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章 胡才的決定 文 / 燕天

    第二十章

    幾萬能夠打敗西涼軍的白波軍,在這個時候絕對不可小瞧,他們手中才多少大軍?二十萬,但是他袁紹掌控的只有三萬兵馬,這比白波軍還不如,如果白波軍和董卓聯合,天下士人大敗,他袁紹怎麼辦?袁閥怎麼辦?

    為了自己,為了袁閥,袁紹不得不忍氣吞聲,

    同時,袁紹心裡還有一件事,那就是袁術。

    袁隗非常欣賞袁紹,多次在公開場合宣揚袁閥的下一代家主非袁紹莫屬。但袁閥這一代還有袁術,他的身份、官職都比袁紹要強。為了袁閥輝煌的將來,袁隗把這次討董重任交給了袁紹,讓袁術留在京城和自己同為內應。此事若成,袁紹功高蓋世,不但執掌大漢權柄,還理所當然成了袁閥家主。

    人算不如天算,袁術也不是個坐以待斃的人,他離開了雒陽,招募了幾萬大軍,得到了孫堅的支持,現在實力不比袁紹差。討董之事,事關社稷,袁隗再怎麼糊塗,也不會讓兩個袁閥的人同時指揮。兩個人做事不但無法協調,參予此事的袁閥各路勢力也會無所適從,到底聽誰的?

    袁紹明白袁術這是在幹什麼,他和袁術一向不和。袁紹瞧不起袁術,認為他不學無術,是個紈褲子弟,敗家子。

    袁術更瞧不起袁紹,在袁術的眼中,他才是袁閥的嫡子,袁紹一個婢女生的,怎麼能與他相比?

    袁紹為什麼會承認胡才的身份,就是因為他袁紹和胡才同病相憐,如果他不承認胡才的身份,不僅僅白波軍會投靠董卓對付他們,而且對他成為袁閥的閥主產生不利的影響。

    這是袁紹萬萬不想看到的。

    袁紹和袁術之間的事袁隗一清二楚,他知道袁術不會聽命於袁紹的。當他聽說袁術到了南陽後,立即知道事情不妙了。但是此時已經來不及了。

    袁術知道自己沒有袁紹的本事多,但他很聰明,他直接到了袁閥的根基所在。汝南、穎川、南陽三地遍佈袁閥親族門生故吏,袁術到了這裡如魚得水,要什麼有什麼。

    果然,袁術得到三公檄書後,立即急書豫州的孔胄等人,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聽我指揮,把軍隊和糧餉都給我運到魯陽來。他甚至還給袁紹寫了一封信,叫他不要瞎指揮,說攻擊雒陽的事由我來作主,我是家主。

    袁術的表現讓袁紹又驚又怒,但是現在袁術手中四萬大軍,兵強馬壯,袁紹也不可能壓的了他。

    同時,袁術對攻佔雒陽沒有任何信心。或者說他從來沒有想過去打雒陽,特別是現在他手中的這些州郡兵馬沒有經過訓練,沒有精良武器,是烏合之眾,和北軍、西園軍沒得比,和西涼兵那就更不能比了。

    所以,他根本不看好與董卓之間的戰鬥,雖然兵不jing可以用數量彌補,但領兵的人如果不擅長打仗,甚至還有保存實力的想法,那這個仗根本就不要打了,但現在袁術的情況恰恰就是如此。

    袁術是個野心勃勃的人,要知道他離開雒陽,並不是為了討伐董卓,而是在擴充地盤,在袁術看來,董卓獨攬大權,天下大亂,他應該趁機擴充勢力,爭霸天下,而不是為了什麼豪門士族的未來。

    於是他的眼晴就盯上了南陽和荊州。南陽僅人口就有兩百多萬,是大漢帝國最富裕的一個郡。不過南陽緊鄰京畿,沒有緩衝地帶,所以袁術還想要荊州。此時,袁術的心思已經不在攻打雒陽上面了,他一心想著如何圖謀地盤,連晚上做夢都想著這事。

