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二百三十一節 南京的狙擊槍聲 文 / 黃初

    第二百三十一節南京的狙擊槍聲

    拿火箭炮去攻擊這個時代注重皮粗肉厚的大型戰艦,並不是一個好主意。至少在四川沒有開發出穿甲效果的火箭彈之前,這就並不是聰明的注意。

    不過這個問題就算范哈兒是外行不知道,他內部軍工體系中,肯定也是知道的,所以他們利用自己老巢四川的特色產業,很是生產了一些特種彈藥,它們當然不會是毒氣彈等違禁武器,而是包含了加強燃燒效果的白磷彈、燃燒彈等特效彈藥。

    這些彈藥在命中艦船,並且爆炸後產生的效果,卻是絕對足夠給日軍艦艇造成比較大的影響了。相對於正常彈藥的穿甲效果,這些特殊彈藥對艦體和艦載人員的傷害,也能差強人意了。

    加上本來就部署在浦口岸防基地,以及從江陰要塞拆來的部分要塞炮,對於受河道限制而只能進入重巡洋艦的日軍第三艦隊來說,卻也是足夠造成很大很大的煩惱。

    事實上,日軍第三艦隊在一發現范哈日這邊的反擊力度後,就知道這次的攻擊不會那麼順利,尤其是對於浦口陣地打過來的火箭彈,更是大感又疼痛交加,雖然不致命,卻也夠他們受的。

    交戰一整天,日軍第三艦隊在付出了沉沒十餘艘大小艦艇,其他包括輕、重巡洋艦在內,幾乎是每一艘軍艦都有負傷的結果後,終於算是達成了這次出擊浦口的最低預設目標。

    此時浦口岸防陣地,也是在日軍艦隊猛烈的炮火洗禮下,而喪失了大部分沿江岸防陣地和港口設施。只剩下港口和灘涂後方那些,由鋼筋混凝土加要塞炮和火箭炮組成的更進一層陣地,還保留大部分戰鬥力,能夠繼續都日軍軍艦形成威脅。

    日軍第三艦隊在準備炮擊浦口陣地前,就設定了幾個級別的戰略目標,其中最低的,就是清除浦口的海港和運輸船舶,使其在短時間內,不再具備向下關運送兵力和物資支援的能力;至於最高的目標,自然是完全摧毀浦口的岸防能力,運送登陸部隊登陸,成功奪取整個浦口了。

    而在浦口爆發出他的基本戰鬥力後,日軍第三艦隊的指揮官,就很理智的放棄了那個最高目標,僅僅以破壞浦口的港口設施,阻止其繼續支援南京為第一目標了。

    交戰一天,在付出慘重傷亡後,艦隊算是勉強完成了這一點

    對於這樣的結果,范哈兒也是只能勉強接受。

    他雖然還能對日軍的艦隊造成更大的傷亡,但對於他來說,這時候最重要的,還是正在進行的南京保衛戰,至於日軍第三艦隊,多炸沉一艘兩艘的軍艦對於日本的實力影響並不大,而且對此時的**抗戰來說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了,之前第一次擊沉日軍重巡洋艦給全國人民抗戰帶來的巨大鼓舞,到了擊沉第二艘第三艘的時候,就變得效果大減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再讓范哈兒付出巨大的代價去擊沉日軍戰艦,自然是不合算的買賣,智者不為了。

    日軍封鎖長江,阻止了浦口繼續增援南京保衛戰的能力,但是在此之前,范哈兒就早有預料的,大規模調集兵馬和物資,直接運送到了南京城中。

    經過一個月的激戰,南京城基本還保持完整,對於囤積部隊和物資來說,還是勉強能夠做到的。

    到是進攻的日軍第6師團、第16師團等部隊,在發現僅僅幾天功夫,中**隊就修復了之前面臨奔潰的大量工事,頓時大為後悔。就是只進行炮擊,也應該對這些工事修復進行阻攔啊,現在要重新打破那些工事,還不知道要再費多大力氣呢。

