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七節 第七軍離川 文 / 黃初

    第一百八十七節第七軍離川

    一開始沒有聽從老蔣和范哈兒建議的宋哲元,現在面臨兩難的選擇:平津地區無險可守,日軍擁有優勢兵力,又佔了先機,此戰二十九軍不但難操勝券,而且連老本都有可能賠上;如果撤退,丟失平津責任重大,無法向南京、向國民交代。

    而且兵駐保定-滄州一線的張學良、楊虎城二部,以宋元哲對他們的認識,覺得他們既不可能坐視自己讓平津失守,也不可能真正全力以赴救援他這支西北軍餘部,宋元哲現在卻是退退不得,打打不贏,進退兩難了。

    宋哲元正猶豫不決之時,噩耗傳來,南苑的二十九軍軍部遭到日軍主力攻擊,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陣亡,軍部直屬部隊和一三二師寡不敵眾,被擊潰。南苑丟失,二十九軍防線被攔腰砍斷,危在旦夕。

    歷史在這兒,才真正開始有了一個拐點。

    就在南苑丟失前,張學良和楊虎城的部隊,在得到了宋元哲的許可後,也正在向南苑進軍,準備支援駐守此地的佟、趙二人。

    之前范哈兒幾次努力,讓老蔣和張學良等人都作了改變,使華北的兵力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偏偏最終沒有扭轉宋元哲這個第一當事人的觀念。儘管讓他提早回到北平,親自率領二十九軍,但也僅僅是讓前線的戰果好看一點,日本人在進攻宛平時,傷亡更大一點罷了。在日軍不計代價的投入攻擊下,歷史上該被日軍打下的那些目標,最終都還是被他們得逞了,甚至因為二十九軍的抗擊超出日軍大本營想像,他們還在這次增援華北駐屯軍的行動中,選擇了更精銳,更強大的部隊過來。

    平津的戰事結果,在這之前,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范哈兒的努力沒有任何成果。

    但隨著張學良和楊虎城這支歷史上並沒有出現的部隊,開始投入戰場,才立刻真正讓局勢發生了變化。

    張楊二人在知道南苑丟失的情報後,並沒有停止進軍,而是立刻致電宋元哲,決定進攻奪回南苑,希望宋元哲部能夠出兵配合。

    「夾擊南苑?」宋元哲很是猶豫的看著張、楊二人發來的電報。

    如果副軍長佟麟閣和師長趙登禹沒有陣亡,他肯定毫無疑問會和張楊二部匯合,不管是奪回南苑還是鎮守南苑,都沒有問題。

    但現在南苑已經丟失,而且折損了二十九軍的副軍長佟麟閣和師長趙登禹,他信心大為受挫,此時已經起了從平津退兵的念頭。

    正好蔣介石發來電令,讓宋哲元和張學良部一起進攻準備奪回南苑,如事不可為,亦可撤到保定。

    宋哲元此時保存實力的心思很重,他對張自忠說:

    「西北軍是馮先生一生心血所建,留下的這點底子,我們得給他保留著。此事非你不能做到。二十九軍現在戰線過長,我們要把部隊收容起來,只有你能和日本人談判,拖延下……」

    最終,宋元哲還是決定分兵兩路,一部分配合張楊二步進攻南苑,以雪軍部被奪的恥辱,另一部則是直接後撤,轉進保定,以圖保全。

    張自忠臨危受命,代理北平市長,他對秦德純說:「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漢奸了!」

