛會二人實際是楊軍諜報網的北部負責人。),廖立為皮氏長,閻磊(金城人,河東救治的傷員,牽逵麾下軍侯)為北屈長,胡遵(涼州安定人,皇甫嵩將軍舊部親兵,與楊飛在陳倉之戰的時候就認識,楊軍駐紮槐裡時根據皇甫嵩將軍和梁長史的命令加入楊軍)為汾陰長,李義(字孝懿,左馮翊人,右扶風掾屬,槐裡時召納)為蒲子長。基本上周邊各縣都是楊軍將士把守,特別是永安、皮氏、蒲阪幾個邊防所在,都是挑選比較得力的將士在鎮守。

    同時為了籠絡和控制匈奴人,不僅派出自己的舊部呼衍奴、喬達多、伊屠知牙師、須卜莫比與丘林師子共同統率河東匈奴,而且把於扶羅以王侯之禮安葬,並採納衛覬、莊燦、高見、陶成、徐晃等將士的建議,納於扶羅幼女,十七歲的攣提若雲為妾室。其實這是在大家一致而堅決的要求下,萬般推辭不得的後果。

    眾文武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我自己下達的《婚育令》和漢匈友好的需要,但實際上各人心思各異。衛覬、莊燦、賈衢那是真正為了我的事業著想,希望通過這種政治聯姻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匈奴各部,因為現在和將來我們的騎兵來源恐怕主要依賴匈奴人了。而高見、陶成作為我的心腹,對於我一直孤身一人,苦苦在情孽中煎熬十分同情和關心,此次也希望找個女子到我身邊來幫我改變一下心情。

    同時呢,眾將也有自己的私心,上次下達了《婚育令》,按照規定我這個列候可以娶二十個妻妾,不過我連昭姬都不願意見,其他女人也從來不碰,這點將士們以前都挺贊成,我這個主將不要美女,一般都是賞給他們,他們當然高興了。不過現在情況有些不同,很多人,尤其是將領們基本都已經在河東成家立業,那個不想多納幾個美貌小妾享受享受,但他們的老婆,尤其是女將女兵們都拿我說事教育自己的丈夫,一旦他們要納妾,老婆就說:你看人家將軍,那麼高的爵位,那麼威風英明都沒有納妾,你難道比將軍更厲害?眾將簡直叫苦不迭,沒事私下宴飲的時候就商量著如何給我找幾個女子為妾,省得他們跟著受罪,此次難得有個機會可不就堅決抓住了。

    有時感覺作個主公真是太累,什麼事情都和全局聯繫在一起,古人云:天子無私事,現在真是感覺到了。不過有個攣提若雲在身邊確實挺好,不僅生活有個女人照顧,比較舒服,而且稍解寂寥,我現在也很少為昭姬的事生氣了,準確的說已經很少想起她了。

    至此,河東算是基本穩定下來了,今年的秋收也令人滿意,不僅老百姓有的吃,少府徵收、購買了七十萬石糧食,加上屯田收割的十多萬石糧食,現在絳邑倉和安邑倉儲存了八十萬石糧食,算的上倉裡有糧,心裡不慌了。

    這都得感謝老天爺幫忙,三輔去年從四月到七月連續下了三個月大雨,河東也受了影響,不過沒有那麼嚴重,否則那裡有豐收一說,或許真和我們祭祀台駘二神有關呢?豐收後我確實帶領文武去重新祭祀了台駘廟和社、稷,感謝他們的庇護,當然是否是台駘夫妻倆幫忙那只有天知道。我現在也算是明白百姓為何這麼迷信了,如此敬奉神靈了,因為這時的農業,即使修了水利工程也要看天吃飯,不是說你勤勞就一定會豐收的。

    為了獎勵河東百姓,除了下令各地官長對種糧種好的農民進行獎勵外,並在十月旦的節日由縣長亭長三老組織各地父老舉行鄉宴酒,當然酒是肯定沒有的,只能是以水代酒,就是個慶祝豐收,尊敬長者,敦化風俗的意思。

