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越空三國誌

大道小說網 65北伐〔五〕 戰渭水陷計損兵 攻魏營臨陣折將 文 / KiteGirl

    渭水南岸,魏軍正每日沿河岸構築營寨,以備抵禦蜀軍進攻。司馬懿率大軍渡過渭河,為了防備再被蜀軍偷襲,巡邏隊增加人手到一兩千人,每日外出巡視互相配合,不讓蜀軍探馬接近。

    王龍根據魏軍的變化,也變更了巡邏部隊的配備。根據以往隨嘉文作戰的經驗,敵人的巡邏部隊恰好是游擊戰術的好目標。王龍調撥了半個旅的兵力給孫二,命其將作戰目標更改為以殲敵為主、以偵察為輔。

    孫二得了將令,派特種兵偵察三日,基本摸清魏軍巡邏隊的規律。

    這日一早,一支大約一千餘人的魏軍如同往常一樣沿著小路自南向北巡視。林間小路異常狹窄,看起來有些陰森恐怖。統兵的將官緊握著一支哨箭,看起來卻是一副鎮定自若的表情。那哨箭是聯絡友軍的信號,一旦遭到襲擊附近的魏軍將迅速趕到。如此狹窄的小路不利於機動,蜀軍若來偷襲必定被全部圍殲。距離這名將官僅幾尺遠的路邊,透過一片灌木叢的縫隙,一雙雙眼睛正盯著他們。一百多步之外的地方,孫二與一隊弓弩手密切注視著敵人的動向。

    前方是一片略為開闊的山谷。魏兵走出林間小路的陰影,心情也隨之輕鬆一些。然而他們卻沒有想到,那裡正是孫二替他們選下的葬身之地。孫二見魏軍全部走進包圍圈,命弓弩手射擊。隨著孫二一聲令下,早已瞄準的弩箭紛紛射向它們的目標。

    魏軍絲毫沒有防備。將官見兵士紛紛中箭,一面射出哨箭,一面做出一個本能的舉動——吩咐兵士向前衝。兵士衝到前方,卻發現前方道路已經被砍倒的樹木封死。就在這時,蜀軍忽然從後面和兩側殺出,完全出乎魏軍的預料。魏軍三面受敵,來不及調整方向,頓時一片大亂。

    就在魏軍混亂不堪之際,蜀軍的霹靂炮、霹靂彈、燃燒彈從四面八方劈頭蓋臉打來。在一片硝煙當中,四處躲閃的魏兵撞上被燃燒彈燒成火人一般的同伴,也被熾熱粘稠的燃燒劑引燃。整個山谷當中一片慘叫,場面慘不忍睹。附近魏軍見到林中的黑煙,迅速趕來救援,不想沿途道路均被路障封鎖。等趕到現場,蜀軍早沒了蹤影,只看到遍地被燒得焦黑的無頭屍體。

    魏軍收了屍體,急忙回營寨報知司馬懿。司馬懿得知蜀軍三面伏擊、設路障堵截援軍、又能迅速撤退,種種周密安排令司馬懿覺得有些驚訝。司馬懿與諸葛亮對戰多年,也頗為瞭解諸葛亮的戰術和習慣。諸葛亮身為主帥,不會對這麼一場沒有多大價值的小戰鬥如此煞費苦心。他覺得這種打法似乎不是諸葛亮的習慣,這背後似乎另有高人謀劃。

    此刻,這位令司馬懿為之震驚的「高人」孫二正坐在戰車上,逍遙自在地趕回營寨。他手裡拿著一張路線圖,指揮駑手前進的方向。戰車上,每名士兵像拎西瓜一樣夾著一顆用布包裹的人頭,一路說笑等著回去記功。回到營寨,兵士們將人頭上交,計一千零二十四顆首級。主簿報與諸葛亮,諸葛亮大悅,給孫二記大功一件。

    諸葛亮向孫二問起行動的經過。原來,孫二早在行動之前,就已經計劃好退卻的路線。同時又將敵人來增援的道路堵塞,贏得充分的時間。司馬懿哪裡會想到,這些戰術都是嘉文在軍中進行統一培訓的結果,每一位旅長以上的軍官都接受過這種學習。

