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二十四章 晉陽(1) 文 / 燕天

    第二十四章晉陽(1)

    而同時,白波軍的吳川,就一天接到一份聖旨。天子在聖旨中口氣非常嚴厲,逼令吳川立即退兵。

    付傑等諸將心憂天子安危,一個個義憤填膺,要求攻打新豐城。

    初六,霍邱從晉陽來書。霍邱認為槐裡已被董卓的大軍攻破,那麼再打就要危及天子安全,但不打,大將軍和白波軍又無法向天下人交待。因此,霍邱建議吳川屯兵關中,暫時不要開戰,靜待時局發展。

    一天後,霍邱急書再至。

    到本月初,并州和冀州的冬小麥都已收割完畢。白波軍的糧食要供應北方戰場,要供應即將進駐邊郡的驍騎軍一萬鐵騎,還要安置邊郡百姓陸續南遷冀州,糧食入不敷出。冀州的糧食也不夠。冀州戰場已經重新開戰,張燕和徐晃的大軍正在攻打河間國和渤海郡。另外,青州黃巾軍自從殺死兗州牧劉岱,擊敗兗州軍後,攻勢如潮。兗州和青州百姓飽受戰禍之苦,紛紛北逃冀州。如今冀州流民越來越多,冀州糧食甚至比并州還拮据。

    霍邱在書信中說,白波軍如果久待關中,糧草肯定難以為繼,請大人還是攻一攻,盡可能逼近長安城,看看能不能打破目前的僵局。我們既然到了關中,就不能空手而歸,要麼救回天子,要麼拿到冀州幽州并州三州的軍政大權。

    於是,吳川下令攻打新豐城。打敗張濟軍。

    兩天後,白波軍兵臨霸水,陳兵霸陵城下,距離長安六十里,長安震駭。同一天,吳川派付傑進入長安。

    董卓看到付傑給他的信,冷笑一聲:「胡才的胃口真大。」

    這是吳川給董卓的一封信,希望董卓讓天子下旨,讓胡才執掌幽州,冀州,并州三州的軍政大權。

    胡才現在是并州刺史,攻擊冀州名不正言不順,但如果拿大冀州幽州并州三州的軍政大權以後就不同了,到時候胡才可以名正言順的佔領冀州幽州并州三州了。

    董卓明白,這是胡才在逼迫他。

    胡才為了大義不得不出兵關中,但如果得到天子的聖旨,他可以名正言順的退兵了,董卓明白,這一次吳川進入關中,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得到三州的到權。

    李儒來到的時候,看到董卓沉思,就開口說道:「大將軍好野心啊,想要河北三州的軍政大權。」

    「河北三州?並、幽、冀三州?」李傕和郭汜等人互相看看,毫不在意地笑道,「給他就是。」

    「不。」李儒攤開案几上的地圖,指著黃河南北兩岸說道,「我把並、幽、冀、青、兗、徐六州和司隸的河東、河內、河南、弘農四郡的軍政大權全部給胡才。」

    「六州四郡?」董卓吃驚地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地說道,「李儒,你瘋了?胡才一旦佔據了這六州四郡,就等於擁有了半個天下,將來……」突然他腦中靈光一閃,猛地站起來,一掌拍到了案几上,「好,好,好辦法,好辦法,哈哈……這下胡才有難了,哈哈……」

    李傕郭汜等西涼諸將也恍然大悟,鼓掌說道:「我們再奏請天子,督請胡才統領大軍,迅速平定六州四郡的所有叛逆,什麼劉虞、袁紹、袁術、張邈、公孫瓚,曹操之流,還有黃巾軍,統統都是大漢叛逆,都讓胡才去打。」

    「還有,還有……」董璜也笑呵呵地說道,「奏請天子詔告天下,詔告天下,要讓各地州郡大吏都知道,胡才要打他們了,哈哈……」

    「詔告天下流民,都到冀州去,都去向征北大將軍要飯吃。」牛輔捋鬚大笑,「告訴他們,到了冀州,征北大將軍就給他們土地,給他們糧食,給他們衣物,給他們房子。沒有女人,征北大將軍還給他們女人,哈哈……對了……」

