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仙緣外史

大道小說網 第二章 冥冥滄桑緣 情牽宿世 三劫戀始 文 / 凌風傲月

    留在廟宇陪客的城隍爺滿臉堆笑,命座下小鬼擺席設宴,滿設珍饈百味,美酒佳餚,yu款留相待十二位神君。哪料不知甚麼地方獲罪天神,被其婉言謝絕。

    城隍爺不悅,死皮賴臉,再度苦留,被神君叱喝道:「我十二正神在天穹擔當要職,哪有閣下清閒?若耽誤了大事,你擔待地起麼?簡直不知輕重緩急,哼!」

    城隍爺面色通紅,尷尬無已,莫敢出言,抱拳行禮,怏怏而去。六丁六甲冷笑不止,暗罵下界小神無知,此等身份,也敢與天神共席!諸神當下即離土地廟。

    天界丁甲神分為兩批行路,六丁同行,六甲改道。丁卯yin神、丁巳yin神、丁未yin神、丁酉yin神、丁亥yin神、丁丑yin神帶領碧靈仙子的仙靈去尚書的府邸投胎托生。

    六甲神甲子陽神、甲戌陽神、甲申陽神、甲午陽神、甲辰陽神、甲寅陽神帶領護天神將的仙靈去公冶世家投胎托生。如此行事,乃是避免仙靈投胎時怒怨。

    六丁六甲沖天而起,隱身遁痕,朗朗青天,世俗之人眼目俱全,可是誰也難觀神跡。兩批神祇駕馭滾滾雲霧分至長安城西尚書府邸和城東公冶世家,須臾而至。

    眾神候到子時,在陰氣最重的時候,放出仙靈。忽然,天眼觀之,見公冶世家和尚書府的半空上鬼氣滔滔,黑霧漫漫。是yin祟口內噴來煙,鬼兵暗出幽冥氣。

    精靈舞動,聚魑藏魍。黯淡濃雲蕩,乾坤動容,黑霧陰霾遮,大地蒙塵。這陣風可吹得鬼哭與神驚。原來幽冥地府派遣陰陽使者亦帶靈魂yu為待產之子附身成命,通靈結神。陰陽使者所致,鬼氣緊隨,yin極氾濫,以至如此。又因天意所至,該此處遭此風災!

    甲子陽神和丁卯yin神通靈入玄,妙至極矣!分別對東西兩方的陰陽使者所說之語,言無差別,道:「鬼使有所不知,玉帝敕命丁甲神為犯戒之仙投胎重生。

    「方問城隍土地,才知此家有子將生,故來來送仙靈投胎。不期地府早有安排。請鬼使顧念天神不能久羈凡間,事當從速歸天,讓其仙靈投胎於此家可好?」

    東西兩方的陰陽使者亦說同樣之話,恭恭敬敬的道:「神君何必客氣?但請自便。況天下每日新生嬰兒不可勝數,還怕這兩個靈魂沒處安置?在下理當謙讓。

    「既然這兩個未出世的嬰兒乃是轉世天仙,應念其曾有功勳,成仙不易,當頒以殊待,在下當請幽冥教主對出世後的兩人格外照顧,轉世輪迴間福多禍少。」

    丁卯yin神和甲子陽神不答,道:「仙靈轉世之人,長大後會有劫運,天界自有安排,不勞地府操心。」陰陽使者唯唯諾諾,作辭而去,丁甲神送出五十餘里。

    按原路返回,丁卯yin神將碧靈仙子的仙靈按入尚書小妾的腹內。甲子陽神將護天神將的仙靈按入三少爺之妻孫夫人的腹內。大功告成後,六丁六甲駕雲歸天。

    凡幽冥地府派遣陰陽使者送靈魂入母腹內,即從當時算起,靈魂於周天之期,和腹內胎兒靈魄融合,才生感觀。滿周天後,胎兒當生。仙靈入腹,亦復如是。

    翌日子時,公冶世家三少爺之妻孫夫人誕下男嬰。公冶世家乃天下武林第一世家,武學淵源,家族興隆,高手輩出,如日中天,在江湖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也是六丁六甲在天時與前世的護天神將交情非淺,才會讓他的仙靈於此家投胎。否則,將其仙靈投生於貧瘠之家,也未嘗不可。反正玉帝敕令,只是把二仙貶入凡塵,令其受「三世劫緣」之苦,又無明確指定非得投生於哪家哪戶!

