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鬼子六大傳

卷二 驚蟄 八十五回 盧溝定約 文 / 浮竹

    八十五回盧溝定約

    「第二款一、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絕,約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規,亦可任意交派秉權大員,分詣大清、大英兩國京師。」

    「第三款一、大英欽差各等大員及各眷屬可在京師,但不許長行居住,惟准有事隨時往來,平時仍駐廣州為要。總候奉本國諭旨,經大清皇帝恩准遵行。」

    「第四款一、大英國情願為中國助剿發逆,所有停泊各口之船隻兵丁,悉聽調遣。俟全國匪情平靖之後,准將南京、台灣、溫州、瓊州四處立口通商,嗣後英商亦可任意與無論何人買賣,船貨隨時往來無礙,惟須依大清律例繳納稅款。」

    ……

    「第十七款一、本約立定後,俟兩國御筆批准,以一年為期,彼此各派大臣於大清京師會晤,互相交付,現下大清大英各全權大臣先行蓋用關防,以昭信守。」

    盧溝橋畔,蔣氏祠堂之中,禮部主事郭嵩燾沉著的聲音,在空曠的大廳裡久久迴旋。長條桌的這一頭,端坐著全權談判大臣、東閣大學士桂良,佐理談判大臣、兵部侍郎胡林翼,以及手執墨筆、負責記錄的太常寺少卿徐繼畬。

    而同一張桌子的另外一頭,正咬著煙斗吞雲吐霧的,是英國駐華的公使包令。在他左手邊,坐著他帶來的翻譯、英國傳教士麥華陀;而右手邊的兩位,則是美國公使麥蓮與美國翻譯裨治文。

    郭嵩燾將條約的中文本誦讀完畢,退回到桂良面前,躬身道:「稟大人,條約讀畢,請大人示下。」桂良點點頭,把目光投向身旁侍立的一名大鬍子翻譯。

    那翻譯對著桂良使了一個眼色,用餘光瞟了一眼麥華陀。桂良會意,摸著鬍鬚道:「有請大英國翻譯官宣讀英文文書,以便本大臣校對文本無訛。」翻譯官把話譯了,包令聞聽,不由得腹中暗笑:這一介糟老頭子懂什麼英文?只是裝腔作勢罷了。也不徵詢麥蓮的意見,旋即對麥華陀道:「麥華陀先生,請你照著桂良閣下的吩咐去做。」

    麥華陀答應一聲,拿起放在桌面上的一隻棕色皮包,從中取出一疊印刷的文件來,展開來第一頁,也不起身,就坐在位子上他依樣葫蘆地讀了一遍,竟把約紙重又擺回了皮包之中,並不交與桂良驗勘。

    中國這邊三位大臣的臉色瞬間都難看起來,桂良不知所措地把目光斜向身側,旋又急忙收了回來盯著桌面,胡林翼乾咳一聲,板著面孔道:「請貴欽差將約文付我翻譯校對。」他所提的要求並非無理,麥華陀雖然不願,但是也無法拒絕,望了包令一眼,見他並沒有直言反對,這才將條約自皮包中又取了出來,十分不樂意地往桌面上一擺。那大鬍子翻譯趨步上前,拿起文件來細細看了小半個時辰,這才放了下來,對著桂良點點頭。

    桂良露出一種舒了口氣似的表情,拱手道:「既然如此,便請貴欽差與本大臣一同蓋用關防。」這包令卻沒什麼好拒絕的,當下取出印鑒來,在中英合共四份文件上一一蓋畢。

    中英條約立畢,跟著便是中美立約,從日薄西山一直折騰到了東方初曙,這一夜蔣家祠堂之中燈火通明,所有人都不曾睡覺。胡林翼站起身來,道:「我大清皇帝有諭旨寄與二位欽差:若是貴國情願准許商人售賣槍炮、火輪等物與大清剿匪,並派教頭教習使用,我皇上亦可不待匪平,而將台灣立即開埠,並且加允南京通商,以嘉貴國之德。中國得貴國之利器為助,想必肅清匪氛、開埠通商指日可待。」

    大鬍子翻譯把話譯出,聽得美國公使麥蓮立時眼睛一亮:這可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先前的談判之中,中國欽差雖然同意了開放幾個沿海的港口,可是卻死活非要等到英美二國兌現了協助剿匪的承諾以後再說,讓麥蓮覺得好生惱火。不過抱著權且先得一點是一點、大不了明年再帶著兵艦來天津「修約」的念頭,他還是咬牙接受了中國這個差強人意的讓步,畢竟現在克里米亞那邊,英國佬跟俄國人正打得如火如荼,從東南亞勉強給包令調派了五百多名士兵,已經再沒地方可以抽調兵力了。英國的助拳指望不上,憑美國一國又不足以發動大規模的戰爭,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又奉到了本國的命令,暫時對中國的政局持觀望態度,更加不會來幫助美國。現在中國皇帝主動提出這個條件,真是令麥蓮有些喜出望外。美國國內的軍火產業一直非常發達,不愁沒有軍火供應商,只怕找不到市場可以推銷他們的產品。

    包令還在猶豫的時候,麥蓮已經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了胡林翼開出的條件。裨治文將話譯了,桂良滿意道:「既然如此,請貴欽差與本大臣另行擇期再做會商,擬定一個細則辦法,也好遵照實施。」

    原本遲疑不決的包令,一見麥蓮痛快地答應下來,當下也不甘落後,加入到行列中來。桂良笑嘻嘻地又把擇期再商的話說了一遍,便盛意拳拳地邀請幾位欽差、翻譯一同吃一頓中國宴席。

    席間觥籌交錯,包令多喝了幾杯,臉色潮紅起來,自鳴得意地開始吹噓大英帝國的武力,滔滔不絕地說了一陣,忽然指著桂良道:「回去告訴你們的皇帝和輔政王,我們之所以對中國的海岸線進攻,是為了教訓你們中國人懂得尊重英國人。英國人高中國人一等,應該做中國人的主人!現在我們肯幫助你們剿匪,這是莫大的恩惠,你們的皇帝應當感謝我們!」麥華陀有些不知所措,一時不知道是否應當原話照譯。包令用力瞪了他一眼,麥華陀無法,只得一字一句地譯了出來。

    此言一出,滿座嘩然,胡林翼霍然站了起來,怒目瞪視包令,郭嵩燾端著酒杯的手不住顫抖,桂良卻是臉如死灰,呆坐在椅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一場酒宴不歡而散,英美公使酒醉飯飽,挾著剛剛簽下的條約,在衛兵的前呼後擁之下,志得意滿地步出蔣氏祠堂,乘著桂良特地為他們準備的轎子,揚長而去。

    三位中國欽差忿恨地瞪著兩國公使轎子的背影,似乎要將他們一口吞下去一般。胡林翼頓足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對那大鬍子翻譯大聲道:「王爺,您也瞧見了!洋人如此欺我,朝廷為何還要對他們這般容讓!」

    那翻譯官神色凝重,負手望著天際一縷晨光,字斟句酌地道:「治國理政之道,務在著眼長遠,非逞一時之快而已。」抬手扯下兩腮黏著的假須,露出一張清瘦而堅定的面容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