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一百九十九節 優勢不再 文 / 黃初

    第一百九十九節優勢不再

    雷擊行動後,老蔣還動用了國民黨宣傳部的一些手段,很是講了一些對日作戰即將勝利的不實評論。

    這作為一種戰爭動員手段,當然是應當的,但是范哈兒卻知道,要是接下來**如果連續戰敗的話,就會對民心和統治威望,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了。

    普通的人,在打順風仗的時候,自然是極為踴躍,一旦是逆勢抗爭,就顯得不那麼積極了。

    現在的宣傳,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蘇浙贛等地,在中央的宣傳下,短時間就召集到了大量的新兵,並且社會各界對於抗日的捐贈,也是極為踴躍。

    至於其他更遠一點的省份,雖然反應還沒有那麼及時,但在看到眼前上海的戰爭進展後,還是紛紛決定響應最高國防會議的戰爭動員和徵集令,派兵派物支援國民政府,積極參加抗日作戰。

    此時聚集在上海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五十多萬人。正在集結準備增援的,還有三個集團軍。

    所以就算日軍的援軍全部抵達了上海,在正面兵力上,也不可能形成對中國的絕對優勢。

    不過,日軍擁有的特點,才是日軍能夠在三個月內突破上海防禦的原因。因為海軍重火力的支援,日軍在上海近郊擁有壓倒國家的火力;同時又是日軍可以比中國快得多的推進速度,在**組織第二道防線前,突破**所有後防的原因。

    其實仔細看看,日軍的戰役佈署簡單得很。日軍不是不能迅速突破**防線,而是不能太早突破,日軍需要一個「依靠炮火優勢消滅國家精銳力量」的時間空間。

    像淞滬戰役這樣的戰爭,**當然是早就推演過幾遍,但是侵華之心已有幾十年的日軍,更是不知道推演過不知道幾十遍幾百遍了。

    歷史上,日軍利用那幾千的海軍陸戰隊棄卒作為誘餌,讓**大規模的進攻,然後他們派遣軍艦和飛機,大肆轟炸頂著日軍炮火進攻的**。不精大量精銳的戰士,白白戰死在日軍的艦炮、炸彈之下,**的很多先進武器,包括戰車、飛機、大口徑火炮,都在這歷次的強攻行動中,大規模的損毀。

    當日軍從容不迫的從本土和海外殖民地調集來最精銳的部隊時,正好以逸待勞,繼續在軍艦和飛機的支持下,一戰就擊潰久戰疲憊的**將士。時間裕量,是戰場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為什麼內戰中,農民可以支援共軍火力的關鍵原因。那就是,令敵方停滯時,自已一方可以利用時間裕量,完備因為後勤速度上的不足。日軍是故意吸引**在海軍火力範圍內「足夠長」的時間,大量消耗**有生力量和預備隊後,再實施「出人意料」的縱深突破。

    其實日軍大本營,對於上海戰場上的普通陸軍士兵傷亡,並不是特別介意,這次雷擊行動,除了沉沒的軍艦外,士兵之類的,他們完全可以再付出幾個飯團進行招募就可以了。到是沒能有效殺傷多少**,讓日軍大本營很是遺憾。

    此時的上海日軍,在增援了兩個師團後,已經完全有了在正面戰場和**一戰的能力,但是日軍大本營和松井,卻還是都選擇了陸軍暫時在浦東登陸,依靠沿海要塞,背靠海軍大炮,狙擊**的陸上進攻。

    因為國劇你的空中部隊,對於日軍國之重器的軍艦威脅實在太。在解決掉這個麻煩前,他們都不可願意冒險進攻。

    日軍的戰略戰術,也暴露出了日軍戰略上的一個極大缺陷:以「超限」的戰爭手段,打的總是「有限目的」的戰爭。本來想依托軍艦大炮消耗中國陸軍的有生力量,當中國空軍出現,影響到了他們發揮後,就又只能選擇保守的行動,只想著解決空中麻煩後,繼續使用原來的戰術。

