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六十五章 冀州大戰(7) 文 / 燕天

    第六十五章

    關靖反對道:「對面的白波軍只有兩萬多人,兵力比袁紹更少。我們打胡才,袁紹不會立即傾盡全力參予圍攻,袁紹他巴不得我們和胡才兩敗俱傷,但我們要打袁紹,胡才卻肯定要趁機撲過來吃掉我們。胡才只需要消滅我們,在冀州,袁紹就不是胡才的對手。」

    「至於糧草,大軍本身所帶的加上白波軍丟棄的,大約可以支撐五六天。這五六天內由於我們要連番激戰,軍隊人數會急劇減少,這樣我們支撐的時間會更長。有這麼長時間,難道我們還不能擊敗白波軍,越過界橋?」

    「但是三四天之後,如果我們還沒有渡過清河,袁紹定會發動攻擊,那時我們已經成了強弩之末,如何應對……」單經憂慮地問道。

    「按時間推算,黃河很快就要開河,田楷和劉備馬上就能趕到甘陵國。」公孫瓚冷笑道,「高唐城距離甘陵國只有一百里,田楷和劉備轉瞬及至,我就不相信袁紹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在這種情況下還對我發動圍攻。」

    「袁紹他之所以在冀州,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讓我們和胡才打,因為胡才的白波軍的原因,袁紹根本沒有能力佔領冀州,所以他想利用我們和胡才打,我們打的越殘酷,袁紹這王八蛋就越興奮。」

    「袁紹是頭狐狸,不會做吃虧的事。」關靖笑道,「我們只要在雲亭附近堅守不退,大量消耗他的兵力,袁紹馬上就會縮回去。我們退兵渤海、河間,白波軍佔據冀州西部的四郡,袁紹佔據魏郡、安平和甘陵。冀州就此一分為三,將來熱鬧了。」

    「立即派人趕到高唐,請田楷和劉備急速來援。」公孫瓚大手一揮,毅然說道,「天一亮,我們猛攻界橋。」

    …………

    凌晨,風和日麗。

    昨天,劉備帶著兩千人馬率先渡過黃河,越過緊貼黃河的大河故瀆,平安到達避風亭紮營。

    大帳內,燭火通明。

    劉備、關羽、張飛、簡雍等人圍坐在一盆炭火四周,低聲笑談。

    去年十二月,田楷和劉備率軍殺過黃河後,大大小小打了數十戰,非帶艱苦。許多時候將士們都是在冰天雪地裡和黃巾軍浴血奮戰,由於幽州將士比黃巾軍更適應這種嚴寒氣候,他們連戰連勝,一路高奏凱歌。

    田楷和劉備率軍殺到齊國的臨淄城後,出城迎接他們的是校尉鄒靖。老友相逢,大家都很激動。經過鄒靖的介紹,他們才知道青州刺史焦和已經在去年秋天病逝了。青州黃巾軍的勢力太龐大,焦和無法擊敗他們,只好帶著青州軍據城死守,天天焚香求神,日夜盼望援軍來救。援軍沒有盼到,焦和卻因為憂鬱成疾,一病不起,死了。

    焦和病逝後,老將鄒靖勉強支撐大局。鄒靖資歷很老,中平二年,漢陽賊邊章、韓遂與羌胡為寇,東侵三輔,時遣車騎將軍後皇甫嵩西討之。嵩請發烏桓三千人。靖上言:「烏桓眾弱,宜開募鮮卑。」事下四府,大將軍掾韓卓議,以為:「鄒靖居近邊塞,究其態詐。若令靖募鮮卑輕騎五千,必有破敵之效。」

    故爾,他曾隨前護羌校尉段熲參加過平定西涼的羌人叛亂,後在京中任職北軍中候、屯騎校尉。段熲任職太尉後不久因罪下獄自殺,鄒靖受到牽連,被朝廷罷職歸家。黃巾起事後,再次被朝廷征辟到青州任職校尉,負責平定黃巾之亂。

