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越空三國誌

大道小說網 77殘冬〔二〕 得罪證楊儀伏法 除惡霸譚英獲罪 文 / KiteGirl

    這日,嘉文與竹緹等人走在回府的路上,忽然聽到前面村子裡傳來一片哭喊聲。

    走近一瞧,原來是幾名衙差強拉著幾名女子往村外走。一些老者看樣子是她們的父母,追在後面哭天蹌地。劉平皺了皺眉頭,說道:「又是楊儀的手下。」劉平正要上前阻止,嘉文急忙拉住她。劉平急道:「二叔難道眼看著這些壞蛋行兇?」嘉文強忍怒火,悄聲對劉平說道:「有些事情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暫且忍些時日,楊儀也笑不了多少天了。」

    此時,楊儀正在門口迎接兩名交情不錯的官員。一見楊儀,兩位官員急忙行禮。楊儀笑道:「陳大人、周大人,裡面請……」

    楊儀將二人請進客廳,吩咐廚房預備酒菜。楊儀攀談一番,對二人說道:「近日,楊某從靖南王李大人府上學得一樣菜色。請二位老友品嚐……」「早就聽聞靖南王擅長美食,不知楊大人今日所言菜色是何美食呀?」「無它,薄餅卷菜耳……」說罷,楊儀微微一笑,沖堂下一拍手道:「來人!上菜!」下人推來木舟,揭開竹蓆,一切均與當日嘉文府中無異。見兩位官員看得目瞪口呆,楊儀洋洋得意地學著嘉文的樣子,教二人卷餅。

    幾杯酒下肚,談到北伐之事,兩位官員不免奉承幾句道:「楊大人此番臨危不亂,迅速平息逆賊魏延之叛亂;又護送丞相靈柩安然抵達成都。楊大人功不可沒,只可惜回朝之後卻不得封賞,我等皆為大人不平。」楊儀笑道:「我楊某豈是那種斤斤計較之人?只是沒有想到丞相居然任命這麼兩個書生為相,實令楊某不服啊。我楊儀即便率軍投魏,也不至落得如此地步。」俗話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僅憑這句大逆不道的話,便足以致楊儀死地。齊瑛聽到楊儀這番話,暗暗記在心裡,只等一有機會便報知嘉文。

    酒宴過後,兩位官員起身告辭,臨行前答謝道:「多謝楊大人盛情款待。大人府中這『薄餅卷菜』著實令我等大開眼界啊……」楊儀笑道:「此乃靖南王獨創,楊某只是學樣而已。」「聽聞楊大人近日與靖南王多有走動……」「唉!本以為李大人能接替丞相之職。不想遭奸人排擠,也是與楊某一樣閒居在家。」

    兩名官員剛走不久,徐莊頭帶著手下幾名爪牙押送捉來抵債的女子送到楊府。一見面,楊儀連眼皮都不抬一下,慢條斯理地問道:「吩咐你的事,怎麼現在才交齊?」徐莊頭慌忙拜倒在地,陪著笑臉說道:「幾戶刁民硬得很,小的一定下不為例。」楊儀聽見外面不時傳來一陣哭聲,不耐煩地皺了皺眉頭,吩咐道:「你去帶把那些小娘們都弄到旁院去,讓她們少哭哭啼啼地掃本府的興。」徐莊頭連連應道:「是!是!」

    徐莊頭走出客廳,將一哭得厲害的女子打了幾個耳光罵道:「哭什麼哭?真是不知好歹!到了楊大人府中,你們吃穿不愁。就算是哭破了喉嚨也沒用。哪個再敢哭哭啼啼,老子割了她的舌頭!」

    此時,忽聽一人嚷道:「是哪個這麼狠心要割了美人的舌頭啊?本公子還不捨得呢」徐莊頭回頭一看,原來是楊弗。徐莊頭急忙施禮道:「公子……」楊弗滿臉**圍著幾名女子轉了一圈,伸手摸了摸一女子的臉蛋,笑道:「美人,跟了本公子,保管沒人欺負你們。」楊儀見楊弗舉止輕佻,將眼珠一瞪訓斥道:「弗兒……」楊弗急忙縮手。

