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二章 董卓的決定 文 / 燕天

    第二十二章

    西涼軍中,李傕、郭汜、牛輔、張濟是董卓的心腹,接下來才是胡軫、徐榮他們,而胡軫和徐榮的關係雖好,但文無第二,武無第一,胡軫和徐榮想一較長短,雖然在軍功方面,現在徐榮拿聯軍無能為力,胡軫自然欣喜若狂。

    胡軫安慰了徐榮幾句,然後說道:「徐大人,你兵力不足,吃虧也難免,敗了幾場小仗,沒什麼了不起,但現在叛軍蜂擁而來,大軍糧草嚴重不足,你如何守城?」

    徐榮歎道:「不守了,我要放棄滎陽。」

    胡軫嚇了一跳,「子烈,你擅自放棄滎陽,是要殺頭的。」

    徐榮微微一笑,湊到胡軫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怎麼樣?功勞都是你的,你幹不幹?這一仗如果打贏了,你就是將軍了。」

    胡軫猶豫不決,沉吟良久,「我看,此事還是先稟奏相國大人為好,一旦……」

    「此仗必贏。」徐榮皺眉道,「要打就是今天。明天叛軍將全部渡過汴渠,我們沒有機會了。怎麼?到了洛陽,膽子也小了?」

    胡軫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好,聽你的。」

    …………

    離滎陽城十五里處。

    率先渡河的曹操剛剛上岸,就接到了斥候送來的消息,徐榮已經放棄滎陽城,率軍向虎牢關急撤而去。

    曹操謹慎的問道:「城中可有人?」

    斥候搖搖頭,他們沒敢進去,但是面對曹操,他們不敢這麼說。曹操絲毫沒有猶豫,立即命令夏侯惇帶著一千人馬殺進城去。

    「快去告知鮑大人,請他從我們的右側敖倉方向渡河。告知張大人,請他從我們的左側方向渡河。爭取今夜有兩萬人進駐滎陽。」曹操志得意滿,高興的對站在身邊的曹仁說道,「子孝,我看徐榮不過如此嘛。」

    曹仁謹慎地看看遠處,小聲說道:「放棄滎陽?大哥,如果是你,你覺得現在有放棄滎陽的必要嗎?」

    「有。」曹操笑道,「如果我沒糧食了,我還會死守城池嗎?我會跑得比徐榮更快。哈哈,董卓十幾萬西涼軍加上西園軍,北軍,幾萬鐵騎,他有多少糧食?徐榮的兩萬大軍需要多少糧食?沒有糧食他能不退?」

    復侯惇飛速進城,分兵佔據了四座城門。

    曹操帶著大軍正準備進入滎陽,斥候飛速來報,胡軫的大軍不讓徐榮進關,雙方在虎牢關打起來了。

    「再探,一定要看清楚了……」曹操大喜,急令五千人馬整軍向虎牢關方向急速前進。他打算趁機渾水摸魚,重創徐榮和胡軫。

    大軍很快就來到虎牢關。斥候連續回報。胡軫死守關隘,徐榮的大軍鋪天蓋地,正在瘋狂攻擊。

    曹操笑道:「不要急,我們慢一點。等他們打累了,徐榮就死定了。」

    曹操命令大軍停在距離虎牢關十里的虢亭,靜待最佳出擊時機。就在曹操和曹仁等人談笑風生的時候,從滎陽方向急速跑來一匹快馬,馬上騎士血染戰袍,狼狽不堪。

    「大人,鮑信大人在敖倉中伏,請求大人急速馳援。」

    曹操大驚,「誰的兵馬?徐榮嗎?」

    「是胡軫,是西涼軍警銳。」那個斥候驚魂未定,嘶啞著聲音說道,「我們正在渡河,胡軫的大軍突然從黃河方向殺了過來,我們措手不及,死傷極為慘重,請大人速速救援,否則就要全軍覆沒了。」

    「徐榮在哪?虎牢關下到底是誰?」曹操抬手一鞭,狠狠地抽在了一名斥候身上,「給我再探。」

    「撤,撤退,到敖倉,到敖倉……」

    曹操帶著大軍飛速前進。

    斥候不停地縱馬回報,「大人,虎牢關關門大開,徐榮的人馬已經殺進去了。」

    「大人,虎牢關已被徐榮攻陷。」

    「大人,虎牢關城樓上豎起了徐榮的戰旗。」

    曹操暗自驚駭。徐榮想幹什麼?他難道想攻打雒陽?反董卓?袁紹有這個能力收賣徐榮嗎?