    司馬懿不知內情,只以為諸葛亮軍中似乎有個不尋常的人物。此人似乎職務不高,卻足智多謀。鑒於這一點,司馬懿決定設計除去此人,以免日後成為心腹大患。

    自從遭到偷襲之後,魏軍便取消了巡邏的衛隊。

    這日,孫二的部下發現魏軍在一處隱蔽的山谷建造了一座糧倉。孫二將情報報知諸葛亮,諸葛亮料到其中有詐,要孫二小心提防。王龍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機會,打算將計就計給魏軍點顏色看看。他暗中定下計策,秘密交給諸葛亮請戰。諸葛亮看過王龍的密報,覺得可行,便准他依計行事。楊儀見王龍調動軍馬出征,便替楊絛請戰。諸葛亮明白楊儀的心思,便准楊絛作為援軍出戰。

    這日夜裡,魏軍糧倉突然遭到火箭炮的襲擊。無數火箭拖著煙火從南測一處山坡上如同雨點一般射向魏軍糧倉,將整個山谷燒個通紅。司馬師見蜀軍來攻,按照事先的計劃,率伏兵蜂擁殺向南山頭。魏軍小心翼翼地衝上山頂,不想山頂之上不見一個人影,只有一百多具被熏成黑色的木架。

    司馬師正覺不妙,忽見山腳下四週一片火光。火勢燒得極為猛烈,看上去不像是尋常的引火物。司馬師惟恐被大火包圍,急忙率軍向火勢最弱的南坡撤退。不想衝下南坡,一陣亂箭劈頭蓋臉射來。後方援軍正要救援,無奈被火牆阻擋無法靠近。

    王龍趁機揮軍衝殺過來,魏軍一時死傷慘重。司馬師一面下令拚死抵擋,一面命後軍撲火。王龍見火勢漸漸削弱,吩咐全軍撤退。不想此時一隻蜀軍忽然殺來,令王龍大為震驚。原來,楊絛見魏軍敗退,急忙殺上前來想搶個頭功。哪裡知道魏軍此時已經撲滅大火,一萬多魏軍鋪天蓋地朝楊絛部掩殺過來。

    王龍見楊絛危急,急忙吩咐孫二率領一軍繞到敵人側方佯攻。孫二率領一千多人馬趁夜色繞到魏軍側面,冒險排成橫列殺出。魏軍不知蜀軍底細,見蜀軍陣勢排得寬闊,錯以為是大批蜀軍殺到。司馬師剛剛吃過虧,不敢戀戰,命魏軍撤退。孫二拋掉頭盔鎧甲,大叫著猛衝在前,看上去毫無懼色。司馬師見孫二攻勢極猛更為恐慌,率領一萬多魏軍一路丟盔棄甲逃回營寨。

    王龍回到營寨,向諸葛亮報告戰果,並未提及楊絛擅自出戰之事。戰前諸葛亮一再叮囑王龍不可戀戰,聽到魏軍被王龍殺敗的消息未免有些不悅之色。孫二見諸葛亮言語之間多有責怪之意,一時氣不過將楊絛擅自出戰一事如實告知諸葛亮。諸葛亮問明實情不禁大怒,命軍士將楊絛押進大帳問話。楊絛嚇得渾身發抖,跪地認罪連連求饒。諸葛亮看在楊儀面上,也不好治其死罪,命軍士將楊絛押下去重責五十大板了事。令其帶罪立功,下不為例。楊絛原本嫉恨王龍。如今挨了頓板子,自然以為是王龍在諸葛亮面前揭他短處,心裡更加嫉恨。

    再說魏營那邊。司馬懿見司馬師敗回,急忙詢問戰況。司馬師面如土色,只說中了蜀軍的埋伏。司馬懿詢問蜀軍陣勢,司馬師答曰:「蜀軍拋盔棄甲,攻勢甚為猛烈。若非有三五萬兵馬,斷不敢如此拚命。」

