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十七章 黑山軍落幕(2) 文 / 燕天

    第十七章黑山軍落幕(2)

    王匡全軍覆沒,黑山軍銳不可當,袁紹和曹操率軍再退。

    在戰場東面負責牽制黑山軍的張揚聽說王匡戰死,勃然大怒,要連夜向嘎哈發起進攻,為王匡報仇。這時,他接到了一個非常吃驚的消息,王匡的長史董昭被袁紹抓起來了。張揚悲憤至極,帶著親衛騎急速趕到袁紹大營。

    董昭是兗州濟yin郡的定陶人,兗州名士,曾擔任過冀州巨鹿郡的癭陶縣長和趙國的柏人縣令。王匡出任河內太守後,徵募他為河內府的長史。張揚率軍投降後,遵袁紹之令,一直在河內郡駐軍,和王匡、董昭相處的很好。

    張揚不明白,袁紹好端端的為什麼去抓董昭,難道董昭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罪孽嗎?

    「大人,董昭犯有何罪?」張揚向袁紹沉聲問道。

    袁紹臉色陰沉,沉默不語。他本來不想抓董昭,但董昭不識時務,在晚上的軍議上,當著眾將的面,指責袁紹見死不救,成心要殺王匡,奪取河內。

    在白天的血戰中,王匡曾數次向袁紹求援,但袁紹不但不出兵支援,反而命令曹操列陣於後,把敗逃後陣的河內兵全部殺了。現在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王匡死得冤。

    董昭身為王匡長史,自然是想向袁紹興師問罪,他不明白,袁紹為什麼要王匡死,王匡有什麼罪?

    董昭認為這必須讓袁紹解釋清楚。

    袁紹大怒,立即把董昭抓起來了。董昭的弟弟董訪在陳留郡府任職五官掾,是張邈的親信。張邈和王匡之間的密謀,董氏兄弟肯定知道。本來袁紹礙於自己和董昭兄弟相識多年的情面,不想追究這事,但沒想到他不想傷害董昭,董昭自己反而主動跳出來了。

    這讓董昭大感沒面子,既然董昭不識抬舉,那就別怪他袁紹心狠手辣了。

    沮授、審配、荀彧等人和董昭私交頗深,紛紛求情,但袁紹氣惱之下,根本聽不進去。

    張揚這一問,讓袁紹從憤怒中逐漸冷靜下來。自己霸業未成之際,必須要刻意隱藏和緩和自己與諸多朋友之間的矛盾,得到他們的幫助,而不是激化矛盾,和朋友們翻臉為仇。袁閥的分裂給自己霸業所造成的傷害已經非常大了,自己應該從中吸取教訓,盡量拉攏一些和自己相交多年的朋友。

    袁紹讓張揚坐下,把董昭對自己的誤解說了一遍,「雖然我無意殺他,但我不能讓他擾亂軍心。這時候,我只能把他關起來。」

    張揚一再哀求。說董昭年輕氣盛,有些魯莽,但是他也是為了王匡,不應該這麼對他。

    袁紹說,「我打算讓你接替河內太守一職,你看如何?」

    張揚心知肚明。袁紹要重用他,但更需要自己的忠誠。張揚大禮拜謝,發誓效忠。

    張揚把董昭帶回了大營。董昭要走,張揚說,你現在去哪裡?回兗州老家,那裡正在打仗,太危險。到陳留依靠張邈,估計你還沒過黃河,就被袁紹派人殺了。以我看,你還是暫時留在這裡吧。

    董昭想想也是,於是就留下來成為張揚的長史。

    第二天,袁紹得到急報,征北大將軍胡才帶著數千鐵騎沿著馳道飛馳而來。

    袁紹和黑山軍苦戰三天,損失很大,雖然沒能全殲黑山軍,但也算重創了黑山軍,短期內黑山黑山軍已經失去了侵掠附近郡縣的可能。袁紹的目的已經達到。

    袁紹和曹操商量了一下,隨即帶著大軍向河內撤退。於毒帶著黑山軍緊隨其後,敗回黑山。

    於毒留了一份信給胡才。大將軍援手之恩,黑山軍必當誓死相報。

    胡才勃然大怒,他這麼急匆匆的趕來,面對是想於毒投靠,沒想到於毒這麼不識抬舉,在這麼損失慘重的情況下,也不願意投靠白波軍,他於毒對白波軍有這麼大的深仇大恨嗎?