    不過徐榮的大軍在虎牢關,他不用擔心被徐榮襲擊了。

    曹操的五千大軍沿著旃然水一路向東狂奔,面對四門大開的滎陽城,誰都沒有興趣再看一眼。

    黃昏時分,胡軫看到曹操的援軍趕到,急忙指揮大軍撤出了戰場。

    鮑信的五千人馬戰死大半。汴水河上飄滿了死屍,鮮血染紅了河水。血腥狼藉的戰場上,鮑信跪在弟弟鮑韜的遺骸前,抱頭痛哭。

    橋瑁、劉岱、張邈等人得到消息,連夜撤軍而走。

    曹操率部斷後。他指揮士兵簡單清理了一下戰場,然後和鮑信兩人帶著大軍匆匆渡河。

    黎明時分,大軍趕到了垣雍城,將士們疲憊不堪。然而,徐榮的戰旗卻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天際之間,血色朝霞之下。

    一萬大軍在徐榮的帶領下展開猛烈的攻擊,曹操的大軍猝不及防,被徐榮殺的丟盔卸甲,一瀉千里。

    「撤退。」

    曹操臉色鐵青,他一世英名,被徐榮這個無名小卒殺的丟盔卸甲,這讓他如果面對世人,這一戰,八萬聯軍損失兩萬,徐榮一戰成名。

    這一刻,曹操終於明白,徐榮攻打虎牢關只是為了迷惑他,徐榮有兩萬大軍,把一萬大軍隱藏起來,面對這一萬守株待兔的徐榮大軍,聯軍人困馬乏,怎麼會是對手?這徐榮,不簡單啊。

    胡軫知道徐榮打敗曹操大軍,臉色鐵青,連忙率軍佔領榮陽。

    看到徐榮帶著俘虜返回,胡軫臉色鐵青:「好你個徐榮,害的我好處,還說什麼大功勞,這功勞被你拿去了。」

    徐榮嘿嘿笑道:「文才,下一次一定給你。」

    胡軫冷哼一聲:「華雄馬上就會來了,我可能被調到河東,這功勞沒我的份了。」

    徐榮一愣:「怎麼回事,白波軍出兵了?」

    胡軫點了點頭:「不錯,白波軍幾萬大軍虎視陝縣,這對我們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危險,這一次去河東,恐怕……」

    說到這裡,胡軫不由遙遙頭。

    「怎麼,你害怕了?」徐榮笑道。

    「害怕?不,只是簡單白波軍不好打,這些諸侯聯軍不過是烏合之眾,但是白波軍都是能征慣戰之師,而且還有大量匈奴鐵騎,上一次李傕將軍失敗,就是因為這些匈奴鐵騎,現在西涼軍兵馬不多,哪怕李傕將軍和牛輔將軍的兵馬加起來,也不過五萬人,但這五萬不可能全部去對付白波軍,關中需要兩萬兵馬鎮守,所以兵馬只有三萬,而且這三萬兵馬包括李傕的兩萬殘軍,面對白波軍和匈奴鐵騎……」胡軫遙遙頭,苦笑一聲。

    「放心,河東打不起來,相國這個時候不會與白波軍打。」徐榮意味深長的說道。

    ………………

    雒陽。

    胡軫,徐榮的大勝雖然振奮人心,但是白波軍虎視眈眈讓董卓寢食難安。

    就在他和李儒等人商議對策的時候,郭汜來報,呂布利用并州狼騎打敗了袁紹軍,董卓一愣,他沒想到呂布打敗了袁紹軍,這呂布怎麼會這麼厲害?這讓他削弱呂布的計劃落空。

    這時,樊稠急報,長沙太守孫堅突然出現在魯陽,他和袁術合兵一處,以兩萬大軍猛攻梁縣。梁縣失守。

    京畿突然風雲變色,局勢對董卓非常不利。

    董卓咬咬牙,怒聲說道:「把洛陽燒了,我們撤回長安。」

    「主公萬萬不可。」李儒大驚失色,

    「為什麼不可?呂布雖然打敗了袁紹大軍,但是袁紹大軍主力還在,呂布也知道了我們的目的,下一次不可能按照我們的安排去做。而胡軫他們雖然打敗了曹操們。但是曹操們還有幾萬兵馬,雖然有虎牢關在,但虎牢關能抵擋嗎?」