    袁術想控制南陽和荊州,孫堅就是他的刀,他給長沙太守孫堅寫了一封密信,把王睿和張咨背叛討董聯盟的事隨便說了一下,叫他立即帶兵到南陽來,順路把兩人都殺了。孫堅以討董為名北上,這兩人必然沒有防備,一殺一個准,不費吹灰之力。自己要是帶兵南下去殺,那可就是連番血戰,白白便宜董卓了。

    孫堅是誰?江東門閥孫家的家主,驍勇善戰,麾下猛將如雲,袁術的信一到,孫堅一點沒猶豫,滿口答應。為了袁術的信任,他回信袁術說,待我把家小送到揚州廬江郡,立即整兵北上討董。

    袁紹知道,孫堅出手,整個荊州和南陽就掌控在袁術手中了,這是他無任如何都不想要的,袁術越強對他越不利。

    但是現在他拿袁術沒辦法。雖然他想利用曹操對付袁術,但是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所以現在袁紹面臨三個問題,天子,胡才,袁術,不過天子他是不會說出來的,而胡才就是重中之重。

    眾人聽完袁紹的話,一個個心裡沉甸甸的,屋內的氣氛顯得非常壓抑。

    「征北大將軍胡才怎麼說?他對此事可有明確的態度?」審配小聲問道。

    逄紀回答道:「胡才雖然是胡廣的孫子,但是自小流落民間,他不是士人,他沒有答應起兵,甚至派兵向河內壓境,這說明什麼?說明他為了保住河東,行割據之實,已經徹底背叛了大漢,完全不知道還有忠心報國這件事。白波軍統帥?無任他的身份再怎麼高貴,他的身上就是有一股匪氣,他雖然投靠朝廷,但是他野心勃勃,他和董卓一樣,都是傾覆我大漢社稷的禍國之臣。此人將來對大漢的危害,將百倍於董卓,此人不除,我大漢永無振興之日。

    辛評點頭道:「胡才雖然是胡家的人,但是他除了打仗什麼都不懂,這種人恃功自傲,驕縱枉法,眼裡根本就沒有禮法二字,一旦掌權,必將禍國殃民。看看他這幾年都做了什麼?加入黃巾軍,建立白波軍,佔領河東,開放鹽鐵經營,與朝廷大軍大戰,以武力威脅朝廷,這是一個殘暴、血腥、野蠻、貪婪、權yu極強的禍國殃民之人。」

    「這次他對我們都說了什麼?兩個字。錢糧,他既要錢又要糧。我看他不是要錢糧,而是看上冀州這塊肥肉了。出兵討伐董卓是剷除奸佞為國除害的正義之舉,他不但拒絕參加,竟然還以此要挾我們。他胡才算什麼東西,他真的是征北大將軍嗎?這是董卓封的,算不了什麼,我看他居心叵測,白波軍與黑山軍、黃巾軍同出一脈,現在黑山軍有百萬,加上青兗徐三地已經流民成災,暴在即,如果他聯合黑山軍和黃巾軍,到時候會怎麼樣?他居心叵測,居心叵測啊。冀、兗、青、徐四州假如同時陷入戰禍,大漢社稷就成了胡才的囊中之物了。」

    郭圖接著說道:「我們商量了一下,決定主動出擊,以形成破釜沉舟之勢,逼迫胡才迅速做出選擇。在今日危局之下,胡才要想確保河東,只有和我們聯手攻擊董卓這一條路。至於糧草問題?我們需要二十萬大軍的糧草,哪有糧草給他們?胡才說現在河東災民多,哼,對付這種人,唯一的辦法就是殺,把他們殺怕了,殺乾淨了,他們自然也就聽話了。現在胡才沒有糧草去打董卓,同樣沒有糧草去來打我們。我們用不著怕他。」

    許攸、荀諶、逢紀等人也紛紛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在他們看來,胡才並不可怕,他們可以承認胡才的身份,但是不能接受胡才的威脅。

