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仙緣外史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二章 翠華山群鬼聚會 文 / 凌風傲月

    崑崙奴抬轎,促趲行程,行彀多時,已是城外。走出了四十里遠近。再往深山裡走,道路崎嶇,沒甚人煙。不覺太陽星墜,密林邊,子嫣鑽出轎子,吩咐道:「把兩頂轎子藏好,莫讓賊子偷了去。大夥兒帶上鎬、鍬,跟我走。」

    正是那季秋天氣,看不盡那蘆花楓葉、野菊紅蓼。長空孤鶩飛,黯淡野雲墜。暮色藹藹,只見那疊石怪樣崢嶸,山se鎖深秋。滿目晚霞披彩景,風輕雲淡浮躁盡。輕風醉人,擷取花芳菲。桂花開,飄飛四野分赤黃,爭艷斗馨,花簇簇錦。飛鳥嘹嘹嚦嚦,鳴聲清脆。

    因怕碰上送殯之人,發生不必要的麻煩,子嫣就抄小徑上翠華山。漸至秦嶺北麓,沿途拔草尋路,攀葛附籐。逶迤行過山坡,漫路都是荊棘圍結,密密層層,牽牽扯扯,薜蘿纏古樹,根莖從地出。越行越高,但見那山崩後的礫石,沿溝谷堆積,形成斜坡。一片片巨石前擠後擁,似有翻滾奔騰之勢。

    礫石相互疊置,高低錯落,形狀千姿百態,嶙峋崢嶸,甚為壯觀。遙聞忽喇喇水聲聒耳,又行多時,忽見飛瀑如注,氣勢真是磅礡,傾噴而下,似滾雪湧chao,巨流擊石而響,轟鳴如雷。水花飛濺處,霧氣繚繞。

    山路曲折迴繞,穿過草甸,過秦楚古道,兩旁墨松蒼翠,直指凌雲。這時登上峰頂,來到天池「龍移湫」前,只見水se碧綠,清明如鏡,纖塵不染,群峰倒映。子嫣嘀咕道:「這一帶群山環峙,翠華峰更是崔巍險峻,峭壁聳立,若未修建棧道,簡直高不可攀。公冶家為何把蘇雨葬於此處?」

    眾人休息半個時辰後,天漸漸黑了。子嫣率領崑崙奴,很快就找到蘇雨之墓,道:「你們快些動手,把墳挖開!」眾人大驚,堅決不幹,有的說:「小姐,這麼做有損yin德。」也有的說:「墓中人剛死,鬼魂還在陽間,恐怕她會報復。」還有的說:「此事若傳出去,有損老爺顏面。」

    子嫣好說歹說,崑崙奴吃了秤砣鐵了心,無論如何也不敢掘墓。她沒奈何,痛罵幾聲,就親自動手,試想她嬌怯怯的千金小姐,縱會武藝,也做不了揮鎬破土這樣的重活,沒干幾下,就累得「珠沾玉容花含露,汗流粉面濕羅衫」。

    最後抽出利劍,劈出幾道劍氣開地,也是徒勞無功。反而激盪起泥土,把剛挖出的小坑給埋了。崑崙奴見小姐累死累活,都過意不去,紛紛上前,持鎬執鍬,不一會兒挖出一條通道,進入墓穴,啟開棺蓋。

    子嫣把蘇雨的屍體抱出,脫去她裝殮時穿的壽衣,換上自己預先帶來的肚兜、偏衫、藍襦裙、披帛、脛衣、羅襪珠履等全套裝束。崑崙奴目瞪口呆,面面相覷,皆思:「咱家小姐忒也膽大,忒能胡鬧。」衣裳穿戴好之後,子嫣慢慢躺進蘇雨屍體內。頓時,肉身與靈魂合一。

    須臾,子嫣睜開雙眼,跳了起來,摸摸身體各部分,頗為滿意,她仰天大笑幾聲,道:「大功告成,暫時先借用這具身體。再過一個多月,你主子我將去海外仙山,那時節,我的肉身亦已可用。」當下,崑崙奴又把棺材釘好,將墓穴掩埋,抄起鎬、鍬,全部扔進水池內。

