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二十五章 晉陽(2) 文 / 燕天

    第二十五章晉陽(2)

    雖然知道田楷說的是事實,但讓公孫瓚離開幽州,公孫瓚是不可能辦到的。

    幽州是公孫瓚的根基所在,是他的故土,讓他離開自己的根基,離開自己的故土,承認自己的失敗,渡河南下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生存發展,他一時難以接受。公孫瓚堅決拒絕了。

    不過,他聽從了關靖的意見,還是按照過去劉備所獻之策,讓田楷和劉備率軍南下青州。將來胡才如果要打幽州,田楷和劉備就可以出兵冀州,從而有效牽制胡才的大軍。

    此時的青州已經亂成一團。濟南國全境丟失,校尉鄒靖和濟南王先後被殺。青州北部四郡除了平原郡還控制在田楷和劉備手上,其它的樂安國、齊國和濟南國三地都已丟失。黃巾軍死灰復燃。

    田楷和劉備奉公孫瓚之命,匆匆率軍南下青州,和黃巾軍首領管承、管亥在濟南國、齊國一帶連番激戰。這一打,就是兩個多月。當白波軍猛攻南皮的時候,田楷和劉備正在齊國和北海國一帶奮戰,兩人拿著公孫瓚的求援書信徒呼奈何。

    張燕、徐晃親自趕到城下督戰。

    大戰開始之前,胡才曾把他們請到安平國的信都城,詳細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最後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不惜代價,盡快佔據冀州全境。兩人很著急,尤其是張燕,這是他第一次為白波軍戰鬥,這一次為了打公孫瓚,張燕調動了巨鹿郡的兩萬郡國兵,他恨不能一天拿下南皮,率軍向北進擊。

    白波軍在這兩個月內做了大量的攻城準備工作,僅拋石車就安排了五十部,弩炮更是全部集中到了城下,力圖一舉而下。

    但是公孫瓚為了防備白波軍,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準備了,所以雙方這一戰打的很辛苦、

    雙方激戰五天後,孫親率先指揮大軍攻克南城。公孫瓚率軍撤退。

    同一時間,楊鳳、張郃率軍攻克河間國郡治樂成。大軍隨即渡過滹沱河,和張燕、徐晃的大軍齊頭並進,同步向北推進。

    六月,公孫瓚退過漳水河,屯兵龍湊渡口。幽州的公孫范的五千援軍及時趕到。早在五月的時候,公孫范就奉命返回幽州的右北平、遼西等地籌措兵馬,準備南下支援公孫瓚。

    這時張燕、徐晃也率軍趕到了漳水河南岸。雙方在龍湊擺下戰場,再決勝負。

    ………………

    冀州,安平國,信都城。

    六月十五日,吳川的書信送到了冀州。

    關中諸事皆定,但隱憂甚多,能不能保持持續的穩定,目前無法估計。董卓和朱俊雖然共掌國事,但朱俊沒有軍隊,真正把持權柄的是董卓等西涼人手中。如果關中地區的門閥有意誅殺董卓等西涼諸將,關中戰禍還將延續。

    不過,董卓等西涼諸將非常聰明,知道自己勢單力薄,所以他們在此關鍵時刻,把西涼韓遂、馬騰的勢力引進了關中。有西涼大軍作為支援和威懾,關中暫時還是能穩定下來。但這種穩定不會長久。

    所以吳川覺得白波軍是不是利用關中下一次動盪的機會,適時救出天子。

    胡才看了吳川的信,長歎一聲,吳川自從到了關西後,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如果是在以前,吳川是絕對不會這麼問他的,只會問他,應該怎麼做。

