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是師長范哈兒

第一卷 第三百十一節 海戰後的吞併 文 / 黃初

    第三百十一節海戰後的吞併

    當范哈兒東南亞艦隊派出的艦載機,抵達海戰區域的時候,z特混艦隊的殘兵敗將,更是連打撈落水官兵的工作也完成了。

    十幾架戰鬥機和水上飛機,繞著那殘餘的艦隊飛了三圈,擺擺翅膀表示敬意,隨後也只能無奈的返回了自己的艦隊。

    范哈兒對於這次海戰,一直非常關注。

    他在事前就已經對菲利普斯司令提出過警告,可惜那位典型的大艦巨炮主義者,對於航空危險根本不在乎。而又不願意讓自己的艦隊冒險進入日本航空兵的攻擊範圍,所以這一場海戰的結局,范哈兒在幾天前就已經預料到了。

    不是他不想要「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這樣的大艦,而是這兩艘軍艦,即便加入了自己的東南亞艦隊,也收不伏。真要強行挽救,說不定自己的艦隊要付出一定損傷之餘,救了之後自己的艦隊反而會被英國人控制。

    何況戰鬥一開始,z字特混艦隊就保持了沉默。范哈兒的東南亞艦隊,就是想派遣飛機參戰保護都做不到,最後行動也是艦隊打破無線電靜默以後。

    而海戰的最後結果,也不出范哈兒預料。

    「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這兩艘大艦沉沒,但是特混艦隊的其他中小型艦艇,大量的驅逐艦,幾乎完整的被保存了下來。

    這些軍艦,卻是最適合被收編的。

    為了這個目的,范哈兒一邊致電新加坡,對海戰結果表示關注,一邊卻是也致電東南亞艦隊,要求原國民政府虎門要塞司令陳策,也是現在艦隊的中將司令官指揮自己的艦隊冒險前進,搭救殘餘的英**艦。

    他之所以敢這麼做,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研判日本人應該不敢也沒必要再次派飛機出擊了。

    同時共同艦隊美方代表邁耶海軍中將,也立刻命令菲律賓的殘餘艦隊,趁此機會西進和范哈兒東南亞艦隊會和。

    隨著z字艦隊的失敗,南中國這塊地方,再也存在不下盟軍的海軍力量了。

    美國將自己的艦隊主力分別撤往珍珠港和澳大利亞後,剩餘的那些中小艦艇,為了避免被日軍聯合艦隊擊沉,也只能就近投靠范哈兒的東南亞艦隊。

    因為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日上午,正當日本帝國海軍第二十二航空戰隊的飛行員對英國艦隊瘋狂轟炸,取得了驚人的勝利時,它的第十一航空戰隊的機群正在飛往菲律賓,準備對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海空力量進行一次同樣毀滅性的打擊。

    大機群從台灣的機場起飛後往南飛行,快到正午的時候,領航的一批飛機飛臨呂宋島北部海岸上空,被美軍雷達發現。布裡爾頓將軍司令部命令三十五架p-48式戰鬥機起飛截擊。

    可是,這批戰鷹在數量和戰術上都處於劣勢,不能阻擋這八十架日本中程轟炸機前去襲擊呂宋機場。日本飛機一批接著一批地飛來,在兩個小時中,從兩萬英尺高空對甲米地海軍基地不停地發起襲擊,地面高射炮火無可奈何。

    麥克阿瑟將軍的夫人和小兒子,站在馬尼拉飯店樓頂房屋的陽台上,失魂落魄地觀看著這幅可怕的景象。哈特海軍上將站在離基地僅僅四分之一英里的火星人大廈的樓頂上,眼巴巴地看著位於馬尼拉西南八英里的這座軍港的廢墟上升起熊熊烈焰和滾滾濃煙,氣得暴跳如雷,可是毫無辦法。

