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五 公安局長 文 / 志龍
石泉山莊的建設讓陸曉凱「感受」到電話、電視的便捷,從此,陸曉凱看到了清晰的圖像,亦可以在小木屋打開手機。
這天上午,陽光宜人,陸曉凱在屏崖山南架著畫板畫石泉建設工地。正畫著,遠遠地看見幾輛小車駛入村口開進工地,他機械地描上三輛小車。不一會,其中一輛小車開進村中,他目不轉睛地盯住這輛小車直到它停在陸小明家的門前。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位不速之客,而且肯定是奔自己而來,於是,他立即收起畫板,本能地一邊快速思索一邊趕回陸小明家。
「說曹操,曹操到。陸大海?我叫段德良。」一位穿公安制服的大漢走到陸曉凱面前並伸出手。
陸曉凱心裡咯登一下,他看到陸小明和李秋平神情嚴肅。
「畫家,握個手總可以吧。我叫段德良,新江縣公安局長。」這位叫段德良的人再一次明確身份。
「你好,陸大海。」陸曉凱努力控制自己並伸出手。
「據我所知,你在這裡畫畫有一段時間,收穫應該不小。」段德良打量著陸曉凱。
「當然。公安局長要掌握我的情況,完全可能。」陸曉凱遞給陸小明夫婦一個不以為然的眼神。「請坐。」
「我看你的身材模樣像北方人,可聽你的口音卻像南方人。」段德良笑著說。
「眼力還可以。干幾年了?」陸曉凱接過李秋平遞來的茶杯,反問段德良。
「畫家,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我認為畫家不像你一樣很難對付。我眼中的畫家應該是激情、亢奮、長長的頭髮、大把的鬍鬚、咪咪的眼睛,不修邊幅,不但口若懸河,而且肢體語言豐富多采。」段德良還是笑嘻嘻地說。
「山東人,」
「老鄉了,我祖籍荷澤,本地生本地長。山東哪裡?」
「荷澤?是的,我也是荷澤,但我從沒去過山東。」陸曉凱心想既然碰巧套了個老鄉,不妨就套得更近些。
「我父親是南下的,渡江後搞工作隊,後來留在地方工作。我也從沒去過山東,從來沒說過山東話。聽說你是海西人,海西話肯定不錯,下次我給你介紹幾位海西朋友,這裡有好些海西下放知青。海西話很好聽。」儘管不是他鄉遇故知,但段德良仍然顯得很高興。
「下放知青?好呀,說不準還有我姐姐的同學呢,應該我去拜訪他們。有空帶個路。」
「吸煙嗎?」段德良遞過一支煙。「老鄉,看上去你不像畫家,像幹部、教師,絕不像商人。」
「那你說我到底是幹什麼的?」
「我判斷是幹部。」
「判斷準確。我既是幹部,也是教師,還是商人。如果我按你想像中的樣子去上課,那我的學生早就跑光了。」陸曉凱也笑了起來。「老鄉,在公安局幹什麼呢?」
「怎麼,我沒說清楚。」
「噢,找我有事?」
「沒事。聽人說有位海西的畫家長住田畈,過來看看。給你個電話號碼,有事找我,我從不關機。我走了。」
「謝謝。段局長,吃餐農家飯怎麼樣?」
剛跨出門的段德良返身又進了屋,他再一次上下打量陸曉凱,好像要穿透陸曉凱的衣裝看出點什麼似的。他伸手握住陸曉凱的手說:「大海,叫我小虎,我六二年,屬虎,小名小虎,我的兄弟姐妹都這樣叫我。記住,我是主你是客,改日我請你,到時,你不能擺藝術家的譜子,老鄉嗎,隨便點。」
「小虎,我也是六二年的虎。到時虎與虎一同嘯嘯。」陸曉凱也挺客氣。他覺得段德良並無惡意,可交。
「好的。哎,兄弟,是不是遇上了麻煩?」段德良又坐了下來,他看了看站在一旁的陸小明說:「木匠,換杯茶。」
「怎麼說呢,一時失去了生活目標。」陸曉凱兩手一攤。「出家嫌清貧,耐不住寂寞。不過,田畈挺不錯。」
「我知道,無顏江東。生活有困難嗎?是不是有人找你追債?」段德良大聲地笑著說。
「沒問題,我留了一手。」
「太老實,沒聽說欠錢的是爺嗎。」段德良抬頭看看陸小明的屋子,又對陸曉凱說:「兄弟,既然耐不住寂寞,何不到我家去散散心,我老婆陪孩子在新西蘭讀書,我一人住,家裡寬暢著。」
「為什麼要陪讀?陪讀風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你家屬不工作了?」陸曉凱關心地問。
「不得已而為之。主要原因孩子小,二來我老婆原在縣中教英語,語言上比較方便。其實說來也挺可惜,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大海,山東人都這樣嗎?」陸小明在一旁聽得好奇。
「噢,我家也是這個情況。小虎,你有天馬行空、獨往獨來、一人吃飽全家都好的感覺嗎?」陸曉凱笑笑。
「段公安,就在我家吃,沒什麼好吃的。」見大家笑得開心,陸小明也提出吃飯的事。
「木匠,腿傷好了嗎?」段德良關心陸小明的腿傷。
「你們認識?你怎麼知道他的腿,」陸曉凱問。
「前二年,我在公安局做過木匠活。」
「哎,木匠,找到活了嗎?不幹活,家裡過不去吧?」
「還沒有。受傷之後,人好像就沒有以往那麼勤快,懶洋洋的。」
「我幫你找個事兒。」
「謝謝你。反正木匠的命。」沒等段德良說完,陸小明就搶著說。
「我到哪去找木匠活,當保安。工作不累,就是要守時間,一天要做十多個小時。我去幫你說,他們不敢欺負你,工資也高一點。誰讓你收留我們山東的落難老鄉呢。」段德良看看陸曉凱。
「謝謝段公安。」李秋平高興地說。
「兄弟,我還有事,不陪你了,改日再聚。中不中?」
「中。」陸曉凱起身說:「慢走。」
段德良撣了撣身上的花生皮,整整衣服,開車走了。
陸曉凱看段德良離去的身影說:「小明,他是公安局長?」
「是真的,我認識。他當了好多年局長了。」
「大海兄弟,因為你,我家小明找到事做了。」李秋平滿懷深情地望著陸曉凱,她雙手遞過茶杯。
雖然陸曉凱酒量不錯,但也有喝高的時候,每當這時,勞chun燕會在數落幾句後像李秋平一樣滿懷深情地望著自己雙手遞過茶杯,幾乎同樣的動作、同樣的眼神。
這讓陸曉凱想起了勞chun燕。幾個月來,他多次想起她,儘管他揮之不去的思念深深地藏在夜晚,藏在心底;幾個月來,一個千年的人生問題——問世間情為何物——一直困擾著他,夫妻究竟有幾分真情。正因為他瞭解勞chun燕,因此,他在離開海西前給她留下了那封信,其實,他主要想給她留下一個心理準備的時空,他相信這不僅僅有利於勞chun燕還有利於陸岑。無論與勞chun燕的情感如何,畢竟這個十五年的家庭因自己主觀的、人為的原因而散,責任全在自己。
那麼此時,勞chun燕在幹什麼?她能否承受眼前的一切?她的心理、感情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這壇十五年的陳釀打破之後人們將看到一個怎樣的勞chun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