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碧天風流——若水傳

正文 第十二章 三月成千年 文 / 淡色

    光陰恰如流水,在專心的修行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悄然流逝。

    晃眼間,雲若水跟著清虛子、靈和子兩位師尊,在瓊華島上修行,已是三個月過去了。

    三個月來,她苦心修行,不但將映ri雪霜劍、幽冥血羅旗這兩件飛劍法寶,越發地運用得圓轉如意,且,同時也將清虛子和靈和子所傳授給她的,許多其他的法術道行,都修煉了個差不多。

    總之,現在的她,除了功侯法力稍有不如之外,其他的許多方面,可說是比起清虛子、靈和子這兩位師父,已不遜多讓。

    「果然不愧是謫仙啊!」

    靈和子私下裡背著雲若水,向清虛子感歎著。

    清虛子點頭同意。

    「不過,以你我一介海島散仙,能夠收到一個謫降的天仙為徒,也足可以向海外同道們,誇耀誇耀了!」

    兩人相視點頭,撚鬚微笑。

    這時候他們所站立之處,是如今已經再次沉寂了下去的,那座石蓮火山的後方,一座新修建成的極大平台上。

    那日映ri雪霜劍破禁而出,石蓮山因為失去了神劍的壓制,被壓抑了不知道多少萬年的地底岩漿,一下子洶湧噴發,把整個瓊華島上,都燒了個遍地流火、滿地煙塵。

    雖然事後不久,映ri雪霜劍就歸入了雲若水之手,重新以其奇寒之力,壓制住了火山的肆虐。又有清虛子、靈和子兩個散仙,以無上秘法、強力法寶,對火山口和滿地的地火岩漿,加以封印禁制。但,整個瓊華島上,事後檢查,發現仍然被毀去了,將近一半的範圍。

    地火退去,岩漿冷卻。這慘遭浩劫的一半島面上,滿地都是冷卻後的岩漿,重新凝結而成的亂石。亂石堆中光禿禿的,昔日的奇花異草、珍禽仙獸,盡化虛無。

    饒是連清虛子、靈和子的散仙之能,也沒有辦法將毀滅得如此徹底的,半個島嶼,恢復原狀。

    只好長歎一聲,重新建設。

    這一座新修建成的極大平台,便是在劫後的重建中,所佈置起來的,一處修煉之地。

    而此刻,就在清虛子、靈和子的面前,他們遙遙所注目之處,平台的正中央位置,一座由數十面法物所佈置成的聚靈陣中,雲若水,正安然盤坐,已在此打坐了、七天七夜。

    天地靈氣,牽引匯聚。凝形固魄,復我本來!

    七天七夜的打坐,三個多月的修煉。此時此刻的她,雖然依然還只是和幽冥血羅旗,相附相依的一縷魂魄,但現在的狀態,和三個多月之前相比較起來,已經是,大為不同了!

    所謂散仙,本來就是修道之人,在度劫的過程中失敗,無奈之下以元嬰重新修煉而成。對於凝形固魄,這方面的修行,最是深有體會。

    而雲若水此刻的狀態,來學習散仙的修行之法,倒正是恰好合適。以她如今的魂魄之體,也幸好是拜入了兩位散仙的門下,換作其他普通的修道之士,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教她修行呢!

    這時日將西沉。月已東昇。東月西ri,高懸天畔,正是陰陽交匯、天地靈氣聚集之時!

    而雲若水的這一次打坐,也終於到了,圓滿完成的時候。

    「呵!」

    長長地吐出胸中一股濁氣。她睜開眼來。

    她終於睜開眼來。一睜眼,就看見面前不遠處,所站立著的,清虛子、靈和子兩人。

    「兩位師尊。」

    她起身施禮。

    「兩位師尊等候在此,可是已經預知了弟子此刻打坐完畢,正要出關?」

    清虛子、靈和子點頭一笑。

    「我們本是想來看看你此刻的進境如何。不料到這裡之後,才看出你功侯圓滿,馬上就要出關了。所以就在這裡等候了一下。」

    靈和子歎道:「想不到你進境如此之快。不過三個月的時間,你已經將我們所有的功夫,都學得差不多啦!現在的你,確如你閉關之前所說的那樣,已經是可以,正式出師了。」

    「我真的可以出師了麼?」雲若水驚喜地叫道。

    清虛子點點頭。

    「確實,你現在已經可以出師了。」他苦笑,「雖然功侯上或許略有不及,但繼續呆下去,我們這兩個做師父的,也的確沒有什麼好東西可以繼續教你了。」

    「只是,若水啊!」

    清虛子猶豫了一下,還是勸說道,「你一定要離開這裡麼?別忘了,你身上的幽冥血羅旗,如今對你的心神束縛雖然沒有原來那麼大,但多少還是存在著的。而且通過這血旗的聯繫,你只要一回到中原,此旗的舊主人就必然會感應到你,尋上門來。你雖然擁有了映ri雪霜劍,但有幽冥血羅旗的束縛存在,對上那人後,你未必就能夠違背得了,那人的命令。」

    他殷殷相勸。「何不繼續留在此地呢?這瓊華島的四周布有禁制在,那血旗的舊主人,怎麼也找不到這裡來的,你可以在此地安心修煉到最終成功,脫去血旗的束縛啊!」

    「可是我等不及了。」

    對兩位師尊的殷切相勸,雲若水心頭感動。可是,好不容易聽到了「可以出師」這四個字的評語,她,實在是一時半刻,都等不下去了。

    「我想重回中原,做一些,我早就想做的事情。」

    她再次向兩位師尊道謝,重申自己一定要回到中原的決心。

    「畢竟,中原那裡,還有我朝思暮想,想要見到的人啊……」

    眼眶微微一酸。多少天了?自從無名荒山被迫剖腹產子以來,她已經離開她的兒子,有多少天了呢?這中間竟只在那小鎮的客棧上,餵過她的兒子僅有的一次nǎi而已。她的孩子,她的樂樂!

