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鬼子六大傳

卷二 驚蟄 九十二回 魏默深與徐繼畬 文 / 浮竹

    九十二回魏默深與徐繼畬

    胡林翼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道:「王爺早有所料?既然如此,為何還必要令倭仁前往?難道……」奕訢擺手止住他的話頭,道:「明天魏源魏默深就要抵京,潤之若想不明白此事,不妨去問他罷。」想了一想,道:「嗯,對了,本王原是打算親自出京去接他的,只不過這兩天軍機上的事務太繁,光是辦公事就弄得眼花繚亂,我家裡……」搓手苦笑道:「家裡又有點事情。潤之就辛苦辛苦,代本王跑一趟罷。他的住處本王已經安排好了,少刻你去問沈熊就是。」胡林翼有些驚訝,魏源的大名他雖然久已如雷貫耳,也知道他在半個月前新君剛剛即位的時候已經奉旨起復入都,可沒想到竟然來得如此之快,更加沒想到王爺會如此重視這個人,不但親自為他安排了寓所,更叫自己代勞前去迎接。

    時間相隔不到十天,先是魏源,繼而是徐繼畬,兩個人先後都抵達了京師。奕訢替他們兩個找的寓所緊緊相鄰,恰是一條胡同裡的斜對門。魏源先到了**天,聽說新來的鄰居是徐繼畬,很是高興了一番。兩個人早在道光初年的時候便已經相識,那時候魏源剛剛由舉人捐資為內閣中書舍人,而徐繼畬則是恰好因為丁父憂,離開北京趕回家鄉五台。當日在京師匆匆一面,兩人可說是一見如故,從那以後,徐繼畬雖然仕途蹭蹬,可畢竟也一波三折地升到了太僕少卿,只是前年母親去世,再度丁憂還鄉;而魏源卻是一直不得其才而用,輾轉歷經多位大員的幕下,好容易在五十二歲那年才考中了進士,分發到江蘇做了一個知縣。不久之後太平軍起,揚州陷落,魏源因為遲誤文報,給人奏劾去職,於今已經三年有餘了。

    這一次新皇即位,兩人一同奉旨起用,調任來京,數十年前的故知今日重逢,真是感慨萬千,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著當年舊事,忍不住都是老淚縱橫,唏噓不已。

    徐繼畬操著濃重的山西口音笑道:「默兄,你我同時起復,本是大喜之事,怎麼反倒傷起心來?來來來,弟敬默兄一觥。」說著舉起酒杯,一飲而盡。他比魏源小了一歲,是以呼他為兄。

    魏源苦笑道:「愚兄年逾六十,遭遇坎坷,世亂多故,早已經無心任宦。若非恭王爺特地遣人再三敦請,卻不過盛意拳拳,愚兄還真的不願意再出紅塵。」徐繼畬訝道:「恭王爺也派人去默兄那裡了麼?說實話,這一回繼畬來得如許之快,也是恭王派去的人將一切都安排好了,才能立刻起程呢。」兩人都是歷經世事、老於人情之人,一轉念間,便同時想到恭親王對他們下了如此工夫,定然有他的用意所在,只是一時之間卻還想不大出來。

    談著談著,話題很快轉向眼下的天下大勢上頭去。魏源剛從江南周天爵的幕中趕來,於粵匪情勢所知甚多,聽得徐繼畬問起,當下道:「世道日衰,鄉民年成既差,官府又不賑濟,無以聊生之餘,又有洪逆妖邪之輩蠱惑人心,所以群起作亂,亦不可怪。」

    徐繼畬長歎一聲,道:「乾嘉以來,我輩士大夫惟思沉溺考據,爭治訓詁音聲無用之功,專事尋章摘句,而錮天下聰明智慧盡使出於無用之途,毫不知經世治民之道,何得使民不反!」魏源剛要答話,忽聽門外一人擊掌大聲道:「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下之所行,上之所好者也。」兩人一同扭頭望去,但見一個青袍黑帽的青年大踏步走了進來,負手立在面前,向著兩人微微一笑,道:「兩位來京日久,本爵一直無暇過府拜候,多有怠慢。不知這房子可還合住麼?」他身後緊緊跟著一個膀闊腰圓的大漢,聲若洪鐘地道:「我家主子是當今的輔政王。」

    兩人嚇了一跳,沒想到恭王爺居然這麼隨便地出現在自己面前,一時都有些慌了手腳。徐繼畬先回過神來,急忙一抹袖子,就要跪下行禮。奕訢一把攔住,笑道:「現在不是朝堂,松老何必拘禮。坐,兩位都請坐。」徐繼畬唯唯起身,卻不敢再居主位,讓著奕訢在上手坐了,這才誠惶誠恐地道:「下官何德何能,敢勞王爺大駕親臨!」

    奕訢笑著擺擺手,道:「方纔說過,此地並非朝堂,本爵此來,也無關乎政務,只是送一份見面禮與二位老先生。」說著對榮全點了點頭,道:「去拿來。」

    榮全答應一聲,大步走出門外,俯身挑起一副擔子,走了回來,將擔子放在地下,從中一本本地搬出了許多書來。

    奕訢指著地下的書笑道:「本爵幾年前便曾拜讀二位的鴻篇巨製,心中十分佩服。眼下新皇登基,正要開一代風氣,本爵心想啟民智者莫過於印書,是以想將《瀛寰志略》與《海國圖志》這兩部書付梓重印,這裡是叫書商做的一個版樣,特地拿來給二位過目一下。」

    魏源的雙手劇烈地顫抖起來,想要張口說幾句感謝的言語,卻發覺嘴唇也是抖個不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蹲下身子摩挲著《海國圖志》的封皮,一時間心裡感慨萬千,兩道老淚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滴在深黑色的書面之上。

    徐繼畬目不轉睛地望著這位年青王爺,想當年方當道光末季,《瀛寰志略》初版之時,不知道招來了多少誹謗攻詆,他們詛咒他,排擠他,最後終於把他攆出官場,趕回了老家,自己嘔心瀝血之作也僅僅出了一版便告夭折,幾乎再也無人問津,真不知道恭王爺是從何處搜羅得來的。他實在沒能想到,在他閉門閒居十幾年後,竟然還能在垂暮之年遇到這樣一位知己。他的心已經深深被打動了,貴為輔政親王的恭王爺對他和他的著作表現出的這種熱誠,讓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徐繼畬重新又拾回了青年時候的雄心壯志。

    兩人的任命很快便正式發下了上諭,徐繼畬授太常寺少卿,魏源授內閣中書。奕訢特地叫胡林翼上門解釋,眼下只是暫居閒職,至多過去今年,必定會有大用,要他們安心在家休息幾天,只管把身子養好了再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