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三十二章 袁紹的選擇(2) 文 / 燕天

    第三十二章袁紹的選擇(2)

    袁紹沒有立下決斷。

    本來,他說長安天子並非是先帝所生,他袁紹尊的是少帝,但是現在少帝死而復生,在晉陽在胡才的支持下,重新為帝,這個時候,他袁紹自然不想承認少帝,如果承認少帝,胡才招他去雒陽怎麼辦?不去,他就是叛逆,胡才的十幾萬大軍就會南下,去了,生不如死。

    所以,田豐他們才建議他拿下長安天子,只要手中有天子,哪怕是他以前不承認的長安天子,也有可能和胡才分庭抗禮。

    但是現在的他適合出兵關中嗎?

    拿下關東,佔據雒陽後,他自己雖然還沒有站穩腳跟,形勢也還非常嚴峻,但和年初自己被胡才狼狽趕出冀州時的窘境相比,要好多了。

    去年,胡才、朱俊、袁紹、袁術、孫堅等人聯手攻佔關東後,朱俊帶領各級官吏在關東實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飽受摧殘的關東迅速得到了恢復。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但關東畢竟是京畿要地,各項條件非常好,只要上下齊心協力,恢復起來還是很快的。

    朱俊通過各種辦法,讓逃亡到鄰近州郡的關東百姓盡快返回故土,同時,他把大量無主土地收歸府衙,然後賤賣給了關東和其它各地的門閥富豪。因為有強悍的北疆軍駐守在關西和關東兩地,安全上有了保障,返回故土的流民越來越多,而關東的門閥富豪也利用自己的關係,迫不及待的從各地購買賒借物資和徵募流民到關東耕種土地。朱俊離開洛陽之前,曾對袁紹說,如果能夠有足夠的糧食加大對關東百姓的賑濟,關東的財賦收入在兩到三年內就能完全恢復到過去的水平。

    不過,一直以來,有個嚴重困擾朱俊的難題,那就是洛陽皇宮,皇家宗廟園林,先皇諸陵以及太學、東觀、雲台、三公九卿府等等眾多朝廷重地的維護和修繕。朱俊最關心的不是皇宮和皇陵,而是收藏在太學、東觀、雲台等地的書卷典籍。這筆維護費用很大,朱俊手頭拮据,拿不出來。他希望袁紹能在很短時期內恢復關東的繁榮,立即著手清理和修繕這些珍藏,這可是事關社稷振興的大事。

    袁紹當然知道這些典籍的重要性,但關東百廢待興,最缺的就是錢財,他也沒錢做這些事。袁紹為了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到充足的財賦和糧食,他急於鞏固關東,掌控荊、豫兩地,而當務之急就是趕走袁術。他和袁術即使握手言和了,以袁術的性格和實力,不會低下頭來心甘情願地聽自己指揮。與其將來陷於無休無止的內訌,白白損耗實力,還不如現在徹底了斷,把袁術趕出荊、豫,讓他自生自滅去。

    要趕走袁術,就要找個讓人信服的理由,不能再讓袁閥的勢力互相殘殺了。最好的理由就是袁術不顧家仇國恨,不但尊奉長安天子,還曾和董卓眉來眼去,無恥之極。

    但是這個時候,晉陽天子的出現,又讓他為難了,不尊長安天子就是尊晉陽天子,但是他袁紹可以尊晉陽天子嗎?

    胡才是大漢的叛逆,他手中的晉陽天子,就不能尊,不能尊晉陽天子,就必須尊長安天子,這與他一直以來的方針不符。

    袁紹背著手,在大堂上走來走去。他要想清楚了,不能輕易下決斷,以免功虧一簣。

    這裡是袁府,是自己原來在京城的家,雖然不大,但讓他感覺很溫馨,很踏實。叔父袁隗和生父袁逢的府邸比這裡都要大,都要豪華,但袁紹不願意搬過去。住在那兩處府邸裡,容易讓他想起死去的親人,容易讓他失去理智和冷靜的判斷力。