    29日凌晨二十九軍除留下四個團維持北平治安以外,其餘全部撤走。

    而在這時候,南苑的一場血站,也正式拉開。

    如今的南苑,幾乎聚集了日軍南下的大部分主力,兵力直達幾萬,而張楊二部這次出擊的人馬,合在一起正好是六個師的兵力,配上宋元哲的人馬,人數上絕對超過佔據南苑的日軍。

    不過日軍的普遍戰力,還是超過張楊二部和宋元哲部的,所以即便人數戰優,但這一次也毫無疑問是一場血站。

    就在平津正式進入鏖戰的時候,人在重慶的范哈兒,也是收拾要行裝,穿著他的上將服,一身戎裝的出現在第七軍軍部駐地上。

    在軍部的大校場上,早已經聚集了第七軍的全部主要人員。包括士兵和軍官,除了部分先遣派駐南京的聯絡員,其他基本都在這兒了。

    范哈兒很是滿意的看了看台下的那些士兵。

    他們的眼中,沒有即將出戰的恐慌,也沒有不知為誰而戰的迷茫,他們的眼中,閃現的是一絲激動和興奮。

    這是一支有思想、有激情的部隊。范哈兒很肯定的給自己的第七軍下判斷。

    士兵在作戰時,除了基本的戰鬥能力,精神和意志堅定不堅定,也是至關重要的。很多人都知道,二戰中**規模空前,裝備也不是太差,但是戰鬥意志卻是不強,不僅不如日軍,也不如紅軍,最多比軍閥地方部隊好一點而已,這才導致在戰場,十成實力只能發揮出七八成,屢戰屢敗。

    范哈兒的第七軍,本來也只是一支地方軍閥部隊,袍哥士兵們的精神面貌和戰鬥意志,絕對弱的不像話,在川軍也許還不錯,但和精銳的**相比,卻是遠遠不如。不過隨著范哈兒的入主當權,開始了對這些袍哥士兵的大規模精神面貌建設。

    在四川內戰中屢戰屢勝,加上『共產』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刻讓這支部隊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提升。隨著中日戰事的爆發,臨時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更是發揮出了極為巨大的作用。

    如果在1932年,范哈兒問這些士兵為什麼而戰的話,估計兩人中起碼有一人不知道為什麼,另外一人的回答,最大可能也是為了錢。但在現在,你要是問問他們為什麼而戰,所有人都能有理由,而且起碼一半人的回答,會是為了國家,為了自己身後的家人而戰。

    「你們是一支有思想、有目標、有戰鬥力的部隊……」范哈兒在台上演講,「日寇的鐵蹄,正在華北蹂躪我們的同胞,國土淪喪在即,華北危急!中國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在這個時候,我也不想多說,國家需要我們的士兵,前線在召喚著你們,士兵們,還等什麼,趕緊拿起你們的武器,想前線出發吧!目標,侵略我們的敵人!」

    范哈兒以一個簡短的演講,作為這次開拔行動的號令。

    隨即,整整五萬正規軍和相關後勤部隊的川軍,開始從重慶乘船前往南京,準備參加抗戰。

    為了這次調遣,范哈兒和民生公司,可是足足準備半個月,才調集到了足夠讓幾萬人一次搭載,就能全員出發去南京的船隻。

    第七軍是范哈兒的正規軍,隨著川軍新編兩個軍後,這個本來超編的軍,早已經被縮減裁員,人數上大規模下降,現在正式部隊只有三師一團二營,三個整編師和一個師直屬炮團,師屬警衛營和電子電報營。臨時編製本來還有一個汽車營,但是考慮到華東的戰事,肯定不會那麼簡單,而且在異地作戰,**配合不上的話,自己的汽車營只能拋錨送給別人,所以范哈兒臨時把這支部隊從第七軍中撤了下來。

    1937年七月底,就在平津爆發空前規模的中日大戰時,范哈兒的第七軍,卻已經集合動員完畢,準備全員裝船開赴南京,受國民政府調遣,參與對日作戰了。

    隨著第七軍踏上征程,范哈兒這個軍長,自然也要隨軍參戰。

    在重慶范莊中,早已經道別完畢的范哈兒,並沒有再和自己的妻妾再話別,他的身邊,現在正是劉文輝和龍雲、王家烈等西南其他幾位大佬。

    「劉主席,這次小弟帶兵前去南京,隨後王兄也將率軍隨往,西南僅留劉主席和龍兄二人坐鎮,這兒是我們的西南子弟的家,我們和十萬西南子弟,能不能在前線安心作戰,就要靠兩位照顧了!」范哈兒緊握著劉文輝和龍雲二人的手,對他們進行叮囑。

