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五節 大後方概念 文 / 黃初

    第一百三十五節大後方概念

    歷史上,英國以地面干擾台對德國雷達施放干擾,迫使德軍關閉雷達。但德國很快就研製出頻率調諧的抗干擾措施,並實現了寬帶調諧。當英國再次實施干擾時,德國則通過交替便用不同工作頻率成功地避開了干擾,保證了雷達的正常使用。

    雖然名傳下來英國的雷達技術,在二戰中好像是最厲害的,但通過比較就會發現,其實德國的雷塔也一直有他的獨到之處,只是因為雙方的研究和英勇方向不同,才導致戰果也大不相同,甚至名聲也完全不一樣。

    和英國那兒直接採取間諜刺探不同,范哈兒對於德國的雷達技術,卻是採取竊取和合作並行的策略。

    理論研究,德國人並不排斥和西南聯盟學者一起進行,所以范哈兒直接從國立四川大學,派了幾個留學生過去,一起參與德國的雷達應用理論研究。只是現實的雷達製造和設計,德國人卻是完全撇開范哈兒他們獨自進行,對此,范哈兒也是絲毫沒有辦法,只是通過各種渠道,準備向德國一旦研究成功,就直接求購各種雷達而已。

    正是因為范哈兒知道歷史上第一次對空搜索雷達的實驗,是在英國舉行的,他才在隨後有針對性的進行了一次間諜刺探,順利了圈定了實驗雷達所在地,並且為最終取得技術,立下汗馬功勞。

    把這個情報賣給德國人後,范哈兒很快就收到了成果。

    德國在英國的情報人員,勢力可比范哈兒派到英國的人員要強多了,他們幾次秘密出力後,就很順利的摧毀了英國人的雷達實驗車,並且獲得了車內的部分裝置和實驗數據。

    范哈兒這個情報提供者分到的好處,就是可以共享實驗數據。

    至於英國那邊如何暴跳如雷,范哈兒就不能管了。那個道丁將軍查到這次實驗遇襲事件,可能有他國間諜在背後參與後,更是嚴查全國,抓捕了好些各國情報人員,雖然箭頭還是指向了德國,但因為證據不足,卻是也根本無可能奈何。

    得到了德國人分享過來的雷達數據,這一下雷達電子研究小組立刻信心大增。,本來就有之前研究的基礎,加上哪個約克博士提供的部分知識,西南雷達電子研究小組感覺對雷達應用的認知,已經到了足夠建立一個完整的雷達應用理論體繫了。接下來,只要有足夠的相關設備和可行的零配件,他們絕對能根據已經完整的理論,設計出他們自己的雷達裝置來。

    不錯,是自己的雷達裝置,不是照搬德國或者英國的雷達,而是根據德國和英國的雷達理念,自己設計的中國式雷達。

    對於他們這樣的成就,范哈兒極為欣慰。

    購買一套雷達,或者獲得一個雷達樣品,在幾年內就能實現,但是自己的雷達製造理論體系,卻絕對不是那麼容易建立起來。范哈兒辛苦讓那些間諜四處尋找各類雷達資料,就是想建立起自己的雷達英勇理論體系。

    相比於飛機坦克那些已經發展了多年的軍事技術,短期內趕超肯定困難,只有這雷達,卻是才剛剛被實際英勇,憑著自己對這種高新技術的認知,范哈兒有信心,在雷達電子小組建立起自己完整理論體系的情況下,自己絕對能指導他們,設計製造出不差英美等國的中國雷達。

    也幸好軍用雷達這種技術,現在還是剛剛應用,大家站在差不多的起跑線上,自己一旦構築了自己的雷達理論體系,接下來就不用擔心沒有雷達可以用。只要自己能在小組提出某些設備要求,能夠滿足他們,自己說幾個概念出來,造出自己的雷達,那是遲早的事情。