    答應李?、高幹、張濟、段煨等人的糧食,高幹因為離得比較近,已經從上黨派人運回去了。段煨的五萬石是由橋良派船由汾水入大河,再從潼津轉入渭水,運抵華陰。張濟的糧食則在經過大陽,準備從茅津渡河運走時被張琰的人給截留了,當然這本來就是我指使原績等動的手腳,挑動起來的,兩方現在茅津那裡打的不亦樂乎,我已經命令牽逵、高順和劉玉都相機進取。前一段莊燦、高見他們都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軍功,牽逵等則防守鹽邑,什麼事情都沒有做,比較清閒,當然封賞也肯定沒有,屢次寫信過來請戰,所以此次就命令牽逵、高順負責統率所部四千人進攻大陽張琰,讓他們也有個表現的機會,除掉我在河東的最後一個眼中釘。

    而李?不知道是因為遠呢,還是因為有意見,遲遲不見來人運糧,當然他不派人才好呢,我還省下五萬石糧食,雖然現在楊軍糧食足夠吃兩年的,但糧食這個東西嘛,肯定是多多益善。

    軍隊方面,各部都進行了人員補充,同時步兵增加了三個營,分別是韓暹營、程銀營和高順營,高順從牽逵麾下獨立出來,整編白波餘部丁壯為一營由他統率,人馬一千五百人,軍官由楊軍各營抽調,司馬為牽逵營軍侯杜琦(射聲營出身),仍然駐紮鹽邑歸牽逵指揮,韓暹營、程銀營則歸折衝校尉、中護軍莊燦節制。騎兵增加了一營,那就是徐晃營,我要求河東匈奴五部各出精銳騎兵三百從軍,共一千五百人組成徐晃營,駐紮永安,軍官同樣由各營抽調,司馬為李奇,鉗耳莫於過去當軍侯,鑒於徐晃一年多的作戰中在匈奴人中間樹立的威名,徐晃也兼任永安長,監視河東匈奴。當然根據楊軍的老傳統,還是把他和高見營統稱為驃騎營,不過現在他不歸高見指揮。

    並且經過努力,初步建立了楊軍自己的水師,水師統領為徐陵,副統領為虞懋。任命徐陵和虞懋兩個丹陽的南越人負責水師,那是因為將領裡面只有他們家在南方,使用過船隻,其他將領大多是西北的,最多見過和坐過船,更別提使用了。

    河東水師目前大概有八百人,基地就在蒲阪,基地放在蒲阪有兩個原因,第一因為黃河從龍門以下變得平緩,水師才可能發揮作用,而且河東的幾個重要渡口都在蒲阪那一帶;第二因為蒲阪所在的吳山,樹林茂密,千年古樹所在多有,造船的材料很豐富(註:蒲阪附近的五老峰原始森林是現在華北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是一個重要的旅遊勝地。)。經過半年多的苦心經營,河東水師目前有船隻九艘,其中中型樓船(巨型樓船高約十幾丈,可以裝載上千人比如漢武帝的坐船「豫章」。)一艘,寬約兩丈八尺,長約六丈,高四丈,吃水八尺,上下三層,可以裝士卒一百多人,指揮官為屯長周沆(hang音,丹陽步兵出身)。樓船是作為指揮船,上面裝備六個車弩和一個拍桿作為主要武器。

    同時還有八艘飛蚰船是水師作戰的主力。飛蚰船是我自己的創建,是借鑒希臘戰艦、北歐海盜戰艦的特點,結合漢代蒙沖艦的形制建造的。飛蚰船寬約一丈,船體長四丈,加上撞角長約五丈多,高約一丈六尺,吃水五尺,首上昂,尾高聳,兩側各有櫓十支,左右交錯分佈。一個船上共有櫓手四十人,弩士二十人,舵手兩人,鼓手一人,指揮的隊史一人,副手一人,總計六十五人。大家之所以把它叫飛蚰船,因為它很像一種爬蟲??蚰蜒,體長而多足,速度奇快。飛蚰船的主要攻擊方式是撞擊,在船首底部裝有一丈長的三角形鐵撞角,航行時在水下,外面看不見。撞角以弧度斜向後上方延伸,形成一個鋒利的前刃,有兩丈高。水下的撞角是設計用來對付大中型船隻的,前刃是用來對付小船的,因為小船的吃水一般很少超過四尺。根據徐陵他們的試驗,快速前進的飛蚰船可以撞穿一尺五寸厚的木板,而一般的小船,直接可以切為兩半。撞擊切割前,櫓手們會根據隊史的命令將櫓收進船裡去。