    「呵呵,哈公放心,西南有我們二人防守,絕對不會讓外人進入。不管是日本人還是老蔣,我們都絕對不可能讓他們進來一兵一卒。」劉文輝的很是輕鬆的安慰。

    這也是事實,深知內部的他們已經知曉,隨著華北大戰爆發,現在中日全面開戰已經不可避免。這時候老蔣肯定沒功夫來騷擾西南的,至於日本人想要進軍西南,就算他們能擊敗老蔣,也還是要不知道等到哪個猴年馬月呢。

    根據范哈兒前次和老蔣在上海全運會時達成的協議,等中日戰事爆發,西南集團將會先出一個軍的兵力,供國防委員會調集指揮,隨後根據戰事需要,還會再出一個軍的兵力,進行支援。

    范哈兒知道,中日戰事一爆發後,這兩個軍的兵力,是一個人也不能少的,能在短期內不再繼續向西南要兵就已經很不錯了,至於想少派點人馬,則是想都不用想。所以在他自己的第七軍開始動員的時候,也立刻要求王家烈的第二十五軍進行全面動員,隨時準備出兵調集到抗日前線。

    而留下來鎮守西南地區的大人物,自然只剩下劉文輝和龍雲二人。

    對於他們兩人,在范哈兒五年的接觸後,也是比較瞭解和信任的。

    也許他們在爭權多利上,有私心,但在抗日這個國家問題上,大方向從來沒有錯過。這次自己和王家烈帶兵出征,留他們兩個人鎮守老巢的話,短期內肯定不會出問題。

    何況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古代大軍出征那樣,大將一出去短時間內就不會回來,憑著自己的專機,自己隨著可以從南京或者其他地方回到重慶,所以就算時間長點,劉文輝和龍雲想要架空自己,也十分困難。

    范哈兒對於劉文輝和龍雲二人的信任,還是很讓這兩人感動的,劉文輝老成持重,當然不會輕易在外表現,龍雲卻是無所顧忌,很是懇切的說道:

    「哈公,西南的事情,你不必擔心,到是帶兵在外,一定要注意自己安全。他們**的兵是兵,我們西南的兵也是兵,為國盡忠當然沒問題,但也絕對不能人當槍使了。領出征前說這些可能有些不合適,不過我的意思,你應該明白的。」

    「哈哈哈,龍兄放心,范某確實明白。」范哈兒大笑著點頭。

    這次出兵,確實是十分艱難。日本人那兒還好,反正只要卯足了力,拚命打過去就行,只是**內部的爭鬥,才是真正讓人無奈的事情。

    再和王家烈特別叮囑一番,讓他在收到調令後,不要拖延時日,隨即這位現在的西南王,立刻一身輕裝的踏上了自己的征途。

    在第七軍的船隊出發後不久,范哈兒就乘坐自己的專機,飛向了南京皇陵機場。

    當飛機抵達南京機場的時候,滿載著第七軍官兵和物資的船隊,還沒有抵達,不過在機場迎接的眾人,卻是已經表明了南京對於范哈兒到來的歡迎態度。

    站在第一排的,正是國民政府的軍政部長何應欽,他的身邊,則是老蔣的特別代表,已經升格為第一號情報頭子的戴笠,後排其他零零總總十幾人,肩上全都將星閃耀,都市軍事委員會或者參謀部的高級將官,至於那些小兵小校,則是根本沒資格站在這兒。