    吸取了前面幾次進攻的教訓,日軍這回採取了步步為營的方針策略,基本是慢慢的一個堡壘一個堡壘,一個陣地一個陣地緩慢有效推進,不爭一陣一地得失,主要以擊殺**有生力量為主。

    而**也同樣接受了這個類似的對敵方針,尤其是在范哈兒的警衛團部隊和老蔣的第一憲兵部隊,也被他派上了戰場後,這種以擊殺日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的戰鬥,就打得格外慘烈。

    當一次戰鬥結束後,南京還在戰鬥的電台節目組,進行了一次報道。

    「親愛的同胞們,《南京還在戰鬥》今天繼續為你播報。下面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個英雄人物,我身邊現在有一位小伙子,他就是幾天前在南京雨花台戰陣地附近,連續擊殺了日軍五個少佐級以上軍官的特級戰鬥英雄,毛三娃子……」

    「……你好,毛英雄,我們能問你一些問題麼?」

    「呃,當然,當然,連長叫我來,就是要我回答你們問題的。」一個略帶乾澀的聲音響起。

    「那麼請問你,今天又擊斃了幾個日軍軍官?」

    「一個。」回答的聲音低沉但肯定。

    「就一個?呃……好,我的意思是,你擊斃的日軍級別是?」

    「不知道,那傢伙把肩章撕了。」還是和前面一樣的乾脆。

    播音員已經感覺自己選錯了採訪對象,只能主動的引導:

    「那起碼也是個少佐吧?」

    「嗯,看他指揮的人手數量,應該是少佐級吧。」這回的回答,就有點猶豫。

    「那好,下面我代表聽眾同胞們問問他們最想知道的事情,你為什麼能擊斃這麼多日軍軍官?有什麼力量在鼓動著你麼?」

    「為什麼……唔,是為了報仇,為我死在日軍艦炮下的家人報仇!」剛開始還有點猶豫的聲音,到了最後,卻是匯成了一個肯定的答覆。

    「好!毛英雄,你果然是中華熱血男兒,日寇鐵蹄侵我大片國土,也不知道沾染了多少國人的鮮血。要是人人都像這位毛三娃子一樣,有仇報仇,讓日本人血債血償,那我們的抗日大業,何愁不能成功……」

    四散傳播的電波,將南京的這次採訪,傳遍了信號能夠收到的各地。

    隨著這次採訪,南京城中正在進行的狙擊戰,也被公之與眾。

    南京城牆下爆發的保衛戰,因為雙方都不以爭奪地盤為第一目標,改成殲滅敵方有生力量為主,頓時讓雙方的陣地,變得犬牙交錯起來。而在這樣的陣地中,最適合生存的,並且爆發出最大戰鬥力的,無疑就是狙擊手了。

    在蘇嘉陣地戰的時候,范哈兒部的普通士兵就經常對日軍陣地打冷槍。

    但狙擊跟冷槍當然不同,狙擊手的戰鬥並不是打冷槍這麼簡單,狙擊手開槍是有選擇的,並不隨便射擊敵方目標。冷槍單純以殺傷對方有生力量為目的,基本上很少選擇目標的,並沒有上升到狙擊的高度。狙擊手的任務包括:偵察、射殺敵方高價值目標或者破壞高價值器材、掩護進攻或者撤退、甚至可以指揮戰鬥,他必須讓每一次射擊,都更有價值,能造成更大影響。

    二戰日本的槍法也是鼎鼎有名的,野戰部隊的日本兵號稱個個都稱得上狙擊手,這和日本陸軍提倡「一彈一殺」,重視實彈射擊訓練有關。後來不斷改進後的三八式步槍射擊時有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準確度,彈頭侵徹效果好等特點,很適合狙擊手使用。

