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煉金大中華

正文 【530】 分配會 文 / 每音十流術

    不光是憤恨龍灝這個『偽君子』說的與做的兩不一樣,李鴻章還知道,北洋水師在東亞強大無敵的神話算是破滅了!

    從當初剛成立時炮轟日本海港的風光,到得現在被人擊沉一艘炮艦,然後連帶著『鎮遠號』在內的十一艘炮艦像喪家犬一樣驅趕著蜷縮在這個破爛小港口裡……北洋水師的外強中乾,內裡的空虛,恐怕在此戰之後,會被許多有心人看出來。

    李鴻章那保衛大清、巡視四海的夢想,彷彿一個泡沫般,就要破滅了!

    等李鴻章喋喋咒罵完,林泰曾又說道:「大人,那位艾世麗公主不僅宣佈會參加關稅分配會,而且她在昨天還向國際發佈通電,公佈了奧匈帝國與龍灝的煉金國合作的事實,這位公主說,會從龍灝那裡購買十艘潛水艇,組成奧匈駐遠東的『護龍』艦隊,以確保奧匈帝國在亞洲的利益!」

    「護龍,念龍……龍,又是龍!」

    李鴻章再笨也聽出來了艾世麗對龍灝的眷戀,這簡直就是**裸的打臉,他氣得渾身如篩:「她、她要做什麼?要讓那些該死的潛水艇控制住東海,然後將我大北洋堵死在渤海和黃海裡嗎?欺人太甚!」

    林泰曾道:「大人,後天的關稅分配會,劉坤一也邀請了我們,您……既然醒了,這場會議,要不要去?」

    現在北洋的處境很尷尬,被人逼在一個小破港裡,外邊奧匈帝國的念龍號又不來打。但也沒說出放他們離開的話。

    之前李鴻章沒有醒來,林泰曾不敢獨擅專斷,讓炮艦離港,否則萬一外邊有幾艘潛水艇在那候著。北洋的這些船豈不是自投羅網?

    畢竟,目前北洋還算是奧匈帝國的『戰俘』,要是己方不乖,就沒法怪對方做出滅口的舉動。

    「去,老夫肯定要去!」

    李鴻章強撐著坐起,一字一句地說道:「呼。就算北洋被全部擊沉了,這口氣也不能輸!如果老夫不去,別人還真的以為我是被劉坤一打敗的,而且怕的都不敢露面了!凱仕,替我更衣,我們這就去上海!」

    一**四年的西曆新年,大上海是在一片張牙舞爪、群鬼亂舞中度過的。

    這裡的張牙舞爪,自然是形容上海如今的亂象,暗流激湧,至於亂舞的『群鬼』。則是指列強各國的代表——洋鬼子。他們當中雖然大部分人在上海呆了超過二十年,但唯有這一次,他們才在廣大上海市民的視野中頻繁出現,曝光無數。

    這當然得多虧了這次關稅分配會的召開,以及煉金國旗下《煉金快訊報》對此事不遺餘力的報導。

    一月五日,李鴻章這個大清一品大員。朝堂上的實權派,出現在了上海灘。

    過去幾天,有傳言說他因為去年聖誕節的東海海戰失敗,已經氣血攻心而死,但現在看來,這明顯是別有用心之人的謠言。

    李鴻章領著他的幕僚團,還有數名北洋方面的重要將領,出現在了新租界。

    嗯,這裡要插一句,所謂的『新租界』。並不是指新開闢出來的上海租界,而是特指在『搶劫日』後清理出來的一片空地。

    這裡的『空地』也並不是指這塊區域空無一物,這裡的『空』是指,它原來的主人已經離開了上海,所以。這塊背靠黃浦江的地區便成了無主之地。

    劉坤一將關稅分配會的舉辦地選在這裡,也是取了一個中立之意。

    這塊無主的新租界,擁有上海外灘數一數二的建築,它原來的主人雖然只是歐洲的一個小國,但當初修築這棟建築時可是下了功夫、用了心血,因此,把它選為會議中心,與會各方都很是滿意。