    徐莊頭押送幾名女子經過齊瑛的住處。齊瑛見到這些女子,心裡十分同情。仔細一想,自己也要想辦法脫身,以便將情報及時送到嘉文處。想到這裡,齊瑛不禁心生一計。

    見楊儀經過這裡,齊瑛急忙拜了聲:「大人」楊儀見是齊瑛,問道:「是你啊……找老爺我有事嗎?」「奴婢有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楊儀道:「不必客氣,如實講來……」「大王將奴婢借與大人,奴婢遲早有離開的一天。大人連日來待奴婢不薄,奴婢心裡感激不盡。因此,奴婢想在離開前幫大人訓練出幾名與奴婢一樣善於服侍大人用膳的女子,以報大人。奴婢愚見,不知大人意下如何?」「哦?不錯!不錯!」楊儀看了看那幾名女子,對齊瑛說道:「既如此,這幾名女子就交你調教。」

    齊瑛找了個機會,將那些女子聚集到一起問道:「你們知道我是做什麼的嗎?」見那些女子紛紛搖頭,齊瑛道:「我的職務就是平躺於舟中,身載食物,供客人食用。」那些女子聽罷,極為驚訝。齊瑛笑道:「承載食物之人須是處子之身,這也是唯一可保你們清白的辦法。不知你們是願意與楊公子風流快活,還是按照我的話做?」眾女答道:「願聽姐姐吩咐!」

    齊瑛找來一些水果,命這些女子站好,將水果分別放在她們的肩膀和頭頂。每人面前放一個沙漏,如果水果掉在地上,沙漏就要重新計時。只有等到沙漏的沙子漏光,才可以去吃飯。連續數日訓練,沙漏裡的沙子從一升增加到十升。齊瑛見她們站功到達如此地步,估計平臥也可以勉強過關了。

    這日,嘉文來到楊儀府上做客。齊瑛見來了機會,便請求楊儀以她訓練的女子來招待嘉文。楊儀聽說那些女子可以派上用場,心裡自然格外高興,命齊瑛著手準備。宴會之時,由於人手充足,因此不再只是上菜。而是每吃掉一批菜便又換上一名載有新菜的女子。如此排場真是令楊儀賺足了面子。

    酒宴之上,嘉文誇獎道:「想不到楊大人後來者居上,居然將本王府中這一美宴發揚光大。」楊儀急忙說道:「哪裡!哪裡!……乃是李大人的美器不同凡響。金玉之物即使存上百年也是數量不改,而李大人的美器能以一傳十,以十傳百。」兩人大笑一番,嘉文對楊儀說道:「本想替大人物色幾名女子,不想齊瑛那丫頭居然搶了個先。」楊儀聽出嘉文是想帶回齊瑛,索性順水推舟道:「蒙李大人不吝,將如此美器借與下官。如今下官府中已有接替之人,湊巧大人過府,不妨原物奉還。」「楊大人當真不再多用些時日了?」「豈敢!豈敢!」

    酒足飯飽之後,嘉文將齊瑛帶回別苑。一回到別苑,齊瑛便將幾日來楊儀的一些言談舉止報知嘉文。嘉文根據這些情報寫成奏折,密呈給劉禪過目。劉禪閱過奏章,得知楊儀私下裡竟言降魏,不禁大怒。劉禪隨即密詔嘉文秘密調查此事,並在證據確鑿之後逮捕楊儀。

    這日深夜,楊儀府中家眷多已入睡。兩名黑衣人見裡面沒有動靜,一縱身翻上楊府屋頂,沿著房梁悄悄摸到楊儀的書房頂上。其中一人揭開屋頂的瓦片,窺視著書房內的情形。見書房裡無人,那黑衣人吩咐同伴把住繩索,倒掛著降到楊儀的書案前。那黑衣人小心地翻動著書案旁邊和附近書架上的文書,搜到一些信件,隨後又從書案旁邊的坐塌下面搜到幾封信件。黑衣人將其他文書原封不動地放好,揣好那疊信件,將繩索抖了一抖。上面的同伴得到信號,將繩索連人一起拉回屋頂。「師姐,拿到沒有?」屋頂上那黑衣人悄聲問道。另一黑衣人指著懷裡鼓鼓囊囊的信件答道:「都在這裡……」