    在鄒靖的幫助下,盤駐在青州北部四郡國的黃巾諸部遭到了沉重打擊。黃巾軍無法抵擋,加上士氣低沉,紛紛逃入兗州境內的泰山避難,或者到東郡、濟北國等地會合大帥司馬俱。

    二月上的時候,鄒靖在田楷和劉備等人的擁戴下,暫領青州刺史,大力安撫青州百姓,重建郡國府衙。

    這時,公孫瓚的書信送到了,他在沒有任何聖旨的情況下,以自己奮武將軍的身份,任命田楷為青州刺史,劉備為平原郡太守,鄒靖為濟南國國相。一個將軍竟然任命自己的下屬為一方州郡大吏,這還是聞所未聞的事。袁紹任命州郡大吏,好歹還有個「承製詔書」充充門面。公孫瓚乾脆連門面都不要了,我的拳頭硬,我說了算。

    鄒靖當然不能忍受,也不能接受,但面對青州滿目瘡痍,餓殍遍野的現狀,面對幽州郡千里救援之情,在田楷和劉備等人的勸慰下,他也只好眼含淚水,步履蹣跚地帶著數千人馬去了濟南國。

    此時的大漢帝國國將不國,民生凋敝,生靈塗炭,此時此刻,再爭這些毫無意義的祖制、律法還有什麼意義?先讓百姓安寧修養,吃飽穿暖再說吧。

    公孫瓚同時在書信中詳細敘說了冀州近況。征北大將軍胡才已經到達界橋,白波軍和幽州軍之間的大戰已經不可避免,請兩位兄弟速速北上相助。

    田楷、劉備隨即商議出兵北上相助公孫瓚攻打胡才和袁紹一事。

    在三個月的轉戰征伐過程中,田楷和劉備的軍隊都有不小的損耗。兩人為了補充兵力,一路上從黃巾俘虜中徵募了大約兩萬多人,使青州軍的兵力迅速達到了三萬人。其中,劉備的兵馬達到了一萬人,這個時候,劉備開始建立了屬於他自己的勢力,一萬兵馬雖然不多,但是他有關羽張飛這樣的大將,簡雍這樣的謀士,已經算是小規模的軍閥了。

    田楷手頭拮据,他直言不諱地告訴青州軍的將士們,他說:「目前社稷危難,大漢傾覆在即,我等身為大漢臣民,當以拯救社稷為己任。既然此身都可以為國捐軀,還要錢財幹什麼?所以你們回去告訴士卒,沒有軍餉,現在大家能吃飽肚子就非常不錯了。將來青州穩定了,社稷安定了,大家也就有錢了。」

    田楷、劉備的軍隊是有三萬,但不能都去北上支援,考慮到青州的安全,考慮到在一旁虎視眈眈的黃巾軍,必須要留一部分軍隊駐防青州,否則這幾個月白忙了。田楷決定留一半軍隊駐守青州四個郡國,劉備率五千軍先到平原郡做好渡河準備,自己領一萬大軍隨後就到。請鄒靖回臨淄城主持青州諸事。

    這樣的安排,劉備沒有反對,劉備很聰明,他知道在現在,他手中雖然有一萬兵馬,但是在黃巾軍,黑山軍,袁紹軍,公孫瓚軍,白波軍之中,根本不算什麼,現在他只能依靠公孫瓚。

    沒有公孫瓚的支持,他劉備什麼都不是。

    劉備到了高唐城沒幾天,黃河就開河了。

    劉備和大家閒聊了一會,話題隨即轉到冀州戰事上。

    青州這兩年烽煙四起,百姓不是逃了死了就是被黃巾軍裹挾而去,田地荒蕪,顆粒無收,根本沒有錢糧。青州要想恢復生機,必須要得到冀州的幫助。

    目前這一萬五千大軍所需的糧草要到甘陵國才能得到補充,所以大家都非常急於趕到甘陵城和公孫瓚會合,不過想到征北大將軍胡才就在界橋,劉備和眾人心裡都有點不是滋味。

    胡才是什麼人?在白波軍剛崛起的時候,劉備聽了就不屑,但是這樣的人,卻成為了征北大將軍,而他劉備卻寄人籬下。

    憑什麼,憑什麼胡才一個賊子會成為征北大將軍,而他劉備卻只能寄人籬下?

