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遠東烽煙 第八卷 縱橫四海第十八章 納爾遜之淚 文 / 狂歌走馬遍天涯
第八卷縱橫四海第十八章納爾遜之淚
北大西洋的春天,海水依舊冰冷。遠遠的還能看到殘留的冰山的依稀輪廓,提醒人們這個嚴寒的冬天並沒有離去的太遠。
米爾-哈達維少將是此次護航艦隊的指揮官。在他的旗艦「羅賓」號重巡洋艦的海圖作業室裡,他正叼著粗粗的古巴雪茄聚精會神的研究著海圖。作戰參謀們在他的身邊忙碌的進進出出。
一切都顯得不尋常。一支小小的只有3艘貨輪的船隊,需要一支由海軍少將領銜的擁有4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的艦隊護航,並且一路如臨大敵、始終保持無線電靜默,並且誰也不知道他們航行的目的地是哪裡……這樣的架勢,艦隊中的官兵誰都知道這次任務肯定非同尋常。
即便如此,他們依舊沒有清楚自己肩上的責任到底有多大。整個艦隊中,只有哈達維少將知道他們此次行動的真正內容。
這3艘貨輪中運輸的,是整整1500噸黃金!大英帝國一半多的黃金儲量就在那3艘船裡。
自從日德蘭大海戰之後,協約國對於德國的海上封鎖已經被打破,即使英國把地中海艦隊主力全部調到大西洋,並且加上法國海軍,協約國在大西洋上的海軍力量比起中、德海軍也已經不具備優勢。隨著德國公海艦隊越來越囂張的主動出擊,以及中國海軍通過委內瑞拉海軍基地進一步向歐洲增派艦隊,英國政府已經開始為協約國徹底失去北大西洋制海權作出必要的準備。
而且。陸地上戰爭地前景也越來越不容樂觀。英法聯軍雖然在歐陸西線佔據一定的優勢,但是始終難以真正突破德軍的西線防禦,戰爭的西線依舊處於令人心碎的僵持之中;東線的俄國在同盟國和北約的三面夾擊之下已經瀕於崩潰,內部又爆發了**,德國打通亞歐大陸橋得到中國地強力支援看來已經是遲早的事;而北約盟軍在北非地強大攻勢更是讓英國人意識到了局勢的危機。
勞合-喬治首相和他的聯合政府對於這場戰爭的前景作出了如下的準備:
一,在西線策劃決定性的進攻戰役,以絕對優勢的強大力量徹底擊垮越來越陷入虛弱地德國。至少,讓民生陷於災難性困頓的德國因為慘重的失敗而引發內部的叛亂和**。從而徹底退出戰爭。如果這一戰略設想能夠達成,那麼,協約國或許還有辦法在一場更加漫長的戰爭中擊敗中國及其北約盟國,奪回他們在東方的利益,至少,媾和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目標。
二,如果戰局進一步向不利於協約國的方向發展。那麼,向海外轉移大英帝國地重要資產則成為必要的預備措施。畢竟,現在北大西洋的制海權還沒有落入敵人的手中。
英國人選擇的目標地點是加拿大。在浩瀚的太平洋和大西洋地保護下,如果英國人在那裡擁有足夠強的力量,那麼他們將是很難被徹底擊敗的。所以,一旦法國戰敗,歐洲大陸淪陷,英國政府和國王將前往加拿大建立流亡政府。以繼續和敵人堅持戰鬥。
因此英國人開始嘗試著把重要的金融資產逐漸運往加拿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黃金。
作為最重要的硬通貨,大英帝國經過幾百年的積累和全球性掠奪,其所擁有的黃金儲備是全世界最豐富的,這也讓英鎊一直以來都成為全球最硬的硬通貨,支撐著日不落帝國地輝煌。只要擁有豐富地財力。並且擁有加拿大這條退路,邪惡的「同盟國和北約」就很難徹底擊敗英國,至少,大英帝國可以擁有媾和地資本。