    「讓袁燮立即到豫州出任刺史一職。」袁紹緩緩說道,「本來我打算讓他出任陳國相,但考慮到袁術有東遷豫州之意,還是讓他主掌豫州吧。我倒要看看袁術還有什麼話說。這陳國相暫時讓高幹帶領。陳國相許瑒被擊敗後自殺身亡,其從弟許靖又逃亡揚州,許氏一脈已走向日漸衰落,我看就不要趕盡殺絕了,以免讓人說我袁家心狠手辣。」

    袁燮是袁閥的嫡系,是袁紹的心腹,眾人一聽,立刻明白了袁紹的意思。他還是想盡快逼走袁術。

    有袁燮在豫州,可以說豫州穩穩當當的掌控在袁紹在手中,豫州人口幾百萬,總共袁紹養十幾萬軍隊了。

    「那原豫州刺史孫賁如何處置?」許攸問道。

    「孫賁?孫賁是誰任命的豫州刺史?是董卓還是胡才?我不殺他,已經給足了孫堅面子。他是吳郡人,讓他帶著人回揚州去。」

    「袁術要是不答應或者……」辛評遲疑道,「這個時候如果打起來了,對我們不好。我看,還是讓孫賁暫時代領穎川太守,這樣可以緩和一下雙方的矛盾,畢竟穎川現在還在袁術手上。」

    「他敢打嗎?」袁紹不屑地冷笑道,「我讓袁燮領豫州刺史,袁譚領穎川太守,就是要逼他打。」

    袁紹指指陳琳,「孔璋,急書景升兄(劉表),請他出兵南陽,然後再給南陽的七大世族各寫一封書信,請他們適當的時候予以幫助。」

    「主公有意讓景升兄獨領荊州?」郭圖擔憂地說道,「這個……如果將來……張邈的教訓……」

    劉表是荊州牧,他雖然是袁紹的好友,但在這個時候,其實並不可靠,有了幾萬大軍的劉表,真的甘心聽袁紹的嗎?

    袁紹被豫州和荊州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但是現在荊州在劉表的手中,如果這個時候,劉表和曹操他們一樣怎麼辦?

    沒有了荊州,只剩下一個豫州和關東。這對袁紹來說是一個打擊,所以,郭圖建議,應該把荊州徹底的控制在手中。

    「荊州的兵馬一旦進入南陽,我就讓審配審大人和袁熙一起去南陽進行調停,同時讓汝南的徐璆,駐守廣成關的潘鳳、程渙、高幹各自率軍逼近南陽。」袁紹笑道,「袁術敢打,他就是死路一條。他唯一的選擇就是放棄,然後帶著兵馬到穎川,伺機進入兗州尋求發展。」

    「袁術對景升兄恨之入骨,他怎麼可能會把南陽讓給景升兄?」袁紹自信地說道,「你放心,南陽這塊地方,我無論如何都要控制在手,相信景升兄也能理解。」

    在袁紹的眼中,荊州就只有南陽才放在他眼裡,其他的地方,特別是荊州南方四郡,是蠻人的地盤,是蠻荒之地,他根本不在意。

    「讓袁術進入兗州?」郭圖眉毛一挑,欣喜地說道,「主公這個辦法倒是不錯,既能把兗州部分州郡控制到我們手上,又能打擊和牽制曹操、張邈在兗州的發展。」

    「就怕袁術嚥不下這口氣啊。」逢紀歎道,「袁公路嗜賭如命,賭徒的性格一般不能以常理來揣測,如果他……」

    袁紹點點頭,不屑地笑道:「正因為袁術是個賭徒,所以他才不會拚命。在他眼裡只有兩樣東西最寶貴,錢財和性命,其它的都不重要。我給他錢,然後把刀架到他脖子上,他就會乖乖地拿著錢走路,他絕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接著袁紹還說了一個袁術一定會離開南陽到兗州的原因。袁術在南陽被四面包圍,沒有出路。到了兗州就不一樣了。他過去和胡才關係密切,還曾和胡才一起派兵支援過徐州的陶謙,所以他南北兩面都有支援,他完全可以和曹操放手一搏。曹操現在一窮二白,根本不是袁術的對手。