    說到女人,牛輔兩眼放光,激動地搓搓手,「征北大將軍這個官太小,劉虞是太傅,比胡才的官要大,要給胡才一個大官,比劉虞還大的官,讓胡才打幽州的時候,理直氣壯。」

    董卓這個時候也笑道:「那就封胡才為大司馬,大將軍、鄴侯、參隸尚書事,掌天下兵事大權,督並、幽、冀、青、兗、徐六州東、河內、河南、弘農四郡軍政大權,如何?這個官,肯定比太傅劉虞要大了。」

    「憑胡才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職,州郡大吏就會打他。」李傕頗有些嫉妒地說道,「胡才出身低賤,是個私生子,年紀又小,過去還是個逆賊,是叛逆,州郡大吏哪裡會嚥得下這口氣。」

    「胡才要是找借口不打怎麼辦?」楊恪忽然問道。

    楊恪投靠董卓已經好幾年了,這幾年,楊恪經歷了風風雨雨,特別在長安兵變的時候,堅定不移的站在董卓身邊,所以此時已是董卓的心腹。

    在西涼軍中。楊恪可以說對胡才恨之入骨,如果不是胡才,他楊恪就可能是白波軍統帥,他就是大將軍,大司馬,所以,對於胡才,楊恪心裡嫉妒不已。

    「流民多了,胡才不打也得打,否則冀州、并州就要讓流民吃垮了。」

    李儒笑道,「這兩個月裡,關中發生了這麼大的事,但胡才竟然置若罔聞,一直待在冀州,可見冀州形勢危險到了什麼地步。如果冀州的流民有兩百萬,三百萬,甚至四百萬,胡才為了解決流民的糧食問題,必須打,以前白波軍只有河東,并州的時候,連十萬軍隊的糧草都沒有,現在得到了冀州,但流民問題就是他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過,為了讓胡才和各地州郡早點發生衝突,讓各地州郡感覺到胡才的強大威脅,逼得他們不得不先下手為強率先向冀州發動攻擊,我們得花點心思,施點小計。」

    李儒陰森森的說道,「從并州送到朝廷的消息來看,現在關東大變,兗州牧劉岱確實是被青州黃巾軍殺了。嘿嘿,這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可以奏請天子,派一個大臣到兗州繼任州牧或者刺史。」

    「但是一個文臣,手無縛雞之力,而兗州的黃巾之禍非常厲害,我們可以以此為借口,讓胡才派軍隊護送這位大臣到兗州就任。胡才督領六州四郡的軍政大權,他出兵進駐兗州理所當然。但兗州現在被袁紹控制在手,袁紹怎麼會讓胡才的軍隊進入兗州?到時候兩人為此必定要發生激烈的衝突,不打也得打。」

    「到時候胡才圖謀兗州的消息一旦傳開,其它州郡大吏必定感同身受。這胡才對他們的威脅太大了,現在胡才還不夠厲害,正是打的時候。等胡才以後強大了,發威了,大家也只有等死的份了。於是……」

    李儒陰森森的一笑,做了一個包圍的手勢,「在大草原,這叫群狼圍攻之術,任白波軍勇猛無敵,也必死無疑。」

    董卓和西涼諸將一致叫好。

    「胡才實力強悍,白波軍一擁而下,打下各地州郡怎麼辦?」郭汜又問道,「現在各地都在鬧黃巾軍,袁紹、袁術、陶謙等人未必擋得住胡才。」

    「打仗不是靠軍隊的多寡和將士們的勇敢,而是靠充足的錢糧。沒有錢糧,胡才連軍隊都養不起,更不要說打仗了。前幾年的時候,胡才為什麼只呆在河東,就是因為他沒有糧草,靠的就是南方的糧食。但如果胡才與天下為敵,豫州,荊州的糧食還到的了北方嗎?」