    兩名黑衣人悄悄潛到城中的靖南王府,換下夜行衣,原來是韓嫣和劉倩二人。李穆此時也等候在王府。劉倩將楊儀的信件藏在李穆的書包裡,隨後對李穆說道:「小公子,我們可以回去了。」

    阿牛駕車將李穆和劉倩等人送到東門,此時城門已經關閉。東門守衛見有人接近城門,問道:「前方何人?」韓嫣上前答道:「我們是靖南王府的。」由於東門守衛經常見到李穆進出,因此也認得李穆等人。守衛招呼道:「原來是李家公子。不知今日為何這麼晚才出門?」韓嫣答道:「太后留我家小公子在宮中玩耍,因此今日來得有些晚了。」「原來如此……」

    東門守衛破例打開城門,將李穆等人放行。「有勞了……」韓嫣道了聲謝,護送李穆等人出城。

    回到別苑,韓嫣將楊儀的來往信件交給嘉文。嘉文請秦揚幫忙,將信件逐個仔細閱覽一番。從信件當中雖然發現不少罪證,卻多是貪贓枉法、損公肥私之類的小罪。秦揚見嘉文看得匆忙,便在一旁將他閱過的信件重閱一次。忽然,秦揚在一封署名「胡肅」的信件當中發現一些可疑的地方,急忙招呼嘉文道:「相公你看!」

    嘉文看清秦揚所指的內容,原來這個「胡肅」在信中一處自稱「子元」。嘉文思索一番道:「或許是與司馬師重字也不一定。」秦揚笑道:「相公不妨把信讀完……」嘉文仔細將信讀過一遍,經秦揚提醒,才發現內容的確有些可疑。「胡肅」在信中先是吹捧一番楊儀的才能,接著為楊儀不得提拔而叫屈。最後,言語之間有多有籠絡之意。

    嘉文趕緊從信件當中尋找所有署名「胡肅」的信件。秦揚一面幫他挑揀,一面從信件當中尋找出一些與「胡肅」字跡相似的收在一起。嘉文一面查閱這些可疑信件,一面思道:「僅憑這些似乎並不足以確定『胡肅』就是司馬師……」秦揚道:「記得相公曾將巴登投魏的詳情上奏陛下。從巴登處搜得的物證之中,不知可有巴登與司馬師的信件。」「好像是有幾封……」「相公不妨將字跡比對一番。」

    「對啊!」嘉文恍然大悟,急忙搬出積壓的文書,翻了半天才找到那幾封司馬師給巴登的信。嘉文將司馬師的筆跡與那封署名「胡肅」的信件一比對,果然字跡十分吻合。

    既然證據確鑿,嘉文搬來筆墨便要起草彈劾楊儀的奏章。秦揚奪過他手中的筆,笑道:「相公先去睡吧,明日若逮捕楊儀,或許還有很多事要做。奏章由妾身來寫……」「怎麼好麻煩夫人?再說,這麼重要的公文我不親自起草,未免對陛下有點不敬。」秦揚笑道:「相公所寫的字,有些與我大漢的文字大有差別。諸葛姑娘不止一次對我說過:陛下看相公的奏折,往往只能認出多半而已。」嘉文無奈地說道:「這也沒辦法,我家鄉用簡化字。你們的文字我會讀,卻不會寫。」

    早朝過後,嘉文進宮將秦揚起草的奏折呈與劉禪。嘉文本以為劉禪看過楊儀的罪行會大發雷霆,不想劉禪看過奏折卻連連稱讚道:「好文章!好文章!」劉禪一面目不轉睛地閱覽奏折,一面問道:「賢弟何時寫得如此好文,又習得一手好字啊?」嘉文愧道:「其實,這是夫人代微臣起草的。若非夫人昨日相告,微臣實在不知道陛下看不懂微臣的字……」劉禪大笑道:「賢弟滿腹才學,寡人豈會單單計較賢弟的字好與不好?」劉禪閱過奏折,罵道:「這個混帳,竟敢私結魏人包藏禍心。」「請陛下定奪。」劉禪猶豫一番,對嘉文說道:「抓!」

