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三節 徹底扭轉 文 / 黃初

    第二百八十三節徹底扭轉

    在中國,臨陣換將絕對是兵家大忌,而日軍臨陣換將,卻是屢見不鮮的事情,新的將領上台了,立刻會戰戰兢兢的努力打好下面的戰鬥,否則的話,他的下場,絕對會比前一任還要慘幾分。

    梅津美治郎上任後的第一個命令,就是讓土肥原在十小時內,必須攻克蘭封城。

    蘭封城下的戰鬥,立刻激烈爆發。

    剛剛休整完畢的林效范團,幾乎是剛剛把部隊集結起來,就發現了土肥原部的先頭部隊,兩軍立刻同時開火。

    蘭封的城池本來就不是那種現代大城,而且土肥原部也是一路追擊敗退的**殘部而來,所以幾乎是沒有經過怎麼激戰,就直接突入了蘭封城的外圍防禦陣線。

    因為大部隊都被薛岳調出去對土肥原形成合圍了,所以鎮守蘭封城的兵力,除了作為最後奇兵的林效范第二裝甲團,剩下就只有一個團的滿編步兵和其他零碎千把人的殘兵敗將、以及差不多數量的輕傷兵員了。

    防禦力量,只能算是馬馬虎虎。

    而奇襲而來的土肥原部,卻是集中了他大半個師團的兵力,足足一萬五千人,其中還有部分是屬於機械化部隊,可謂是絕對的實力雄厚。

    如果沒有後繼援兵的話,即便林效范裝甲團再強大,那蘭封城也是絕對守不住的。

    但是薛岳在得知土肥原率部突圍而出,僅留小半個師團的部隊拖延自己主力後,卻是立刻下令林效范,讓他堅守十二個個小時,他的大軍就能順利消滅土肥原第14師團殘部後,進而來蘭封城圍剿土肥原部的主力。

    「如今授權你部為蘭封鎮守使,督促指揮蘭封城內外所有**將士,一致戮力同心抵擋土肥原部攻佔蘭封……」

    薛岳很是大方的直接授權林效范,成為蘭封城中的**最高指揮官。

    雖然實際上,此時蘭封城中,和林效范同級別的軍官還有不少,但是知道裝甲團部隊戰鬥的薛岳,還是第一時間選擇了林效范作為戰役指揮官。

    但是隨後這位總指揮,又不放心的改變命令。稱只要讓林效范堅持十個小時,他就可以抽出一部分步兵來支援他們進行作戰。

    剛開始看到薛岳的命令後,林效范差點想馬上摞挑子走人,自己現在可以動用的部隊,絕對不超過三個團一萬人的兵力,而對手是精銳的日軍一萬五千人。自己這一萬人中,除了本部裝甲團也許可以做到以一敵二,其他將近兩個團的**士兵,卻是連基本和日軍抗衡的能力,都不一定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自己的部隊再強,也絕對不可能擊敗來襲的日軍,至於堅守十二個小時,當然也是極為困難的。

    但是在接到薛岳的第二個補充命令後,林效范卻是也沒怎麼說。

    人家作為戰役總指揮,既然都已經這麼說,那肯定是真的抽不出多餘的兵力來,看來自己率部堅守十個小時,也是必須做到的事情。

    以自己部隊的重要性,還有薛岳作為戰役總指揮需要承擔的責任,這位將軍根本沒有理由,故意讓自己的部隊去送死。

    但想想這樣高強度作戰,會對自己部隊造成的損失,這位裝甲團團長就忍不住一陣心痛。

    因為南京同樣在作戰,剛剛從成都輾轉運到南京的50輛補充坦克,全部編入了南京的第一裝甲團團中,他這個第二團是一輛也沒有分到。現在要是再損失部分坦克,他這個團的貶值,能不能維持下去都不知道了。