    忽然,淅零零刮起狂風,飄飄蕩蕩。一陣透骨奇寒襲來,冷氣繚繞。遠方綠色磷火熒熒,似是鬼火。有個崑崙奴道:「我曾聞樵子說,翠華山玉案峰上鬧鬼,難道果有其事。」

    子嫣道:「沒出息,怕甚麼,不就是孤魂野鬼麼?前些日子在峨眉山,你主子我整日與群鬼為伴。待我去看看,你們幾個,好生護住我的**,站在這裡別動。」

    子嫣當下靈魂出竅,又成美鬼,漂浮向前,走出三里遠近,果然看見兩個女鬼,甚為漂亮。面生綠光,通體白衣,正在交頭接耳。子嫣上前道:「兩位姊姊,在此地何為?」女鬼見是同類,就消除戒心,道:「ri間,『龍移湫』邊有死者落葬,便是你麼?」

    夏子嫣道:「是我!是我!」女鬼又問:「你是怎麼死的?」子嫣道:「哎,娘親懷我時,動了胎氣。我生下來時,就帶有病根,自幼體弱,多疾纏身。爹爹為此不知花出去多少銀子,請了多少名醫,也未醫好。這幾年,又得了肺癆,每天都咳血。前些日子,淋了一場大雨,感染風寒,就要了我的小命。」

    女鬼道:「真是可憐,我雖也辭世,但生前無憂無慮,沒病沒痛。」子嫣道:「我這一死,才算徹底解脫,再不用受病患之苦。小妹生前與人為善,從沒做過虧心事,對得起天地良心。往昔沒造諸惡業,相信變成鬼後,也不會下地獄。」

    那女鬼道:「是啊,咱都是好鬼,從未害過人,是以至今都沒有地獄使者來勾我們倆姊妹,受那煉獄折磨。也不用入輪迴,流轉六道。我倆陽間事未了,才在翠華山暫居,等哪天想做人了,就去投胎。」

    子嫣道:「哦,如此說來,yin鬼亦能常駐人間?」女鬼道:「是的。今夜大鬼巫召集各洞之鬼議事,妹妹,你也同去瞧瞧吧?」子嫣道:「是麼?這山上還有許多鬼靈麼?他們住在甚麼洞裡?」

    女鬼道:「翠華山有三峰六洞,分別為翠華峰、玉案峰,甘湫峰;六洞為冰洞、風洞、金花洞、八仙洞、呂公洞、黃龍洞,各峰各洞,共計有千餘鬼靈,尊大鬼巫為王。」

    夏子嫣道:「這大鬼巫是甚麼來頭?」女鬼道:「本是天子駕下朝臣,聽說官還不小,是個宰相,任刑部尚書,叫張亮,因謀反罪,被誅。本歲三月份,張亮帶著五百個義子上翠華山。當時,山上不算他們,還有六百鬼靈,全被黑煞歷鬼施法擒住,逃脫不得。說要進獻給終南山鍾馗,當食物吃掉。

    張亮率義子,以巫術殺滅黑煞歷鬼,救下我等。他又去找鍾馗,鍾馗說並未讓黑煞鬼王抓眾鬼供自己食用。後來才知道,黑煞鬼王,是想將六百鬼靈精氣吸盡,練他的邪功。但為何虛言誆騙,說是獻於鍾馗進食,這就不清楚了。眾人感其恩德,遂拜之為王,尊為大鬼巫。」

    子嫣心裡想道:「張亮來過我家,我識得他。爹爹曾說,他只是涉嫌謀反,但並無真憑實據。只是收養了五百個義子,我姑父就處決了他,未免太過分啦。」當下隨二鬼來至玉案峰之頂。此處多斷崖殘壁,一派山崩地貌。

    巨大的花崗岩,或立或臥,或直或斜。有的尖角突出,直指蒼穹。巨礫斷開所形成的狹窄通道,人可當成路徑穿行。山崩後,谷內兩側形成的垂直斷裂面,猶如刀削過一樣,光滑陡峭,十分險要,猿猴亦不可攀爬,氣勢及其磅礡。

    一塊大石雄踞,彷彿與山峰連成一體,周圍寸草不生。忽然,石上群鬼齊呼,聲如雷霆。子嫣來到此處,但覺寒風颼颼,砭人肌骨。畢竟她剛從肉身裡出竅,陽氣還未消盡。對這陰冷鬼氣頗為敏感。