    胡才遺憾地對趙雲說道,「用什麼辦法,才能讓黑山黃巾軍下山?」

    趙雲回答道,「去年,白饒死在了濮陽。這次,眭固死在了內黃。一年裡,黑山的大首領死去了兩位。主公,你可以想像,於毒現在是一種什麼心情。他想報仇啊。」

    胡才皺皺眉,他明白趙雲的意思,於毒想殺意思,想殺意思,想殺盧植,想殺那些殺過黑山軍的人,所以他不打算投靠白波軍。

    也許在於毒他們這些黑山軍看來,投靠白波軍就是要忍氣吞聲,白波軍中,不可能隨心所欲的想殺什麼人就殺什麼人。

    不過想想也是,他現在地盤大了,手下多了,顧及也多了,特別是伏完,蔡邕,衛仲道這些人來了後,胡才雖然想殺他們,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卻不能殺他們,同時,因為他們的存在,軍幕府的政策並沒有雷厲風行。這也讓胡才為了控制軍隊,在軍幕府下建立征北大將軍府的原因。

    幾年來,胡才也漸漸地明白了,有時候殺人並不能解決問題,伏完是皇親國戚,蔡邕是當世大儒,衛仲道還是朝廷大員,殺他們,他胡才就會受到天下世人的唾罵。

    打天下需要軍隊,治天下需要士人,現在胡才還沒有能力和天下的士人對抗,所以在有的時候,只有讓步。

    政治本來就是如此,就是秦始皇,在製造方面也不能隨心所欲,明太祖朱元璋強勢吧?但他是依靠錦衣衛一步步的消滅他的政治對手。

    本朝的大漢帝國,大將軍何進為什麼會死無葬身之地?那是因為他小看了士人,小看了豪門世家。

    一個手握兵權的大將軍,為什麼會死無葬身之地?

    前車之鑒啊。

    還有董卓,如果不是他安排人救了他,此時他恐怕已經死在王允的手下了,董卓手中十幾萬大軍啊,身邊有三千虎賁啊,還不是被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所以胡才不得不小心謹慎,這幾年他暗自發展錦衣衛和秘兵,就是因為對付這些士人,當然,錦衣衛和秘兵有所不同,秘兵主要是用以軍事,而錦衣衛才是對付士人的利器,而暗影(張讓)與豪門士族斗了多年,由他掌控才能更隨心所欲。

    而且胡才並不擔心張讓的忠心問題,他是個殘疾人,天下除了人沒人能收他,更何況,錦衣衛也不是他一個人說的算。

    不過此時錦衣衛隱藏在暗處,胡才覺得還不是暴露的時候,長安的事是迫不得已,不過只要隱秘,相信不會有人發現的。

    「趙雲,帶上三百飛虎衛,隨我到鄴城。」

    胡才在救援黑山軍的路上,接到了江政的急報。

    鄴城的袁紹家人被黑山軍的陶升救走,差一點引發流民暴亂。

    對袁紹和他屬下官吏家眷被陶升救走一事,胡才不是很在意。他既沒有打算殺這些人,也沒有利用這種人要挾袁紹的意思,救走就救走了,無關大局。他在意的是流民,越來越多的流民。如果冀州流民越來越多,白波軍過去的危機就會在冀州重現,那麼,他統一河北的計劃就會受到影響。