    三次交戰接連失利,魏軍士氣難免有些動搖。司馬懿望著地圖,面帶憂慮道:「……此番交戰,蜀軍與從前大不一樣。」司馬師悄聲進言道:「父帥。此番蜀軍如此狡詐,倒令孩兒倒想起一個人……」「哦?不止吾兒所言何人?」「靖南王李嘉文……」司馬懿連連搖頭道:「一山難容二虎,一軍不遣兩將。李嘉文足智多謀、爵位顯赫,此時當在成都留守。」「依常理如此。然孩兒連日揣摩蜀軍詭計,不似出自諸葛亮之手。諸葛亮、李嘉文皆詭計多端之人,實難以常理預測……」司馬懿聽司馬師所言,正與他的想法有些吻合。司馬師見司馬懿沉思不語,又悄聲提醒道:「以孩兒愚見,不如將那三千石弩兵派上用場……」

    魏軍在渭水架起浮橋,連日運送糧草兵員以備監守。諸葛亮見此情景,惟恐魏軍紮穩根基日後難以進攻。連日來,諸葛亮面對地圖一籌莫展。苦苦思索三日,最終下定決心:冒險偷襲魏軍浮橋,以斷魏軍後援。

    這日昇帳,諸葛亮頒下將令:命王龍與楊儀各率一部人馬虛張聲勢冒充主力,從正面佯攻敵人營寨;命王平領五千兵馬襲擊魏軍東側以做疑兵;命吳班引五千兵馬預備燃燒彈,待王龍、王平開戰,扎筏順流而下,直奔魏軍浮橋放火;命魏延、馬岱引軍五萬自西側進攻,待吳班部縱起火,傾力殺出直攻魏營。一番部署完畢,諸將各引兵馬出寨備戰。

    魏軍探馬見蜀軍有調動,急忙報知司馬懿。司馬懿得知蜀軍有大規模調動,猜到一定是諸葛亮親自做出的決定。司馬懿在地圖前仔細揣摩一番,命張虎引兵於渭水西側以重石沉木柵於水中;夏侯霸諸將引兵兩萬埋伏於西側,空出西側兩處營寨,待蜀軍攻入,斷其退路;命司馬師引兵兩萬,待夏侯霸截住蜀軍,前後夾攻;命司馬昭領兵五千與石弩手三千留守主營防備敵軍。

    諸將領命,引大軍往西側備戰。主營當中一時顯得空空蕩蕩,帳中只有司馬昭與一名副將侍立兩旁。司馬懿端座帥帳,等著蜀軍發起進攻。

    天色剛暗,忽聽帳外一片殺聲震天。王龍率戰車衝至魏軍寨前,以霹靂炮猛轟魏軍營寨。司馬昭急忙出帳,率營中魏軍應戰。蜀軍霹靂炮越過魏營木柵紛紛落下,落地之後到處亂滾,引信燒盡便是一聲巨響,外面包括的鐵製破片四處飛濺。

    帥帳當中只有司馬懿與那名副將兩個人。不時有霹靂炮在附近炸響,司馬懿手握書簡端坐帳中,不緊不慢地捲動著手中的書卷,臉上毫無懼色。此時忽聽帥帳門口一聲巨響,一名侍立在帳外守衛的士兵被掀進帳內倒地身亡。布制的帳門被那倒地的士兵刮開,隨風搖曳。透過豁口,外面一片硝煙,兵士來回奔走,不時傳來一陣閃光和爆炸聲。那副將見此情景嚇得忍不住雙腿發抖,然而主將未動,卻又不敢擅動半步。此時有傳令官來報:蜀軍從東側發起進攻。司馬懿微微一笑,將手一揮命那傳令官退下。

    孫二與王龍分乘兩輛戰車,此時正在戰車炮塔上指揮。魏軍射出的箭不時打在車體上,發出「彭彭」的響聲。孫二發現有幾支箭打在車體上陷得很深,他忽然想起自己曾經以石弩試射過戰車的側板,這箭的力道似乎與石弩無異。孫二急忙趕到王龍的座車,向王龍報告。

    戰場上一片嘈雜,孫二站在車下大聲向王龍喊道:「老大!我怎麼覺得魏軍好像有石弩呀。」王龍探出身子大喊道:「我也覺得這箭不對!讓弟兄們小心點……」話音未落,王龍忽然身子一顫,跌坐在炮塔裡。孫二見王龍神情有些不對,急忙跑進王龍的坐車將他接進車內。