    公冶世家五世同堂,家主公冶羲轅有同胞兄弟四人,皆武藝超凡,神鬼莫測。公冶羲轅生有五子二女。三少爺公冶浩然喜得貴子,此子色相妙好,觀者無厭,為其取名為公冶風漣。家族上下,無不歡喜。設宴邀請江湖同道歡慶三ri。

    想那公冶風瀲原為鎮守靈霄寶殿的護天神將托生,仙靈轉世,絕非凡俗。他幼而敏慧,才智絕佳,令人驚歎。

    於此同時,吏部尚書僕she的小妾誕下庶女,取名為夏子嫣,「夫妾」歡慶,不在話下。夏子嫣為瑤池仙境的碧靈美仙子托生,自幼絕頂聰明,深得家人溺愛,嬌慣得刁蠻任性,無法無法,最愛闖禍。

    時光任流逝,歲月無情,隨玉兔金烏之巡梭。公冶風瀲和夏子嫣自大唐貞觀元年出生,今貞觀十九年,兩人同樣都是十九歲,男的越發俊雅,女的愈加貌美。

    話表天下除卻各大海域,按方位另有四大部洲,分別是東勝神州、南贍部州、西牛賀州、北俱蘆洲。南贍部州偏東地帶為神州中原,就是陝西大國長安城。

    此繁城古都佔盡有理地勢,地大物博。乃大唐開國立基之地,說不盡那龍蟠形勢、奇勝之方,若天府瑤京。商紂末後,周、秦、漢歷代帝王建都興國於此地。

    貞觀十九年正月七日,正西方忽然滿天瑞靄,陣陣香風。而長安洪福寺的幾株松樹一顆顆枝頭俱向東偏去。

    原來,貞觀三年九月,唐三藏奉太宗聖旨前往西天拜佛求經,臨行時唐三藏言道:「此赴西天,或三五年,或六七年方回大唐。但看松樹枝頭若是東向,即貧僧歸期!」

    唐三藏佛口聖言,天亦從之,當應此預。長安城的男女老少無一不知唐三藏取經歸來,無數人似潮湧般奔向西街爭相觀看。

    卻說三藏入唐境、途徑于闐時,即上表參奏。太宗在洛陽下敕、予以慰勞,又起駕回宮,安排迎儀。三藏由太宗自關外望經樓迎入,向皇宮迤邐行去。

    太宗擺駕,文武隨行,街道兩側的百姓早已齊刷刷的跪倒於塵埃,目睹聖顏,不勝之喜,山呼海叫:「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天下歸心,可見一斑。萬民同聲高喊,頓時聲沖雲霄、震耳欲聾,勝似雷霆之威。