    為此,胡才憂心忡忡。

    到鄴城的路上,流民遍佈四野。隨處可見餓死的乾瘦屍體,慘不忍睹。

    胡才憂心如焚,一路上打馬如飛,恨不得一步趕到鄴城。

    伏完等朝中大臣,還有江政和剛剛趕到鄴城的關鑫等冀州大吏出城迎接。

    胡才早早下馬,和伏完等大臣一一見禮。

    看到伏完,胡才心裡有一種荒謬絕倫的感覺,這一次在安邑的時候,自己上了伏完的夫人,現在看到伏完膽戰心驚的站在自己面前,胡才發現伏完的頭上綠油油的。

    伏完看到胡才的眼光怪異,有些不明所以。

    江政跪地請罪。還沒等胡才開口,伏完就開始求情了。「黑山流民蜂擁而下,情況非常危急。江大人能體恤民情,主動開倉放糧予以賑濟,處置得非常得當,大將軍應該嘉賞。」

    胡才順水推舟,急忙扶起江政,笑著說道:「雖然你有失察之罪,但你能守住鄴城,救助流民,也算有功,功過相抵吧。」

    回城的路上,胡才、伏完等幾位大臣走在一起,商討冀州局勢,對冀州未來幾個月可能形成的流民大潮非常擔心。

    「現在不僅僅是黃河南部流民北上的問題,還有邊郡人口南遷的問題。」胡才皺眉不展,把軍幕府送來的幾個消息一一細敘。

    前弄的時候,胡才安排了幾十萬流民在朔方等邊郡,但是這些邊郡的人口準備南移,因為這幾年,北方的天氣越來越冷,不少人住不下去了。所以現在邊郡有大量的人需要南遷。

    西部鮮卑大人邪歸逆叛亂應該是大漠狼煙再起的開始。大漠沉寂了幾年多時間,因為大漠氣候變化,大漢國內戰火迭起等諸多原因,大漠上的胡人終於按捺不住,又要開始南下了。

    去年的時候,白波軍打敗了鮮卑人,殺了步度根,但是也因此,白波軍和鮮卑人的仇恨越來越大了,所以,秋高馬肥之時,就是胡族鐵騎南下之時。

    為了拯救社稷,重振大漢,白波軍將陸續南下,這是現實,誰也無法改變。所以在未來幾年內,白波軍要想穩定大漠局勢,確保大漢對邊郡的控制權,難度非常大。沒有足夠強悍的軍隊,說出的話誰也不會聽。

    在目前這種局面下,白波軍無力增兵邊郡,只能想別的法子,先緩解大漠危機,確保北疆穩定。

    「蔡邕,王旭,霍邱等大臣經過反覆商議,提出了兩條緩解邊郡危機之策。一是考慮到邊郡冬天越來越長,胡族諸部生存困難,他們打算把投靠我們大漢帝國的所有胡族諸部適當南遷,其中部分胡族諸部直接遷到朔方、雲中、代郡、上谷等邊郡。二是考慮到邊郡人口太多,百姓窮苦不堪,朝廷打算在兩年內南遷二十萬萬人口到冀州。」

    「大將軍同意了?」伏完急忙問道。

    「我要徵詢諸位大人的意見,然後再回復你們。」胡才恭敬地說道,「我們明天就到邯鄲去,和走他們商量這件事。」

    「大將軍為什麼不自己拿主意?」伏完看看他,笑著問道。

    胡才苦笑,拱手作揖道:「我胡才有多大本事自己清楚,而且就算我懂國事,這國事又豈能我一人說了算?我還是去打仗吧,治國的事,就依賴諸位大人群策群力了。」

    「這河北的仗估計短時間內很難結束。」胡才看看眾人,誠懇地說道,「冀州必須要迅速恢復穩定,這直接關係到河北策略的成功和社稷的振興。請諸位大人來,就是為了冀州的穩定。相信冀州各郡在朝廷和諸位大人的努力下,很快能重現昔日的繁華。」

    「很難。」伏完不客氣地說道,「無論冀州多麼富裕,它也有個限度。現在不但有數量不可估計的流民,還有南遷的邊郡人口,另外,它還要承擔龐大的軍資開支,難,難,難……」

    白波軍十幾萬,龐大的軍費讓軍幕府難以維持,想解決問題,困難重重。

    長安兵變,雖然這是個未經證實的消息,但諸位大臣們還是很興奮。興奮之後,大臣們的神色逐漸凝重起來。關中內亂,隨之而來的諸多難題讓大臣們陷入了沉思。

    是不是這個時候讓白波軍去打董卓?