    不過胡才心裡並不反對,吳川有這樣的想法理所當然,打了幾年的仗,哪怕是普通人,也會對戰爭相關的東西特別敏感,更何況吳川的能力不錯。

    吳川在信中問胡才,如果胡才有意勤王,有意利用關中變幻莫測的形勢救出天子,目前就不能放棄關西,要重新調整關西策略。

    吳川認為,目前關中形勢多變,董卓已經無力顧及關西,更不要說東進攻打關東了。考慮到關中和河東的安全,白波軍還是以佔據關西掌握主動為好。

    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袁紹佔據雒陽後,選擇了最有利於迅速穩定關東的辦法,那就是和袁術握手言和。所以我們軍幕府先前的估計過於樂觀和自信,認為袁術在白波軍的幫助下可以完全控制豫州,和袁紹做長時間的抗衡。但目前看來是判斷錯了,袁紹和袁術聯合,關東大變。

    此時的袁術已經不是袁紹的對手了,如果袁紹真的和袁術聯合的話,南方局勢就可穩定。

    吳川告訴胡才,我們低估了袁紹的力量。袁術在袁譚和劉表的前後夾擊下,岌岌可危,根本無力顧及雒陽。結果袁紹不費吹灰之力,非常輕鬆地拿下了關東。

    吳川說,袁術的能力和武力還是不錯的,之所以失敗,袁術之敗不是敗在他的能力上,也不是敗在他的武力上,而是敗在他對時機的把握上。如果他當初能在孫堅殺死荊州刺史王睿後,迅速派兵南下佔據荊州全境,何至於有前日孫堅敗亡之災,今日被困穎川之危,明日敗走南陽之禍?

    不過現在再提已經沒有什麼意義。袁術一步錯,步步錯,以致於滿盤皆輸,袁術的失敗讓我們措手不及,而袁紹穩定關東後,下一個目標很明顯就是趕走袁術。一山不容二虎,一個門閥也不可能有兩個家主。袁紹不能殺了袁術留下手足相殘的罵名,他只能想辦法把袁術趕走,從而徹底控制荊、豫兩州。有此兩州為根基,尤其是有了遍佈大漢著名門閥世家的南陽、穎川和汝南三郡,袁紹力量的突飛猛進恐怕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

    昔年光武皇帝就是靠南陽、穎川等地的門閥富豪,靠河北富裕的冀州之地,中興了大漢。今日袁紹不但擁有了南陽、穎川、汝南和關東門閥富豪的支持,還得到了荊州、豫州和關東三個富裕之地,可見當初許多士人說的不錯,中興大漢者,唯袁紹而已。到時候,袁紹的實力就會迅速猛增。

    現在長安兵變,董卓連扶風郡都保不了,已經淪落到二流勢力了,所以袁紹唯一的敵人就是我們。

    但是我們的根基就差了許多。大將軍目前雖然擁有冀州富裕之地,但同時也有并州貧瘠的巨大拖累。并州、幽州,河套,這三地疆域遼闊,百姓貧苦,冀州的財賦有很大一部分將來都要填進這個無底洞。過去大漢以一國之力維持邊疆,效果甚微,現在大將軍以一州之力維持邊疆的生存,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現在無論是天下的有識之士,還是天子和朝廷,都知道真正能中興大漢者,不是武力強悍的大將軍,而是袁紹。

    由此將會引出諸多不利於大將軍的因素,但目前最不利於大持軍的就是天子拜封給大將軍的官職和授予大將軍督領六州四郡的職權。

    吳川告訴胡才,大將軍尊奉天子,忠誠於大漢,天子拜大將軍為大司馬、大將軍,參隸尚書事。大將軍位極人臣,負有拯救和穩定社稷之責,而大將軍首當其衝的對手就是拒絕尊奉天子的袁紹和追隨袁紹的州郡大吏。

    董卓的心思昭然若揭,董卓是想讓大將軍以天下為敵。本來大將軍還可以依據河北之地休養生息幾年,因為這天下目前還沒有多少人知道大將軍的抱負和志願,更多的人則認為大將軍有割據稱霸的意圖,並無圖謀天下的野心。

    但現在不行了,現在天子和朝廷把大將軍推到了最前面,大將軍即使不去攻擊叛逆,叛逆們也要急不可耐地攻擊你了。

    但是大將軍將來一旦擊敗了他們,半個天下就是大將軍的,試問這個時候,誰還會天真地認為大將軍沒有傾覆社稷之心?認為大將軍是要一心一意地中興大漢?除了我們這些最忠誠你的部下,沒有人相信你不是漢賊。

    大將軍既然可能成為漢賊,那麼,袁紹和天下所有認為自己承擔著拯救社稷之責的人豈能讓你發展,讓你壯大,讓你橫掃天下?

