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丁香

第五卷 遠東烽煙 第七卷 世界大戰第三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文 / 狂歌走馬遍天涯

    第七卷世界大戰第三十章狹路相逢勇者勝

    如果說扎瓦羅夫將軍此時面對的是其他國家的軍隊,哪怕是當時號稱世界最強陸軍的德國國防軍,那麼,或許扎瓦羅夫將軍已經以俄羅斯民族英雄的形象被人民記憶於心中,就像庫茲涅佐夫、蘇沃洛夫或者庫圖佐夫。

    但歷史是沒有「或許」的。那個年代,注定是屬於變革者的時代。那個年代的軍人們所掀起的變革之潮,哪怕在今天看來都是那麼的令人震驚。扎瓦羅夫將軍真正的對手事實上是那個時代。

    中國人的時代。

    ——圖哈切夫斯基《西伯利亞戰史》(1932年出版)

    ※※※※※※※※※※※※※※

    1916年7月23日是南貝加爾戰役中最具決定意義的一天,中國國防軍薄弱的側翼防禦在俄軍潮水般的進攻下風雨飄搖,但是中**人卻始終屹立在那裡,在那片土地上為後世的軍人豎立起一塊偉岸的豐碑。

    頂在第1裝甲集群側後翼的是第7摩托化軍,除去損失慘重的第14摩托化師以外,其麾下的第12、15摩托化師也陷入艱苦的戰鬥。在第7摩托化軍軍長徐錫麟少將當天發給集團軍群的戰報中,這位黃埔一期高才生動情的寫道:「我軍3個師今日遭俄軍10個師及2個裝甲旅之圍攻,激戰競日,多處陣地出現官兵死戰不退全部陣亡之慘烈事跡,官兵懷揣集束炸彈與敵群同歸於盡之壯烈行止亦屢見不鮮。悲哉我中華男兒。壯哉我中華鐵軍!」

    徐錫麟已經把所有預備隊都填了上去,他自己也親自指揮著摩托化部隊的狼式坦克編隊向敵坦克集群發動反突擊。在奧廖爾村地這場坦克對決中,中國人的輕型坦克表現出了極強的戰場對抗能力,在12輛狐式反坦克殲擊車的配合下,25輛中國狼式三型坦克對由47輛史萊克和瑪第爾達坦克組成的俄軍裝甲集群發起側面的突然襲擊。狼式坦克集群利用速度優勢以鍥型編隊高速插入俄軍陣型,沖得俄軍坦克陣腳大亂,在失去編組掩護的情況下。俄軍坦克成為狼式坦克和狐式反坦克殲擊車地靶子,側翼和後翼紛紛中彈。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激戰,俄軍損失18輛坦克倉惶退去,而狼式坦克和狐式殲擊車則只有1輛被擊毀、5輛被擊傷。不管是在坦克性能還是技戰術素養上,中國輕型坦克集群都足以成為俄國人地老師。

    局部坦克對戰的勝利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國防軍的惡劣態勢。事實上,中**隊在這一天頂住俄軍的瘋狂進攻,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天氣。

    戰場區域的雨終於停了。雖然還是多雲天氣,但中國戰鷹早已經克制不住沖天的殺意。鋪天蓋地的向俄軍襲來。空軍第1集團軍出動了幾乎所有地作戰飛機,且大部分飛機當天的出勤次數都在2次以上。而原本配屬b集團軍群作戰的空軍第2集團軍也抽調了2個空中聯隊加入到貝加爾湖方向的作戰。丁鐵元帥在離開庫侖之前就為此向空軍第2集團軍發出了相關的指令,事實證明元帥閣下的謹慎非常具有戰略意義。

    被多日的惡劣天氣憋壞了的空軍小伙子們把怒氣發洩在了地面上地俄軍身上。根據俄軍參戰官兵後來的回憶,中國人猛烈的空中火力遠遠壓過了扎瓦羅夫將軍精心組織的強大炮火,俄軍縱深的交通線和預備隊也遭到空中殺手的殘酷打擊,斯圖卡淒厲地尖嘯聲成為俄軍士兵心頭揮之不去的夢魘,各條公路上都經常可以看到機載20毫米機關炮掃射出的整齊的泥土花,在大地上整齊的犁出死亡地帶。犁出車輛的殘骸和牲畜、人員的屍體……

