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煉金大中華

正文 【526】 中堂南下 文 / 每音十流術

    「我北洋有戰艦七十餘艘,其中主力鐵甲戰艦更是多達十艘!有鎮遠、定遠壓軸……若是與那龍灝海上交戰,我方定勝!不過呢,龍灝此人雖然缺點多多,但卻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有錢!他花費重金從歐洲購來多艘戰艦,雖然操持不當,不能與我日夜操練的北洋精銳相比,但若是他不顧後果,令戰艦強行衝撞,卻也能給我水師帶來損失!」

    「這種損失是完全不必要的,我國地大物博,但需要用銀兩的地方太多,能組建一支北洋,已是得到太后和皇上的大力支持,乃邀天之倖,此等無謂的損耗,實在是能避則避!」

    「以勢壓人,不戰屈人兵,才是兵法上策!不瞞太后,老臣其實已經與英國人的遠東艦隊聯繫上了,他們也在朝著上海進發,到時候,我們與英國人聯手,必定能將那龍灝壓制的不敢動彈!只能和談!」

    聽到這裡,慈禧忽然提起了精神:「什麼什麼?英國的遠東艦隊?糟糕,他們要是攻打下了上海,萬一餘怒未消,遷怒於哀家,要繼續攻打北京,那可怎麼辦?李愛卿,你能擋得住英國人嗎?哎呀,擋不住,肯定是擋不住的!這個消息,你怎麼不早說?」

    「太后莫慌!這支遠東艦隊,老臣有十足把握,不會讓它進攻京師的。」

    「哦,此話當真?李鴻章,你可敢保證?這是何解呢?」

    「老臣敢用項上人頭擔保……據老臣得到的情報,這支遠東艦隊,其實在開往上海的途中已經遭遇過一股不明來歷的勢力襲擊,損失了不少戰艦,現在它的統領者是原來的艦隊副司令,他十分小心,命令整個艦隊的航行速度放緩了一半不止,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只要奪回上海。保留租界,其它的一切都可以商量!咳咳,太后您大概還不知道吧,英國新登基的那位國王,對海軍的掌控能力可是差的很呢……」

    等李鴻章交待了一圈當前國際形勢,慈禧太后這才放下了心,那長長的指甲也妖異地重新晃了起來。

    「好。第一問算你合格,哀家這第二問,便是要問問李愛卿你,有多少把握拿回咱們的關稅權?」

    關稅這東西,慈禧本來是不懂的,但誰讓自從關稅定價權丟掉後。國庫一年年地見著空虛呢?

    所以,為了重新充盈國庫,重新修建圓明園供她玩樂,慈禧太后對關稅一事,已經上心了十多年!

    不過,此前中國的關稅一直被老成精的中國通赫德把持著,滴水不漏。以慈禧之能,想伸手進去零敲細打地撈一點權力也辦不到。

    現在,慈禧顯然知道了李鴻章的通盤主張,所以對這關稅權,格外關注。

    「說實話,只有五成把握!」

    李鴻章面對慈禧,那是老實得不敢玩虛,因為他知道。面前這個女人,無論年紀多大,始終都是大清帝國的實際操縱者……沒有之一!

    「哎,呵呵,五成已經相當不錯了!」

    慈禧腦袋不笨,梳理過後已經全篇瞭解了當前形勢:「這麼說來,劉坤一如此一鬧。倒是讓咱大清因禍得福了?雖然丟了一個南洋水師,但卻把英國人在我國部署的軍力給打掉了,霍霍,這個兌子。兌的好、兌的妙啊!劉坤一,對我大清,還是有點功勞的嘛!」

    「太后,這劉坤一,斷斷不可赦免!」

    李鴻章當然聽得出這多半是慈禧心情好在開玩笑,然而他卻不能掉以輕心。

    畢竟,不搞掉劉坤一,別說沒法順勢吞掉南洋水師,恐怕連劉坤一以國家英雄的名望崛起之勢都攔不住!

