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二百七十八節 包圍和反包圍 文 / 黃初

    第二百七十八節包圍和反包圍

    范哈兒的意見,自然很快就被反映了徐州戰區司令部那兒。

    「真是胡來,這范哈兒說的像什麼話,竟然還讓我們誓死抗擊,難道是嫌我們抗戰決心不夠堅定麼……」

    戰區中不少將領都是議論紛紛。

    很明顯,這些傢伙對於范哈兒的遠程指手畫腳,很是不滿,以至於對於建議的內容都不理會,只抓著一兩點讓自己不滿的地方責怪。

    不過作為最高統帥部的高級將領,大多數人的見識還是比較高的。在戰鬥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也許確實沒有看出自己策略上的失誤,只是當日軍開始進攻,而前線的表現一一反應到統帥部的時候,這些人自然都有點察覺出不對了。而范哈兒現在這份密電抵達,正好一下驚醒了這小部分的明白人,讓他們明白之前策略上失誤的地方到底在哪裡。

    前線的將士和中低級指揮官,並不像中央最高統帥部的那些高級將領們一樣,能夠確切領會持久消耗作戰,到底是怎麼樣一種做法。他們不能把握住那個度,才導致前線都是片面的強調防守。

    李宗仁作為那些看清問題的高級將領中一員,立刻就向老蔣提了出來:

    「委員長,前線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你看,我們是不是將防守策略調整一下……」

    不用李宗仁提醒,老蔣自己也看出前線的策略不對了,但是老蔣在某些方面,一直以頑固著稱,並不是那麼聽得進別人對他軍事策略的指手畫腳。如果不是這次的徐州會戰對於國家和他的政治前途實在過於重要,僅僅是范哈兒這麼無禮的突然致電指點自己戰略安排,以老蔣的性格就會直接把電報撕碎扔了。

    但是現在,在范哈兒和李宗仁這兩位軍閥,先後在正面戰場上創造了兩次大勝,而他作為中央最高抗日領袖的委員長,卻是屢戰屢敗,亟需一場勝利來確保他的政治和軍事地位,所以即便對范哈兒的做法不感冒,老蔣還是很慎重的進行了應對。

    老蔣在軍事上的才能,肯定不如他的政治才能優秀,但也並不妨礙他在別人明確提醒的情況下,還不能看清問題的所在。之前只是不好意一看范哈兒的電報指點,就馬上下令更改原本策略。而現在經過最高統帥部一群將領的聯合討論,情況卻是不一樣了。

    現在再改變前線的作戰方針和策略,那就是經過最高統帥部磋商,然後由他這個委員長最後拍板決定的戰略安排了,再也不是什麼得自范哈兒的指點。

    「好,既然大家意見一致,那就趕緊命令前線部隊,調整作戰方針,實施積極防禦策略,不要錯過反擊敵人的最佳時機……」

    這個命令下達的極為及時,此時的徐州前線多出地段,已經因為被動防守,而面臨被日軍分割包圍,集中全力一處處蠶食的險境了,現在戰略一出現調整,部分還有能力機動作戰的部隊,立刻對附近的友軍進行了支援作戰,而讓那些身陷險境的部隊,最終脫離了被日軍圍殲的局面。

    對於中**隊來說,僅僅是防守策略上的一個小調整,面對日軍進攻以防守為主的策略,並沒有怎麼改變,但是對於日軍來說,他們要進攻的對手,卻是一下子難纏了好幾分。

    日軍航空兵團在大汶口基地駐有寺倉正三少將的第1飛行團之第1、第2、第5、第7大隊,直接支援了濟寧、台兒莊、徐州地區的作戰。對戰地的偵察,主要是由中平元量大佐的第7偵察大隊實施。在作戰中,該大隊及轟炸部隊常在無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進行活動。在最後幾天,終於在台兒莊上空終於遭到中國空軍10架戰鬥機的攻擊,順利被蘇聯志願空軍擊落敵由南苑飛來的日軍第6大隊重轟炸機2架,擊傷敵第7大隊偵察機1架。

    蘇聯志願空軍在魯南作戰時,主要是以豫東的商丘機場、皖北的亳縣機場為基地。進駐於這些機場的戰鬥機第3、第5大隊,其所裝備的主要是蘇式n-15、n-16戰鬥機,對於還沒裝備新式飛機的華北派遣軍空軍來說,在性能上就領先了不少,勝負自然是早就判定的。

    空戰的勝利,無疑給了防守的中**隊極大信心。而日軍因為缺少了空中支援,在兵力上本來就不佔據優勢的他們,立刻在進攻的時候,感覺費力了許多。

    而最為關鍵的是,日軍選擇從龍王廟高地南下的那支部隊,幾乎被中**隊全殲,這立刻對寺內壽一全面包抄攻佔徐州的計劃,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雖然從另外一路繞道攻擊徐州的大隊還算順利,僅僅是因為徐州守軍防守策略的調整,而讓行動稍微遲緩了一點,但部隊士兵並沒有怎麼損失,相對與日軍的戰車集團來說,已經是極為順利的。