    這是不可能的。袁紹他們第一個想法是滅了大將軍,只有如此,袁紹他們才會安心。

    吳川說,大將軍以河北之策休養生息,現在看來必須改變,吳川認為,如果白波軍不能佔領關西,那麼我們就會面對袁紹的封鎖,但如果佔領關西,就能從河東和關西兩個方向威懾關中,確保天子的安全,同時又能威脅關東,脅迫袁紹。

    袁紹和各地州郡要是打冀州,白波軍就從關西方向打關東。袁紹要是打關西,打關中,白波軍就從冀州方向南下,攻打河內、兗州,同樣威脅關東。這樣一來,雙方互相箝制,大將軍和白波軍可以因此得到足夠的發展時間。

    但是如果沒有關西,袁紹可以肆無忌憚的打河東或者冀州,這對我們來說非常不利,冀州的糧草改變不足以提供十幾萬白波軍和幾百萬流民所需,到時候面對龐大的糧草問題,白波軍就會舉步維艱,步步危機。

    胡才著完吳川的書信後,心情異常沉重。他閉目沉思了很久,然後把案几上的戰場捷報放到了一邊,全神貫注地再次仔細研讀吳川的書信。

    此刻,冀州的戰局和天下的形勢比起來,已經無足輕重了。

    現在的局勢和胡才知道的歷史發展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因為他的干涉,董卓沒有死,袁紹也沒有佔領冀州,而是佔領了雒陽,和袁術爭豫州。

    冀州經過黃巾之亂,這幾年人口流失,雖然現在還有幾百萬人口,但根本不能和豫州相比,而并州,地廣人稀,山窮水盡,并州的財賦入不敷出,白波軍的軍費大部分是依靠鹽鐵來維持的,現在雖然佔領了冀州,但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自給自足。

    歷史上,袁紹佔領冀州,是因為袁閥和那些與袁閥相關的門閥的支持,袁紹才發展的那麼快,但胡才不是袁紹,沒有門閥的財力,此時的他舉步維艱,如履薄冰。

    胡才明白,他於歷史上的袁紹不同還在以并州,袁紹是先佔領了冀州才佔領并州的,佔領冀州幾年,袁紹出兵并州,那個時候,袁紹的軍隊早已自給自足,所以佔領并州沒有對袁紹有什麼影響。

    但是白波軍不同,因為佔領了并州,不僅僅需要在邊郡駐守大軍,還需要安排并州的流民,巨大的負擔讓白波軍壓力很大。而且佔領冀州不到半年,又有大量的流民需要安置。

    石泉和霍邱來書。兩人在信中對并州和冀州未來形勢發展表示了自己的擔憂。同時,他們還提到了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懇請胡才慎重對待。

    一是青州黃巾軍的問題。袁紹鼎力支持曹操繼任兗州牧,依舊牢牢控制著兗州。關東一旦穩定,袁紹不僅僅要把袁術趕走,還要給曹操以強有力的支援,幫助他擊敗黃巾軍,以便迅速穩定兗州。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青州黃巾軍的處境越來越艱難。青州有田楷、劉備、孔融,徐州有陶謙,兗州有曹操、吳資、張邈。青州黃巾軍被包圍在泰山和黃河以南的部分郡縣,活動範圍越來越小。雖然青州黃巾軍在四月、五月的時候取得了幾場勝利,但前景非常不好。