    這個想法,很保守。

    不過保守是保守,效果卻真是不錯。

    上海之戰之所以難打,就在於中國沒有強大的海軍,老蔣的第一艦隊,早在剛開戰的時候,就找地方躲起來了,無論大陸上**如何大勝,都不會真正威脅日本,也很難攻剋日軍依托海軍在上海近岸的要塞。

    當暫時消除了日軍計劃中從上海進攻中國首都的可能性,更無法達成從北而南征服中國的作戰計劃,而**也在嘉湖佈置了三條國防防線後,說明**在南方開始作戰的成果,已經達到了彼方最高的預期。蔣百里在參謀部制訂計劃時就聲稱「迫使日軍作戰重心南移」,現在目的基本已經達到,**這邊也根本沒想著趁勢加強其他面進攻之類的打算。

    所以在松井選擇駐兵浦東,依靠要塞和海軍等待空軍的時候,雙方的戰事,就暫時沒有那麼激烈了。

    但在這期間,對中國不利的消息,還是不斷傳來。

    最讓老蔣感到不舒服的,就是美國還是因為中日正式宣戰,決定對兩國施行武器和貿易禁運。

    這其中,貿易禁運還不會馬上執行,但武器禁令,不僅馬上執行,就連已經履行了一半的合同,本來已經裝船的武器,都被扣留下來,嚴格執行。

    至於那些貿易禁令並沒有馬上施行,也不是因為美國對中國格外開眼,而是那些和日本貿易關係幾位密切的幾個財團,在相關利益影響下,成功遊說了國會和相關部分,讓他們可以得以繼續完成已經在履行的對日合同,完成最後一批廢鋼和石油的契約。

    這種明顯歧視性的待遇,讓中國駐美大使極為不滿,但在請示國內,詢問是否以國家的名義,正式發出交涉公函時,老蔣卻以「不傷友邦情面」作為答覆,讓大使不對此特別提出抗議,只是表示,如果繼續發生這樣的事情,則必須和美國交涉。

    這樣的消息傳開,自然是有人讚,也有人罵,不過肯定不會最終影響到老蔣的決定罷了。

    兩天後,日軍增援的戰機開始陸續抵達上海。

    隨後,增援的第9、13、101三個師團及台灣守備隊(重籐支隊),也趕到了上海,交由松井指揮。

    對於擔任司令官的松井來說,接下來可以需要進行的攻擊行動,完全不需要多做考慮。

    他直接派出了手上大部分戰鬥機和所有的轟炸機,分兵前去攻擊南京和杭州。

    當戴笠的情報部門,得到相關情報時,匆忙起飛迎敵的范哈兒空軍部隊,已經來不及分兵進行救援了。

    在南京近郊附近的一場空戰,雙方損失了將近十架飛機,中方明顯佔優,但是由於日軍的轟炸機部隊存在,致使地面多處地方遭到轟炸,雖然因為攔截及時,沒有傷害到人員密集區或者戰略要地,但還是造成了數百人的傷亡。

    最嚴重的不利影響,還是遭到空襲的杭州。

    之前杭州的戰機,大部分都被調集到了南京,接受范哈兒部隊指揮,這次襲擊雖然也提前收到了預警,防空部隊全部進入了戰鬥狀態,最終打下來三架日機,打傷五架日機,但日軍的轟炸機部隊,卻是對地面造成了多處致命性的傷害。

    防空部隊三處營地遭到轟炸,基本被毀,多處鐵路和橋樑遭到炸毀,以致正準備從浙南去上海增援的中國部隊,短時間無法繼續前進。人員傷亡達上千人,經濟損失更是上百萬元。

    這次攻擊行動,仍舊暴露除了中國國力的不足。

    防線太長,卻沒有足夠的兵力,進行全面防禦,而重點防禦下的結果,卻是眼下這種情況。

    好在老蔣在這個問題上還算英明,沒有自亂陣腳的因為這次杭州被轟炸事件,而解散范哈兒好不容易調集起來的空軍部隊。只是一面狠狠的訓斥了戴笠,要求他加強對日軍的情報工作,一面卻也要求范哈兒,立刻派戰機採取行動,對日軍還以顏色。