    李儒得意洋洋地說道,「況且,這幾年黃巾軍肆虐州郡,流民之多,恐怕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這麼多流民要吃飯,要賑濟,就是再給胡才一個冀州也不夠,何況他還有一個大草原的危險,如果鮮卑鐵騎南下,胡才該腫麼辦?鮮卑人南下,胡才不可能不管,十萬鮮卑鐵騎進入并州和冀州,胡才多年的苦心經營就會毀於一旦,所以,胡才一定會與鮮卑人一戰,但是戰爭是要糧草的,白波軍的糧草怎麼來了?去年胡才在雁門殺了步度根,今年鮮卑人一定會報復的。加上冀州的流民,胡才只要不是傻瓜,他就會想方設法的解決糧草問題,攻打其他州郡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退一步說,就算胡才不顧流民死活,率軍渡河南下攻擊,但我們可以打他的河東,而袁紹、曹操、張邈、鮑信這些人聯手反攻的威力也不可小覷。白波軍兩面受敵,再加上流民之禍,敗亡也就是早晚的事。胡才一敗,就再難雄起。除掉了胡才,我們不僅僅解決了北方對關中的威脅,將來還可以趁著他們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出兵關東和中原,重整社稷,建下萬世功業。」

    董卓和西涼諸將彷彿看到了胡才敗走滅亡,一個個高興地歡呼起來。

    「李先生,既然我們有了對付胡才之策,那如何趕走吳川?」李傕笑著問道。

    「吳川他要見到天子,否則他絕不退兵。」

    李儒不屑地冷哼一聲道,「胡才、吳川和白波軍要找個退兵的理由,他們不願落下拒不勤王的罪名,更不想因此得罪天子和朝中大臣,當然他們主要還是想堵住天下人的嘴。不是我不勤王,而是天子不要我勤王。真是既當婊子又立牌坊,不過,我們就遂了他的心願,讓天子到霸水河親自宣旨,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面子。」

    董卓和李傕等人聞言嘿嘿冷笑,他們可以想像,那個時候胡才在天下人的攻擊下會怎麼樣。只有胡才一死,他們西涼人才能重新崛起。

    六月十日,天子在董卓、李傕等大臣的陪同下,趕到霸水河。

    白波軍,吳川,付傑,李晨,李臨諸將拜見天子。

    內侍宣天子旨,詔告天下,拜胡才為大司馬、大將軍,參隸尚書事,掌天下兵事,鄴侯,督並、幽、冀、兗、青、徐及司隸的河東、河內、河南、弘農六州四郡軍政,並令胡才竭盡全力安撫各地流民,盡快平定六州四郡之叛逆,早日穩定社稷。

    吳川,李臨大為震駭,兩人立即想到這道聖旨詔告天下的後果,身軀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吳川目光森冷的看了旁邊的董卓等人一眼,如果不是董卓身邊的幾千虎賁,他恨不得立刻殺了董卓。這聖旨是讓大將軍成為天下之敵。

    內侍再宣聖旨。拜議郎金尚為兗州刺史,考慮到兗州黃巾軍猖獗,特令大司馬、大將軍胡才派重兵擴送金尚到兗州上任。

    吳川憤怒了,臉上的肌肉劇烈地抽搐了幾下,眼神異常凜厲。

    內侍拿出了第三道聖旨,命令玄武軍吳川立即率軍退出關中。

    吳川接旨,領諸將拜別天子。

    過了幾天,韓遂被拜鎮西將軍,督西涼軍政,率軍返回金城。馬騰被拜征西將軍,兼領扶風郡太守,駐軍槐裡城。楊秋、成宜、梁興等將被拜中郎將,各領西涼郡縣。

    天子詔告天下,督令各州郡大吏,即刻獻表述職,以示尊奉和忠誠。

    吳川領軍急撤潼關,李晨領軍急撤河東。

    到了潼關,吳川遇到了奉旨西上的朱俊。

    袁紹佔領雒陽,朱俊就到了雒陽,在雒陽待了幾天,朱俊的一個原河南府的手下跑來看望朱俊,叫朱俊盡快離開雒陽。這個手下如今在河南府留任,給審配做下屬,知道不少機密。

    袁紹擔心白波軍攻打雒陽,所以拿下雒陽後,第一件事就是和袁術議和。袁術給劉表和袁譚兩人前後夾攻,焦頭爛額,急需喘口氣。此時聽說袁紹佔據了雒陽,自己被三面包圍,無奈之下也只有答應了。