    不過戰鬥一打響以後,林效范就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考慮那些了。

    他現在唯一需要的做的,就是怎麼樣守住陣線,怎麼撐到薛岳的大軍來援。

    當林效范在蘭封擔當起大任,不僅是薛岳這個蘭封方面總指揮,時刻把關注的目光看向了蘭封城,就連徐州和南京方向,也同時把目光注意到了這兒。

    隨著戰事的進行,此時徐州方面和南京方面的戰鬥已經進入白熱化,最有可能快速出現結果的蘭封戰場,自然成為可以最快速改變敵我實力對比的關鍵因素。

    所以在廣播電台的宣傳下,現在不僅僅是軍方,就連很多平民大眾,也都把關注的目光看向了蘭封城。

    各條戰線,都開始奮力工作,來為徐州會戰進行努力了。

    由於日軍抽調較多的兵力去徐州參加作戰,因而此時的華北敵後,除主要交通線之外,不少地區並無日軍。此時在華北各地的『共產』黨和八路軍則發動和領導人民群眾,及時恢復和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組成各種形式的民眾抗日武裝力量,廣泛展開游擊戰爭,襲擊敵人的據點和破壞其鐵路、公路與水上交通及通訊設施。特別是河北省的易縣、淶水、淶源和保定以西的山區,日軍因不斷受到八路軍和游擊部隊的打擊而被迫放棄了淶源等城市。由於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及敵後廣大民群眾,大力發動華北敵後抗日游擊戰爭,不斷的開闢和擴大敵後抗日根據地與建立抗日民主政權,迅速發展、壯大抗日部隊,這為後來在華北堅持山區及平原地區的抗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敵華北方面軍在徐州作戰期間,因後方空虛,不少地區遭到抗日部隊進攻後無力反擊又得不到增援,終日處於被圍或炮擊的惶惶不安狀態,特別是在晉南的敵第20師團更是驚恐萬狀。

    徐州作戰開始後,第2戰區根據統一部署,對山西省南部之敵進行出擊。幾日時間內,就分段破壞了同蒲路。從此日開始,重點打擊分散於同蒲路南段的敵第20師團,經1個多月的戰鬥,將日軍壓縮至鐵路沿線,再不敢隨便派士兵外出搜索,這樣一來,日軍的活動空間和情報收集能力,立刻大大減弱。

    遭到連續進攻而無反擊能力的川岸文三郎之第20師團,最後放棄了蒲州、芮城、平陸等地,保持運城、河津、聞喜,並將主力收縮至曲沃、侯馬、新絳進行固守。

    日軍第20師團在遭到圍攻的這段期間,由於鐵路已被第2戰區的部隊炸斷不能運輸,臨汾等機場又不斷遭到第2戰區部隊的炮擊,空中運輸線亦告中斷;因而他們的糧食、彈藥、醫藥等日漸缺乏。華北方面軍此時因需集中兵力進攻徐州,無兵力可以增援,便在徐州作戰最緊張的時刻——十一月底,組織空中運輸部隊,對20師團進行空投補給,但也未能解決1個師團的供應。特別是晚秋時節,山西、河南地區竟然難得的連續大雨,在各地被圍的敵20師團部隊,因空中、地面補給中斷,最後搶割附近民家未成熟的青麥度命。不少據點的日軍在吃完民家的牛、馬、豬、羊、雞、鴨之後,又捕食貓狗,有的則以野萊、樹葉、青草充飢。

    在這樣的補給情況下,日軍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中日軍隊,到是難得的有了一次真正「公平較量」的機會。

    徐州會戰至今,雖然蘭封決戰的結果還沒出來,但是中**隊,卻是難得的從抗戰爆發開始以後,第一次呈現在在方面戰場上,佔據一定優勢了。

    幾乎是整個華北戰線,中**隊的陣地都十分穩固,相反,到是日軍的佔領地區,有不少棄守的現象。

    這原因,當然和日本大本營匆忙決策發起徐州會戰有關。

    其實在年中的時候,因兵力不足及準備不夠充分,大本營原本決定暫時停止進行大規模的進攻,制訂了所謂「戰局不擴大」方針,並下達了計劃,以爭取時間建立總體戰體制及擴大軍事力量。