    不過寺內對於現在日軍的發展狀況,還是覺得非常不安。

    這位派遣軍司令在自己的指揮部中,不停的翻看著各條戰線送來的報告,裡面基本是捷報居多,但就是寥寥幾張不利情況的匯報,讓這位華北派遣軍司令,緊緊的皺起了眉頭。

    「唉,還是致電海軍,讓他們和關東軍的那個特設師團,從連雲港方向選擇合適時機,朝徐州方向進軍吧……」

    下完這個命令寺內壽一緩緩的坐在了自己的辦公桌上,不再多看那些電報一眼。

    徐州東面的那支南下部隊,本來就是他這位司令官非常擔心的問題。

    自從中國的戰車部隊出現在戰場後,日軍的戰車,就像是遇到了天敵一般,從來沒有表現順利過。也幸好,日軍在徐州東面還有另外一支部隊,就是之前徐州會戰第一階段時,突襲佔領的連雲港海軍和關東軍部隊。

    現在無奈放下臉面,求不屬於自己系統的部隊出手合圍,雖然是無奈之舉,但好歹也算是把進攻中的唯一漏洞,給終於補上了。

    策略上再沒有什麼失誤的地方,接下來就只能看中日兩軍士兵的實力了。

    現在他手頭所有的牌,都已經打出去了,接下來就算再有什麼情報送來,自己也不可能再有能力進行干涉。前方打仗該怎麼打,自然有前指司令負責,下面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安安靜靜的等待勝利或者失敗的消息了。

    勝利了,自然一切不用說,自己作為主導大將,之前的任何過失,都可以免除,而要是失敗了,那……寺內壽一有點不敢相信。

    其實對於徐州的攻略,根據在華日軍的準備情況,日軍大本營於早在南京戰役時就有所準備,早早向華北方面軍派遣軍下達了:重創中**事力量,攻佔徐州、打通津浦路的命令。該命令規定華北方面軍以主力擊潰徐州附近的中**隊,佔領至蘭封以東、隴海路以北地區;讓還在攻打南京的華東派遣軍之主力繼續向淮河、長江以北進擊,遮斷徐州以南、以西我**隊之退路,佔領徐州及津浦路南段與安徽省之合肥和蘇北之鹽城、阜寧地區,以協同華北方面軍作戰。

    但政治和軍事上的一些突發變化,讓這場戰鬥一直等今年下半年才爆發。當時關於徐州地區的作戰指揮,日軍確實原擬由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元帥統一負責,但經研究後而作了改變,主要原因是寺內壽一與派遣軍的畑俊六,均為元帥軍銜(寺內於1935年10月,畑於1937年11月被晉陞為元帥),在相同職務的元帥中形成指揮關係,易於影響被指揮者及其部隊的作戰情緒。因而採用按統一作戰計劃分區指揮,並由大本營作戰部長橋本群少將率參謀本部的派遣班至濟南,對華北、華中兩地區的作戰,進行協調、指導。

    如果戰鬥打得順利了,那功勞自然是寺內壽一一個人獨享,但要是打得不順利了,這位派遣軍司令,可不會相信參謀本部的那位少將會對自己嘴下留情。

    想想那位因為南京兵敗而險些被勒令剖腹的松井,寺內壽一就覺得有點膽寒。

    自己要是打輸了,不知道會不會和松井一樣,被馬上遣送回國,從此只能在自己的小院子中養老呢?

    對於寺內壽一來說,他可以出的牌已經終於都出來了,但是對於徐州方面的中**隊來說,卻是早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準備底牌。而等到連雲港方向發現日軍戰機和部隊的情報傳來,頓時將整個戰區司令部驚作一團。

    連雲港早在山東之戰後期,就被日軍利用海空軍優勢,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就佔領了。但是因為它距離徐州的陸上距離較遠,就像日軍沒有防備過南京的范哈兒會支援徐州一樣,徐州方面也沒有防備過連雲港的日軍,會突然對徐州發起輔攻。

    「慌什麼慌?看看你們,像個什麼樣子,還有堂堂的一國上將的形象麼?」老蔣在這個時候,終於發揮他至高領袖中流砥柱的作用。

    一聲大喝之下,戰區司令部中立刻一陣安靜。

    雖然很多將軍的臉上,還是難以掩飾那驚慌的表情,但是至少再不敢當著老蔣的面,把他們的驚慌情緒,傳染給周圍的其他人。

    「連雲港那個方向是誰在防守?給我接主官將領的電話,我要親自和他通話。」

    對著連雲港方向的中國守軍,正式原第五戰區副司令官李品仙和他的第11集團軍。

    這位將軍和李宗仁同出自粵軍系統,是來自廣西的一支整編部隊,裝備實力和中央軍差距甚遠,但是士兵的作戰勇敢程度,卻需等實戰檢驗後,才能確定。

    老蔣的權威還是很高的,他的一個命令,馬上就被下面快速執行,很快,第11集團軍司令李品仙的電話,就被老蔣接通了。

    「李將軍,現在你部正面臨一個重大考驗,你是否願意為了國家和背後人民,而擔當起這個重任……」

    老蔣沒有絲毫隱瞞的,直接將情況告訴了李品仙。

    李品仙這位來自廣西的小個子將軍,在聽了老價格的戰情通報,以及他和最高統帥部的要求後,二話沒有的就保證:

    「請委座放心,第11集團軍從小兵到我這個司令,只要還有一個人能夠戰鬥,就絕對不會讓日軍從我們的防線過去一個人!」

    得到了李品仙這樣的答覆,老蔣和最高統帥部的幾個將官,才算是稍微放心了一點。

    「委座確實可以放心一點,這個李品仙我瞭解,他既然那樣保證了,就絕對不會對日軍有絲毫鬆懈。起碼也能我軍在徐州的戰事,拖上幾天時間,現在的關鍵,還是怎麼樣盡快結束徐州的戰事……」一邊的李宗仁向老蔣提議。

    徐州的戰事,現在已經到了比較緊要的關頭。

    就整個戰場的形勢來說,徐州正面防守的情況已較嚴重,前線已經有幾分吃緊的感覺。但從軍事地理方面來說,他不同於上海,亦不同於南京,他四通八達,敵人可以從多方面發動進攻,而守軍也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增援、反擊與轉移,且徐州和台兒莊稍有差異,附近多山,利於層層設防。進攻之敵裝備較好,其空軍的大機群連續對徐州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攻擊、轟炸,地面除了輕武器有足夠的火力密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火炮及約230輛坦克與裝甲車。但敵軍因數量少,也致使不少地方呈現出空隙。

    寺內壽一在剛開始的時候,打得就是四面包圍的主意,而現在加上連雲港方向打來的日軍,徐州其實已經等於已遭到東、西、北三方面的日軍合圍、而且向西的隴海路也已被切斷了。面對這樣的情況,第5戰區的戰區司令部成員,只能以他們多年身歷各種戰場的膽識,冷靜的觀察形勢並採取了穩健的措施。他們認識到日軍雖然已佔領了徐州西、北兩區,但目前這些地區已成為敵軍通過後兵力薄弱的後方,可作為戰區大部隊向西進行戰略轉移的通道;防守的部隊雖然裝備較差,但部隊較多,士氣也高,且具有與敵作戰的經驗,軍紀亦嚴;敵也不可能將徐州圍得水洩不通,或一下就突入徐州。

    戰鬥打到現在,形勢緊張,看起來是日軍攻擊順利,步步緊逼,而**卻是處處退卻,被動防守,但是其實就雙方損失的實力來看,卻是大家都差不多。總人數上,**還是對比日軍佔據了絕對優勢,如果這時候突然對日軍發起反擊,也許不能反敗為勝,但是絕對也可以給日軍一個重創。

    而想要真正反敗為勝,就只能繼續拖下去,不斷利用陣地防守優勢消耗日軍的兵力,消耗日軍的士氣,乃至消耗日軍的補給,只要時間一拖長,日軍異地異國作戰的劣勢一體現出來,方方面面發生苦難,中國方面那時候發起反擊,才更有幾分獲勝的希望。

    當然,這裡面也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徐州不能被日軍合圍。

    所以這裡面,徐州東面來襲的日軍連雲港駐軍,就顯得極為重要。

    如果一旦這支部隊順利打到了徐州城下,到時候日軍合圍一成,那怕他們的士兵人數佔據劣勢,也絕對能反過來,活活消耗死徐州城中人數佔據優勢的中**隊。

    到時候的情況,就完全要調過來了。

    第5戰區在安排好了東面的應對後,很快作出安排,對其部隊除令按原任務執行依托北部山區,抗擊日軍第5、第114師團,阻止其向徐州及以東地區;對南部敵第9、第13、第3師團予以反擊,伺機殲滅其一部,使其無法達成合圍徐州之目的外,同時還進行了另外一些部署。

    命令林效范第二裝甲團,立刻行動起來,隨時準備對日軍西線陣地,發起突破性反攻,打破其對隴海線的佔領,使其妄圖通過改線獲得補給、同時封鎖徐州的努力,完全付諸失敗,反過來讓中**隊,掐斷日軍華北派遣軍的補給線。

    11月25日,薛岳的豫東兵團按時對敵第14師團發動進攻。攻擊蘭封的71軍和攻擊羅王車站的64軍,作戰極為勇猛,各部隊在接到蔣介石將軍11月25日「務必攻克蘭封」的訓令後,部隊的師長、團長們都親臨第一線指揮戰鬥。進攻羅王車站的64軍軍長李漢魂,親自選擇重炮兵近距離的射擊陣地並指揮戰鬥。

    由於這兩個軍不畏艱險和犧牲連續進攻,並得到部分坦克和蘇式c⑵輕轟炸機、n-15戰鬥機的支援,經兩天兩夜激戰,71軍於27日凌晨2時摧毀了敵步兵第2聯隊在城外的陣地,攻至蘭封的東門,緊接著突進至僅有土城牆的蘭封城內,敵第2聯隊不支,棄城逃向以北的三義集,激戰僅一個小時蘭封即被宋希濂將軍所指揮的71軍奪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