    因為,假若清廷判劉坤一無罪,那麼他勢必將成為五十年來,大清國打贏洋人的第一人!

    (中法戰爭不算,因為那場戰爭被李鴻章在談判桌上輸了出去。)

    「呵呵,李愛卿,你倒是著緊南洋水師……」

    慈禧別的不行,對政治鬥爭可是機敏如狐,她瞇著丹鳳眼,盯著李鴻章,只是吟吟地笑。

    「太后誤會老臣了,劉坤一御下不嚴,導致部屬與英國船隻發生衝突,其後又不知變通,不懂和解,硬是與英國人開戰,哼,要不是有那龍灝的幫助,他現在就是我大清的罪人,一個丟了一支水師、並且丟掉了一座南京城的千古大罪人!」

    李鴻章深知此時不能退讓,否則要是讓這老太婆生起了制衡的齷蹉念頭,劉坤一可就不能一擼到底了:「太后,劉坤一的罪名不定,老臣便無法與英國人和談!太后,請您三思,英國這次可是死了好幾千人,順帶損失了幾十條船,不交一個有份量的人出去頂罪?老臣只怕,就算那個遠東艦隊的司令有心向著我們,礙於顏面也不會答應啊!」

    在李鴻章的不斷努力下,口水費了幾噸,慈禧終於是沒再說什麼,算是默認給劉坤一定下了『替罪羊』的角色。

    「好,兩個問題愛卿都回答了,哀家……很滿意。」

    慈禧太后最後點頭,算是給了李鴻章此次進京最想要的東西:「一百萬兩軍費哀家會交待皇上,讓他分批次撥給你,愛卿,你也要體諒朝廷,國庫的充盈程度,你是知道的。」

    「老臣知道,其實這筆銀子不急……」

    李鴻章一愣,連忙起身表示理解。

    「該給的還是要給,哀家並不吝嗇。」慈禧笑瞇瞇的,言語中頗有大義為先、捨棄小我的意思。

    這令得李鴻章很是奇怪: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這老太婆,怎麼突然轉性了?一百萬兩啊,放到之前,要她拿出這個數目的哪怕十分之一,也難如登天。

    不過很快,李鴻章就知曉原因了。

    「愛卿的北洋,也是我大清的北洋,這點銀子,發給眾位將士,讓他們鼓舞士氣、強壯精神,為我大清盡心盡力效命也是好的嘛!不過呢。哀家既然出了銀子,那麼就要下點任務。」

    「呃,請太后明示!」

    李鴻章預感不妙了。

    「這銀子嘛,國庫本來是沒有的,都是哀家從修園子的儲備裡一兩一兩摳出來的,哀家那是一個心疼啊!不過,誰讓將士在前殺敵。哀家不給餉,會讓人笑話我大清皇室的。」

    「太后言重了,北洋這幾年的餉銀,倒是一直不曾短缺……」

    同時,李鴻章在心裡也補了一句:就是採購新戰艦的銀兩被您一直扣著,北洋都好多年沒換新艦了。這一點,都比不上南洋水師啊!想想都憋氣,別人至少還有一個龍灝贊助,摸了幾天的新戰艦……

    「所以呢,這筆錢算是哀家借給你的!李愛卿先不必慌張,這筆錢呢,不急著還。嗯,只要在明年三月初十前還回來,供哀家置辦壽宴就成了!」

    十月初十是慈禧的生日,三月初十,就是提前六個月,這個期限,還真不『短』。

    「謝太后恩典!」

    李鴻章嘴巴一苦。

    「不用謝,這也是李愛卿你自己說的。此次前去,能有五成把握收回關稅權,嗯,離三月還有一段時日,這些時間,收上來的關稅,足夠你把利錢還上了!嗯。三月初十,你就連本帶利一共還哀家兩百萬兩銀子吧!」

    『噗通』一聲,李鴻章身子一歪,栽倒在地上:mb呀。前後不到五個月,你就敢收一倍的利錢!這天底下的高利貸,還有比這老太婆更狠的嗎?