    就像圖哈切夫斯基後來說的那樣,扎瓦羅夫將軍生錯了時代。一個足以讓他名垂青史的成功戰略謀劃最終沒有能夠成就輝煌的成功。在這個時代,沒有哪支軍隊能像中**隊那樣擁有全方位快速反應地優勢,哪怕地面上地車輪還不足以彌補戰略上的失誤,天空中強大地鷹群卻可以把原本遼闊的戰場變為轉瞬即至的遊戲舞台。扎瓦羅夫將軍精心編製了側翼戰場上俄軍兵力和火力的絕對優勢,卻沒有辦法事先計算出來自空中的火力到底有多強大。

    「在1916年7月23日的那一天。中國人的空中火力足以抵的上1000門大炮和5個裝甲旅。」扎瓦羅夫將軍在很多年以後這樣告訴他的孫子。

    ……

    「好啊!老毛子又一個炮兵陣地被端掉了!」左手拿著望遠鏡,年輕的傅作義少尉興奮的揮舞著另一個拳頭。

    黑黑的眼圈、拉茬的鬍子渣子讓傅少尉原本清秀俊朗的臉看上去疲憊而邋遢。他已經24小時沒有合眼了。作為一名剛剛從陸軍軍官學校走出來的年輕軍官,這一天一夜的殘酷戰鬥足以讓他迅速的成熟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地指揮官。

    「衛俊如善攻,傅宜生善守」,這是黃埔軍校的教官的評價。在1915屆黃埔軍校的畢業生中,傅作義的成績名列第一,在畢業典禮上他得到了最高統帥丁香的親自接見,並且有幸和丁大總統合影留念。這張照片一直被他珍藏在隨身的行禮裡。而那位「善攻」的衛俊如,就是當屆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的衛立煌。

    「善守」的傅作義在阿伊魯爾村已經堅守了整整24小時了。他們的連隊隸屬於第14摩托化師2團2營,連長和副連長都已經先後陣亡。年輕的傅作義少尉責無旁貸的負責起這個只剩下69名兵員、疲憊交加地連隊的指揮。

    由於周邊幾個防禦據點已經先後被俄軍攻克。阿伊魯爾村成為了14師防線上的突出部。為了拔除這個如鯁在喉的突出部。俄軍進攻阿伊魯爾村的兵力從最初的1個連增加到了1個加強營,還配備了重炮和坦克。

    俄軍的重炮對他們地威脅最大。他們的連長就是被俄軍重炮炸死地,一顆炮彈就讓整座房子瞬間坍塌,他們把連長從土裡刨出來的時候,連長只說了最後一句話:「人在陣地在……」

    至於坦克,俄國人的破爛玩意倒不是太難對付。昨天晚上由吉普車拉過來的2門37毫米反坦克炮輕易的就幹掉了老毛子的2輛坦克。

    整個村子已經被俄軍的重炮轟平了,那兩門反坦克炮也沒了。機槍火力倒是都還在。只是機槍手陣亡了很多,一些士兵只能臨時改行充當備彈手地角色。

    他們剛剛打退了俄軍的又一次進攻,不過村東那幾個火力點裡的士兵也傷亡殆盡。傅作義手上的人手越來越捉襟見肘,他只能進一步的收縮防禦。太陽快要落山了,俄國人晚上肯定還要來,善守的傅作義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撐過這個漫長的夜晚。

    太陽一落山,就意味著他們無法再呼叫空中支援了。好在俄國人的炮兵也被空軍收拾掉了大半。拼火力,他現在也不怕俄國人了。

    重炮炮彈撕裂空氣地聲音又傳了過來,士兵們相互招呼著跳進彈坑裡躲避。連續五六聲巨大的爆炸聲,間隔了幾秒鐘之後又是五六聲,一顆炮彈在離傅作義十多米的地方爆炸,下雨一樣飛過來的泥土把傅作義藏身的彈坑掩埋掉大半,傅作義半個身子被埋進土裡,耳膜被震得一直嗡嗡作響。

    傅作義苦著臉吐著滿嘴的泥。探出身子大喊著:「有沒有誰受傷?」

    面對俄軍地炮擊,他們都已經成了老兵油子,吐掉滿嘴泥巴又是一條好漢。這是俄軍進攻失敗後的報復性炮擊,從火力上看,俄軍的炮火已經弱了很多。「嘶嘶」的聲音又從頭頂飛過,這次是中**隊後方炮群的還擊。一連串好看的爆炸在俄軍那邊升騰起來……

    「老六和大吳陣亡了……」遠處傳來一名士兵的聲音。聲音裡沒有悲痛。只有無奈和淡漠。經歷了一天一夜殘酷戰鬥的軍人們已經沒有了最初經歷生離死別時的痛徹心扉,對於他們而言,目睹死亡成為一門日常的功課,他們地心裡只有兩件事——活著,以及干老毛子。