    特別是在中途島系列戰,日本基本上還是單發的步槍對美湯姆衝鋒鎗,但精準的槍法,不僅嚴重打擊了美軍的士氣,甚至讓部分美軍精神崩潰。而抗日時期敵後的殺傷,中方主要也是靠精準的槍法,從一個一個開始而累計成可觀的戰果的。至於為什麼沒有大規模的狙擊戰,則是因為沒有出現兩軍長期對壘的局面。由於日軍整體作戰能力超過中國,即便是集團作戰,也很快就分出了勝負,而狙擊,則是相持之下,打擊對手士氣,消滅對手有生力量的作戰方式。

    顯然,在真實歷史早期的中日戰場上,狙擊戰幾乎沒有什麼用武之地。

    不過現在南京保衛戰,意外的出現了僵持局面,雙方大打陣地戰,狙擊手、狙擊戰,自然而然就被逼著誕生出來。

    相對於日本兵大多訓練精良,武器射擊命中很高,**士兵在這方面,能做到的成績就差了不少。不過在南京保衛戰的狙擊戰開始後,**這邊卻是表現得一點也不吃虧。

    范哈兒的警衛團和老蔣的憲兵部隊,本來就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的射擊精準程度,一點不比日軍差。尤其是范哈兒的警衛團士兵,他們一直就是被范哈兒當成特種部隊士兵訓練,早在五年前,就給他們配備了德國專業狙擊學校的狙擊步槍,對狙擊的專業程度,遠超日軍和老蔣的憲兵部隊。

    而這次南京保衛戰陷入僵持,范哈兒不能再調集大規模的兵力和物資援助幫南京,就很乾脆的將自己的最強戰鬥力部隊——警衛團,也派上了戰場,立刻主動挑起了一場血腥的狙擊戰。

    真正具有實戰意義的狙擊戰早在古代時就已經出現了,在古代冷兵器作戰時,作戰雙方都會培養若干數量的「神箭手」他們隱藏在已方陣形的深處,突發冷箭射殺敵方的重要將領。當「槍」發明之後,為遠距離射殺敵方作戰人員提供了更好的裝備。在美國南北內戰時此種作戰模式才被定義為「狙擊戰」,狙擊戰起源於美國,卻發展於德國和前蘇聯。

    凡是一種戰術,對其的運用都是有一定的戰術目的,狙擊戰的戰術目的最開始其實就是刺殺敵方主要指揮人員。這是一種狹隘的狙擊戰術。第一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雙方主要在戰場打主要是「塹壕戰」,一方進攻時一方躲在塹壕中守。這就對作戰雙方的射擊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這樣的作戰環境下,交戰雙方都培養出許多的特等射手,這些射手就是後來的狙擊手的前身。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特別是蘇德戰爭爆發後。當德軍的坦克被阻止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時候,當蘇德雙方進入城市巷戰膠著的時候,德軍為了消滅蘇軍的指揮官和隱蔽起來的火力點以及蘇聯的狙擊手,從而組織建造了一批專業的狙擊手,並為此進行了專業的訓練,裝備了專業的狙擊步槍——德國毛瑟1898。

    范哈兒的大部分常規部隊,裝備的正是98k步槍,而他的警衛圖,更是裝備了專業級,配有瞄準鏡的毛瑟1898式狙擊步槍。

    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裡,習慣揮著指揮刀衝鋒在第一線的日軍軍官,就再也見不到蹤影了。一線日軍部隊中,甚至就連軍官的肩章軍銜標記之類的存在,也全都被派遣軍司令部下令暫時撕掉。

    因為范哈兒警衛團的狙擊手,打得實在太猛了。即便日軍同樣立刻予以反擊,但經過職業訓練的狙擊,和僅僅靠常規訓練培養出來的神槍手,還是完全不一樣的。

    尤其是巷戰中,更有利於受過職業訓練,善於利用地形的專業狙擊手發揮。

    其實在挑起狙擊戰鬥之初,范哈兒就已經有設想,哪怕是南京保衛戰最終失敗,國家不得不大規模撤離,他也會讓狙擊戰持續下去,起碼也不會讓日軍在這個首都重地,扶植起一個傀儡政權來。