    輔助攻擊手段是弩,弩士由副手指揮,副手一般在船首,而隊史則和鼓手、舵手在船尾。船分為兩層,下層是櫓手們划船,只有五尺高,得弓著身子才能進去。上層高六尺多,是全封閉的,左右和前後共有二十四個射孔,上面有十個氣窗,都可以關閉,作戰前為了防止火箭攻擊時,火種掉倒自己船上,會在甲板上鋪上一層濕沙,也利於防滑。因為空間比較矮小狹窄,身子太高的人是難得活動開的,所以弩士都是挑選的身材比較矮小的人,特別是板?蠻,占的數量比較多。飛蚰船外覆鐵皮,作戰時可以防止敵人火攻,就是一般的箭矢對之也作用不大。

    飛蚰船能夠設計建造成功,多虧了在槐裡時召納的京兆人顏斐(字文林,右扶風掾屬,現任蒲阪丞)精於巧思,以及賈衢、衛覬招募的河東船工的協助。當我們與白波、匈奴作戰時,徐陵曾經親自指揮建成的五艘飛蚰船從蒲阪逆流而上,沿著河水、汾水到達平陽助戰。雖然沒有發揮什麼作用,但給白波降人和匈奴以很大的震動,後來又首先對龍門進行圍攻,程銀沒有象汾陰侯選、北屈李堪一樣跑掉,只好投降,就是因為河東水師封鎖了河道。大家以前都沒有見過這種怪模怪樣的船隻,外面看不見一個人,頭尾高高翹起,尤其當他們在晨霧中行進的時候,很像一個水怪。甚至有百姓以為是水龍顯身,在兩岸頂禮膜拜,後來知道虛實後就稱之為龍舟。徐陵因著百姓的妄言,讓匠人把飛蚰船外面繪上了五彩龍紋,並在撞角的頂端裝上了木刻的龍首,看起來更加威武神秘。

    水師的建設,相對於陸師來,特別花錢,建立這麼一支小小的水師,耗費了河東大量的錢財,光是飛蚰船的撞角和上敷的鐵皮就使用了幾千斤的精鐵,這要打造成盔甲兵刃,至少可以裝備一曲人馬。而為了提高船速,我還借鑒英國戰艦的經驗,水下部分用銅皮包裹,這又用去了幾百斤的銅,如果不是中條山產銅,是根本不可能辦到的。

    對此,少府橋良這個楊軍的大總管是心疼不已,也是十分不高興的。因為一則自古以來北方群雄爭霸很少用水師,主要是陸地爭雄,二則楊軍在河東安下家,橋良就不僅要負責糧秣,而且要負責通郡文武官吏的俸祿,具體就軍隊而言就是軍餉。以前關中的時候,因為條件困難,有的飯吃就不錯了,包括我在內都沒有俸祿可拿,大家也都沒意見,能到軍隊餬口保命那已經謝天謝地了,誰還敢說個不是,立即攆出去,那可能就是餓死的下場。但現在不一樣,將士們很多都成了家,特別是老將士都成了軍官,莊燦、高見等將領還好說,都根據戰功賞賜了土地財帛,但基層軍官,不發俸祿一家老小就沒法過活。而通算河東文武俸祿則是一筆巨大的開支,雖然說河東經過我們的整頓,經濟有所恢復,但畢竟喪亂之餘,承受這麼一個巨大的負擔還是很困難的,鍾繇、橋良他們為了聚集錢糧費盡了心機。而建立這麼一支水師,挪用了許多軍餉,害的橋良拆東牆補西牆,累的焦頭懶額。聽徐陵說第一艘飛蚰船下水的時候,別人都在歡呼慶祝,只有橋良撫摸著船身,不停地說:這都是錢那,弄得徐陵、虞懋一干水師軍官好不尷尬。

    不過無論如何,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用了快一年的時間,楊軍總算擁有了自己的水師,雖然規模很小,但相對於周邊各強敵,河東水師算是一支獨秀,因為黃河兩岸的群雄,包括冀州牧袁紹在內,雖然都有船隻,但主要用作運輸,都還沒有一支專門用於水戰的水師呢。