    傅作義貓著腰竄了過去。可憐地老六和大吳,一顆炮彈正砸在他們藏身的彈坑裡,屍骨無存。傅作義從地上撿起一塊士兵名牌,是大吳地。他把名牌揣進上衣口袋,坐在地上,給自己點了根煙。

    一名士兵掏出了口琴。悠悠揚揚的吹了起來。憂傷的節奏和硝煙一起飄散在夕陽下的戰場。淒涼而美麗。傅作義突然覺得眼窩子酸酸的。他猛的咳嗽了幾聲,假裝是被煙嗆到了。

    夕陽沉沉的落下。只在天邊留下紅紅的一些回憶。傅作義啃完了壓縮餅乾,正想打個盹迷糊一會,天空中傳來「颼颼颼颼」的異常的聲音。他費力的揉揉酸澀的眼睛,看到天空中飛過一顆顆拖著長長尾焰的炮彈,在黯淡的天色下,就像傳說中的流星火雨。

    絢麗的焰火綻放在遠方俄軍的陣線上,就像傅作義在南京時看到的盛大的國慶焰火表演。是喀秋莎,美麗而絢爛的喀秋莎,國防軍士兵最愛的美人兒……

    吹口琴的士兵又吹奏起了《喀秋莎》,就像是焰火表演時助興的曲目。士兵們開始跟著節奏輕聲的哼唱這首他們喜愛的歌曲,逐漸的,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嘹亮,如此歡快,如此激昂:「每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旁,歌聲好像明媚的*光……」

    傅作義真的流淚了。在這樣的歌聲下,血腥殘酷的往事都成為一幕幕閃過的無聲影像,讓他在瞬間放鬆的靈魂裡感受到痛徹心扉的難過,然後,又在歌聲中找到勇氣和溫暖。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遠處傳來「沙沙沙沙」巨大的聲響,地面似乎都在輕微的戰慄。傅作義用袖子抹了抹眼睛,舉起望遠鏡,在夕陽殘留在天邊的殘光的幫助下努力的尋找著聲音的來源。

    西南方向,十多公里以外,數十輛面目猙獰殺氣騰騰的坦克排列著整齊的三角攻擊陣型,以讓人心驚膽戰的駭人氣勢壓向俄軍陣線。是老虎,大陸上的王者,虎式重型坦克。

    「弟兄們,咱們的喀秋莎來了!咱們的老虎來了!」傅作義大聲喊道,「是爺們的就別在地上賴著,好好拾掇拾掇自己的武器,等會跟著老虎去收拾老毛子去!操死他娘的老毛子!」

    「操死他娘的老毛子!」士兵們顯然喜歡代理連長的這句話。

    ……

    狹路相逢勇者勝!

    張作霖被他的對手激怒了。俄軍強橫的進攻激發了這位前任土匪胸中的匪氣和霸氣。

    他把手上留作戰略總預備隊的1個摩托化軍、6個重坦克營、4個近衛迫擊炮(喀秋莎)營和4個反坦克獵兵營全部拿了出來,一點不留的全部砸向了側翼戰場。扎瓦羅夫在進行豪賭,他張作霖也不是孬種,要玩就玩一把showhand,賭一把身家性命,看誰橫的過誰!

    側翼增援集群全速向側翼戰場馳援,經過一天一夜120公里的強行軍趕到側翼戰場南端,其前鋒集群進行了必要的機械養護後隨即就地投入戰場。與此同時,第1裝甲集群的戰役預備隊第3機械化師(武毅師)也從戰場北側向俄軍發起突擊。

    有人說,扎瓦羅夫上將是敗給了以機械化為代表的現代工業文明,這話在很大程度上是成立的。扎瓦羅夫將軍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費盡其心血達成的局部戰場優勢在蠻橫的機械化強行軍面前瞬間化為烏有。中國人頂住了他的猛攻,並且等到了增援部隊。雖然俄軍在這個方向的兵力上依舊佔有較大的優勢,但是其銳氣在攻堅受挫的打擊下已經失去,而中國人氣勢洶洶的裝甲戰群在空中雄鷹的幫助下卻能反客為主,肆無忌憚的攻擊俄軍的弱點。在中**隊面前,屬於上一個時代的俄軍顯得如此臃腫而緩慢。

    中國人在南貝加爾戰場上已經沒有戰略預備隊了。而豪賭一場的扎瓦羅夫將軍手裡又何嘗還有預備隊呢?雙方最後的賭資已經全在盤面上,他們必將用血與火來實踐丁香的那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節請到閱讀,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