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困而知之

正文 十一 恰到好處 文 / 志龍

    調查組就盧東區衛生局及復興醫院的案子總算結案,有紀律處分的,有建議移交司法機關的;涉案金額逾二千萬,涉案人員共二十九人。當然,調查組成員名利雙收,可謂風光無限。金蓉因此被任命為一室副主任。

    但是,調查報告涉及陸曉凱的部分卻非常棘手。調查組組長李芳伏案苦思、斟字酌句,特別是在既要突出復興案子涉案經額之巨大又要遵循實事求是原則這二個方面她幾番修飾,但在要提交調查組討論之前,她卻心存疑慮、胸無成竹,一再改變討論時間。金蓉得知後便給李芳出了個主意。於是,李芳將這項工作交給谷小保,一來試試谷小保的文字功底,二來也踢個皮球給谷小保,並當谷小保的面嚴肅通知調查組成員第二天晚上七時準時開會討論。

    然而,半個小時後,谷小保便將調查報告送交李芳。她立即拖動鼠標找到關於陸曉凱的部分,只見谷小保用加粗字體開宗明義地寫著「下列關於陸曉凱副區長的內容根據本案第1、2、3、4、6、7、8、9號卷宗整理,由於眾所周知的客觀原因未經證實。」再看內容,僅稍加修改。不同的是李芳細嚼慢咽,好比仕女繡花,小心謹慎;而谷小保大刀闊斧,好比籃球扣籃,簡單三步。

    「哎呀,小保,我是不是到更年期了,讓你見笑了。不過,只要市委通過了報告,我們就完成了階段工作,這比什麼都好。」李芳常常調閱市局的各種報告,她覺得谷小保與眾不同,感到別有新意。

    「李主任,有關陸區長,無證人亦無旁證材料,而且無法證實,我們只得實事求是。」

    其實,谷小保對復興案子心不在焉,他僅關心其中涉及陸曉凱的部分。在他參與的十幾次調查中,他有意出格提示,但令他遺憾的是,這些人對陸曉凱的內心世界一無所知,他未能得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他將精力繼續對準與陸曉凱聯繫頻繁、接觸密切的人,他調查他們的言行,定期檢查他們的通訊情況,但結果皆令他失望,似乎陸曉凱與海西斷絕了一切聯繫、消失得無影無蹤。他甚至萌發了調查蘇國慶的念頭,但他最終因幾次與蘇國慶直接面談而產生了蘇國慶確實不知情的印象以及考慮到蘇國慶這段時間特殊的敏感調查行動易被其察覺而引發不必要的尷尬和造成不利的局面而打消了念頭。同時,他深感由於工作性質、形式的改變以及特殊的調查對像自己的睿智已不復存在,身手不再敏捷,思路不再清晰,他幾乎失去他判定陸曉凱屬於出走的自信,調查工作進入艱難階段。

    正當谷小保為被借調到紀委工作後悔不已時,李芳主任請調查組成員聚宴慶功。幾杯下去後,李芳清清嗓子高聲說:「復興案大家不畏辛苦,連續作戰,鍛練了意志,提高了水平,取得了成績,市委、市紀委領導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第一,我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第二,感謝谷隊的加盟,調查工作如虎添翼;第三,我請各位談談感受。只能用一話。金蓉,你是老隊員,參加了多次調查,這次提了副主任,你先說。」

    金蓉如軍人似的大聲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怎麼個說法,解釋一下。」李芳發話了。

    「陳元取財於富人,陸區長取財於庸人。諸位想想,陳元當真不收禮嗎,非也;陳元當真不收窮人的禮嗎,yes!因為窮人看不起病,更動不了這樣的手術。他當然收富人的禮,富人送得大方,他收得高興。要不然的話,飛來飛去、高級酒店、出手不凡,他何至於心安理得。符益這種人,憑一張文憑,投機取巧,鑽營拍馬,混了個副院長仍不滿足,貪得無厭,不自量力,他不是庸人又為何物。倘若他不鑽營拍馬,我斷定他一輩子也別想當副院長,充其量治治感冒、發燒。關上門講,這種禮我也收,該收。對送禮人而言,有得有失,心理平衡,符合能量守恆定律。」