    嘉文得了劉禪的授意,考慮到楊絛手裡還有一部分兵馬,吩咐王彪先領一隊人馬到楊絛駐紮的郫縣解除楊絛的武裝。王彪率軍趕到郫縣,借口剿匪經過縣城,出其不意將楊絛的軍營包圍,一舉擒獲楊絛。隨後,封鎖縣城,嚴禁走漏消息。

    成都這邊,嘉文早已做好逮捕楊儀的計劃。嘉文派人至楊府遞上請柬,請楊府到別苑做客。楊儀毫無戒備,接到請柬便應邀而來。

    嘉文將楊儀請到客廳,吩咐下人準備宴席。楊儀問道:「下官前幾次品嚐過大人的『卷餅』美味和全豬宴,不知今日大人又有何安排啊?」嘉文笑道:「這美食之道,除了美器襯托,對烹飪之器也有講究。本王最近便為一名曰『佛跳牆』的美味特製一件炊具。」「不知是何奇特炊具呀?」「乃是一大鐵甕,大到可容下一人入內……」「李大人可真夠氣派,連炊具都如此之大……」

    嘉文道:「其實,今日請大人過府,是請大人協助本往審一重犯。」「哦?不知何人?」「此人因對聖上不滿,裡通外國、包藏禍心。」楊儀以為嘉文說的是魏平,不禁笑道:「大王不必細說,楊某已猜到了。」嘉文知道他是當做了魏平,索性由著他將錯就錯笑道:「此賊甚為狡猾,令其招供決非易事。因此,本王設計了三種刑具,以使此賊就範。不過,目前尚未決定使用何種刑具,因此特請楊大人商議。」

    楊大人問道:「不知大王所言為哪三種刑具?」嘉文道:「這第一種刑具叫做『老虎凳』,乃是一平板木床,將人束縛其上,綁住大腿使其不能抬起。之後以磚頭顛腳,只須墊磚數塊便足以令其痛苦不堪;這第二種刑具名曰:『披麻戴孝』,乃是先將犯人打到渾身血肉模糊,再以一條條的紗布敷上。待血肉乾硬,提審犯人。倘若不招便撕下紗布,連血帶肉一起粘下,令其痛不欲生;第三種刑具嘛,乃是將犯人放於烹製『佛跳牆』的鐵甕之內,倘若不招,便於火上烘烤。」

    楊大人用布巾抹了抹嘴角的油,對嘉文說道:「這第一法雖妙,然器具觀之平常,不足以令其生畏;這第一法雖狠,卻頗費時日,也不可取;惟獨第三法,立桿見影,行之有效。」嘉文聽罷,放聲大笑道:「本王也覺第三法最為妥當,真是英雄所見略同。稍後,請大人一同觀審……」

    酒宴過後,嘉文將楊儀請到地牢。地牢當中早已安放好鐵甕和火爐,將地牢之內烤得悶熱無比。楊儀見牢籠內空無一人,不禁覺得奇怪,問道:「為何不見有犯人在此呀?」嘉文大笑著拿出一面銅鏡交給楊儀,把著楊儀的手,將銅鏡湊到楊儀面前笑道:「這鏡中之人便是今日重犯……」

    楊儀大驚,雙手一抖,手中銅鏡掉落在地上。嘉文拿出劉禪的詔書,厲聲喝道:「楊儀!你私通魏人,包藏禍心。如今人證物證具全,你可知罪!」楊儀「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求道:「大王救我!」嘉文拿出一份供狀,扔到楊儀面前道:「如何處置,陛下自有定奪。本王替楊大人擬下供狀一份,楊大人如無疑義,過目之後就請簽個名吧。倘若大人不肯招供,本王只好請君入甕了……」

    楊儀看了看眼前鐵甕,不敢不招,只好在供狀上畫押。嘉文命人將楊儀收監,隨後將供狀呈與劉禪。

    次日早朝,武士將楊儀、楊絛一干人犯押上朝堂,交劉禪發落。劉禪念在楊儀畢竟曾效力多年,免其死罪削職為民,流放到漢嘉郡。孫二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聲淚俱下地將當日王龍被害經過,以及嘉文與他為了顧全大局忍痛隱瞞真相的事情講給劉禪,聽得劉禪與文武百官悲憤交加。直到此時,杜蘭才知道這些內幕。劉禪擦了擦眼淚,傳下口喻道:「楊絛加害主將,罪大惡極。楊絛以下一干涉案人等,均交靖南王軍中,以軍法處置。」