    而親兵營經過歷次的戰鬥,人員損失不少,加上抽調軍官充實各處,人員大大減少,步騎兵各剩下不到三百,經過從各營抽調和從投降的白波部眾以及河東壯丁中挑選,同時楊干還專門到呼衍奴、喬達多、伊屠知牙師、須卜莫比,丘林師子五部挑選了二百匈奴騎兵充實親兵營,很有意思,他挑選的都是匈奴奴隸,前些天回來後讓我失笑不已,不過這也比較符合我的用人原則,所以沒有指責。現在親兵營又有了一千二百五十人,步兵主要由挑選的白波降兵和河東壯丁組成,騎兵由匈奴騎兵和河東騎士組成,騎兵五百,步兵七百,近衛五十,校尉仍然是楊芳,司馬是彌且不真,六個屯長分別是萬縲(丹陽南越族人)、翟超(射聲營舊部,一直在親兵營任職)、朱寓(胡才麾下的力士,徐晃的故人和老鄉,高粱亭之戰後投降徐晃,對於招撫胡才舊部貢獻甚大。徐晃統率騎兵後,推薦到我這裡,一起來的還有三百多名原來白波軍的壯士。)、史阿(河南人,大劍師王越的親傳弟子,駐紮圉縣時投軍)、盧丹(郝鍺騎兵隊的成員)、罕若醍(湟中胡人,姚興麾下,以前的牛輔親兵),原來的屯長趙宣提升為高順營軍侯,虞懋擔任水師副統領。而大牛也在此次整編中得到提升,去程銀營當軍侯了,無論如何,這麼老資格的部下了。當然他這已經夠慢了,許多當年比他級別低的人都發展的比他快,比如馮去疾都當上縣長了。親兵營全體都隨我駐紮絳邑。

    調彌且不真過來是因為李奇到徐晃麾下做司馬,楊芳不善於指揮騎兵,而親兵營騎兵必須要有人統率,楊干雖然已經當上了軍侯,但的資歷太淺,還沒有到擔任司馬的份上,而且我還讓他主要負責楊軍檢校(軍中特務,負責監視各部,其身份都是隱蔽的,主要是親兵營派出去的軍官,由楊干統率。這是鑒於桐醍碌的教訓,到達河東後逐漸建立的,與原績的特務情報系統是獨立的,主要負責軍隊這一塊。)的事情,顧不過來。所以我專門從高見麾下把彌且不真(西羌義渠部,屯長)升為軍侯,調來親兵營做司馬,負責統領騎兵。

    彌且不真乃是西羌義渠部的人,他們的祖先就是偉大的義渠王和宣太后,兼有羌人和秦人的血統,雖然他們人數很少,卻是西羌中一支比較特殊的部落。

    現在的西羌各部大多是無弋爰劍的子孫,義渠部也不例外。無弋爰劍夫妻因為在秦人那裡生活過,學會了農耕之法,所以他的部落不像其他羌人部落那樣經常得為了生存所需食物與中原王國展開生死爭鬥,他們農牧並重,在湟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很快就兼併了許多部落。他的後人在湟中壯大後就開始東進擴張勢力,不僅吞併了許多羌人部落,而且與秦人發生了無數次衝突,有幾位秦君就是在與羌人的戰鬥中死亡的,秦人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和羌人(中國史書稱之為西戎)不斷戰鬥的歷史。這種情況直到秦穆公時開始發生改變,秦穆公在國內重賢任能,鼓勵耕戰,不僅與關東各國激烈爭奪霸權,而且使用文武兩手對付羌人各部,剿滅了許多羌人部落,從此後秦國不斷強大,羌人被迫從秦國邊境上撤退,但只有一個羌人部落一直堅持不退,並在與秦人的戰鬥中屢次取勝,那就是義渠部。

    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到秦昭王即位時候,他因為年幼,由他的母親宣太后主持朝政,宣太后決定捨身救國,為自己的幼子和後代除去隱患,當然也可能是宣太后年青守寡,**所使。她用自己的美色勾引義渠王到秦宮中私通,但在此過程中,感覺義渠王確實是條好漢,不禁愛上了她,不僅沒有履行初衷殺死他,還為他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彌且就是彌且不真的祖先。從此後,雖然義渠部的威脅仍然存在,但兩國之間的征戰少了許多,因為義渠王大多數時間都在秦宮裡面陪著他的情人宣太后,而他的兒子還太小。