    五百人被炸死,但對哈特來說,最嚴重的損失還是美國亞洲艦隊儲備的大部分雷被炸毀和兩艘潛艇被重創。日本入侵艦隊正在駛向菲律賓,襲擊這些艦隊的唯一希望寄托在這兩艘潛艇身上。哈特的艦隊共有二十八艘艦艇,三分之一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敵占港口附近巡邏,三分之一在敵人可能登陸的海灘附近巡航,剩下的三分之一留作後備。

    由於基地被炸成廢墟,哈特當天晚上決定撤走剩下的兩艘驅逐艦和幾艘掃雷艇與供應船,還有重傷的兩艘潛艇,讓他們直接歸屬范哈兒的東南亞艦隊名下,把島嶼的海防任務交給五艘巡邏艇。

    一天後,范哈兒收到艦隊司令陳策的回復,共收編英美兩國艦艇近二十餘艘,多為驅逐艦,也有舊式的輕巡洋艦和潛艇。隨同的,還有美國儲存在菲律賓的大量海軍物資以及船塢和艦艇維修工人。

    這個消息,讓范哈兒大喜。

    驅逐艦在自己預料之中,但兩艘潛艇和那些人員物資,則完全是預料之外的好處了。而這些東西,對於接下來的抗戰來說,卻又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范哈兒甚至已經可以想像,那天自己在緬甸的仰光港,已經可以獨立維修大型艦艇,甚至進行部分中小型海軍戰艦的製造了。

    當然,隨同順利吞併消息的,也有一些不好的消息。

    譬如說,英國的反擊號艦長,拒絕接受自己的指揮,最後在協調無果的情況下,搭乘水上飛機返回了新加坡。

    同時,因為新加入的艦艇數量太多,在艦隊中英美白種人的數量大大增加,為艦隊隨後的指揮,增添了不少麻煩。

    另外還有一些問題雖然陳策只是隱晦的提到,但范哈兒還是注意到了。

    就是英美可能會為吞併後東南亞艦隊,而出手搶奪指揮權。

    對此,范哈兒回復陳策:

    「艦隊中的事情你這個司令解決,艦隊外的事情,由我這個司令負責。放開手解決艦隊中那些不服從指揮的人員,至於英國和美國方面,就交給我來負責解決好了……」

    最終,日本人擊敗了英國的艦隊,卻讓范哈兒的艦隊和海軍實力大增了。

    英國海軍中將湯姆?斯彭塞?沃恩?菲利普斯爵士由於犯了悲劇性的估計錯誤而丟了性命,他認為飛機不是戰艦的「對手」,這個估計是何等的錯誤。

    二十年前,「槍炮俱樂部」的軍官曾經嘲笑比利?米切爾,日本飛行員那天上午的一頓狠炸,給這些最不相信飛機的作用的軍官提供了一個無可辯駁的證據。對塔蘭托和珍珠港的襲擊證明飛機可以擊沉靜止的戰艦。九個月前「俾斯麥號」戰列艦遭到的損失,證明它們在海上容易受到攻擊。

    派遣「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這樣速度慢得可憐,無可爭議地證明大型戰艦主宰海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從此以後,這些龐大的海上堡壘,只有在航空母艦戰鬥機提供強有力的掩護的時候,才能成為有效的海上武器。

    特混艦隊z過早覆滅的消息,震驚了在新加坡的官兵。

    那天晚上,當剩餘驅逐艦隨范哈兒東南亞艦隊後撤回仰光港,順便把兩千八百名死裡逃生的水兵送上岸的時候,皇家空軍司令普爾福特少將正等待在碼頭上。他最終迎接回來渾身又髒又濕的受了震驚的坦南特艦長,這位艦長是搭乘蘭利號水上飛機勉強飛回新加坡的,他在這兒,要親自向倫敦報告這一次海戰結果。

    「我的天啦!我希望你不要因此責怪我,我們甚至不知道你們在哪裡。」空軍司令福特少將無奈的解釋。

    「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的沉沒,使皇家海軍的四十七名軍官和七百九十三名士兵喪命。