    當天下午,嘉文命人在八里亭軍營之外設下法場,將在這裡按照蓮花島的方式槍決楊絛當人。自從嘉文統帥軍隊以來,軍中設置的軍法處還從來沒有處決過犯人。附近百姓與一些好奇的官員聞訊紛紛趕到現場看個熱鬧,維持秩序的憲兵隊手拉著手將圍觀的人擋在警戒線之外。

    刑場之內,臨時搭起一道沙包牆,當中豎起一根木桿。沙包牆下挖出一條容血的淺溝。一排死囚反綁著雙手蒙住眼睛,背上插著一塊寫有名字的木牌,跪在地上等候處決。孫二將處決名單交給嘉文,嘉文看過名單點了點。孫二命憲兵以硃砂在犯人後背的木牌上畫一個紅叉,隨後吩咐憲兵將犯人拖到淺溝前跪下。行刑手以刺刀瞄準犯人後腦,隨著孫二手中令旗一揮,一陣槍聲響過,犯人紛紛倒地。

    接下來要處決的是主犯楊絛,場面與剛才大不相同。兩名憲兵將楊絛拉到沙包牆前的木柱上捆個結實,隨後一百多名行刑手前後一低一高排成兩排。孫二正要下令,看了看一旁的杜蘭,跑過去將令旗交給杜蘭。杜蘭走到槍隊旁邊,將令旗一揮,刑場當中頓時響起一片槍聲。

    此時,楊絛父子被囚入囚車,由差官押送準備上路。途徑西門,一名男子突破微觀的人群,在眾目睽睽之下,用弩將楊弗當眾射殺。差官大驚,與守門官兵一道將那男子擒住,送交官府處理。由於成都縣令受楊儀牽連已被罷官,因此只好暫時由嘉文代理成都的地方政務。

    嘉文處決了人犯之後回到成都,聽說楊弗被殺,急忙趕到成都府衙審理此案。

    差官將那男子押到大堂之上,嘉文依舊是按照蓮花島的方式審訊。嘉文問道:「叫什麼名字?」「小人叫譚英。」「知道自己所犯何罪嗎?」「小人所犯的乃是殺人死罪。」「為何殺害楊弗?」「因楊弗曾霸佔小人的姐姐,致其受辱自盡而死。」「為何不報官府?」「成都縣令與楊家同流合污,不僅告狀無門,楊家反倒勾結官府追捕小人。小人無奈之下只得隱姓埋名四處躲避。如今楊家倒台,小人只願報仇雪恨,與此賊同歸於盡。」

    嘉文歎道:「既然楊家已被罷官,貪贓枉法的縣令也被免職。你完全可以到本府這裡上告,何必走此絕路?」「小人自幼父母雙亡,姐姐是唯一的親人。楊儀叛變謀反尚且只判流放,難保楊弗重罪輕判逍遙法外。不報此仇,小人無顏面對九泉之下的姐姐。」嘉文聽到譚英身世與他自己十分相似,心中十分同情:「儘管事出有因,但殺人償命乃是大漢國法所定。既已認罪,本府判你死刑,你可服罪?」「大人秉公辦理,小人心服理當受死伏罪。只希望日後這成都衙門都如今日一般秉公執法,小人亦死而無憾。」

    嘉文命衙差將譚英押入死牢,退堂之後總覺得心情十分沉重。想起譚英那番話,倒也說得有些道理。

    嘉文隨即進宮,將楊弗被殺之事以及譚英那些話講給劉禪。劉禪聽明其中內情,也為之動容,對嘉文說道:「其實,此事乃是朕的過失。朕本以為改判楊儀不過是件小事,不想竟使國法失信於民。如此義士殺之可惜。既然楊儀死罪得免,朕又如何不能赦免譚英呢?聽說賢弟派部下唐雄開闢天水邊疆,不妨將譚英與一干死囚發配天水。一來可網開一面,免其一死;二來亦可增唐雄人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