    同時間袁紹又派郭圖和自己的兒子袁熙趕到汝南,說服汝南太守徐璆。汝南是袁閥的根基所在,是豫州第一大郡,人口有兩百多萬。如果能說服徐璆,袁術就被四面包圍了。

    袁譚和高幹這時放棄了圍攻穎州的孫賁,轉而攻打陳國的許瑒.陳國有人口一百五十多萬,打下陳國,趕走許閥的勢力,豫州最大的三個郡穎川、汝南和陳國基本上就是袁紹的了。

    「穩住了袁術,袁紹就要集中力量打關西。」這位手下告訴朱俊,「大人趕快走吧,遲恐不及。」

    朱俊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還是出現了,袁氏兄弟握手言和,力量成倍增加。朱俊剛剛感歎了一句,這位手下又說了一句讓朱俊吃驚的話,「東郡太守曹操在袁紹的鼎力支持下,繼任兗州牧了。」

    曹操是袁紹的親信,他為兗州牧,就意味著兗州和豫州在袁紹的控制中,加上雒陽,和袁術的地盤,袁紹的勢力比白波軍還強。

    白波軍佔領并州和冀州,但并州人口不足一百萬,冀州還有公孫瓚,有幾十萬流民,根本不能和兗州豫州相比。

    朱俊不敢在雒陽久待,找個借口匆忙回到了關西。這時,長安聖旨到了。

    吳川把長安的事詳細對他說了一遍,當說到金尚出任兗州刺史時,朱俊臉色頓時大變。

    朱俊是大漢的老臣,他很清楚這意味著什麼,董卓用心險惡,這聖旨等於是被胡才推到天下人的對面,讓胡才以天下為敵。胡才現在有幾十萬大軍,他一定不會束手就擒,到時候豈不是天下大亂?

    ………………

    冀州。

    就在吳川進兵關中的時候,冀州也發生了大事。

    由於關中形勢一變再變,無法準確預測天子和朝廷的命運,胡才和諸將商量良久,遂決定提前向公孫瓚發起攻擊,以確保佔據冀州全境,白波軍只有在拿下冀州後,才有餘力顧及關中之事。

    徐晃率軍於五月二十日到達渤海郡的南皮城,和張燕大軍會合。兩軍在張燕的指揮下,於六月初向南皮城發動攻城大戰。

    而在幾個月前,公孫瓚敗退渤海郡後,幽州諸將為是否退出冀州曾發生過激烈的爭執。

    公孫瓚不想拱手讓出冀州,他還想和白波軍再打一戰。如果能保住渤海郡,把幽州和青州聯為一體,將來自己還有和胡才抗衡的本錢。如果大軍全部退回幽州,在錢糧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很難對胡才產生什麼威脅。

    為此,他下令把剩下的幾萬黃巾降兵全部徵募入軍,並下令軍隊出動,查抄河間國和渤海郡所有權貴門閥世族富豪的財產,能搶的都搶。就算幾個月後白波軍佔據了河間國和渤海郡,那也是一片廢墟。河間國和渤海郡一時間哭聲四起,到處都是幽州鐵騎燒殺搶掠的身影。

    同時,公孫瓚還聽從了關靖的建議,急書劉虞,懇求劉虞出面,與胡才言和,為幽州留條後路。

    但劉虞這個劉氏宗族的人,對胡才深深地厭惡,所以對於公孫瓚的提議置之不理,同時還告訴公孫瓚,胡才是大漢的叛逆,你公孫瓚不可以向胡才握手言和。

    公孫瓚得到劉虞的回答,吹鬍子瞪眼,氣的差一點吐血。

    田楷和劉備百般勸阻公孫瓚不要固執己見,還是以保存實力,主動放棄渤海郡為上策。兩人建議公孫瓚帶著大軍到青州去。

    田楷告訴公孫瓚,可以以青州為基地,慢慢的發展自己,青州民風彪悍,消滅了青州的黃巾軍,可得二十萬大軍,到時候主公只需要佔領徐州和兗州,就可以和胡才有一戰之力,但幽州是劉虞的地盤,劉虞是幽州牧,是劉氏宗族的人,是太傅,回幽州豈不是要聽劉虞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