    袁紹看著眾人,說道:「那我們就靜觀其變。不過,從現在開始,趕大量流民進入河東。」

    袁紹眼中閃過一絲厲芒,他到要看看,胡才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

    二月,酸棗會盟。

    數萬將士已經築起了三層土台,上面遍插旗幟,又樹立白旄黃鉞,正中金盤裡盛有兵符將印。眾位諸侯聚在一起,恭請袁紹登台。

    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早有人獻上檄文,就聽袁紹大聲讀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此時有人獻上祭祀之物,眾位諸侯一起上前,歃血為盟。

    …………

    大漢帝國初平元年三月。河東,安邑。

    由於雪災,胡才於年前購買的糧食大多被征賑災,結果導致白波軍糧食緊缺。

    正月過後,隨著袁紹等人的暗箱操作,流民象潮水一般湧入了河東。等袁紹準備以流民對付胡才之後,這股流民chao突然變成了驚濤駭浪,河東流民驟然猛增,糧食頓時成了稀罕物,價格一ri之間連翻數倍。

    這十幾萬,二十幾萬的流民讓軍幕府措手不及,一時間茫然無策陷入了困境。

    河東各地被數十萬流民團團圍住,淒慘的哭號隨著初春的凜冽寒風響徹四野,死亡的陰影霎時籠罩了晉南大地。

    征北大將軍胡才不顧軍幕府的強烈反對,斷然下令動用軍幕府的儲備金,「不管糧食有多貴,先買下來賑災再說。」

    但是河東的糧草有限,不足於提供給那麼多流民,胡才不能讓自己的軍隊沒有糧食,在保持軍隊一個月的糧草外。河東的糧食只能保障十幾萬流民,另外還有幾萬流民沒有糧食。

    明天有大量的流民飢寒交迫的餓死,甚至還引發了暴。

    同一時間,胡才下令吳慶的青龍軍嚴密監視關中的一舉一動,命令虎賁軍驃騎軍開始聚集。

    同時,胡才向河東的豪門世家借糧,為了糧食,胡才這一次是強制性借糧,他的秘兵早就把河東的豪門世家的情況摸清楚了。他拿第一個開刀的就是霍家。

    霍家因為霍邱、霍詩和霍平的原因,在白波軍中水漲船高,隱隱約約成為白波軍麾下的第一家族,在霍家儲備了十萬石糧草,這是胡才需要的。

    胡才找到了霍邱,直言不諱的向他要糧,他對霍邱說道:「現在河東危機,白波軍危機,為了渡過危機,必須有大量的糧草支持,霍家有大量糧草,此時白波軍正需要它們。」

    胡才說,霍家之所以有今天,是因為白波軍,是因為他胡才,如果白波軍滅亡了,他胡才死了,霍家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朝廷是不會放過霍家的,袁紹這些豪門士族,根本沒有把霍家放在眼裡。

    為了霍家,為了霍家的將來,現在必須拿出糧草來幫助白波軍渡過危機。否則白波軍倒了霍家也完了。

    霍邱現在是霍家的家主,他的一個女兒是胡才的正妻,他的兒子是驃騎軍的一個校尉,他也是軍幕府的人,在白波軍中如魚得水,特別在知道了胡才的胡廣的孫子後,霍邱對胡才的態度一變。

    本來霍家就與胡才息息相關,現在胡才並不是簡單的賊寇,身份之高比霍家還要高,他自然不會像以前那樣對胡才。不過胡才要十萬石糧草,霍邱還是捨不得,霍家人口眾多,需要大量的糧食。