    這塊新租界外圍有手持洋槍的清兵守衛,面目嚴肅,不讓閒雜人等進入,但饒是如此,也吸引了近萬的上海市民前來圍觀。

    大清朝的士兵來保護一堆以洋人為主的頭臉大人物開會,這種稀罕場面,好像自打清朝立國以來就沒出現過。

    這種西洋景,如果錯過了,可是會後悔一輩子的。

    正因為如此,人頭攢動,所以李鴻章在進入新租界時便受到了廣大上海市民的熱烈歡迎。

    自然,這裡的『歡迎』二字是打了引號的,想前幾日,中堂大人率領北洋雄師南下,意氣風發,威脅上海,叫嚷著要把能將洋人逐出租界的劉大人抓回京師受審……這一切,在某些有心人的暗地裡推波助瀾之下,已令得李鴻章的名聲在最近十幾天,在上海城簡直是臭爛了幾條大街,不說人人喊打吧,但也相距不遠了。

    更何況,如今的李鴻章還是一個以失敗者身份出現在場的頭臉大人物,所謂成王敗寇,古今適用,因此,穿戴齊整了清朝一品官服的李鴻章,一路上幾乎是迎著眾多市民的謾罵、奚落、嘲諷之聲前進,若不是有士兵維持秩序,阻隔有些過分的人,只怕李鴻章那身高貴的官服都要沾上番茄雞蛋等污濁之流。

    李鴻章不愧是宰相之才,面對這種龐大壓力,依然能保持步伐平緩,儀態從容,甚至臉上還含著微笑,步入會議大樓。

    光看這股千夫所指、我亦巍然不動的氣魄,暗中觀察的劉坤一也不由不心折佩服。

    按照劉坤一的意思,既然逮著機會困住了李鴻章,那麼就該趁他病要他命,就算不把他**毀滅,也要從精神層面、社會輿論、朝堂勢力上將李鴻章一擼到底,不給他東山再起的翻身機會。

    劉坤一有此想法很正常,李鴻章來上海是來幹嘛的?就是前來捉拿劉坤一回京受審的,可以想見,一旦李鴻章得逞。劉坤一的下場將會是多麼淒慘。

    &nbs

    p;所以,由不得他不記恨到底!

    更何況,南洋和北洋,本來就是天生的對頭。看到對方落難,自己不上前踩一腳,那是很難過的了心裡那一關的。

    不過呢,劉坤一也知道事態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很多事,根本不是自己能夠做主的。

    兩江總督加上海城的臨時管理者。這個名號在普通百姓眼裡固然是大過天,但在其他人眼裡,卻頂多是個比屁大上那麼一點的玩意兒。

    這個『其他人』,便是龍灝的利益代表,譬如,以孫人軍為首的國防軍,譬如,那個新來的……奧匈公主!

    正是他們,傳來了龍灝的意思,便輕鬆地將劉坤一做掉李鴻章的念頭打消了。

    劉坤一為此當然抗爭了幾句:「為什麼不拿下李鴻章?留下他。北洋水師始終是個隱患!有北洋威脅,我們也沒辦法真正控制住上海!」

    當然,劉坤一更為擔心的是:有了北洋撐腰,朝廷便遲早會跟他秋後算賬。

    通過電報,龍灝只是輕描淡寫的送來一句:「李中堂與劉大人有嫌隙,我是明白的。但是,現時的中國,卻還是少不了李中堂……」

    至於為什麼少不了,電報篇幅有限,龍灝沒有具體地說,不過,從劉坤一馬上噤聲的情形來看,這位聰慧的兩江總督肯定是想明白了。

    北洋,是李鴻章的北洋,這位老人若是健在。北洋便屬可控,但如果他死去,或者被逼離開權利中樞,那麼,北洋必將陷入混亂。爭權奪位的戲碼,上演不可避免。

    要想保留住這支號稱東亞第一、世界第六的近代化艦隊,李鴻章一時半會……還倒不得!