自從中國人對協約國宣戰以來,英國就已經開始嘗試向加拿大運輸金融資產,通過幾次隱蔽的航運,已經有上百噸黃金從英國跨越大洋來到加拿大。日德蘭大海戰的慘敗讓英國人意識到危險已經越來越臨近,他們必須要加快這一步驟了。
哈達維少將在所有海軍部高級將領和整個內閣面前接到這一任務的時候,第一感覺是幾乎要窒息。這幾乎是把大半個大英帝國的命運壓到了他的肩膀上。
他試圖為護航艦隊爭取更多的艦船,但是最終他自己也被說服了。畢竟。這種任務成功的關鍵不是武力的保護。而是隱秘性。過於龐大的艦隊出海必然會引來敵人的關注,反而加大了任務的危險性。
「納爾遜行動」(英國人以納爾遜來命名向海外轉移資產的行動。或許是希望一代軍神的在天之靈能夠庇佑不列顛吧)已經進行了很多次,因其隱秘性而沒有遭遇任何的危險。在德國人和中國人控制北大西洋之前,船隊遭遇敵方強大艦隊的可能性極小,過於龐大的艦隊並沒有必要。哈達維少將的任務就是擊退「偶然遇到」的敵方分艦隊,保護黃金安全抵達。
在那之後的整整一天時間裡,哈達維少將一直都覺得自己彷彿是在做夢……或許是噩夢。天知道。
從斯卡帕灣出港,並且和從普茨茅斯出港貨運船隊匯合後,他的艦隊一直沿著一條並不常用的北大西洋航線航行,以減小遭遇德國或者中國潛艇的可能性。這些水下狼群現在越來越猖獗了,上個月又有超過2萬噸的輪船被潛艇擊沉。一路上,艦隊的驅逐艦對於潛艇一直保持了極高的警惕。只是……幾次發出警報都被證明是虛驚一場。可憐的皇家海軍的神經已經被繃得太緊了。
此時他們已經在非常貼近格陵蘭島的位置,由於漂浮冰山的隱約威脅。早春時節各國地輪船通常很少走這條航線。對於哈達維少將而言,危險的旅程已經過去2/3了,但他依舊難以排遣胸中那股煩躁的危機感。對於哈達維少將而言,最能讓他靜下心來的方式就是研究海圖,所以,「羅賓」號重巡洋艦上幾乎所有的海圖都被海軍少將閣下仔仔細細反反覆覆的研究了很多遍。也不知道將軍閣下到底研究出了些什麼樣不同凡響的結果。
事實上可憐地海軍少將根本沒有把思維放在海圖上,所以當作戰參謀亞當斯少校匆匆忙忙走進海圖室的時候。他第一時間就感覺到了一種危險地焦慮。奇妙的第六感……
「天空上似乎發現了飛機,將軍閣下。」亞當斯少校有些侷促不安的說道。
「似乎?似乎是什麼意思?」哈達維少將很不滿意部下這種很不職業的語言習慣。
「我們不能確定。將軍。」亞當斯少校可憐的說道,「天空中雲層很厚,我們現在無法發現飛機的蹤跡……但是,至少有兩位水兵信誓旦旦的說他們看到了天空中有飛機。基恩上校認為應該立刻讓您知道這件事。」
可憐地少校馬上看到了一副讓他驚訝無比的場景:一貫文質彬彬頗有學院派氣質的哈達維少將像一陣風一樣衝出了海圖室的大門,就像他從來沒有在海圖室裡存在過……
……
林泰曾海軍元帥接到偵察飛機發回的電報時,他的艦隊正在哈達維艦隊西南方向38海里的位置。
來的路上林泰曾已經通過基爾長波電台陸陸續續轉發地統帥部的電報搞清楚了這件事。和他的對手哈達維少將一樣,林泰曾也有一種要窒息的感覺。預計總量1500噸左右的黃金。價值20億英鎊,折合人民幣近200億,超出整個中國3年的財政收入總和(按照現有稅率)。林泰曾地名字將以「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超級劫匪」之名而載入史冊!