    如今的范哈兒,因為空軍部隊的幾次大勝,在最高國防會議中,很是有幾分發言權。如果是其他方面的問題,憑借他現在幾戰贏來的聲望,還能夠反對一下老蔣的決定,但是現在讓他盡快應戰日軍戰機,他卻是不好拒絕。

    不過對於日軍的狀況,他就算不通過戴笠的軍統系統,也能知道一些。

    在如今的日軍空中力量,在得到日本國內和朝鮮、中國東北、台灣等地的支援後,可是增加了將近百家的戰機。可以說,如今上海的日軍戰機,僅僅從數量上來看,已經絕對超過了中國空軍,這個時候如果依靠地面防空火力支援,空軍多少還有一戰之力,如果主動進攻,則純粹是找死的行為。

    在范哈兒看來,那個松井石根,分明是對中國的空軍部隊記恨已久,所以明明空軍佔據了優勢,可以再次恢復主動進攻,但他還是設下了這麼個圈套,想優勢自己主動進攻。估計自己的戰機如果真的去攻擊,那絕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行動。

    所以接下來的兩天,范哈兒雖然時時從戴笠那兒要來情報,進行戰術安排,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派出空軍主動進攻。到是期間日軍戰機再次侵犯南京和杭州,因為戴笠的情報提供及時,讓范哈兒也成功分兵迎擊,在兩市上空,很是和日軍交戰了一番。

    雖然日軍數量佔優,但在地面防空火炮的協助下,這一仗還是打得非常漂亮,雙方擊毀戰機數,范哈兒的寇蒂斯戰機還淨賺了一架。

    不過隨著日軍軍艦和地面部隊配合,開始對浦東的**發起突擊的時候,老蔣就坐不住了。

    9月5日,日軍第3師團一部在飛機30餘架和海軍艦炮協助下,強行登陸,進佔吳淞。中國守軍第61師一個團死戰,上海保安總團固守吳淞炮台,與敵血戰。**第6師被調到楊行、吳淞,與日軍激戰。日機在大場掃射紅十字會掩護隊,2人受傷;又轟炸楊行車站,傷亡200餘人。9月6日日軍第12、18、21、22、36等旅團抵上海。當晚,日援軍到後,立即開始總攻:自瀏河起,經羅店、寶山、獅子林、炮台灣、吳淞,折入蕰藻濱、張華濱、江灣、北四川路底,炮火連成一線,使**首尾難應,不得不放棄部分陣地,上海同濟大學被日軍轟毀。9月7日,日軍天谷支隊為解第11師團羅店之圍,沿吳淞、月浦、羅店一線推進。

    前線的幾個**將領,包括馮玉祥這位第三戰區長官,都連續向老蔣要求援兵,尤其是空軍必須支援。

    「哈公,如今上海戰局危急,地面部隊呼叫空中支援,為何空軍遲遲不動?」老蔣雖然明白范哈兒不動用空軍支援的原因,但是為了自己的那些嫡系部隊,他還是不得不說出了這番明顯強迫的話。

    「委員長,空軍最近可是常有出擊啊,這幾天南京和杭州的保衛戰,不是剛剛擊落了好幾架日軍戰機麼,我正想問軍政部,為什麼這幾次戰鬥的勝利獎賞沒有下來?很多空軍兄弟家裡都還等著買米下鍋呢!」范哈兒笑著打趣,盡量輕描淡寫的想將出擊上海一事拖過去。

    但是老蔣不管一邊尷尬難笑的何應欽,而是直接提出來:

    「空軍現在需要出擊的是上海,而不是固守南京和杭州!」

    聽到老蔣這樣的說法,范哈兒也終於忍不住有點怒意了。

    大家都是為了國家在戰鬥,我們在南京也沒歇著,為了你老蔣自己的嫡系部隊,憑什麼讓我的空軍部隊去人家老巢頂鍋啊。

    這麼幾次戰鬥下來,范哈兒已經把這經過幾次大戰,誕生了幾位王牌戰鬥機飛行員的空軍部隊,差不多當成了自己的私產。如果老蔣要求空軍不計多損失的出擊,他怎麼可能願意。

    但人家才是三軍總司令,自己如果強行反對,肯定也沒好處。像這幾天,就是因為自己沒有理會中央軍黃埔系將官的求援,而生生被剋扣了好幾次戰勝的獎賞。

    識時務的范哈兒,只能生硬的一笑,勉強應承道

    「委員長,非是范某不願意派出空軍部隊,實在是部分戰士久戰疲憊,戰鬥力下降,而且有些戰機損毀嚴重,需要花時間修理。你看能不能讓部分飛行員暫時去休假幾天,再調集一批飛機來?讓空軍可以重新出戰?」

    范哈兒直接把難題拋給老蔣。

    但老蔣哪裡會就此答應下來,他直接很不滿的呵斥:

    「國戰危難之時,士兵怎麼可能還想著休假?至於戰機,如今我手上能夠派出的,基本已經全交給你了,就剩下我自己的專機,要不要再撥給你?」

    老蔣畢竟久居上位,這麼一發怒,就算是性格桀驁的范哈兒,也不敢公然頂嘴。

    只能嘿嘿的笑了幾句,道了聲「哪能呢!」

    在老蔣的壓力,范哈兒最終還是不得不接受他的命令,派出空軍部隊,協助在上海的陸軍,纏住日本人的飛機。

    不過范哈兒明面上不能取得老蔣的同意,他私底下,還是將軍中幾個王牌飛行員,以及有極具飛行潛力的人員,以教授新飛行員的名義,給調到了航校。

    而且作為出戰的條件,他也狠狠的從軍政部敲詐了一筆好處。不管是本來就該屬於擊落敵機飛行員應該有的獎賞,還是額外的軍火武器安家費等等,都絲毫沒有客氣。

    這時候中國最富饒的華東地區還沒有陷落,雖然財政緊張,但國庫裡因為前面的法幣改革,還是很有幾分餘錢的,所以何應欽也沒給老蔣省錢,為了拉攏手握重兵,兩人長久關係又一直不錯的范哈兒,很是給了他一些物資。

    同時對於隨後的出擊,也是一再慎重的進行考慮,盡量根據戴笠提供的情報,尋找合適的戰機。

    9月上旬,日軍再次依托戰艦和飛機,對上海的**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這可確實是猛烈的攻擊,在得到了幾十萬的增援部隊後,日軍隨時都能調集起不屬於**數量的士兵投入單一戰場,而沒有海軍支持機動的**,相反分佈較廣,完全無法快速的激動調集。

    精銳的德械師,裝備優良的整編師,就這麼在日軍聚集起優勢兵力後,被一處處的擊敗。

    范哈兒的空軍部隊,雖然有了盡可能詳細的情報支援,但還是在三次出擊後,就損失了大部分戰機。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就是整整三十架的b-10轟炸機部隊。

    對於這樣的結果,范哈兒早有準備。

    不過他並不是沒有做任何挽回,而是出動了他手下所有的勢力,還讓戴笠和杜月笙等人幫忙,盡量把損失挽回到了最小。

    戰鬥機的損失,只是小意思,最關鍵的是那些已經經歷了好幾次空戰的飛行員。

    仗著上海大部分地域還屬於**控制範圍,而中國人更是分佈全市,在范哈兒特意給飛行員都配備了降落傘的情況下,最終有三分之一的飛行員,在飛機被擊落墜毀前,安全跳傘的降落在了陸地。其中除了寥寥個把人被日軍俘虜外,絕大部分都在袍哥會員、軍統情報人員、青幫成員以及陸軍士兵的幫助下,成功回到了范哈兒的空軍總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