    「說得好,我代表大家敬你一杯。」有人說道。

    「我也有一句總結,但沒有夏主任那麼精闢。這就是:要會掙錢,更要會用錢。這是一個教訓。一方面,陳毅夫收受的錢物如數退交,他與我們一樣住幾十平米的老房,騎破舊的自行車,父母、家庭均未沾光,現如今,黨籍、職務一個不保,落得個身敗名裂,威信掃地。我真的沒弄懂一個正值壯年的陳毅夫怎麼會有一隻不合時宜的怪腦子,難道他天生就不會消費、享受;另一方面,符益幾年來行賄的費用就達幾百萬之巨,房車俱全,生活奢侈,從一個普通醫務人員爬到了區衛生局副局長。從這二個方面來看,符益的錢是活錢,錢生錢,他知道錢的用處;而陳毅夫的是死錢,不,那不是錢,是包袱,是累贅,陳毅夫要花精力、花代價去細心看護。此外,我認為陳元介於兩者之間,一方面風光瀟灑,奢侈糜爛,另一方面,沽名釣譽或者說虛晃一槍。聽說他常常接濟病人,幫助有困難的醫護人員,得名又得利。」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同志身有感觸地說。

    「你的觀點我不敢苟同。」李芳看了看谷小保。「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觀點。」

    「我的感受是一個問題,那就是:能不能做到恰到好處。」說話的是一位政法學院畢業的碩士研究生。

    「這個問題提得好。繼續說。」李芳感到好奇。

    「人們常說恰到好處是哲學追求的最高境界。就復興案而言,那就是能不能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

    「說明白些。」大家來了興趣。

    「陸上生活者,常受風沙侵蝕、明律暗習羈絆,因此,皮干舌燥,但其衣冠端正,言行自如;水中博擊者,常受水分澤潤,ziyou自在暢遊,因此,皮膚光亮,但其衣不遮體,醜態百露;亦有水陸兩棲者,yu形象時取其岸,yu光亮時取其水。岸居者,籍衣著正統自慰,亦思水分之樂,雖無溫飽之患,但需常忍乾燥之苦。偶遇水分撲面,優柔寡斷,心猿意馬,待返頭顧盼,見岸上之人屈指可數,且風沙有愈刮愈烈之趨勢,於是乎意堅者仍居其岸,意弱者濕鞋**;居水者,搏擊暢遊之後,澤潤光亮之時,亦生穿衣加冠之念,無奈涉水太深,此所謂由儉入侈易,由侈返儉難,思緒再三,權衡之下,寧失陸中像勿失水中光,於是乎意善者施仁,意惡者施暴。此二類龍為龍、鳳為鳳,一目瞭然,毋庸置疑;水陸者兩棲者,倘若相輔相成,調度自如,八面通衢,可保一時無虞。然居水者知其真形,居岸者亦知其虛像,百密間有一疏,難保一世無患。何以至此?彼等凡人也。因此,凡人切莫輕言恰到好處。好在我輩岸邊巡視,好比海灘救生,嘗得皮干舌燥又觀得水中奧妙。」

    「講得好,是那麼回事。」

    「古板,累不累,差點沒喘上氣來。」

    「研究生,水中奧妙你看過?即便看過,也沒真實感受。我倒覺得作為海灘救生員最有趣的是一隻笑臉和一聲驚訝。」

    「說說,怎樣的笑臉和驚訝。」

    「怎樣的笑臉呢,赤身**一邊做下水前各種準備工作一邊笑兮兮地看著救生員的笑臉時的笑臉;怎樣的驚訝呢,老運動員看著救生員嚴肅認真地為溺水者進行急救時所表現出來的嫻熟的驚訝。」