    ……

    李鴻章得到了他想要的,心滿意足地離京,準備從陸路趕到最近的出海口,乘船追上先行一步的北洋水師,親自去給龍灝施壓。

    對於聯合洋人一道來『欺壓』自己的同胞,我們的中堂大人可是半點負疚都無。

    他只知道,心腹大患的南洋水師很快就要與北洋合併了,而自己若是能收回一部分關稅定價權,哪怕只是十分之一,也能成為大清國的英雄,其聲望之隆,將會超過自己的恩師正公!

    成為大清朝百年來的第一名臣!

    只不過,一想到那一百萬兩沒來由的『負債』,李鴻章飛揚跳脫的心情就減退了七八分:該死,老太婆一家子都是吸血螞蝗,干,我的北洋必須得改變經營策略,否則,遲早得被她搾乾吸乾!

    離開京師兩天,還沒等上船呢,一則消息卻把興奮過頭的李鴻章給轟了個七葷八素,暈沉沉的不知所以。

    待到稍微清醒一點,李鴻章便大呼一聲:「這個龍灝,怎不按常理出牌?真,真真悶死我也!」

    說罷,我們的中堂大人吐出一口血,就生生暈了過去。

    能讓中堂大人活生生氣暈過去的事,自然是大事,而這事,從李鴻章喊的話也可以聽出,必然與龍灝有關。

    那麼,龍灝到底做了什麼,才會讓李鴻章如此失態?

    事情還得往回稍微拉一點,拉到十二月十日的上海,『開放租界搶劫日』的第二天。

    搶劫日震驚了中外各界,據事後統計,這一日,列強的損失不亞於打了一場小型的敗仗!

    他們在中國巧取豪奪積累的財富,都在搶劫日中化為烏有,或者換成《煉金快訊報》的原話:「物歸原主。」

    經過搶劫日的見聞,有識之士都認為龍灝是一名純粹的民族主義鬥士,接下來,毫無疑問,他會徹底取消掉租界,撕毀各國與清政府簽訂的條約,雖千萬人吾往矣地與全球白人為敵!

    可是,到了十二月十日中午,龍灝卻再次發表通電,或者準確的說是……他命人發表通電,代替他宣佈煉金國的立場和接下去的行動方針。

    這個人就是李恩富,這位曾經的留美幼童、曾經的美國公民……如今已成長為了華夏民族主義的一面鮮亮旗幟!

    在龍灝旗下媒體的宣揚下,很多人都知道了:他拋棄了美國中上層階級的優渥生活,他自費為華人在美不公平處境四處奔波,他被白人至上主義者警告,生命遭到威脅,他被逼迫得幾乎無處容身,只能在美國大陸上顛沛流離,從東部一直到西部……

    這些,都成全了李恩富如今的聲望。

    而這個聲望在他代表煉金國去到芝加哥與美國政府達成了停火協議後。赫然達到了最高峰!

    因此,龍灝的煉金國外交部部長的位置,除了留給他,還能留給誰?

    這一點,連容尚勤也沒話可說!

    李恩富就是一顆明星,一顆龍灝捧起來的外交明星。

    李恩富這次回國,這道通電就是他為龍灝做的第一件事。

    「我們煉金國是嚮往和平的友好國度。在上個月開始的中英衝突裡,我們煉金國始終保持著理智、公正、客觀、保守的態度,我們有武力,但我們絕不會濫用武力,我們親近華人政權,但絕不會偏袒清朝政府……我們只站在公理這邊!」

    「我們煉金國。與清朝總督劉坤一的合作是公開透明的,這一次中英衝突,我國經過了謹慎的考量、大範圍的取證,可以認為,責任有百分之九十在英方一邊……」

    「我國國王龍灝陛下,與英國維多

    利亞女王私交甚好,因此。女王的不幸遭遇會引起他個人情緒上的衝動,畢竟,我國是君主制國家!所以,在此前幾天,我**隊可能在上海做了一些過激的事情,傷害到了一些友好的外國朋友,在這裡,我代表國王灝陛下。向那些受到了傷害的朋友們,說一聲,imsorry……」

    「現在,我國的灝陛下已經冷靜下來了,他對他做過的事情感到十分後悔,他表示,他會賠償除了英國以外各國朋友的損失……」

    ……

    李恩富的這道通電。所站的立場,與龍灝此前的態度截然相反!