    如果青州黃巾軍被擊敗,他們唯一的逃亡途徑就是冀州。敗逃的黃巾軍將士加上被黃巾軍裹挾的流民,數量非常龐大,對冀州會造成很大的衝擊。

    而且,在天下諸侯中,胡才對曹操一直以來都非常今天,雖然歷史在變,但曹操的發展之路沒有變。

    胡才清清楚楚的記得歷史上初平三年,也就是今年,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連破兗州郡縣,陣斬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兗州牧。曹操和鮑信合軍進攻黃巾。鮑信戰死。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於將黃巾擊敗。當年冬天,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曹操收其精銳,組成軍隊,號青州兵。又助袁紹打敗劉備、單經及陶謙諸軍。

    現在曹操就安歷史上寫的那樣發展,胡才想改變也無力改變,現在冀州的戰事沒有結束,北方的鮮卑人蠢蠢欲動,他不可能派兵去兗州,如果派兵去兗州,就等於與袁紹大戰,但現在白波軍還有這個能力嗎。

    其次是兗州刺史金尚的問題。天子先是非常慷慨地讓胡才督領六州四郡的軍政,然後又命令白波軍承擔平叛的重任,接著又讓白波軍護送金尚到兗州上任。朝廷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激化他胡才和袁紹,他胡才和各地州郡大吏之間的矛盾,從而挑起黃河兩岸的戰火。

    金尚在白波軍的護送下,渡河南下,曹操和兗州軍必定要出兵阻止,雙方隨即爆發大戰。這個仗一打,很可能會演變成一場討伐白波軍的大戰,冀州很有可能要遭到袁紹、曹操、公孫瓚、田楷、劉備、張邈、張揚等州郡大吏的圍攻。

    霍邱告訴胡才,如果大將軍拒絕護送金尚到兗州,金尚也會獨自前往。他奉有天子旨,豈敢不去?金尚一死,大將軍就把天子和朝廷得罪了。不過,袁紹、曹操等人還是可以以此為借口,聯手攻打冀州。

    冀州先有黃巾軍和流民北上逃難之禍,後有各地州郡聯手圍攻之災,其局面岌岌可危,極有可能瞬間崩潰。此計之毒,讓人不寒而慄。

    由此引出第三個問題,這個困殺大將軍之計到底出自何人之手?

    在董卓的軍中,胡才知道有兩個謀士,一個是李儒,一個是賈詡,現在賈詡在冀州,那麼這個計劃一定是李儒提出來的,李儒詭計多端,這不可能只能因為想趁火打劫,一定還有另外的計劃,

    但是李儒達到想幹什麼?這件事就是胡才也想不明白。

    石泉和霍邱的建議是,為了力保天子的安全,關西必須駐軍。一旦長安再度發生兵變,白波軍可以急速殺進長安,把天子救回并州。

    這個建議和吳川的意圖不謀而合。

    但關西處在關東和關中的夾擊之間,要駐軍,要確保關西,就要有足夠的兵力。大軍人數不能少於目前的三萬人,同時還要徵調一萬屯田兵駐防河東。這樣,加上需要增加邊郡的駐軍,白波軍就要增兵兩萬。

    河東和關西大量駐軍,冀州方向的軍隊就無法增加,只能徵募降兵維持目前十四萬大軍的規模。如果不久後,青州黃巾軍北上,各州郡聯軍對冀州發動圍攻,這十四萬人的軍隊是否能確保冀州的安全?能不能保護北方的安全?

    冀州不但萬萬不能丟,而且還不能讓敵人踏足冀州肆虐荼毒。現在冀州每一畝地裡的糧食都像金子一樣珍貴,不能讓敵人糟蹋了,搶走了。

    要保護冀州,要讓冀州的流民活下去。這才是胡才需要做的。這很顯然,吳川,石泉,霍邱他們的想法不行,至少他們的想法太被動了,這對白波軍不利,胡才也不想這麼的被動。但需要怎麼樣才能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面呢?

    胡才負著手走來走去,想著怎麼解決眼前的問題。

    突然,胡才眼睛一亮,想到了解決了辦法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