    霍邱最後答應給胡才八萬石糧食,胡才也沒有反對,霍家能拿出八萬石糧食,已經出乎他的意料了。本來他只需要五萬石。當然,霍家能拿出來,胡才自然不會客氣。

    有了霍家的開頭,河東的豪門世家開始把他們手中的糧食拿出來,你一百我兩百的,到也聚集了幾萬石。解決了白波軍的燃眉之急。

    當然,有些世家並不把糧食拿出來,胡才對他們也不客氣,以暗結匈奴抄家滅族,半個月內,河東被滅的世家二十餘個,得到糧食三十萬石,錢一億五千萬,黃金三千斤。

    有了這一筆財富,緩解了白波軍的危機,但也因此對白波軍對河東的統治蒙上了陰影,這對白波軍非常不利,但是這個時候胡才已經顧不了許多了。

    緩解了危機,胡才就把問題放在董卓和袁紹身上,現在他們之間的鬥爭,他的白波軍到底怎麼辦,他其實還沒有想好。

    袁紹討伐董卓失敗,董卓就會對付他,袁紹討伐董卓勝利,袁紹就會對付他。雖然他知道歷史上討伐董卓的結局,但是歷史已經被他改的面目全非,他不能只能依靠這所謂的歷史上。

    胡才知道,在袁紹這些人眼中,數十萬災民的性命就是比不上所謂的大漢社稷?大漢社稷摸不著,看不見,虛無飄渺,它到底是什麼?是大漢的萬里疆域還是大漢的五千萬黎民?如果社稷是指疆域和黎民,但是他們為什麼對這些災民棄之不顧?

    董卓嗎?呵呵,這其實是因為袁紹他們的野心。但是他應該怎麼辦?像袁紹他們這樣他做不到,但是這影響到白波軍的發展,這值得嗎?

    胡才苦思冥想,但一直沒有他想要的答案,他的整個人變得沉默不語,渾渾噩噩地跟著南下大軍急速向大陽而去。

    這一次去大陽,目的是為了增加對董卓的壓力。所以他這一次帶了驃騎軍和近衛軍,近衛軍和驃騎軍一樣,人人會騎馬,每天進行騎兵訓練,戰鬥力雖然比不上驃騎軍,但也不可小瞧。

    大軍走到鹽城附近時,胡才突然被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驚醒了。他茫然地抬頭看看遠方停止行進的近衛軍鐵騎,不知道前面出了什麼事。

    晏明打馬狂奔而來。

    「大人,前方有數百具屍體,都是凍死餓死的災民,很慘……」晏明眼圈紅紅的,沒有說下去。

    胡才愣了一下,心裡慘然,半天都沒有做聲,「怎麼會這樣?」

    「這裡是鹽池岸邊,河水正在解凍,晚上非常冷,正好這兩天氣溫又陡降,災民大概沒有注意到溫度的變化,再加上食物不足,沒有御寒衣物,所以……」

    胡才神色黯然,他雖然殺人不眨眼,但是這只是對敵人,對於黎民百姓,他不會那麼殘忍。

    沒有黎民百姓,哪來的社稷?哪來的江山?哪來的帝國?

    四千近衛軍在掩埋凍死在河邊的災民。僥倖活下來的人趴在親人的屍體旁嚎啕大哭。

    胡才席地而坐,伏案疾書,任由刺骨的寒風鑽入冰冷的鎧甲裡。

    這個時候胡才已經顧不了那麼了,無任董卓還是袁紹,他都一個不相信,所以,他為什麼要幫他們呢?

    他命令虎賁軍立刻南下,準備攻打雒陽,同時派人去告訴袁術,他胡才願意幫助他入主雒陽。袁術是當今天子所拜封的後將軍,官職遠遠要比袁紹大,又是袁閥下一代的家主,他才應該是討董大軍的首領。如果袁術不願意,白波軍就攻擊他。

    胡才相信袁術一定不會拒絕,到時候他一定會與袁紹分庭抗禮,這對白波軍來說是一個機會。

    ………………

    胡才的兵馬聚集瞞不了有些人,董卓和袁紹先後得到消息,董卓是大驚,袁紹是大喜,幾萬白波軍聚集大陽,如果渡過黃河,佔領陝縣,對董卓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董卓連忙命令牛輔的大軍進入河東,攻擊白波軍的青龍軍,同時給李傕增兵一萬,讓他拖住白波軍主力。

    同時命令河內呂布攻擊王匡的大軍,提前發動戰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