    范哈兒對於何應欽並不喜歡,但是兩人到目前為止到是意外的沒發生過任何衝突,甚至還在鴉片和軍火走私上,很是偷偷的合作了一把,所以實際上此時兩人的關係還算不錯。

    至少,在何應欽看來,兩人的關係就應該不錯。

    這次來迎接范哈兒,就是這位何部長自己提出來的,說是想見見范哈兒這位老朋友。

    真正見了面,這位何部長上來就是給范哈兒一個擁抱。

    「哈哈哈,范司令,歡迎來到南京。」

    「嘿嘿,何部長親自前來迎接,范某怎麼敢當。」范哈兒一邊笑著,一邊卻是輕輕掙脫開了何應欽的擁抱。

    「唉,真是想不到啊,當年的那個范師長,如今已經是坐擁一方的范司令了。何某早看準了范司令不是池中之物,但想不到變化卻是這麼快。時事變遷之迅速,實在是讓何某難以跟上啊!」

    「何部長說笑了,范某怎麼說,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地方司令罷了,哪裡像何部長這樣,坐鎮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一職七八年,那才是真正的位高權重呢。」

    范哈兒看何應欽明顯有在拉攏示好自己的意思,也就不為己甚的奉承了這位何部長几句。

    以後要和**一起打仗了,肯定難免和這位何部長接觸,這時候適當的和他搞好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何況現在也不用自己怎麼花力氣,人家主動示好,當然更是不可能拒絕。

    簡短的歡迎儀式完畢,范哈兒立刻和何應欽搭乘同一輛車,離開了機場。

    在車上,范哈兒大略的詢問了一下華北的最新戰況,同時還很是細緻的詢問了國民政府和老蔣對華北戰事的態度、反應等等。

    隨著老蔣開始提前的戰爭準備,范哈兒不相信華北的戰事,還是會和歷史上一樣發展。

    果然,何應欽很是給范哈兒提供了一個好消息。

    本來在宛平戰事爆發後,中央軍就派了一支增援部隊,前去保定-滄州一線,想增援平津的二十九軍,只是因為當時戰事還不激烈,日軍援兵未到,自認勝算十足的宋元哲,卻是擔心老蔣趁機佔地盤,婉言拒絕了增援要求。

    到了張學良和楊虎城二部一起進攻南苑,這支中央軍援兵,也終於得到了宋元哲的邀請,一起進攻奪取了南苑的日軍。

    「好,這一下我軍對南苑日軍擁有了絕對優勢的兵力,奪回南苑,應該不成問題。」范哈兒心神一鬆。

    現在還是抗戰初期,**還沒有屢戰屢敗,對日軍的盲目恐懼心理還沒產生,正面戰場上基本上只要兵力佔據了絕對優勢,仗就不會打得太難看。如今南苑的敵我兵力對比,已經到了幾乎1比2的程度,在這樣的實力對比下,要是還打敗仗了,那張楊二人和宋元哲,絕對可以拿塊豆腐去撞死了。

    但是一邊的何應欽,卻是很不樂觀的搖了搖頭:

    「戰事哪裡能這麼順利,聽聞我**將士增援平津,日本已經連續向南京外交部提出交涉和抗議,並且威脅將調集關東軍南下,與我國全面開戰。如此一來,兩國不得不正式宣戰,那仗就不是說停就能停的了。」

    范哈兒頓時一愣。

    難道到了這個時候,南京這邊還想著和日本人「說停就停麼」?

    打仗哪裡能有這樣的投機心理?

    范哈兒算是明白了,中日兩國打了好幾年,首都都被人家佔了,國民政府卻遲遲沒有對日正式宣戰,感情都還想著說停就停戰呢。

    在這樣的情況,總想著在戰場上撈一把就趁勢停戰,這樣不堅定的戰爭態度,哪裡能讓將士有拚死的戰鬥意志。

    不過看看旁邊何應欽沒有絲毫羞愧的表情,范哈兒到也不好真說他不對。

    同時對於他提到的關東軍南下,也是一陣擔心。

    他不知道歷史上華北戰事的時候,關東軍抽了多少兵馬過來參戰,但是現在關東只要再抽調一兩個師團過來,就可能讓**在平津多了張楊二部後,好不容易形成的兵力優勢,馬上又變為了劣勢,到時候估計華北戰局,仍舊會像歷史上一樣限於糜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