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三八節 佛牙舍利 文 / 清宵好夢

    「此處海邊山腳光石上有一足跡,長二尺許,說是當年佛祖從翠藍山來,從此處登岸,腳踏此石,故跡存此。」

    「二尺之印,佛祖果然不同凡響(真是仙人放屁)。」王動在想,怪不得佛牙有兩寸長,一個足印都兩尺了,佛祖果然是個偉男子。

    「其中淺水不乾,人皆手蘸其水洗面拭目,曰『佛水清淨』。靜之,同去,呵呵,此水明目。」

    這就不大可能了吧,沒道理呀,呵呵,這在海邊,也就是淡水加點鹽,大不了就是個生理鹽水接近的比例,這也能明目?一不小心有點什麼細菌感染了,那就說不清了。到時別人說你做多了違心事,這會佛祖責罰你,呵呵,沒事找事。

    「上次我等前來,此地番王亞烈苦奈兒態度傲慢,若不是看在財物的份上,怕是不讓上岸。」

    「呵呵,此人不識眼頭。」

    石頭山另一側有寺廟,一問才知,這個寺廟居然裡面供的是佛祖的肉身佛,也就是佛祖坐化後,以金漆包身而成的肉身佛。這個,王動聽過很多,但沒見過,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佛祖的肉身一定不會在這個寺廟裡,彼妄言,姑且聽之,過廟總是要進香。而且這廟在這裡來頭這麼大,鄭和大人沒去發表什麼現場演說,先到這拜佛祖的足印,又拜肉身佛,這場面上的事做足了,一定大大得當地番民的歡心。

    佛牙也在這裡,這讓王動太吃驚了,原來,迎接鄭和的使臣,在得知鄭和要去拜那佛祖的足印時,便對鄭和說了,如今的佛牙已經被此間寺廟供奉,所以鄭和才過來進香。錫蘭山國的接待大臣名為耶巴乃那,國王的族弟,此人倒是素有善名,但為人羸弱了一點。

    王動又一次見到了佛牙,被放置在一個沉香木製的盒子裡,那盒子上鑲滿了寶石,這粒佛牙倒只有半寸左右,還有那麼點象回事,只是漆黑如玉。

    鄭和在廟裡的佈施出手太大了,首先是佛像披紅,全是一水的綾羅綢緞,然後全套的法器,純金打製,最後還要給佛像塑個金身。特別是一個純金打製的一尺高的佛祖坐像那可真是無價之寶。同時鄭和還宣佈,為了供奉這個金像,大明朝出資修建佛光寺,這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被雷倒。鄭和有一點沒有想到,王動看到了,那就是錫蘭山人貪婪的目光。

    王城離碼頭約有五十里左右,鄭和一行人不多也就千餘人,隨行的士兵雖然是儀衛打扮,但卻都是周鼎選出來的強兵。

    清塵道長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好東西,寶石,這裡的人,個個身上都佩帶寶石。後來一問,王城邊有座大山,山很高,終年雲霧環繞,山上還有一個更牛的足印,入石兩尺,長八尺有餘,這個更有來頭了,當地人說是人類的始祖阿聃聖人,不過清塵道長心裡早早就把這個足印認定為中國的老祖宗,盤古,想來想去,也只有這位神人能擔當的起這個腳印。錫蘭山上的寶石大多出自此山,以前隨便可見,探手可得,現在地表的已經看不到了,不過只要雨下的大些,沙土之中也能看到,當地人還有種說法就是,這些寶貝都是佛祖的眼淚結成。這個說法讓清塵道長很鬱悶,憑什麼都是佛祖呢,不能是老君的眼屎嗎。

    周鼎以前跟著朱棣駐防九邊的時候,和北蒙的人打過仗,後來也和寧王的朵顏三衛打過交道,但儘管這樣,也還是受不了錫蘭山的牛屎味。蒙古人可是以牛屎作為財富的象徵,誰家的蒙古包前牛屎多,誰家就有錢。可錫蘭山不是這樣,他們是尊敬牛,把牛屎燒成灰去塗在牛身上,把牛屎用水調稀了塗遍木腳下的地面,更有甚者,村寨各處都灑著稀牛屎。好在這會時間長了,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但總有些體質不行的士兵被熏倒了,當然也只能說是中暑或是水土不服,哪個敢說是被牛屎熏的。