    南京還在戰鬥,這句話可不是空口說說的,只要還有一個**狙擊手活躍在南京,這場反擊日軍侵略的戰鬥就不會停止。

    而現在,范哈兒挑起的狙擊戰中,明顯是中**隊的狙擊手,佔據了明顯優勢。

    「嘿嘿,又擊斃了三十名日軍,他們以為不再抗把指揮刀,再把肩章撕掉,就能躲起來不挨槍子了麼。我可是早就教過我的部下,怎麼識別那些等級差距嚴格的日軍官兵的。」

    范哈兒很滿意的將一份戰報收了起來。

    「去,將這次新偵察的幾個日軍優秀軍官的照片,給我空投去南京城中。」

    雖然不能直接對南京戰場進行兵力和物資的支援,但僅僅是這些遠程的信息支持,也還是很重要的。不僅僅是那些日軍優秀軍官的照片,其他日軍的動向、戰術安排之類,范哈兒也能通過各種手段搞到,然後直接電文傳給南京的城防司令部。

    南京城中的唐生智,已經拼了老命的在打這一場保衛戰了。

    不過狙擊手在一場雙方兵力相持平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改變戰場態勢,現代戰爭中,光靠擊斃敵幾個高級將領是不能擊潰敵指揮系統的。狙擊手在戰場上最大的用處是鼓舞士氣,冷槍是打不死幾個人,可這能讓敵方戰士士氣低彌。

    而對付狙擊手最好的辦法就是也部署狙擊手與敵狙擊手對抗,牽制對手,當己方戰士知道在一定範圍內很安全,就能穩住士氣,甚至可能激起士兵的戰鬥**了。范哈兒這邊在挑起狙擊戰後,日軍就不得不應戰,一下讓本來算是緩慢推進的戰事,變得更加緩慢了。

    就在南方戰事陷入僵持的時候,北方正在進行的戰火,卻是對中國分外不利。

    在日軍華北方面軍主力沿同蒲線、正太線向太原進攻的同時,關東軍一部和偽蒙軍9個師向綏遠發動進攻。

    為了侵佔綏遠,日軍將關東軍獨立混成第11旅團改編為第26師團。改編後的第26師團師團長後宮淳中將到達大同後,關東軍司令官命令後宮淳一併指揮獨立混成第1、第2旅團和臨時飛行團,在偽蒙軍9個師的協同下向綏遠省發動進攻,並擔負華北方面軍作戰地區以北,特別是平綏鐵路西段的守備任務。

    當時,中國第二戰區部隊大部調入山西作戰,在綏遠省境內僅有步兵新編第5旅、第6旅和騎兵第6師、第7師擔任守備任務,兵力異常空虛。事實上閻錫山只顧在晉北、晉東對日軍進攻抵抗,已顧不及綏遠省的防務,他只是將早前損兵折將,實力大減的張楊二部兵馬調出,委任楊虎城為綏遠省邊防長官,保衛綏遠。

    但楊虎城此時的兵馬,顯然不足以抵抗日軍,他在范哈兒的建議下,大量啟用『共產』黨游擊隊,沿路騷擾日軍,不斷襲擊敵後補給線,而他自己,則是率部直接退守綏遠省會歸綏(今呼和浩特)和包頭,等待和日軍決戰。所以日軍進入綏遠以後的初期,簡直如入無人之境,迅速將綏遠省的大部佔領。

    同時在山東方面,日本海軍於1月7日命令中國方面艦隊佔領青島。10日,日本海軍陸戰隊一部未受任何抵抗即佔領了青島。日軍第5師團一部於19日進入青島,擔任青島警備任務。第5師團於20日前完成了膠濟路沿線的警備部署,並有一部集結於青島。

    直到這時,華北戰場才因為日軍兵力分派太散,佔領地區太多,加上部分精銳師團南調,轉而開始變的進展緩慢。

    對此,日軍方面早有準備,他們將進攻力度收小,轉而加緊消化吸收已經佔領地區,讓這些地盤,盡快為日軍的佔領提供回報。至於那些未佔領地區,很多其實完全可以等南京戰役結束後,在慢慢圖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