    更關鍵的是,有了自己的雷達應用體系,將來自己一方在對付敵人的雷達時,也能更加的從容,找到更多的針對性應付方式了。從雷達一誕生起,他就伴隨著雷達對抗,這句話,已經很好的說明了問題。

    和范哈兒輕鬆得到雷達應用理論不同,在南京國民政府的那位老蔣,最近卻是對於范哈兒的表現,深感頭痛。

    日本人連續損失了好幾個精銳間諜,日本大使當然要向外交部頻頻前來提出抗議。眼看再不進行妥善應對,剛剛從公使升格為大使的外交級別,可能就又要降回去了,外交部長頓時急的幾次找老蔣抱怨,那位本來想著繼續口頭應付一下日本人就好的老蔣,心裡當然不舒服。

    沒理由你范哈兒干了壞事,要我蔣某人來承擔惡果吧。

    自然的,他對於范哈兒的不滿,也是與日俱增。

    不僅僅是受日本人的抗議影響,這裡面還有現實的衝突,就是他手下的情報人員,也是頻頻被范哈兒的手下出手對付。在重慶,不僅是日本人的情報網絡沒法輕易入侵,就連他們這個國民政府的情報網絡,也很難深入進去。

    對此,當戴笠去重慶接自己被扣押人員的飛機,才剛一飛抵南京機場,他就立刻招來這位自己的手下第一情報頭子,進行嚴肅的質問了。

    「看看,看看,軍統的人被抓了,竟然還要讓你這個戴老闆親自領人,哪有這樣無能的密探?這丟的是誰的人……」

    老蔣坐在他的書房高背椅上,面對著戴笠連聲的質問,讓戴大老闆只能像個學生一樣,低著頭乖乖領訓。

    他還是很瞭解老蔣脾氣的,知道在對方發火的時候,最好不要開口解釋,否則只會讓對方更加生氣,對自己更加不信任。只有等他把氣出完了,主動讓自己解釋,自己再給自己說上幾句,那才能盡到事半功倍,達到最好的效果。

    每次老蔣指名罵他,他都只有一句:

    「是,校長。」

    果然,老蔣在連罵了一通後,看到戴笠乖乖低頭站立的樣子,頓時氣也消了大半,習慣性的說道:

    「好了,你也說說吧,到底是怎麼回事?」

    戴笠一聽這話,立刻來了精神。

    腰桿一挺,身子頓時站得筆直,腦中快速的把早就準備好的說辭回憶一邊,馬上開始對老蔣進行解釋。

    「校長,那西南並不是鐵板一塊,但是川軍歷來排外,而哪個范哈兒,又是袍哥出身,手下混混嘍嘍多得數不清,我部探員進入川中後,幾乎每個人都要被十幾個袍哥所盯梢,根本無法展開工作。如果不是那范哈兒估計校長,不敢公然和我們翻臉,恐怕我那些手下,受到的待遇還會和日本的間諜一樣呢。」

    戴笠聲音很清晰的解釋。

    最後還補充了一句:

    「據我那些釋放回來的手下講,前一陣子范哈兒可是殺了日本人好些間諜,完全不留手的。」

    這次戴笠去重慶,還是很受了范哈兒一番禮遇。

    戴老闆當然不會因為范哈兒的禮遇,就背叛委員長,但是就事論事,給范哈兒說說實話,那還是沒問題的。他戴大老闆,本來也不是需要靠背後說人壞話,來提升自己地位的人。

    「哼,好個范哈兒,果然又是他惹得麻煩,還讓我給他擦屁股。」一提到日本人,日本間諜,老蔣就很是一陣憤怒。

    他不願意拿這事情來指責范哈兒,心中卻還是難免要介懷。

    不過再怎麼生氣,也是沒有辦法。

    「校長,日本人在中國刺探情報,就算是藍衣社的兄弟見到了,也肯定會出手的。」戴笠到是說了一句有骨氣的話。

    不過他也是瞭解老蔣脾氣,才敢這麼說。

    果然,這位剛才還在罵范哈兒給自己添麻煩的最高領袖,一聽到戴笠這麼有家國觀念的表態,卻是讚了一句:

    「嗯,雨農,你們還是很有愛國精神,很勇敢的。」

    「謝校長誇獎。」戴笠這個時候,表現得很有氣質的。

    「嗯,很好。雨農你去了一趟西南,看看他們發展的如何?聽報紙上說,西南的經濟,在這三年裡快翻了番,真有這麼快麼?」老蔣笑著從座位上站起,詢問戴笠這次西南之行的見識成果。

    雖然軍統在四川有情報人員,但在部分情報人員都得戴笠這個情報頭子自己去領回來的情況下,老蔣也不是很願意相信他們的報告,他更願意聽戴笠這個情報機構負責人,親口說說他在四川的見聞。

    「變化啊……」戴笠的眼中,閃過一絲迷茫。

    但眼神隨即就恢復清明,口齒清晰的匯報起來:

    「校長,西南經濟是不是翻了一番,我沒有統計,不好評價,但是對於現在成都、重慶等地的變化,卻是我親眼所見,他們的進步之快,確實是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如果一定要說這兩個大城市的經濟變化,我相信,只承認他們經濟規模翻了一番,恐怕還說笑了。」

    「哦……真有這麼快!」老蔣很是驚訝。

    「報紙上刊登的文章,把重慶吹得天花亂墜,說什麼已經趕超南京上海,須知羅馬不是一日建成,昔日一破埠的重慶,三年間成為東方巴黎,天下哪有這麼快的城市變化!」

    嘴上說是不信,但老蔣卻是把詢問的目光,看向了戴笠。

    這位情報頭子,是同時見識過上海和重慶,肯定能知道兩者是不是能夠相比。

    戴笠點點頭,給了老蔣一個很肯定的答案:

    「重慶發電量足夠支持電燈通宵達旦,確實已成不夜城;商品貨物極為豐富,甚至還有大量來自美國、暹羅的進口商品;城區以電車和抬竿為交通工具,火車直通成都、綦江、萬縣等地,再加進拓建的水泥大碼頭,已經成為交通樞紐。來自暹羅和英緬等地的華人富豪,還有西南新興的實業家,齊聚重慶。往來多是達官顯貴,總體就算不如上海,卻也是相差有限。」

    重慶畢竟才快速發展了三年,雖然原來也是很大很繁華的城市,但和上海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在某些指標性方面和上海齊平是沒問題,但總體上,肯定還是稍有不如的。

    而老蔣想要問的,本來就只是那些指標性數據,有了這些,就足夠知道范哈兒西南集團的發展速度了,所以,戴笠的這個回答,已經讓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隨後,這位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卻是沉吟起來,開始在書房中慢慢的踱起了步子,眉頭一鬆一緊,顯然在思考某些重大問題。

    半響後,才緩緩側過頭,突然問了戴笠一句:

    「雨農和那個范哈兒有過接觸,可知道此人到底有沒有效忠中央的決心?有沒有抗日的決心?如果10月的會議上,有人提出抗日問題,他會不會選擇支持?」

    聽到老蔣說自己和范哈兒有過接觸的話,戴笠的心跳卻是猛然跳了幾下,但隨後就恢復平靜,聽著老蔣下面的問話,慢慢做出了回答。

    「校長,那范哈兒混是混,但對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區別,還是分得很清楚的,這方面應該不用擔心。至於他對中央的忠心麼……我相信,只要他有前面的那個認知,在大事發生時,肯定不會站錯隊伍的。」