    那天晚上,日本人隆重慶祝了只以損失三架飛機的代價贏得的這場勝利。第二天,他們將飛到這個海戰戰場的上空,向漂浮著油塊和殘骸的海面上扔下一副花圈。

    十二月十日上午,溫斯頓?丘吉爾正在處理公文,床邊的電話響了。這是第一海務大臣龐德海軍上將打來的電話。他由於過分悲痛而聲音哽咽:

    「『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被擊沉了。」

    「在整個戰爭中我從來沒有受到比這更直接的打擊,當這個可怕的消息壓在我的心頭時,我痛苦得在床上輾轉反側。」丘大胖子曾經擔任過海軍大臣,對於那兩艘軍艦,一直看成是自己的軍艦,聽到這個消息後,自然是傷痛萬分。

    大英帝國參謀總長艾倫?布魯克爵士將軍在日記中對這次巨大的損失作了如下的總結:

    「這意味著,從非洲往東經過印度洋和太平洋至美洲,我們已經失去了制海權……至少大英帝國失去了制海權。」

    想起還有部分參與艦艇被范哈兒的東南亞艦隊收編,而這支老舊不堪的艦隊同樣還算是盟軍的海軍力量,雖然英國人之前從來沒有把這支艦隊的實力,納入遠東的盟軍海戰力量中來。但是到了現在,印度洋的制海權,卻只能指望這支老舊不堪的艦隊來保證。

    「如果中國方面提出海軍軍官的派遣要求,我們應該盡可能的派遣最優秀的軍官,去指導那些中國人怎麼打海戰……」

    想起之前范哈兒曾經在簽署合作協議後,要求英國人派海軍軍官指導中國東南亞艦隊作戰,最後還被海軍部拒絕了,這位參謀長現在立刻決定改變主意,盡量對此進行補救。

    素來依靠海軍的大英帝國,對於海軍在現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一直是深有體會的。

    可以說,范哈兒手上掌握了的東南亞艦隊,簡直就是現在印度洋最有話語權的盟軍力量。

    甚至在范哈兒並不知道的情況下,大英帝國的參謀部,已經范哈兒東南亞艦隊的司令官陳策中將,提升為和范哈兒同樣級別的重要人物了。因為接下來的戰事發展,英國在很多方面需要直接求助這位艦隊司令官。

    在遙遠的太平洋,威克島連續第三天遭到猛烈空襲,詹姆斯?德弗羅少校的戰鬥機只剩下四架未被摧毀,守島士兵忙了一個通宵,轉移炮兵陣地,準備擊退企圖登陸的敵人。

    梢岡海軍少將的四艘入侵部隊,由兩艘輕型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護航,已經駛向這座環形珊瑚島的明顯的水下火山口邊緣上的三個低窪沙島。在日本旗艦「夕張號」巡洋艦上,他和手下的參謀官舉行了最後一分鐘的情況介紹會。他知道守衛這座島嶼的是六個五英吋口徑炮炮兵連和十二個三英吋口徑炮炮兵連,所以他們「預料將吃苦頭」。

    凌晨三時,威克島最南端孔雀岬上的哨兵報告:他們發現遠方漆黑的地平線上閃爍著燈光。德弗羅少校立即把五百守島士兵召到總部。他下達命令:等到日本人登上岸,剩下的四架戰鬥機起飛的時候,才能開火。

    五時三十分,頭一陣炮彈在沙灘上炸開了花,島上的黑腳信天翁受了驚,發出粗厲的叫聲。七十五分鐘以後,「夕張號」率領的日本軍艦,駛入離孔雀岬炮兵連只有一點五英里的海面。炮兵連連長克拉倫斯?巴尼格中尉滿意地記錄了立即重創這艘日本旗艦的情景:「兩發炮彈剛好打在它的左舷吃水線以上的地方。濃煙和蒸汽立即從左舷噴了出來,艦艇的速度越來越慢。該艦在離岸七千碼的時候,又中兩發炮彈,差不多打在同一個地方。左舷完全籠罩在噴出的蒸汽之中。」