    但由於杉山元陸相被俘,以及台兒莊的失敗和侵華日軍當局為挽回面子強烈要求擴大戰局,並由於發現中**隊大量集結徐州等情況,被動地改變了既定戰略方針,在兵力不足及準備並不充分的條件下決定提前進行徐州會戰。

    此時的日軍其實尚未完成擴軍計劃,根本無法從國內增派軍隊,只好從本來就因佔領地區過大而感兵力不足的侵華日軍中調集部隊。在華日軍共約20個師團的兵力,調至徐州作戰約10個師團,結果造成投入徐州會戰的兵力既不足以完成圍殲徐州附近六十餘萬中**隊的戰略、戰役任務,而留置後方的兵力更有捉襟見肘之憂,連守備同蒲、平漢、京滬、膠濟、正太、津浦幾條鐵路幹線上的要點都不夠用。如第1軍抽調了平漢路高邑、安陽地區的第16師團和新鄉、焦作地區的第14師團去徐州作戰,致使冀南、晉南守備空虛,不僅被迫放棄了長治地區,而且導致已經佔領晉南黃河北岸的第20師團遭到中國第二戰區部隊晝夜攻擊。這些中國部隊大多是在日軍進攻下已退至黃河以南、徐州會戰開始後又乘虛渡河返回晉南的。日軍第20師團被迫又放棄了蒲州(今永濟西)、芮城、平陸等地,保持運城、河津、聞喜,並將主力退縮至曲沃、侯馬、新絳地區固守。

    這樣的情形,徐州方面的老蔣和國內很多評論、電台都注意到了,雖然因為正是決戰的關鍵時刻,他們沒有直接說取勝已經有十成把握,但是每次提到前線敵我情況時,還是會在語句中暗示,現在戰場上佔據優勢的,是**這一方。

    這樣的情況,日本人當然也同樣注意到了。

    華北派遣軍司令寺內壽一和新任的第一軍軍長、前指總指揮梅津美治郎,立刻同時給正在進攻蘭封的土肥原下了死命令:

    「必須攻克蘭封,否則就剖腹謝罪吧!」

    「在十個小時內必須打下蘭封,否則必然軍法從事……」

    兩位將軍的命令,土肥原自然是第一時間收到了,但是土肥原的臉上,並沒有特別激動,他更多關注的,還是前方正在進行的坦克戰。

    不管上面那兩位高級將領怎麼說,如果這一戰失敗了,他自己就沒有想過要活著回去。眼下陸軍重寶的機械化部隊,正在和中國的裝甲部隊決戰,這一戰的勝負,才是真正決定蘭封戰役結果的關鍵。

    土肥原並不是特別瞭解坦克性能和坦克戰的師團長,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於眼下正在進行的坦克戰的關注。