    令人咂舌!

    此前,龍灝是擺出了一副要把上海灘的洋人趕盡殺絕的恐怖架勢,可現在。李恩富出來,卻是在替龍灝向租界裡各個國家(除英國)道歉,一前一後,反差太大,轉變的也太快了!

    這則通電一出,明眼人似乎都看明白了:龍灝這是玩過界後有點後怕了,所以才要李恩富出來發言,就是在給自己找台階下!

    這個煉金國王,也有怕的時候嘛!

    對此,在上海的除了英國以外的各國大使和官員都長鬆了一口氣,牢房裡,那些惶惶不可終日的洋人俘虜也放下了一顆顆懸著的心。

    畢竟,十二月九日的砍頭,可把他們嚇壞了。

    只要龍灝這個屠夫不再大開殺戒,肯坐下來明地商量,那就一切好說!

    沒辦法,誰讓這會兒在上海附近,拳頭最大的就是龍灝,所以,儘管那些諸國列強把龍灝恨的要死,但面對此等形勢,也不得不低頭。

    通電仍然在繼續,十二月十二日,李恩富宣佈開放封鎖的租界,釋放各國俘虜(除英國)。

    十二月十三日,李恩富宣佈,煉金國的陸上部隊已撤離上海,上海防務轉交給劉坤一總督全權管理。

    十二月十六日,李恩富聯合劉坤一發表聲明,上海的租界將要重新劃分,清朝與英國就此次中英衝突將會舉行和平談判,和談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關稅定價權。

    十二月十七日,李恩富邀請各國大使和頭面人物,參與到中英和談當中,對英國曾經保有的在華權利,進行磋商、進行刪減的討論。

    十二月十八日,龍灝在下加千機城發佈通電:從即日起,他將不會插手中英就此衝突的任何磋商和談判,他只會以一名中立者的身份和眼光,看待這次和談的進程。

    龍灝這則徹底宣佈了『我撤退』的通電,正是那則將李鴻章打了個措手不及的通電。

    李鴻章醒來後,心裡大罵:這個龍灝,怎麼就這樣跑了呢?逃跑也就罷了,卻把上海拱手交給劉坤一,還讓他主持和談,這下子,要老夫以什麼名義去捉拿他呢?

    要知道,如今那些被釋放出來的各國達官貴人(除英國),可都圍在劉坤一身邊,求著他重新劃定租界,為本國爭取利益呢!

    沒錯,如今上海的情況就是,龍灝勢力退居幕後,劉坤一執掌上海牛耳,籌備和談,那些被『租界搶劫日』嚇破了膽子的各國代表,都在哄著劉總督,都在暗自商定如何重新劃定租界範圍,以及重修關稅優惠約定……

    這些多出來的優惠,實際上都是從原來英國人口袋裡劃拉過來的。

    那些代表或許是真的怕死,但或許也是裝聾作啞,準備趁著英國虛弱的千載良機,把利益蛋糕從英國人餐盤裡搶出來,重新分配。

    哼哼,誰說列強是一條心了?

    英國是很強大,但強大的同時也就代表它吸引了最多份量的仇恨值。

    好容易英國在中國長江流域的軍事力量全滅,這些其它國家的代表如果還不曉得把握,趁機宰上一刀,那可就太蠢了!

    李鴻章這時抱著病軀已坐在趕往上海的輪船上。

    情況有變,是大變!

    北洋水師已不能用維護上海安定,討伐劉坤一逆賊的名義去發動進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