    如果袁術被曹操趕出兗州,袁術這個時候已經損失慘重了,到時候自己再想佔領兗州,輕而易舉,而這一段時間的發展,自己完全可以開發豫州和荊州,有了豫州和荊州的財賦,他才能建立強悍的軍隊,才能與胡才決一死戰。

    想消滅胡才主公叛逆,沒有強悍的武力是不行的,但是怎麼樣擁有強悍的武力,還需要財賦,豫州和荊州的財賦。

    逢紀驀然明白了袁紹的心思,「大人,你是不是等到袁術把兗州搞得雞飛狗跳的時候,你再一手拿錢,一手拿刀,逼著袁術滾蛋。」

    袁紹手捻短鬚,笑而不語。

    不錯,到時候袁術和曹操在兗州年的雞飛狗跳,但等他十幾萬大軍壓境,袁術拿什麼抵擋?到時候還不乖乖的從兗州滾蛋?難道他還能被兗州讓給胡才不成?

    沮授、田豐等人憂心忡忡。

    袁紹執意要挑起戰火,逼走袁術,打擊曹操,意圖很明顯。他不意接受尊奉長安天子,迎大駕於西京的主張,但袁紹好像又沒有完全拒絕,因為他沒有明確表示反對。這讓袁紹優柔寡斷的性格盡顯無遺。

    所以,田豐等人才憂心忡忡。

    袁紹的話那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袁紹認為目前自己實力不足,還不能提出這種主張,以免讓其它各方勢力迅速壯大起來,從而造成今後各方勢力鼎力相持的局面?

    如果各方勢力相差無幾,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遲早都要互相攻伐。比如袁術就是一個例子。袁術如果把傷口養好,勢必要再掀波瀾。各方勢力互相征伐,最高興的就是胡才了。胡才獨居於河北之地,不但得到了發展的時間和機會,還能趁勢各個擊破,橫掃天下。

    現在胡才在晉陽尊少帝,得到了王允,黃琬,楊彪,盧植等大臣的支持,無任他們的支持是否是真心實意的,對胡才來說好處多多。

    所以,在田豐等人眼中,如何消滅胡才,如何才能被對抗胡才的資本擴大?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袁紹的意思是,逼走了袁術,袁紹就能憑借關東和荊、豫兩州得天獨厚的優勢迅速發展。袁紹有了最強悍的實力,才能讓曹操、張邈這些人俯首稱臣,才會讓那些受到胡才攻擊的州郡大吏主動投靠袁紹,向袁紹求援。

    也只有這樣,袁紹才能主持會盟,集結天下州郡的力量攻打胡才。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實力對比逐漸發生變化後,袁紹才有擊敗胡才,最終成就霸業,中興社稷的可能。

    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沒有實力,就是把嘴皮子說破了,把心掏出來,也沒有人相信袁紹易弦改轍是真的。相反,此時袁紹突然改變主張,反而會讓人覺得袁紹是個朝三暮四的小人,是因為受到各方勢力的夾攻,實力不濟,無奈之下的變通之舉,是想暫時平息戰火以便迅速發展自己。既然你袁紹不行了,沒有實力了,我還聽你的幹什麼?僅此一下,可能就把袁紹佔據關東取得的優勢徹底葬送。

    也許袁紹也同意利用大義集結所有力量擊敗胡才的策略,只不過,他認為操之過急了而已,但眼前形勢非常急迫,長安朝廷任命的兗州刺史金尚已經到了冀州,胡才極有可能利用這個機會渡河南下,攻打兗州。

    胡才以晉陽朝廷的聖旨,命令劉表為兗州牧,曹操為豫州牧,袁紹為荊州牧,加上長安朝廷任命的兗州牧,單兗州牧就有三個了,到底誰才是兗州牧?誰聽誰的?