    國王亞烈苦奈兒也真是個牛人,別的國王看到大明朝的使團來了,跪行相迎的都有,他老人家這會端坐在木榻之上,等著鄭和過去見禮,好在鄭和也不以為意。

    一幫人又開始你好我好說沒營養的官話,國王最後倒是讓人抬了很多寶石出來,鄭和這邊也長長的回賜品的禮單,大家都有收穫。

    接下來的日子便是在官方主倒下的民間貿易,大家開始易貨,王動提出了要四處走走,特別是去看看那個聖人的足印。國王應允,還派專人去護送,所謂的專人是王子納顏,這個王子聽人說過明朝的富庶,一路上只是拉著通譯問長問短,反正就是一個意思,明朝都有些什麼,吃有什麼,住有什麼,穿有什麼,用有什麼,問的王動不甚其煩。不過也是好,真是個無慾無求的人,還不好打交道,既然這樣,王動自然也就不客氣,找了個日子在船上請王子吃了頓飯,反正在那船上他看上的東西,都送給他。這可真真的讓這個王子興奮了好幾天,還好他沒點王動船上的婢女,不然王動還真不知怎麼辦才好。

    王動在錫蘭山轉了幾個地方之後,大體的概念也就有了,無非是種水稻,種茶,那個水汽豐沛的山適合種茶,整個感覺與小雨中的岳麓山一個樣,只是這海拔更高。另外這裡的寶石礦那就不用多說了,好東西呀,你隨便一個瓷器送出,能換一把回來。

    此地還出產珍珠,tmd,多到沙灘上隨手一個珠蚌裡都有,不過這是王產,國王也是省事,反正多,不愁,直接挖了個池子,把珠蚌丟進去,等死了爛了以後,撈出來洗洗就行了,這種采珍珠的做法聽了讓人咂舌頭。

    王動後來也發現,國王其實也是信佛教的,但這些年來,印度教有點傳過來,回回教也是有影響,國王倒像是個集大成者,在他身上這些宗教畸形的結合了起來。佛教的教義不能讓他發財,他喜歡做無本生意,但佛牙似乎帶著佛咒,讓他覺得有點不爽不順,已經遷到遠遠的寺廟裡去了,但還是心裡隱隱作痛。

    鄭和再次提出要迎回佛牙的時候,國王心動了,小金像的事也有人報於他知,明朝人有錢呀,真的有錢呀。這會在國王眼中,那粒佛牙已經是財富的代表了。經過討價還價,五日之後,鄭和以銀兩萬兩,金百兩,「迎」回佛牙。皆大歡喜,國王一激動,又讓人送了兩車寶石過來,這下倒出了鄭和的意外,本以為從貨值上虧了,沒想到這樣了來,反倒賺了。

    耶巴乃那本是竭力反對把國寶佛牙交於外人的,但他的苦諫國王根本聽不起去,他也不笨,上官不行走下層路線,發動百姓。結果不明真像的老百姓從四面八方湧來,守護著佛牙,根本不讓明朝人靠近。這會國王的威力顯現了出來,他直接派出了軍隊去取佛牙,明朝人倒成了看客。

    王動與鄭和提了建議,失了民心,怕是不好,哪天換個國王,錫蘭山這個國家,明朝人可能就進不來了。當天晚上,國王強行命令在寺廟外舉行佛牙的交接儀式,整個過程明朝人看就行了,不用準備什麼。國王還是很po|com|bsp;鄭和得了王動的建議,也知道要怎麼辦,夜晚當錫蘭山人點起篝火,地上和空中花瓣飄舞的時候,明朝的人禮花開始燃放了。初時當地人以為是驚雷,個個伏地禱告,但見天花綻放,以為佛牙顯聖,個個唯唯諾諾,這下佛牙交於明朝人是承天意應佛旨,大家都沒得話說,不過國王知道怎麼回事,耶巴乃那也知怎麼回事,一定是明朝人弄的花樣,但為時已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