    梢岡海軍少將的旗艦正在搖搖晃晃地往海上逃的時候,威克島上小小的皮爾島頂端的一個炮兵連發射的第三排炮彈,恰好擊中護送兩艘運兵船到海灘的「疾風號」驅逐艦,「疾風號」立即爆炸。煙霧消散之後,他們看見這艘驅逐艦斷為兩截,迅速沉到海裡。海軍陸戰隊的炮手擊沉了第一艘日本戰艦,他們對自己的勝利感到非常驚訝,竟然停止了射擊。正在他們得意忘形的時候,副排長亨利?比德爾吼叫起來:

    「別太高興了,你們這幫傢伙,快回去放炮,你們當它是什麼,開狂歡會!?」

    他們在勝利的鼓舞下,擊中了第二艘驅逐艦,還使兩艘運兵船中的一艘著了火。配置在皮爾島「指頭」上的炮兵連b,也擊退了三艘驅逐艦發動的第三次進攻,擊中了其中的兩艘,這兩艘艦冒著濃煙,倉惶逃走。保羅?普特曼少校率領威克島上剩下的四架飛機起飛,這是四架格魯曼f4f「野貓式」戰鬥機,每架攜帶著一支架炸彈,追擊逃走的敵艦。它們來回穿梭般地重新裝彈,上午七時三十一分,一顆炸彈擊中「如月號」驅逐艦的後甲板,和艦艇上的深水炸彈一起爆炸。梢岡見勢不妙,命令剩下的軍艦返回誇賈林島。他報告:他撤退是由於美國人發起了猛烈反攻,我們被迫暫時撤退。

    威克島守島部隊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消息傳到華盛頓的時候,珍珠港海軍陸戰隊第四防守營接到金梅爾海軍上將的命令,正在給「坦吉爾號」水上飛機供應船裝載彈藥、備用飛機引擎和供應品,準備緊急援救這座孤零零的環形珊瑚島。

    守住中途島、威克島和薩摩亞群島已經成了美國太平洋艦隊戰略的關鍵,儘管金梅爾前一天接到斯塔克海軍上將的一封悲觀的電報,提醒他警惕敵人「為了使夏威夷難以防守而發動更多的進攻」,並且暗示中途島和威克島能否守得住「還成問題」。

    對於美國太平洋艦隊剩下的艦艇來說,最緊急的任務是阻止意料之中的日軍對夏威夷的進攻,阻止日軍佔領薩摩亞、帕爾米拉和約翰斯頓等南太平洋戰略島嶼,這些島嶼扼守通往澳大利亞的必經海上通道和通往麥克阿瑟的駐地菲律賓的海上生命線。華盛頓的悲觀估計使金梅爾感到沮喪,他回答說,他想補救我們最初遭到的慘重損失,重新部署太平洋艦隊,建立三支航空母艦特遣隊。瓦胡島上的燃料彈藥庫完好無損,使得金梅爾能夠派遣第一支特遣艦隊,襲擊馬紹爾群島上的日本前沿基地,第二支特遣艦隊守衛夏威夷群島,第三支前往援救威克島。

    金梅爾海軍上將部署快速航空母艦特遣艦隊的計劃,將為美國的太平洋海軍戰略奠定成功的基礎;但是,在緊接著珍珠港事件之後的那幾個星期裡,海洋上的美國海軍和華盛頓的美國海軍部一片混亂。

    援救威克島的特遣艦隊需要等候「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從西海岸開來;暴風和缺乏訓練使「列剋星敦號」特遣艦隊不能在海上加油,迫使威爾遜?布朗海軍中將把艦隊撤回港口,然後再出發去襲擊馬紹爾群島最大島嶼賈盧特島上的日本基地。金梅爾和他周密制訂的發起反擊援救威克島的計劃所遭到的最大挫折,還是海軍部長諾克斯的到來,他是在搶先行動,阻止「國會進行討厭的調查」。

    政治家的本能驅使他前來「瞭解事情真相」,然後尋找一個合適的替罪羊。許多燒壞的和被打爛的軍艦癱在髒亂的珍珠港裡,這幅情景顯然使他生氣。

    十二月十四日他返回華盛頓之後,已經拿定主意要告訴總統:應當撤掉金梅爾的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的職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