    孫二仔細查看王龍傷勢,只見他胸前中了一箭,從胸穿到後背插進去足有一尺多深。孫二忍不住大哭起來,王龍強打起精神,摘下頭盔對孫二說道:「出去替我!……以大事為重!」孫二擦乾眼淚,囑車內士兵照看王龍,隨後戴上王龍的頭盔替他發令。

    蜀軍攻勢越來越猛,司馬懿依舊端坐在案前看書。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捲動書卷的速度也漸漸有些加快。此時,一名傳令官趕到帳中來報:蜀軍已從西側發起進攻。司馬懿放下書卷,長長舒了一口氣。

    吳班率軍乘筏沿河順流而下,不想半路被沉與河底的柵欄截住。兩岸弓弩齊發,蜀軍逆流不及撤退,一時死傷慘重。魏延、馬岱揮軍殺入西側魏營,卻不見一個人影。司馬師、夏侯霸引兵兩面夾擊,將魏延、馬岱兩軍困在當中。

    孫二得知蜀軍西路失利,以王龍的名義聯絡楊儀、王平臨時定下一個補救的計劃。孫二率所有戰車發射出炮塔一側的火箭炮,無數火箭猛撲魏軍大營,連燒帶炸燃成一片火海。司馬懿只覺眼前一陣閃光,四周均被煙霧籠罩。乾熱刺鼻的硝煙幾乎令人窒息。王平、楊儀藉著王龍部的一番炮火掩護同時發起猛攻。孫二藉著這個時機,率騎兵、戰車全速趕往西側解救魏延、馬岱兩部兵馬。

    魏延、馬岱奮力突圍,與魏軍相持不下。孫二引騎兵、戰車及時趕到,從魏軍陣後發起猛攻。孫二命所有戰車射出另一側僅存的最後一批火箭炮,以炮火掩護步兵、騎兵突擊,為魏延、馬岱殺出一條退路。孫二正掩護西側蜀軍退兵。東側,王平、楊儀已攻入魏軍主營,直逼司馬懿帥帳。魏兵在帳外排成陣列,拚死抵擋。透過帥帳的縫隙,可以清楚看見蜀軍的兵刃。司馬懿依舊端坐在案前,不緊不慢地翻書。

    司馬師、夏侯霸見蜀軍敗退,回軍救援主營。王平、楊儀見魏軍回師,也不得不撤回。司馬師、夏侯霸諸將進帳交令,司馬懿接過令箭,再看那名一直侍立在他身邊的副將,已經嚇得汗流浹背。司馬懿笑道:「你現在可以下去了……」

    魏延、馬岱退回營寨,向諸葛亮請罪。諸葛亮只怪自己指揮失策,好言安慰一番倒也沒有責備半句。魏延、馬岱得王龍部援救,感激不已,將當時的情形報知諸葛亮。諸葛亮讚歎不已,吩咐備下酒肉,待王龍回師之後好好犒賞一番。

    孫二救出吳班部敗兵,領兵回營覆命。諸葛亮見孫二進帳,詢問王龍下落。孫二跪地失聲痛哭,向諸葛亮稟道:「將軍已陣亡了!」諸葛亮聽王龍死訊痛惜不已,呆坐於案前止不住流出眼淚,悲道:「折此良將,尤勝損兵十萬矣。此皆我之罪過……」魏延、馬岱二人聽王龍陣亡,以為被自己拖累所致,哭拜在地向諸葛亮請罪。孫二將當時情形詳細講與諸葛亮:「……將軍初攻魏營,中魏軍石弩而死,臨終前命末將代為號令。王將軍之死,不怪二位將軍。」

    諸葛亮命孫二將王龍屍首運回成都,孫二急忙拜道:「丞相出兵在外,聖上於朝中必然牽掛。若此時將王將軍屍首運回,必引朝中不安。請丞相三思……」諸葛亮悲道:「調度失策,損兵折將。我已無面目見陛下。孟先陣亡,不知如何向靖南王與羌王交代。孟先屍首一ri不入土安葬,我心一ri不得安寧。」孫二哭拜道:「將軍臨終前叮囑末將『以大事為重』,此乃將軍臨終遺願。懇請丞相成全……」諸葛亮含淚應允,命將王龍暫葬斜谷,待退兵之日,再遷回成都。