    董卓看著李儒說道:「另外,南方袁術和孫堅軍勢如破竹,一旦他們這裡太谷關,對於我們來說這意味著什麼?另外,白波軍對陝縣虎視眈眈,李傕如果抵擋不住,被白波軍佔領函谷關,到時候我們就是甕中之鱉。」

    說話間,他瞪著一雙眼晴,極力抑制著心中的憤怒,喘息聲異常劇烈。

    「主公,白波軍不足為慮,河東的情況我們都清楚,胡才不過一郡,佔領不到一年,有多少糧草?幾萬白波軍的開銷,幾十萬災民,胡才怎麼安置?沒有糧草,很快就會崩潰。而白波軍和我們一旦打起來,沒有一年半載,戰事根本不能結束。試想征北大將軍怎會行此敗亡之計?」

    李儒大聲說道,「我看征北大將軍此舉主要是威脅和鉗制主公,逼迫大人退出雒陽,然後實現三方制衡之局,以求迅速穩定局勢,他可以緩解河東的危機。」

    「以征北大將軍目前的實力,他也只能做到這一點,下一步,他可能要對付叛軍了。」頓了頓,李儒繼續說道,「據我們的消息,白波軍在東恆的兵馬沒有動,從東恆去河內,勢如破竹,一定我們離開雒陽,白波軍很可能進入河內,奪取糧草,這才是征北大將軍所需要的。在我們、袁紹、征北大將軍之間,征北大將軍的白波軍最弱,所以他需要在夾縫中生存,很顯然,征北大將軍懂得生存之道。」

    「另外,聽說青州的黃巾軍已經叛亂,而且規模和聲勢越來越大。我們先不管這個消息是真是假,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袁紹他們的日子也很難過。一旦袁紹和白波軍在河內打了起來,他們還敢攻擊雒陽嗎?河內被佔,冀州岌岌可危,要知道冀州不穩,叛軍的糧餉也就斷絕了。」

    董卓怒氣衝天地說道:「但眼前的事實是,袁術的大軍兵臨城下,崤、函之險也旦夕不保。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掌控雒陽了。沒有雒陽,我們就會被困死在關中,將來胡才和叛逆們一旦聯手,或者另建皇統,我們怎麼辦?所以只有燒了雒陽,只有這樣袁紹他們這些叛逆們因為有了篡國的機會,也未必會上下一心,攜手征伐。雒陽沒有了,天子也沒有了,爭霸天下的機會來了,這對手握軍政大權的州牧、太守們來說,擁兵自重,恐怕要比討伐我董卓更重要吧?到時候胡才身為征北大將軍,掌控幾萬白波軍,他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主公此言差矣,袁紹、胡才他們真的想攻雒陽?袁紹攻雒陽後天子怎麼辦?殺了天子?他就遺臭萬年,不殺天子,袁紹為什麼會起兵?將來天子長大了會放過他?所以,就算袁紹的大軍兵臨城下,他也不會攻雒陽。同樣,白波軍怎麼會攻雒陽?胡才雖然是胡廣的孫子,但是胡才不過是個私生子而已,在豪門士族中沒有什麼影響力,他佔領雒陽就是以天下為敵。更何況現在胡才的兵馬大部分是新兵。胡才會用他們來拚命?況且,主公戎馬一生,歷經百戰,什麼時候做過這種玉石俱焚之事?主公如果都這樣打仗,早就身首異處,戰死疆場了。」

    董卓驀然醒悟到什麼,臉色一變,渾身上下不由自主地出了一身冷汗。正如李儒所說,自己被巨大的壓力壓垮了,竟然在突然之間失去理智,方寸大亂了。董卓慢慢坐了下去,呼吸也漸漸緩和下來。