    如果去打董卓,白波軍的攻擊重點將迅速轉移到關西和關中。

    白波軍將盡一切可能先把董卓所部所控制的軍隊解決掉,以保護天子,穩定關中。待關中穩定後,天子返回雒陽,接下來的問題就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無法揣測了。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社稷能不能得到拯救?社稷拯救了,能不能實施改制中興大漢?

    胡才這個野心勃勃的大將軍會怎麼樣?

    現在在晉陽的軍幕府中,有蔡邕,有盧植,這些是大漢帝國的老臣,他們呆在晉陽的目的是什麼?是分權,分誰的權?胡才的。

    但胡才會怎麼樣?有十幾萬大軍在上的胡才,身邊飛虎衛平時不少於三百,想殺胡才也不容易。

    「大將軍的意思呢?」伏完問道。

    「先把冀州拿下來。」胡才說道,「不管這天下怎麼變,我們首先要讓老百姓吃飽穿暖,有間遮風擋雨的草屋,否則,社稷終究要傾覆,大漢終究要敗亡。沒有百姓的安居樂業,哪來社稷的穩定?」

    「說得好,說得好。」伏完鼓掌讚道,「大將軍,有你這句話,大漢振興有望啊。」

    胡才搖搖頭,又連連作揖,「諸位大人,說是沒有用的。我要土地,要糧食,要財賦,要讓百姓活下去。諸位大人可有解決之道?」

    「土地?」伏完,關鑫等人同時注意到胡才第一次提到了土地。

    「大將軍,邊郡屯田有成,關鍵是邊郡有很多荒棄的土地,百姓只要支付很少的租稅就能得到土地的使用權,但冀州就完全不一樣了。」關鑫是冀州人,對冀州的事非常瞭解,說話很有份量,「冀州的土地大多數是門閥世家的私產。先帝在河間國就有很多田地和宅院,現在雖然荒廢了,但至今沒人敢動。」

    「冀州歷經戰禍,許多世家富豪死於戰火,或者攜家南逃,無主土地應該非常多。」胡才疑惑地問道,「我記得董卓主政的初期,朝廷不是要求在冀州屯田嗎?否則前年我也不敢強行回遷流民到冀州屯田了。」

    「那主要是冀州西部,靠近太行山的四個郡。」伏完看了胡才一眼,冷冷的說道,「從中平初年黃巾軍叛亂開始,中山、常山、趙國和巨鹿四郡國就遭到了黃巾軍毀滅性的打擊。這四個郡的確有條件屯田,但冀州東部郡縣由於屢次逃過戰火的肆虐,所以……」

    「所以等我趕走公孫瓚之後,立即清理和丈量土地。」胡才嚴肅地說道,「依照大漢律,本朝嚴禁兼併土地,什麼身份的人最多能擁有多少土地,律法上都有嚴格的規定。擁有土地數量超過律法規定的,一律沒收。膽敢違律者,殺無赦。」

    關鑫大驚,「大將軍,這個馬蜂窩捅不得。」

    「我就是要捅這個馬蜂窩。」胡才指著原野上密密麻麻的流民,厲聲說道,「我不捅這個馬蜂窩,這些人怎麼生存?哪有土地租種?」

    伏完關鑫兩人堅決反對。土地兼併問題由來已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本朝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大將軍想在數年內解決,純屬癡人說夢。今冀州尚未平定,就立即開始清理土地,查處土地兼併這個頑疾,將會嚴重侵害冀州門閥士族和權貴富豪們的利益,後果難以預料。

    白波軍雖然用武力佔領了冀州,但是沒有豪門的支持,這是不可能的,冀州豪門世家是不會坐以待斃的,到時候冀州一定會內亂。

    「此議軍幕府一旦通過,白波軍治下的各郡也要實施。太原和河東兩個郡門閥富豪眾多,他們為白波軍這幾年的穩定出了不少力,大將軍這麼做,會不會激怒他們,繼而影響到河東等地的穩定,影響到河北策略的推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