    三十四年後,兩個私通的情人都已近垂老之年,他們的兩個兒子都成為義渠部的首領,成年後開始帶兵入侵秦國各地。而秦昭王也開始任用范睢為相,排斥宣太后和他舅舅冉侯的勢力,獨掌朝政,對於母親這種令人羞恥的私通行為一直十分生氣,掌權後就逼迫宣太后殺掉義渠王,老太后在兒子和秦人的催促下終於忍著悲痛在自己的臥室中毒死了義渠王。

    義渠王死後,秦王立即調集兵馬對自己同母異父的兩個弟弟進行了討伐,把義渠部一直趕過了西海,從此義渠部對秦的威脅算是徹底解除,義渠部也因此衰弱,到現在經過無數次部族戰爭,人數已經很少了,聽說好像只剩下了兩千多人。

    彌且不真不僅身上兼有秦人和羌人的血統,而且性格上也兼俱羌人的豪邁,秦人的堅韌,在高見麾下屢建戰功,我一直都很看好這個小伙子,這次就特地調過來,本來想把鉗耳莫於一起調來,最後還是作罷,當然不是怕高見有意見,問題在於親兵營已經有神射手了,沒有必要把所有優秀的射手都集中在親兵營。

    而關於史阿,他這個人性格比較內向,而且長得也很普通,一點都沒有我心目中那種仗劍橫行天下,「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劍客風範,滿臉皺紋,滿身風塵,說話木訥持重,看起來更像個老農民,只有展示劍術的時候才目中精光閃閃,脫胎換骨,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夫子云:用之則行,捨之則藏,史阿得之矣。

    在比武時他也刻意不展示自己的武藝,我以前一直都不知道圉縣招兵時竟然有這麼一個高手在其中,還是我在灞橋召納的嚴干(字公仲,左馮翊人氏,善於擊劍,現在任安邑丞)在安邑的一次飲宴上表演完劍術後說起,我才知道的。史阿從小就精於劍術,他所用的劍與眾不同,長不盈尺,平常都是放在袖中。他就是使用這把短劍打敗了許多劍術高手,後來遊歷到雒陽時向當時的第一劍術高手虎賁王越挑戰,為他所擊敗,從而拜王越為師,成為與王越亦師亦友的親傳弟子,也因此學會了王越的劍法,並且融會貫通,創造了一套獨一無二、雙劍並施的劍法,右手劍長,左手劍短,右手劍陽,左手劍陰,短劍還可以脫手飛出,確是堪稱武林一絕。

    得知史阿投軍的消息後,我一點也不驚訝。因為我深知東漢和西漢在對待武者的問題上態度大不一樣,武人的地位比文士低許多,雖然說為了防身,這個時代的文人精通武藝的不在少數,比如我麾下的嚴干精於劍術,衛覬精於箭術。而相對於軍人,劍客在這個時代的地位更低,很多時候貴族士人們不過把他們當作百工藝人看待,即使加以利用,也認為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像王越這樣武藝超凡的絕世高手,還是托了許多人,拜了許多門子,說了許多軟話,才在宮中謀了個虎賁侍衛的職位,但也就到此為止了,一直到死都在仕途上沒有更大的發展。

    在東漢這個極其重視門第出身的時代,沒有背景的人是很難做官和提升的。相對而言,亂世年頭,軍人要好點,如果能倚仗一身好武藝在戰場上立下功勳,就可以加官進爵,成為士族,擺脫卑賤的出身,就像我和高見等楊軍將領一樣,當然如果在和平時期,那是根本不可能,而如果我們不是投在董卓軍中,以我們的出身,也是根本不可能幹到今天這個位置的,關西那麼多人參加董卓軍,可也不是偶然的啊。事後尋思,史阿之所以願意投奔我們,一方面當然是為了活命,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我是平民出身,相對於袁紹這樣的名門大族,他到了我們這裡會比較有發展前途,這一點在圉縣的時候已經得到證明了,當時我麾下的將領基本都是平民出身。