    她可以不去想元豐現在怎麼樣了。畢竟,就算再是思念,她此刻也沒有辦法幫助元豐解開那氤霞仙丹的藥性。正如她此刻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解開那幽冥血羅旗對她身心上的束縛一樣。可是,樂樂,她的孩子!

    她想他。是那樣瘋狂地思念著他!

    他現在怎麼樣了呢?會坐了嗎?會爬了嗎?會笑著伸開雙手要人抱了嗎?會甜甜地張開小嘴喊「娘親」了嗎?會搖晃著小身體向她撲過來了嗎?會……

    她的淚水終於忍不住滴下了眼角。母子天性。此時此刻,才明白什麼叫做,母子天性!

    對面的清虛子、靈和子面面相覷。饒他們以散仙之能,也怎麼都無法料想得到,雲若水為何在此刻,忽然就這樣地落淚!

    「別哭了。乖徒弟,好徒弟,不要再哭了!」

    清虛子、靈和子手忙腳亂。

    他們修行了上千年的時間,哄徒弟可還是第一次。尤其這個徒弟,還是個年輕美麗的女徒弟,更是教他們手足無措了。

    「別哭了。乖徒弟、乖若水,你想回中原就回中原去吧!為師們又不是攔著你不許回去。想回去就回去嘛!橫豎以你現在的能力,那血旗的舊主人也未必就奈何得了你。再說還有為師們在呢!實在打不過,你就傳訊回來,為師們等下就給你個傳訊的法寶,你一傳訊,我們馬上就趕過去幫你!」

    這兩位師尊,年紀一大把了,勸人的本事,怎麼倒好像在哄小孩子?

    雲若水有些好笑。心底裡笑意一起,那原本濃濃的悲傷也就淡了。拭乾淨眼角的淚水,她反過來倒要安慰兩位師尊的心。

    「是。師尊們且請放心,弟子一定不會有事的。萬一有事的話,弟子一定及時傳訊。嗯,等日後有空時,弟子還會回來瓊華島,看望兩位師尊的。」

    ********************************

    離開了瓊華島。

    血羅凌風,映ri破空。一道透明如雪霜一般的劍光,在長空下劃然飛逝,其疾如電。日月光華,照耀在劍光上,把原本透明的劍光,反射成了七彩的霞虹。而在霞虹的中心,彷彿血莖一般,一縷紅痕,是那樣地觸目驚心。

    ——正是裹挾著幽冥血羅旗的,映ri雪霜劍!

    從東海瓊華島到中原,迢迢數千里。數千里的距離,在飛劍的高速之下,也不過短短的兩、三個時辰,便已飛至。

    雲若水重回中原。第一個目的地,便是昔日雷易青所曾告訴於她的,收養了她兒子樂樂的,那戶農家的居住地。

    而,在她剛剛飛臨了中原大地,離開了那片東海海域之後,半空遙目,還未曾搜尋出,前往四川那戶農家居處的方向之時,便驀然之間,感覺到了心田深處,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一**呼喚之意。

    仿如幽冥。恍如夢幻。

    雲若水的身形,猛地一下子,停頓在半空中。

    就那麼僵直地停頓在半空之中。神情恍惚。以手撫心。心臟都似乎在急劇地跳躍。

    是誰?

    是誰在遙遠的異國他鄉,急切地呼喚於我?

    一聲聲,一句句,如此深情?如此地、刻骨銘心?

    是你嗎,元豐?

    或者不是你呢,我的元豐?

    身上的血旗舞動。天風如此凜冽。急切的停頓,使得映ri雪霜劍也有些措手不及,有一縷天風透過了飛劍的光華,鋒利地直刮上來,正刮在她的身上。吹動她一襲血色羅衣,舞動九天。

    或許,並不是天風可以吹過飛劍,而只是映ri雪霜劍自有靈性,故意地放過了,那一縷天風。

    雲若水乍然醒來。

    從心田深處,那急切的呼喚之聲中,清醒過來。從鋪地蓋天,思緒裡心心唸唸的,相思當中,清醒過來。

    再沒有這樣無比清晰地感知到,不是元豐。再沒有這樣無比清晰地感知到,那呼喚聲,其實,只是有人在遙遠的異國他鄉,透過幽冥血羅旗所傳過來的,攝魂之音。

    顧飛寒。

    是他已經第一時間地,感應到了她的歸來,而透過幽冥血羅旗的奇異聯繫,向她開始召喚了!

    「不是……元豐啊……」

    雲若水在半空中低頭垂眸,一聲輕歎。心下裡此時的感覺,一時之間,竟不知道是喜是悲,什麼滋味。

    心田的呼喚狂潮仍在一**地湧動。可是,明瞭到此刻呼喚她的不是別人,而正是顧飛寒之後,她對於這強烈的呼喚之意,便再也沒有一絲一毫的,感覺了。

    管他什麼幽冥血羅旗,什麼顧飛寒。

    不是她的元豐。不是她的樂樂。其他所有的任何人,都不在她的心上。

    她仰天長噓了一口氣。遙目四顧,認清了前往四川,樂樂所寄養的那戶農家的方向。然後頭也不回地,如電she長空,疾馳而去。

    ——樂樂,你等著,娘親這就來,看你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