    街道內側最前列跪著個少年。他丹鳳眼劍眉。雖稚氣未脫,但刀削般的英俊面孔猶若冠玉,俊朗非凡。

    英姿勃勃自有一股令人欽服的豪氣。身披錦衣,如墨黑髮散亂的飄於肩,隨風而舞,還有兩綹飄飄美髯,更顯風流瀟灑。

    少年耳畔突然傳來個氣憤地聲音。「喂!不長眼的東西,你的鞋底蹬髒了我的衣裙。」接著,少年的耳朵就被人揪住,又擰又拽。

    那少年大怒,跪著轉身,預備教訓這個揪耳的刁女,手掌揮起,未擊下。卻見是個嬌麗尤絕的少女。她鵝蛋臉型,肌映流霞。身姿苗條。簡直堪稱完美佳人。當然,只局限於是外表。

    她不敷脂粉,素顏更美。丹唇裡潔白的牙齒鮮明呈現,正在廝磨。晶亮動人的眼眸噴出憤怒之火。她渾身隱隱散發出幽幽蘭香,沁人心扉,少年不禁癡迷。

    少女披著淡藍色邊沿散花衣裙,戴著雕刻華美的美玉耳墜。黃金和翠玉做為配掛的首飾,點綴的稀世珠寶照亮了美麗的容顏。

    靠經她膝蓋處的藍衫裙擺,果真有個骯髒的腳印。

    少年怒氣消了,垂下右臂,道:「小娘子見過背後長眼之人麼?」少女更怒:「還敢狡辯,想找死呀?」說著揮掌向少年打來,少年閃避不提。

    這時太宗已赦萬民平身,負手而立的少年微怒,揶揄地道:「簡直笑話,我跪在你前方,兩腳紋絲不動。明明是你的膝蓋連帶裙擺撞上我的腳,怎怨起我來?我還說你的裙擺弄髒了我的鞋底,怎麼樣?」

    「混蛋,髒鞋底能比得上淨衣裙?明明是後面有人瞎擠,我的膝蓋才會撞上你的臭腳。你卻藉機羞辱我,亮劍吧!」少女退後丈許,「刷」的一聲,拔劍在手。

    看熱鬧!是華夏民族的「優良傳統」,千古傳承,歷久不衰。見有人打架,頓時,百姓們裡三層外三層的圍將起來。有人勸導:「小姐,雞毛蒜皮之事,何須動怒?」

    少女呵斥道,指著那人的鼻子道:「莫非是你這傢伙在後面擠我,才心虛,出面解圍,回答我。」那人道:「冤枉啊!」少女道:「那就給本小姐滾遠點。」

    少年雖腰繫寶劍,但不想動手,怎會拔出?但嬉皮笑臉,不知有生出甚麼想法,語鋒也不在凌厲,溫和的道:「小姐現在脫衣服吧,在下拿去給你洗洗。」

    「嘩「的一聲,圍觀者大笑。少女更怒,揮劍虛劈幾下,但見劍氣橫空三丈許。她嬌軀轉動,劍鋒變向,八方劍氣縱橫,好看煞人。好在這少女雖然不講理,但還算良善,沒傷著人。

    圍觀者嚇怕了,全部開溜,大街上只餘這對少年男女。少年在飛速閃避那少女劍招的同時,調戲道:「別打啦!小姐把眾人趕跑,就是不想讓大家看到你脫衣服麼?也對,只可讓在下飽覽春光。」

    少女氣的說不出話來,小臉憋得通紅,凌厲的殺招層出不窮。少年有著奇妙的步伐,捷若電光。劍砍不著,劈不中,只是在少女身邊兜圈子,有時還拍拍她的肩膀,摸摸她的腦袋。

    凌厲的劍氣,將街道兩側的店舖招牌擊碎,掉下來砸在偷觀者的腦袋上,發出嚎叫之聲。少女見眾人去而復返,又羞又氣。畢竟「優良傳統」—看熱鬧,是難以克制的。

    少女此時被恨意埋沒了理智,恨不得將那可惡的流氓少年刺傷,但對方的武功高出自己數倍,心知報仇無望。揮劍的同時,淒然淚湧,拋下長劍,遽然掩面而去。

    那少年大悔,見此情景,才知這少女性情高傲,開不得玩笑,忙追上去道歉,身法展開,猶若風行雷動。少女見他追來,怒道:「好個萬惡的狗賊,披著人皮的畜生。怕我ri後報復,竟痛下殺手。」

    「小娘子,你我嫌隙由淺至深,全因在下出言不遜,公冶風瀲在此謝罪,盼望饒恕則個!」少年在賠禮的同時自報姓名,可見歉意之誠。

    「哦,原來是公冶世家的子弟,難怪如此囂張,你叫我夏子嫣吧!」少女亦自報姓名,心裡盤算:「武林世家子弟,果是非凡。避而不攻,恐怖如斯。若一味蠻打,我決無勝算,莫若假意修好,伺機報復,才是上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