    李儒看到董卓怒氣漸消,心神大定。

    李儒立即把眼前的形勢分析了一下,由於白波軍大軍聚集大陽,讓他們在雒陽的優勢喪失大半,目前繼續佔據雒陽已經非常困難。即使我們在黃河南岸和崤山、函谷關一帶投入重兵以保退路,但長安的危機已經凸現。一旦白波軍發起攻擊,造成三輔大亂,我們極有可能顧此失彼,首尾不能兼顧,以至於兩地皆失。所以,我們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撤出雒陽,主動退守函谷關、潼關,確保關中,以求重新奪回主動。

    撤出洛陽,固守長安、潼關、函谷關一線,就能以關中為依托,做到進可攻,退可守,把雒陽和中原各地完全置於西涼軍的攻擊之下。這對雒陽和袁紹他們的威脅要遠遠大於固守雒陽一地。

    其次,撤出雒陽,等於是向白波軍示好,我們一旦撤出雒陽,河東的白波軍不需要面臨我們幾個方向的威脅,胡才也不需要在南邊駐紮大軍,到時候胡才就會解決河東危機,還能再次和我們聯手打擊袁紹軍,把袁紹軍壓制在京畿之外,以實現制衡之局,但是我們是撤出雒陽,不是放棄雒陽,這雒陽還是我們的。無論是白波軍,還是袁紹他們的叛軍,誰都不能進入雒陽,換一句話說,河南尹是一塊禁地,誰想進來,我們就打誰。即使玉石俱焚,我們也在所不惜。

    李儒抬頭看著董卓,鄭重說道:「也就是說,這雒陽是一塊肥肉,但是卻是平衡我們與白波軍、關東的軍閥之間的肥肉。只要我們退一步,就可以坐山觀虎鬥,胡才想平衡,想發展白波軍,他的心思就是這個意思,他以為自己公開身份就能改變白波軍,他以為袁紹好欺負,他以為我們好欺負,將來,等我們恢復了元氣,我們就惡意破壞這個制衡,讓他吃盡制衡的苦頭。」

    「更何況,胡才的白波軍能向什麼方向發展?如果他去攻冀州,我們求之不得,如果與袁紹兩敗俱傷最好不過了,如果不打冀州,胡才怎麼發展?他一個河東才多少發展潛力?我們有關中,有西涼,袁紹他們有關東各地,到時候第一個滅亡的是胡才。」

    董卓此刻已經冷靜下來,他連連點頭,「好,此計甚好,胡才這麼囂張,是我們和袁紹他們還沒發展起來,等我們發展起來了,胡才不足為慮。」

    「主公英明,征北大將軍胡才這一次依靠的是幾萬白波軍和河東的地理優勢,而且我們經歷了雒陽之亂,又豪門士族鬥,才沒有把他怎麼樣,而袁紹他們離開雒陽幾個月,沒有發揮他們豪門子弟的潛力,只要有時間,就可以飛速發展。但是白波軍不同,一個河東能養多少人?」

    董卓笑了笑,他不得不承認李儒說的對,他有關中和西涼,胡才只有河東,除非去打冀州,發展得不到發展,這是他願意見到的,放棄雒陽,讓兩虎相鬥,才是最好的謀劃。

    「主公,如果胡才能聯合黑山軍和黃巾軍,到時候……」李儒陰森森的說道。

    董卓聞言哈哈大笑,白波軍、黑山軍、黃巾軍同出一脈,他們聯合不是不可能的,胡才也許不是袁紹他們這些豪門士族的對手,但如果聯合黑山軍和黃巾軍,袁紹他們不被打慘很難。

    到時候他在關中休養生息,胡才的白波軍,甚至黑山軍和黃巾軍與袁紹他們大戰……,想到這裡,董卓兩眼放光。

    「主公可以任命黑山軍張燕為征東將軍,歸胡才指揮。張燕有百萬黑山軍,一定對胡才不服,就是我們聯合佔領了冀州,主公只需要用離間計,胡才和張燕一定會自相殘殺。」李儒陰冷的說道。

    「好,就這麼決定了,馬上準備遷都。」董卓沉聲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