    至少劉坤一捫心自問,北洋若是現在就分崩離析,自己的南洋的確還無法承擔起保衛中國領海的重責。

    ……今天這場關稅分配會,李鴻章不算是到的最早的大人物,但亦不是最遲。

    中中間間而已。

    因為,他在上海百姓心中雖然是最有名氣的大人物,但放到這個會議當中,他便是配角了。

    有配就有主。

    那麼,主角是誰?

    呵呵,自然便是這次會議舉行前的實質勝利者:劉坤一和奧匈公主艾世麗。

    要知道,這個『野蠻』時代的『瓜分』會議,從來都是以戰果為唯一衡量標準的!

    假如說,清朝在第一第二次中英戰爭中輸掉的關稅定價權是一塊完整的大蛋糕,有奶酪、有水果。

    那麼,作為勝利方的劉坤一和艾世麗,就有著主刀切下和取走第一塊最豐盛最美味蛋糕的權利!

    這是慣例,也是被參與了無數次類似瓜分會議的歐洲列強所默認的。

    他們信奉一個真理,誰的拳頭大,誰就能品嚐最鮮美的戰利品。

    但凡大戲,總是要在主角出場後,重磅的戲份才會閃亮登場,主旋律也會隨之出現。

    這不,直到臨近中午,當與會的代表都有些不耐了,艾世麗公主才姍姍來遲。

    她一出現,華麗的服飾和絕美的容顏便立刻震懾了全場。

    眾人等待的不耐,隨著艾世麗的傾城一笑,彷彿就煙消雲散了。

    艾世麗說了幾句抱歉的話,便在劉坤一的左手位置優坐下。

    雖說她是主角,但這個分配會,卻還是由劉坤一這個『地主』來主持的。

    人馬到齊,劉坤一也不含糊,簡單幾句開場白,就將一疊疊整理好的《分配說明書》發了下去。

    在座的,除了李鴻章外,其實對這份《分配說明書》的內容都有大致瞭解,不用看,也有了心理準備。

    畢竟,今天這個會是來宣佈結果,而非繼續商量博弈的。

    不過,該走的過場還是要走,條約的簽訂,程序不可或缺……沙沙沙,各國代表低頭做出查看的模樣,而李鴻章則是舉著老花眼鏡,費力地一個字一個字閱讀,生怕漏掉了半個標點。

    說明書是中英法三語對照,李鴻章不光自己在看,還將英版和法版分給了幕僚,讓他們去看,免得中了此前吃過無數次虧的字陷阱。

    只不過。當李鴻章瞅到說明書開篇首頁抬頭的起草方:大清國三個字時,神情明顯地晃了晃。

    曾幾何時,大清國也能在與列強商議利益分配的會議上起草主要說明書了?

    一時間,中堂大人心神激盪。幾乎要忘掉自己的立場,為劉坤一叫一聲好。

    當然,這種『衝動』的心情對李鴻章來講,只是白駒過隙,一瞬間的事,很快。他就將這股不對勁的情緒壓下,提醒自己:這個分配會是劉坤一組織的,越成功,他的名望就會越高,老夫要從中找出漏洞,將其破壞,絕不能讓它順利地完成。

    關稅分配說明書很長,對一個第一次看的人來說,短短十分鐘是絕對不夠用的。

    就算是一目十行也不夠!

    劉坤一可不會顧及李鴻章『一家』的感受,僅僅過了十分鐘。作為主持人的他就開口了:「各位,這份說明書寫的很詳細了,如果沒有問題,請大家落筆簽字,趁著午飯時點還沒到,我們盡早出去向各家媒體宣佈此次會議圓滿成功。然後再去吃大餐慶祝,哈哈,我請!」

    李鴻章一愕:這就要簽字了?不行不行,我還什麼都不知道呢!