    胡才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是像董卓一樣的禍國jiān佞還是一心要拯救社稷的大漢柱石?這些劉備根本不關心,他只關心他自。

    更何況今日天下一片混亂,像自己這樣的人根本不知道詳細情況。由於戰火四起,消息閉塞,自己甚至不知道天子是活著還是死了。這兩年到處都有人傳言天子死了,漢祚已經斷絕了。自己位卑權輕,平時接觸的也是一般官員,哪裡知道這消息是真是假?

    自己曾問過公孫瓚,公孫瓚非常肯定地說,天子早就死了,早在董卓廢黜少帝之前就被殺了。

    對於劉備來說,這並不重要,天子死了就死了,有什麼大不了的?我要建立我的勢力,我要陞官發財。

    但是面對胡才,公孫瓚等人,劉備覺得自己怎麼做,就怎麼做,不會錯的。

    自己心存疑慮,曾托人給劉虞帶去一封信,問的也是這事。老大人,我到底應該怎麼做?怎樣才能拯救社稷?但此信一去杳無音信,石沉大海。

    既然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那就只能跟在公孫瓚後面,走一步看一步了。

    帳簾掀開,寒風呼嘯,炭火火苗「呼」一下衝向劉備。正在低頭沉思的劉備駭然心驚,猛地抬起頭來。

    一個渾身汗透的斥候半跪在地上,氣喘吁吁地說道:「稟報大人,大事不好。」

    簡雍揮揮手,輕輕笑道:「慢慢說,不要慌。總不會是白波軍殺到大營外了吧?」

    那斥候抹抹頭上的汗,驚恐萬分地說道:「大人,白波軍包圍了甘陵城。」

    劉備和眾人大驚,齊齊站了起來。劉備手指斥候,厲聲問道:「消息準確?」

    「小人親眼所見。」斥候匆忙描敘一番。「昨天我和幾個兄弟一起,奉命向甘陵城方向探查。下午的時候,我們在距離甘陵城五十里的地方發現了匈奴人的鐵騎。我悄悄跟了上去,到了甘陵城附近,我發現數萬白波軍大軍已經把甘陵城團團包圍了。」

    劉備和幾位部下面面相覷,神情震駭。他們只有一個反應,那就是公孫瓚危險了。

    「主公,公孫將軍的大軍一直在甘陵城正北方和白波軍對峙。距離甘陵城五十里,也就是說……」簡雍臉上的肌肉抽搐了兩下,眼內露出一絲恐懼,「公孫將軍被包圍了。」

    簡雍三十歲左右,身材高大矯健,長相英俊儒雅。他是幽州涿郡人,自小和劉備相識。劉備在涿郡起義兵的時候,他就和劉備在一起了。他是劉備的謀士,劉備的崛起有他的幫助,此刻,他心裡對胡才和白波軍充滿恐懼,公孫瓚有十萬大軍,佔據了戰場上的絕對優勢,但雙方開戰還沒十天,公孫瓚就被包圍了,匪夷所思的事。

    十萬大軍啊,難道這一次征北大將軍胡才為了打公孫瓚,調動了十幾萬白波軍?那河東,并州這些地方胡才不需要了嗎?

    剛才憑什麼這麼膽大包天?他這是要消滅公孫瓚的十萬大軍了,天哪,這胡才真是……

    劉備勉強穩定了一下情緒,神色不安地問了斥候幾個問題。匈奴人的鐵騎是在甘陵城哪個方向發現的?包圍甘陵城的白波軍大概有多少人?白波軍的鐵騎大約有多少?可曾發現冀州軍?

    斥候回答的模稜兩可,含混不清。當時他已經非常害怕了,遠遠看一眼後就急速撤了回來。如果被白波軍的斥候發現,他肯定活不了。

    劉備無可奈何,不過他明白斥候的心理,白波軍,對有些人來說,白波軍戰無不勝,這幾年,白波軍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占河東,入并州,戰關西,天下間沒有幾個人是不害怕的。

    簡雍攤開案几上的地圖,劉備、關羽和張飛站在案幾四周,幾個人小聲議論著。

    目前公孫瓚肯定被包圍了,大軍失去甘陵城的糧草支援後,支撐時間有限,敗亡在即。

    出現在甘陵城下的白波軍一定是胡才從并州徵調而來的援軍,鐵騎和步卒估計有好幾萬。公孫瓚的兵力優勢喪失殆盡。

    白波軍的援軍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戰場上,肯定得到了袁紹的幫助。否則,幾萬白波軍南下,不可能一點動靜都沒有。