    本來以他這樣高超的身手早都應該脫穎而出了,但一則他為人比較內斂,二則軍隊作戰,特別是步兵方陣作戰不同於江湖打鬥。比武可以閃展騰挪、蹦騰跳躍,方陣對戰則不行,活動空間有限,講究的是互相之間的配合。而楊軍作戰的主力一直是弓弩士和騎兵。作戰時都是先用弓弩把敵人戰陣射的七零八落後,步兵才開始衝鋒的。即使步戰,也是結成嚴密的陣勢,長矛大戟在前,刀牌手在後,長短配合,整體推進,注重的是集體的力量和相互協同。但即使如此,史阿還是因為高超的武藝,不斷立功成為隊史,尤其在圍攻平陽的時候,立下了巨大的功勳而知名全軍。當時平陽城破後,不論士卒還是壯丁都拚命的去找李樂,想殺了李樂,建立首功,贏得重賞,像楊干、呼衍奴他們就是不顧散兵游勇,騎馬直接往裡面衝。史阿倚仗自己的武藝,一個人從燃燒的房頂上飛竄,最早找到李樂,使開「脫手劍」的絕技,飛出自己的短劍割下了李樂的首級,從而與那位首先攻入平陽的河東的壯丁陸渾一起建立了首功。陸渾是平陽的壯丁,他拚死作戰是因為李樂強姦殺害了他的妻子,所以不顧性命的奮力作戰,第一個攻上了平陽的城頭,攻進平陽後他斬首十級,戰後以戰功被我提升為狐谷亭亭長。

    史阿過來親兵營,主要是因為楊芳的強烈建議,楊芳覺得我現在與河東內外強寇為敵,危險重重,既然我曾經向呼廚泉派出了刺客,也須防敵人派遣刺客,身邊必須有史阿這樣的劍術高手保護才行。聽取楊芳的建議,我命令史阿在全軍挑選了五十名身手矯健、精於格鬥、武藝高強的士卒到親兵營來,由他統率和教練,擔任我的近衛,當然他的職務已經根據功勳提升為屯長了,親兵們一般稱他為近衛長,我閒來無事也會跟他學習一下劍術的。

    而史阿的一個弟子,近衛之一就是狗蛋,也就是董亮(字文軒),他今年十五歲了,是近衛裡面年齡最小的,本來以他的武藝和軍功是不可能當近衛的,不過關係在這裡,也算走後門吧。

    狗蛋練武比較早,當我在太華山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跟著大哥與阿昌學習武藝了,經過十年不間斷的練習,雖然武藝比不上阿昌,但在同齡人中間也算是出類拔萃了。今年我們對白波匈奴取得勝利後,莊燦、高見、李奇、徐晃、史阿等人的威名傳遍河東內外,特別是徐晃、李奇等青年將領幾乎成了河東年輕人的偶像,特別是農民和奴隸子弟奮鬥的目標。加上楊軍對於軍功的巨額賞賜和嚴格規定,建立軍功成了普通男子出人頭地的主要途徑,河東男兒現在都以參軍為榮,特別是如果能夠有幸參加親兵營,肯定會全家設宴慶祝,謂為榮幸。受這種社會潮流的影響,狗蛋也跟大哥鬧著要過來參軍,大哥大嫂當不住,就讓他到我身邊當個親兵,也好互相有個照應。

    當然他這麼大的人,也不能再喊他狗蛋了,我現在一般都喊他阿亮。每次看到他健壯的身材,唇上毛茸茸的微鬚,就讓人不由自主生出歲月如梭,時不我待的感慨。十年的時間那,一晃就過去了,那個拖著兩桶鼻涕,晚上就知道鑽我和阿昌被窩的狗蛋都長的這麼高了。而經常讓我抱著哄的阿喻(大名宋范,字雍容)今年十三歲了,也出落成姑娘了,再過幾年都該成婚了。

    (註:飛雲樓座落於現在的山西省萬榮縣城內,目前依然保存完好,是運城地區重要的旅遊景觀。歡迎大家去參觀,一起回憶緬懷東漢末年偉大軍事家楊飛的豐功偉績。飛雲樓的照片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