    於是,他連忙開口:「我反對!」

    劉坤一似乎早知李鴻章會有此反應,他沒有驚訝,而是用帶著戲謔的眼神瞟了過來:「哦,是李大人啊,你有什麼問題?」

    「太倉促了,這份說明書我連三頁紙都沒看完。現在就簽字?哼,反正我是不會簽的!」李鴻章對劉坤一自然沒什麼好語氣,他排在末尾,正好在長條桌上與劉坤一一頭一尾對著。

    這會兒,激動的李鴻章就差沒拍案而起。怒容以對了!

    「呵呵,李大人,你沒有看完沒關係,可以帶回家慢慢看,因為……這份說明書本來就不用你簽字的!」劉坤一仰起頭,笑的很暢快,似乎把這些年南洋被北洋一直壓在頭上的惡氣都吐了出來。

    ……簽字會如期結束,李鴻章漲紅了一張老臉,步履有些艱難地隨同各國代表,走下樓去。

    樓前廣場,在眾多記者和上海百姓的見證下,眾位頭臉人物拍了一個全家福,用來紀念此次『關稅分配會』的圓滿落幕。

    照片上,李鴻章一臉的尷尬、羞怒、憤慨,窩在最後一排,這與最前方第一排坐著的、滿面春風的劉坤一,形成了強烈對比。

    據說,事後劉坤一特地將此照片放大洗出,放在家中客廳,不時觀摩。

    方才在樓上,劉坤一當著眾多外國代表的面,告訴李鴻章:這次分配會的簽名,沒有你的份,你只是被邀請來旁觀的。

    道理也很簡單,事關關稅權利,每個國家自然只能有一名代表,清朝這邊不用說自然是戰勝方的劉坤一來代表,所以,簽字自然就沒有李鴻章什麼事了。

    李鴻章被羞辱得老臉發赤,幾乎就要拂袖離開,不過,他終究還是抵不住想第一時間知道這個分配結果的誘惑,因此,在幕僚和林泰曾等人的勸說下,還是厚著臉皮留了下來。

    面對這個結果,李鴻章可能無法接受,但林泰曾等人來之前,卻早已是心裡有數:他們不奢求能從分配會上沾得什麼榮光,畢竟他們是敗的一方,他們只希望,停靠在北邊小港的十一艘北洋戰艦,可以平安地返回山東大本營。

    為了獲知這個會議其後進展的第一手消息,李鴻章告誡自己,要忍辱負重,所以便留了下來。

    他倒要看一看,劉坤一叫自己來,難道真的只是為了在簽字會上侮辱自己?

    如果真是那樣,李鴻章便可指著對方的鼻子不屑罵之:劉坤一,你的肚量太小了!雖然一朝得勢,但終成不得大事!

    拍完照片,劉坤一領著與會代表前去用餐。

    用餐的地點是租界裡一座無主的別墅,裡面有劉坤一請來的兩江三省最好的廚師,那手藝,絕不會遜色於京城御廚。

    一盤盤端上來的都是芳香溢鼻、色香俱全的好菜,足以令得最嚴重的厭食症患者也食指大動,唾沫翻湧。

    然而可惜,李鴻章坐在餐桌旁卻是食之無味,腦袋裡反覆轉動的俱是身旁幕僚小聲翻譯過來的說明書內容……

    「大清國關稅定價權說明書,旨在將本國的關稅用在適當之處,將關稅促進商品流通的職能最大化,為清朝政府,為各國通商代表,共同謀得最大利益……」

    這是說明書序言的一句話,李鴻章聽了,當場就在心裡嗤了一句:滿口胡話,大逆不道,這關稅定價權本就是我大清的,又何來為其它國家共謀利益?

    說雖如此,不過大家都知道,條約、協議、約定這種東西,紙面上的冠冕堂皇是免不了的,關鍵還得看具體內容!哪方得利,哪方吃虧,只有具體到條約細則,才能看出一二。

    細則在幕僚的嘴中被逐個念出,結果不出李鴻章所料:最巨大最鮮美的那塊蛋糕毫無疑問地歸屬了奧匈帝國和劉坤一所代表的清政府。

    量化到數字,那就是奧匈帝國擁有三成半左右的關稅定價權,清政府擁有一成半,其餘的份額,則由各國代表瓜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