    諸葛亮有感於孫二臨危不亂,命孫二暫替王龍的職務,以資表彰。隨後傳令將王龍屍首成殮入棺,命軍中弔唁三日。消息傳到王龍軍中,軍士哭成一片。

    魏兵探馬得知蜀軍戴孝,急忙報知司馬懿。司馬師賀道:「恭喜父帥!李嘉文必死無疑……」司馬懿微微一笑,卻見司馬昭在一旁神情黯然。司馬懿知道司馬昭與嘉文要好,歎道:「兩國交戰,各為其主……喪此賢才,可惜!可惜!」

    此時,有軍官前來請示司馬懿如何處置俘兵,司馬懿命其將俘兵全部釋放。司馬懿與諸將出營親自接見蜀軍俘兵。蜀兵得以活命,紛紛拜謝。司馬懿向蜀兵詢問蜀軍情形,才得知嘉文並不在諸葛亮軍中。司馬懿又問前幾日戰況,蜀兵道出詳情,司馬懿這才知道統兵的將官名叫孫二。司馬懿問孫二來歷,答曰:「本一村氓無賴……」。「村氓無賴?」司馬懿聽後放聲大笑,自嘲道:「想我堂堂大將軍,竟數敗一村氓無賴之手……可笑!可笑!」

    孫二於斜谷之內選了一處地點將王龍暫時安葬。下葬之日,孫二拜於棺前痛哭不止。魏延、馬岱也親往墓前祭奠。自從王龍陣亡,原本好衝動的孫二冷靜許多,似乎變了個人一般。那日戰場之上,孫二強忍悲痛冷靜做出決斷,救出魏延、馬岱,令諸葛亮為之讚歎不已。然而誰也不知道,這背後卻另有一番內情。孫二此刻手中暗藏一支竹箭,正是令王龍殞命之箭。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替王龍報仇雪狠!

    諸葛亮經此一敗,不得不改變進攻的方向,轉攻西側五丈原。由於王龍戰死,諸葛亮不再派遣王龍部參戰。郭淮搶先佔領北原,蜀軍連日攻打相持不下。諸葛亮派使者回成都報告戰況,請求劉禪遣使東吳約東吳發兵。依照孫二的請求,惟獨隱去王龍死訊。

    劉禪見戰況相持不下,不禁憂慮不已。這日與諸葛玉商議使者人選,諸葛玉向劉禪推薦嘉文前往。諸葛玉見劉禪有些不解,笑道:「郡主與公子要好,且甚得吳主寵愛。公子若前往,郡主必向吳主請戰。」劉禪奇道:「這是何故?」「郡主愛慕公子,卻與公子各侍其主,無緣相見。公子此去,郡主yu留公子住些時日,惟有請公子同往觀戰。」劉禪笑道:「妹子果然高見,居然使出如此『美人計』……」

    劉禪傳旨詔嘉文入宮,商議出使東吳一事。劉禪直言不諱向嘉文講明諸葛玉的想法,嘉文儘管沒有拒絕,卻請求劉禪准秦揚一同隨他前往。大臣們聽說嘉文要攜妻出使,不禁議論紛紛。李福受眾臣托請,求見劉禪。劉禪命李福進見,李福奏道:「臣等以為:靖南王攜妻前往,居心叵測。惟恐其一去不還。請陛下三思。」劉禪聽李福所言,大笑不止:「愛卿所言甚有道理,但對賢弟卻另當別論。賢弟與東吳郡主要好,此番請朕准其夫人前往,是怕夫人多心。」李福聽了劉禪的解釋,也忍不住笑了出來:「微臣愚頓,錯怪了李大人。」

    李福出宮,將緣由告知諸臣。諸臣這才放下心來,卻又覺得有些好笑。一時間,「靖南王怕老婆」居然成了成都街頭巷尾的笑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