    「這麼說來,唯獨我輩鶴立雞群,絕對正確,如果參插、揉捻一些具體的材料,搞篇文章,當是復興案最好的註解。」李芳總結說。

    「我為陸區長感到驕傲。」一位年輕的檢察官看了看大伙。

    「復興案子與陸區長有關係嗎?」李芳yu打斷年青人的話題。

    「我叔叔是陸區長同學。無論陸區長發生了什麼,他的同學們對他的才、識、遇感慨頗深。他們認為陸曉凱是一隻犧牲品,他的命運必定以失敗告終。他們說他面對失敗如何蕭灑自如,他只能在國外做愚公,不能在國內做良民,他雖敗猶榮。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陸區長的行為恰恰為碩士說的恰到好處做了恰如其分的註解。」

    「我也有同感。」金蓉高聲說。

    「請問,你們是不是知道陸區長今日的下落、去處!如果他有什麼行動計劃,你們是不是參與策劃了!實施了!成何體統,不倫不類。別說了。陸區長不是你們討論的話題。難道,接下去我們要開個研討會,討論一番三十年後的紀委,一百年後的體制,再為修改聯合國憲章出謀劃策,盡一份微薄之力。夏主任,你現在是副主任,應該起表率、模範作用,虧你還有同感。」李芳強行打斷的金蓉和小伙子的發言。接著她用餐巾擦了擦臉頰,稍稍控制自己的情緒,然後拍拍谷小保的肩頭。「谷主任,我先說。你們談的都是精神、物質上的東西。取財之道、用錢之法、恰到好處,我認為大家應從案子本身、從人的本性、法律角度和犯罪根源等方面進行思考和總結,我們的調查絕不是最終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用一個個血染的案例警示世人,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總的來說,這次調查可以用乾淨、徹底、漂亮來形容,應了傾巢之下豈有完卵這句古語。谷主任,公安局搞的都是殺人越貨的事,不像我們專搞大魚大蝦。各位,我坦率地說,現在,我手頭的材料很多,只是我沒有時間、精力,但在有限的時間內,我要查有價值的、有意義的。這就要看你平常對紀委的態度了。說到這份上,我倒想插一段。過去,我們經常在復興看個病、開點藥。哎喲,你看這幫人,架著眼鏡,穿著白大褂,聚在一起天南海北、黑白美醜的有說有笑。你一開口,他們臉面上立即傲氣熏天,擺出一副不可一世樣子。其實呢,就是濫竽充數,極端地講就是冷血動物,根本沒有白衣天使的形象。谷主任,我想,你肯定有同感。有什麼了不起,查與不查誰都知道他們在搞什麼名堂,這是病人和患者的血汗錢呀。陳院長兼職醫院黨委書記,受黨教育和培養多年,還有一批支部書記也在內,太不應該。不查他們,民憤難平,是可忍,孰不可忍!不過現在,白衣使者們可認識我們啦。如果說以前的神態是本能的、是自然的,那麼現在,那種裝扮出來的親熱啊,那個似笑似哭的神態啊,更讓人噁心;還有甚者,抬頭一個李書記,低頭一個李組長,好像我當不當書記是他們決定似的。真叫人匪夷所思。其實,我明白他們這種笑的根源,這就是僥倖得逞之笑。我說完了,不妥之處請指正。」

    「李主任,是你的插曲說完了。」金蓉提出指正。

    「噢,是的,小金,我剛才說哪了?」

    「你說,看你們平常對紀委的態度。」

    「這一點還我要舉例說明!」

    全桌鼓掌。

    谷小保搓了搓手,笑了笑說:「李主任,我首先糾正你剛才說的話,公安局管的是殺人越貨的事。對不起。剛才,各位從各個角度、層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我覺得觀點明確、分析精闢、道理透徹,意味深長。我到紀委工作時間很短,雖然同是辦案,但我仍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覺。短時間內,有幸跟大家學了不少的東西,我謝謝大家。也許是巧合,對復興案,我的感覺是紀委的工作和醫院的工作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都是治病救人。從某種意義上說醫生也是海灘救生員。總之,我覺得紀委的工作很實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