    張亮振臂一揮,群鬼呼聲戛然而止,他道:「我張亮,於大業年間,投入瓦崗寨義軍,在李密麾下任驃騎將軍時就愛收義子,直至今日,數夠五百。這不過是張某人的嗜好而已。那李世民,不分青紅皂白,就給我定下謀反之罪。斬我張亮與四百九十九個義子。

    如今,化作冤鬼,但那無常並未拘捕我等下陰曹。這是上天可憐我有莫大冤屈,賜給的機會,讓我報仇雪恨。他李世民,雖治國有方,但也不是良善之輩。當年弒兄逼父,天下皆知。此等殺人狂魔,其罪當誅。

    我張亮,自問對大唐忠心耿耿,天地可鑒。一生正直為官,善於行政,頗有功績。攻高句麗時,亦立大勳。檢舉侯君集謀反,化禍亂於事發之前。抑豪強而恤貧弱,受官民愛戴。自問不是那貪利忘義、驕奢淫逸、為禍社稷的奸佞之輩。罪不當死。

    被斬於長安西市,也認命了,但不忍這個理。收養義子,何以構成謀反之罪?我張亮未具反形,罪從何來?況且更無叛逆之心。陝人常德玄告發我私養五百義子,與術士公孫常、程公穎等謀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我祖上貧寒,幼時務農,生逢亂世,遂一展所長,步入仕途。本yu封妻蔭子,光大門楣,但到了這步田地,我也不奢望甚麼,只求還我一個公道,一吐心中怨氣。孩兒們,事到如今,你說,我們該怎麼做?」

    諸義子齊聲道:「必滅暴君!必滅暴君!」其他鬼靈,因張亮救了他們的鬼命,不好袖手旁觀,先有幾個鬼喊道:「我等受大鬼巫洪恩,願助一臂之力。」見有鬼帶頭,餘下之鬼也隨身附和,齊聲喊道:「弒殺李世民!弒殺李世民。」

    某個義子道:「義父,咱們還有一層沒有考慮到。歷來帝王,皆有紫薇真元護體,能殺害得了麼?」張亮大笑:「哈哈哈隋煬帝、秦王帝楊浩被宇文化及縊殺;皇泰帝楊侗被王世充廢殺;南朝宋順帝劉淮被蕭道成廢殺;北周孝明帝被宇文護毒殺;北魏道武帝被拓跋紹所殺,歷朝歷代,弒帝之事舉不勝舉。甚麼紫薇真元,簡直大放狗屁,全是為蠱惑世人,而編造的。」

    眾義子齊聲道:「義父英明,此仇必能報也!」張亮道:「只是袁天罡、李淳風之輩,太過厲害,道法能克制我們這些鬼靈。須得想個萬全之策才是。否則,被打得魂飛魄散,灰飛煙滅,那可就連鬼也當不成,投胎的機會都沒了。」

    某個義子道:「義父,孩兒有個調虎離山之計,不知可行否,請義父斟酌。為報大仇,當不擇手段,正所謂無毒不丈夫。傳聞李世民愛女心切,我帶幾個兄弟,先去害唐太宗的公主,且擒而不殺,並讓其知之。他既知愛女被抓,必然派能制鬼怪的袁天罡與李淳風去拯救。」

    張亮大喜,道:「此計甚妙,你帶人即刻去辦。李世民最愛襄城公主、巴陵公主、衡山公主、常山公主,就找她四人下手罷。」那義子道:「李世民為人狡猾,素是個猜疑的人,恐其中有詐。現下,大唐與高句麗之戰,一觸即發,我假扮高句麗人,故意令人知曉,傳入長安,足可瞞過李世民。」

    張亮道:「不錯,今年李世民曾到漢陽,就是因為高句麗修道士入侵,他怕高句麗因憎恨大唐攻其國家,把自己女兒殺害。事不宜遲,你這就去辦吧。」那義子道:「謹遵義父之命。」言訖,就叫上百十人,飄飛而去。

    當下,張亮又道:「現下我們稍安勿躁,且按兵不動,待袁天罡、李淳風一出長安,咱們便殺入皇城。我會找幾個陽間之人,混入長安,刺探消息。好了,大家散去罷。我兒全留下,陪義父試煉巫術,尋一門最厲害的,爭取一殺必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