    過去幾個小時的戰鬥,林效范裝甲團給他手下步兵造化的傷害,已經讓他深刻明白,如過不能在坦克戰中摧毀中國的這支坦克部隊,那麼自己絕對不用想在十個小時內攻克蘭封城。

    想明白了這一點的土肥原,就差親自提著指揮刀去給機械化戰車部隊助戰了。

    可惜,土肥原的關注,並不能改變正在進行的坦克戰的結果。

    林效范坦克團,和對手的日軍戰車部隊,已經不是第一次見面了。

    連續的勝戰,對一個部隊來說,絕對是一種非常巨大的無形優勢。

    本來因為面對強大敵軍而有點士氣低落的第二裝甲團,一看對面來的是屢戰屢敗的對手,立刻士氣大振。

    在坦克戰一開始,這些坦克兵們,就立刻將日劇你的戰車打成了一個個火花團。

    幾次連續交戰拿下來,他們早已經摸清了日軍戰車的各種薄弱點,知道打哪兒才能產生最好的效果,所以每一炮攻擊,幾乎都能達到最佳效果。

    相反,日軍的戰車部隊,在無奈不得不服從土肥原命令,衝上去和林效范第二裝甲團血拼的時候,就一直士氣不振了。

    即便是再不怕死的日本人,在面對連續三次以少勝多戰勝自己的敵人時,也會信心大受創傷,不能爆發全部實力了。

    這麼一來一去,兩下的戰鬥結果自然是完全可以預料的。

    不到半個小時,好不容易衝進蘭封外圍防線的第14師團機械化部隊,就被林效范的第二裝甲團給殲滅大半後,無奈逃了出來。

    「殺**……」

    眼看前方戰車敗退,無奈的土肥原看了看手上的表後,只能決定發起最後的全軍衝鋒。

    勝利是來得如此之快,讓林效范都有點出乎預料。

    土肥原第14使團的衝擊力度,在面對鋼鐵鑄就的裝甲團時,完全是是螳臂當車的局面,根本無法抗衡。

    持續一個小時的全軍衝擊,直到薛岳分派出的第一波援軍抵達,都根本無法撼動林效范的戰線。

    而當薛岳的大軍抵達時,林效范和他率領的那一個團蘭封城守軍、一個團的傷兵敗兵,竟然還單獨將土肥原的一萬五千大軍,給擊殺了將近一半,創造了中國戰場上罕見的一比一戰損比例。這在中日之間的大型會戰中,絕對是非常罕見的。

    當薛岳的大軍成功在蘭封城完成最後一個包圍圈,正式將土肥原不到一萬人的部隊合圍的時候,這位總指揮,甚至立刻迫不及待的向徐州發出捷報:

    「合圍已經完全達成,不日即刻傳回捷報!」

    而徐州的老蔣,早在薛岳的這份電報抵達前,就已經通過軍情機構,大致瞭解了蘭封城的戰鬥情況。

    當薛岳的最後報告送達後,這位委員長,終於恢復了他在抗戰之前的那種志得意滿的神態,果斷的對徐州中國守軍發出命令:

    「秘密通令整個戰區,在12月12日凌晨零時,正式發動對日軍的全線反擊作戰。下面由李長官代表最高統帥部下達作戰計劃……」

    中日之間的攻守態勢,在華北戰場上,第一次徹底扭轉。

    隨著衝鋒號吹響,整整幾百公里的土地上,中**隊都開始對日軍發起猛烈的反擊。

    大量的士兵在長官的命令下,直接跳出戰壕,對進攻中的日軍發起逆襲。

    一時之間,即便是素來血腥驍勇的日軍,也被中**隊的第一波反擊攻勢,給打得暈頭轉向,前線部隊有開始不穩退卻的可能。

    作為方面軍司令的寺內壽一和梅津大急,立刻多方努力,企圖穩住陣線,並還妄想趁機突入中**隊的主陣地。

    日本陸軍的航空部隊,為配合其地面部隊對徐州的合圍,平均每日出動達115架次。十一月,日本航空兵團將駐北平南苑的第6重轟炸大隊,前移至山東大汶口機場,使其接近徐州地區,便於連續出擊。敵海空軍則以30架重轟炸機,每日出動3至4次轟炸徐州地區,轟炸極為猛烈。

    但是**也馬上發動反擊,不僅是老蔣直接命令蘇聯志願空軍和**殘餘飛機一起升空反擊,同時還電令范哈兒,讓他看準時機,抽取兵力支援徐州前線。

    僅僅是三天的戰鬥,**就在第一波反擊的帶動下,將日軍陣線打得後撤了好幾里。

    雖然隨後的追擊行動,就因為中**隊的自身素質和配合問題,加上日軍馬上以空間換取時間,在後方穩住了陣線,暫時停止了第一波反擊攻勢,但**在這次反擊行動中,取得戰果還是非常豐盛的。

    當大量的數據擺在老蔣面前的時候,這位自反擊開始以來,就一直神情緊繃的委員長,終於忍不住笑了出來。

    「此戰已經完成一半,下面的一半,如果能夠取得,就算是近乎完勝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