    這就是胡才的高明之處,利用天子的命令,把中原弄亂,讓他安心發展河北,隨時準備南下。

    山陽太守袁遺在信中對此事表示了極大的擔憂。冀州牧伏完曾有私人書信給他,詢問他對金尚或者劉表出任兗州刺史的看法。很明顯,這是胡才投石問路之計,想從袁遺這裡探知袁紹是否有足夠決心幫助曹操守住兗州。如果胡才此時南下兗州,佔據了兗州,無論是袁紹還是曹操等人,都沒有時間發展自己的實力了。

    田豐不明白,大漢這麼多人,為什麼沒有多少豪門士族的發展這麼快呢?佔領河東的時候,胡才不過幾萬兵馬,但這幾年胡才為什麼越打越強,其他人卻越來越弱?袁紹為什麼得到了冀州又失去了冀州?

    田豐緊鎖雙眉,小心翼翼地問道:「主公,如果胡才此刻南下,我們如何應對?任由胡才佔據兗州?」

    袁紹神色凝重,反問道:「你看胡才有幾成南下的可能?」

    「這取決於三件事。」田豐說道,「一是公孫瓚何時敗回幽州?如果劉虞率軍支援公孫瓚,胡才的處境就非常尷尬,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二是青州黃巾軍何時展開反攻?如果司馬俱、管承在近期再度攻擊兗州中部郡縣,曹操就無法抵擋。我們為了趕走袁術,也無法出兵支援兗州。在這種情況下,胡才揮軍南下,曹操和張邈也許求之不得。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朝廷的人,無任是長安天子還是晉陽天子,這都是名正言順的,投靠了胡才,將來也都還是一郡太守,沒什麼損失。第三,就是關東的穩定。如果關東穩定,各州郡大吏相安無事,大家就可以隨時支援兗州,那胡才在冀州流民成災,賑災壓力極大的情況下,自然不敢貿然出兵。相反,如果關東不穩,冀州的流民問題得到了解決,胡才就有實力南下兗州,到時候哪怕曹操他們能抵擋黃巾軍,也沒有能力阻止胡才南下了。」

    「胡才南下,按照目前虎賁軍的兵力情況,胡才在冀州可以調一萬鐵騎和四萬左右的步卒,這五萬兵馬如果南下,哪怕現在曹操建立了十五萬青州兵,也不是胡才的虎賁軍的對手。」

    「胡才的虎賁軍在這幾年南征北戰,驍勇善戰,而曹操的青州兵不過是黃巾軍的俘虜和流民,雖然有十五萬,但不堪一擊,特別是虎賁軍鐵騎,在冀州胡才安排了兩萬鐵騎,這是和匈奴人,和鮮卑人大戰的鐵騎,驍勇善戰,悍不畏死,因為鐵騎就可以在兗州對付幾萬步卒了,到時候胡才佔領兗州,徐州的陶謙不敢與之為敵,如果陶謙投靠胡才,胡才就有了并州,冀州,兗州,徐州,再加上河套,河東,試問,天下誰是他的對手?特別是冀州和徐州,是大漢的兩個產糧地,得到了冀州以後,胡才如果再得到徐州,胡才就不需要為糧草而擔心了,在沒有糧草危機的情況下,虎賁軍可以毫無顧及的出兵,天下誰能抵擋胡才的虎賁軍的兵鋒?」

    袁紹低著頭,在大堂上又轉了起來。眾人各自聚在一起,小聲議論著。

    胡才野心昭然若揭,這個時候晉陽的天子是胡才的傀儡,是他想改朝換代的第一步,雖然有王允等人支持,但王允他們在胡才的控制中,一定是不得不如此,所以不能被晉陽朝廷當一回事。

    但是怎麼樣被胡才帶來的不利的一面改變呢?

    良久,袁紹站在大堂中央,連續下了幾道命令。

    首先,袁紹書告各州郡大吏,詳細解說長兵變的始末。長安天子之所以被再度挾持,王允誅殺董卓失敗,長安天子再一次落入董卓手中,都是因為胡才早有篡逆之意。這一切,其實都是胡才蓄意而為之。他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篡奪大漢社稷。胡才是繼董卓之後,本朝最大的逆賊,人人得而誅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