    戴笠的意思,就是一旦日本入侵中國,那范哈兒就肯定會站在中央政府這一邊,堅決進行抗日的。

    這番話,老蔣聽到後卻是先點了一下頭,隨後又搖了一下頭。

    「我原以為那范哈兒有大智慧,在紅軍入川的時候,應該能分清形勢,同樣站在中央一邊,但他卻放過了朱毛,致使國家留下一個大患,所以對於他今後對日本會如何,現在說如何,確實是早了點。「

    他並沒有馬上採信戴笠對於范哈兒的評價,只是作出了假設:

    「中日必有一戰,如果范哈兒真的能夠站在中央這一邊,那為了以後的抗戰需要,政府也要適當投入,在西南營建一個後方基地,為以後的事情提前做些準備。唉……可惜,那范哈兒。」

    老蔣第一次,公開的對著戴笠提出西南是中國抗戰大後方的概念。

    但他的性格,確實像很多歷史學家提到的那樣,經常是多疑的。

    他明明早已經認識到,西南這塊大後方,對於中國抗戰的意義非凡。只是在范哈兒幾次沒有堅定站在國民政府一邊的情況下,他對於經營這塊大後方,也實在是不願意馬上就作出支持。

    這次詢問了戴笠,本來也只是想聽聽他的判斷,並不準備馬上做決定。他寧願花上一兩年時間來調查試探范哈兒的立場,再慢慢動手建設西南,也不願意倉促支援,白給范哈兒送了好處。

    范哈兒當然不會知道,南京的老蔣曾經打過主意,要給西南聯盟一筆支持,好讓他們大力建設抗戰的大後方。

    此時的范哈兒,正高興的決定出息一個儀式。

    從1933年開始建設的成渝鐵路,經過兩年時間的建設,終於正式竣工,在進行的適當的檢查之後,選定在1935年5月1日正式通車。

    這是四川境內第一條鐵路幹線,只是的北川鐵路,只是一條礦區的輕軌線,根本不能和成渝鐵路這樣的運輸大動脈相比較。

    成渝鐵路通車之後,對於整個四川、整個西南的意義,毋庸置疑十分正面。

    成都平原上的貨物,今後將可以直接通過鐵路,運送到重慶,然後在重慶裝載上大輪船,通過長江,運送沿江各地,乃至海外。

    同樣,今後海外的商品,沿江各地的特產,同樣可以通過航運運載到重慶,然後通過成渝鐵路這條大動脈,運送到四川內部。

    而且最重要的,是因為這條鐵路通過幾處礦產和天然氣田附近,然整個四川內部的能暈和礦產運輸,一下子變得十分便捷起來。它橫穿四川盆地,沿線物產富饒,能夠有力地促進西南地區物資流通,對發展生產和繁榮經濟建設起著重要作用。

    范哈兒在通車儀式上講話:

    「這是四川第一條鐵路幹線,但我相信,馬上我們就會有第二條,第三條鐵路幹線。鐵路是現代工業社會,最重要的運輸手段,隨著成渝、成昆這些鐵路幹線的開通,四川進入工業社會,已經為時不遠了,川中幾千萬父老翹首期待,數萬萬精英日思夜想的工業社會,即將來臨……

    在這個時候,我們絕對不要忘記,在鐵路建設過程中,犧牲的那些工程兵麼,還有為此付出了大量精力的設計勘探者們,以及還有我們的投資方,感謝你們,是你們的大力支持,才讓川省第一條鐵路幹線,能夠按時完工……

    在這個時刻,我們也要看到,在中國鐵路建設里程最多的東北,現在還淪陷在日寇鐵蹄之下。作為整個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方後,如果將來有事,想要讓四川不重蹈東北的覆轍,僅僅依靠修建鐵路,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同胞們,川中鄉親們,在接下來的幾年,我們還要很多工作要做,還有很多建設要完成,就讓這條川渝鐵路,成為我們的新起點,成為我們繼續發展的翅膀,搭載我們繼續不斷前進吧!」

    范哈兒也在這次川渝鐵路通車儀式上,提到了西南作為中國大後方的概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