    既然白波軍的援軍已到,胡才又和袁紹聯手對付公孫瓚,那公孫瓚的失敗也就無可挽回了。

    那麼他們怎麼辦?支援公孫瓚的青州軍只有一萬五千人,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即使全軍奮力殺進,也影響不了大局。

    關羽、張飛和簡雍三人很絕望,一籌莫展。本來指望跟著公孫瓚幹一番大業,誰知道好景不長,僅僅過了幾個月,冀州的事情就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孫瓚雖然可以擊敗三十萬黃巾軍,但他和胡才比起來,終究還是差了太多。無論是董卓還是胡才,都是那樣的強大和不可戰勝。

    董卓幾十萬西涼軍,胡才十幾萬白波軍,兩人名震天下,戰功赫赫,天下誰是對手?

    劉備緩緩走出大帳,手握刀柄,站在漆黑的夜色裡,任由淒冷的寒風吹過面頰,侵入骨髓。

    一陣錐心的疼痛慢慢起自劉備心底深處,漸漸擴散到全身,然後一絲一絲地襲入了他的腦海。

    劉備的野心在這一刻瘋狂的成長。

    我劉備是劉家的後裔,這江山社稷是我劉家的基業。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一點一點地被侵蝕,一點一點地被碾成齏粉,我要拯救它,我要中興大漢。

    他抬頭遙望著深邃的夜空,默默地祈禱著。高皇帝,世祖皇帝,列祖列宗,保佑我,保佑你們的孩子趕走jiān佞,奪回家國,守住這份基業。

    袁紹,胡才,公孫瓚,董卓,你們一個個都應該去死。

    劉備驀然高舉雙手,仰天長嘯。

    ………………

    清晨,甘陵城下。

    張遼神情疲憊,背著手在大帳內走來走去,強悍的身軀在忽明忽暗,搖曳不停的燭火映射下,顯得孤單而冷寂。

    張遼跟著胡才已經好多年了,但他身上有大將軍何進的身影,所以這一段時間以來,伏完等人找過他,這讓他非常不安。

    張遼很明白,伏完他們想幹什麼?但是他張遼會投靠他們嗎?

    胡才對他信任,所以張遼絕不能背叛。

    案几上,胡才和泰興的書信並排放著。

    泰興告訴他,劉備已經率軍渡河了,大軍就在避風亭,是不是立即予以阻殺,而胡才卻在書信中嚴厲批評了張遼,要求他立即集結主力向北攻擊前進,縮小對公孫瓚的包圍,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全殲公孫瓚。至於來自青州的援軍,暫時不要理會,讓泰興派遣一支兩千人的騎兵軍沿途騷擾阻擊,遲滯他們前進速度即可。

    張遼明白,今白波軍主力全部集結於界橋一線,白波軍應當毫不猶豫,不惜一切代價擊殺幽州軍。白波軍的目的是爭取全殲,所以保持兵力上的優勢至關重要。如果公孫瓚被我們迅速全殲,田楷和劉備的援軍就是自尋死路。如果公孫瓚遭到重創,失去再戰之力,那麼我們就把田楷和劉備放進包圍圈,再度合圍擊殺。

    在信中,胡才一再強調兩軍對決,兵力上要保持絕對優勢,但現實情況是,幽州軍和白波軍目前兵力還是公孫瓚軍多,雖然白波軍的實力要明顯高出一籌,但面對幽州軍不計傷亡的攻擊,白波軍即使能全殲公孫瓚,但至少也要付出兵力減損一半的代價。這個代價太大了,白波軍承擔不起。

    白波軍擊敗了公孫瓚,自己也奄奄一息了,這樣如何對付即將渡河北上攻擊冀州的黃巾軍?如何對付窺伺一側,隨時可能發起凌厲一擊的袁紹?

    張遼其實也明白,如果此戰開始後,如果袁紹沒有逃出包圍,如果黃河沒有提前開河,白波軍就算折損一半,也無關大局。因為兩個對手都被徹底打垮了,冀州迅速穩定下來了,黃巾軍也就不敢再渡河北上了,然而,現在一切都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