整整10分鐘之內,林泰曾的腦海中只反覆冒出一個詞:天哪……
事實上,這件事情最大的功臣,應該是丁香在還沒有回國之前就在全世界布下的那個秘密情報組織——交響樂隊。整整20多年了,交響樂隊的「蘇格蘭管風琴樂隊」蟄伏在英國,基本沒有什麼動靜。英國的安全部門對此毫無察覺。關鍵時刻,它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為資深特工,丁香深深的知道一個道理,一個有價值的情報人員,可能是整整數十年都沒有派上用場地,但他一旦發威。將是威力無比地炸彈。
英國開始陸續向加拿大轉移金融資產的情報3個月之前就已經擺在丁香地案頭。她一直隱忍著沒動手。她在等待一條超級大魚。日德蘭海戰之後,丁香知道,大魚應該要出海了。
「蘇格蘭管風琴樂隊」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緊緊盯住英國人的黃金。通過他們的情報,並且綜合英國人密碼電報中透露出來的點點滴滴的信息,最終拼湊出這樣的信息:英國人的1500噸黃金將於近日起運,很可能走格陵蘭航線。
可憐的英國人,即使在密碼電報中他們也小心翼翼的使用非常隱諱的暗語來佈置「納爾遜行動」(他們目前還不知道無線電密碼被破譯),比如黃金他們說是「高烈性炸藥」,護航艦隊被稱為「隨行質檢員」。重巡洋艦被稱為「質檢主管」……即使這樣。他們的情報依舊赤裸裸的被中國人摸透。在海量無線電資訊中,中國人就像稽查毒品的警犬一樣緊緊的抓住了核心目標。對於英國人來說。「納爾遜行動」已經洩漏,這是無法想像的。
於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超級大劫案就這樣在光天化日之下發生了。
林泰曾元帥在接到偵察飛機報告的時候顯然已經恢復了一貫的鎮靜。他明智的沒有早早放出作戰飛機。他可不想把英國佬逼急了以後上演一出「怒沉百寶箱」。
由於貨輪的拖累,英國人的編隊航速只有18節,而脫離了航母的戰巡分隊的航速達到25節,那麼,5個小時之內戰巡分隊就可以靠近英國艦隊了。這種打劫行動,要的就是雷霆萬鈞的一擊得手。
下午16點40分,7艘中國戰列巡洋艦、11艘快速巡洋艦出現在了哈達維少將西南方的視野裡,幾乎與此同時,大批艦載飛機以遮天蔽日的氣勢蜂擁而來。
雲娜上尉的斯圖卡是最先發起俯衝的機群裡的一份子。林泰曾元帥要求最先發起俯衝的一定是各轟炸機中隊中的王牌機組。海軍飛行員中目前獲得勳章最多的雲娜自然是王牌中的王牌。
雲娜並不知道自己正成為「超級匪幫」中的一員。她並不明白對付這樣規模的一支艦隊為什麼需要動用如此嚇人的陣勢。在她看來,一艘「企業」號航母外加幾艘驅逐艦就足以收拾這支沒有「大白鯊」的小艦隊了。但是,上面要求必須以雷霆萬鈞的攻擊迅速結束戰鬥,她自然也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伺候。
她不知道,她正在俯衝的就是這支艦隊的核心……
哈達維少將氣急敗壞的命令驅逐艦亡命衝鋒拖住中國人的艦隊,一聲劇烈的爆炸讓整個指揮塔猶如被扭曲的麻花一樣生生扭成慘不忍睹的模樣。指揮塔內部的所有智慧生物都被殘酷的爆炸殺死,哈達維少將的關於貨輪隨時準備自沉的命令沒有來得及發出,就和那樣破碎的屍體一樣飄零在了空中。
雲娜似乎已經成了「艦橋剋星」,她已經不止一次炸毀了關鍵性的指揮塔。這次大劫案之中,又是她扔下的炸彈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3艘黃金貨輪上哈達維少將本來已經佈置了海軍陸戰隊的人員,並且做好了貨輪自沉的準備。但是自沉這種超級嚴肅的事,沒有指揮官的命令,又有哪個瘋子敢輕易實施呢?可悲的是,整個艦隊除了哈達維少將和他的參謀長基恩上校以外,沒有人知道這次航行的真正秘密。而這兩位老大現在已經被雲娜護送去了上帝那裡聆聽天堂的聖音了…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節請到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