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242章 拯救隆美爾 文 / 龍騎士

    喬治·巴頓指揮的西部特混編隊於1942年3月8日的日出前分在3個不同地點登陸,摩洛哥的薩菲、穆罕穆迪耶以及邁赫迪耶-克拉門特。

    雖然拒絕了亨利將軍出任多國部隊總司令的要求,但艾森豪威爾上將仍然相信美國外交官梅菲的情報——維琪法軍不會抵抗。因此,巴頓指揮的美軍第2裝甲師、第3步兵師和第9步步兵師由美國直接到達登陸地後,並沒有進行預先的炮火準備,而是直接登陸。

    在薩菲港,多國部隊的登陸非常成功。依照命令,美國大兵們並沒有先開火,希望法軍不會抵抗,但當維琪法軍的海岸炮群開火攻擊多國部隊運輸船隻後,美軍開始還擊。在薩菲海灘上,法軍的狙擊兵發揮了相當水準,登陸的美軍被壓制在海灘上,大部分登陸行動的時間均比計劃的時間落後。

    休伊特海軍中將負責西部特混編隊的海上作戰,在薩菲海難受阻後,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開始起飛,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火力支援,艦載機飛行員還幸運的發現了法軍的增援部隊的車隊,f-2女妖艦載戰鬥轟炸機對其發射了一百多枚5寸無控火箭彈。失去援軍的薩菲守軍在兩天後被迫投降。

    在穆罕默迪耶一帶,美軍部署了最大的一支登陸部隊共一萬九千人,但天氣情況對登陸行動極為不利,在日出後登陸灘頭處於維琪法軍炮火控制下,巴頓在早上8時正登岸,稍後登陸灘頭變得鞏固,美軍於3月10日包圍卡薩布蘭卡,該城在盟軍最後總攻開始後一小時內投降。

    除了海岸炮台的巨大威脅之外,維琪法國海軍在卡薩布蘭卡還駐有一支實力不錯的分遣艦隊,包括未完工的戰列艦讓·巴爾號、數艘巡洋艦及驅逐艦,它們向灘頭堡發動突襲,但被多國部隊強大炮火擊退,多艘法艦被擊沉擊傷,但主要艦隻逃脫,後在自由法國政府的動員下,轉而加入多國部隊作戰。

    在奧蘭,法國海軍與多國部隊艦隊不斷交火,同時法軍也對中部特混編隊進行了頑強阻擊,但英國皇家海軍戰列艦的強大炮火令法軍不得不在3月9日投降。

    在阿爾及利亞,法軍在合作與抵抗之間搖擺,使得他們失去了在海灘上阻止多國部隊登陸的最佳時,海軍炮台部隊也宣佈保持中立,阿爾及爾港守軍在下午正式向多國部隊投降。

    多國部隊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成功登陸,極大影響了法國的抵抗運動,維琪法國政府首腦達爾朗準備投向協約國方面,這得到了羅斯福和邱吉爾和的支持,雖然自由法國的夏爾·戴高樂將軍表示反對,但事情很快得到了解決。達爾朗遇刺身亡,戴高樂取代了其位置,數月後,由戴高樂領導的法蘭西全國解放委員會正式成立,成為了美、英等國共同承認的法國政府。

    當阿道夫和墨索里尼知道達爾朗意圖投靠英、美之後,德軍立即佔領了維琪法國並準備支援在非洲的盟軍部隊。

    阿道夫親自發電報給漢皇,請求大漢的非洲方面軍加大攻勢,救援在利比亞的德意聯軍。

    接到小鬍子的電話,其實鍾義很想問一句:當初讓你打馬耳他時,你想什麼來的?

    來氣歸來氣,隆美爾還是必須要救的,失去德意聯軍在利比亞和突尼斯的牽制,埃及戰場也將變得更困難。更何況,德國這個盟友暫時還不是翻臉的時候,美國出兵歐洲,協約國方面正是群情激憤,戰意盎然之時。德國則是最好的火力吸引點,小鬍子仍在高喊:「向我開炮!」

    這年頭,裝13死的快,「低調才是王道呀!」

    「陛下,我們在非洲的戰略要修改了!」蔣雲志拿過了小鬍子的電報,沉吟了半天,才哼哼出一句。

    張崢也若有所思的微微點頭。

    鍾義抬眼看看了幾位大佬,咧嘴一笑,「是時候了!」

    挺莫名其妙的一句,可是衛青閣內,蔣、張、雲三個皆連連點頭。就連沐局長也高深莫測的笑了,死人臉的笑,也挺嚇人的!

    沒錯,是時候了!

    因為多國部隊的火炬行動,協約國方面一舉扭轉了非洲大陸上的兵力劣勢,埃及的蒙哥馬利也一改之前兩面受敵時的死守態勢,除在尼羅河流域和蘇伊士河沿岸繼續以殖民地部隊為主,阻擊漢軍的進攻之外,其餘所有的英軍第八集團軍主力全部西進,在海軍火力的支援下,一路沿海岸線打向蘇爾特灣。

    在另一側,法國人調轉槍口後,美軍第一裝甲軍兩個師的坦克部隊,快速突進突尼斯。隆美爾選擇了放棄的黎波里,全軍退至班加西,他想要避開登陸多國部隊的鋒芒,首先擊敗蒙哥馬利的英國第八集團軍。

    在班加西,降美爾率領德、意聯軍埋下了數萬顆各式地雷,又修建了環形防禦工事,意圖依托支撐點式環形防禦與大面積雷區相結合,粉碎英軍咄咄逼人的攻勢。

    而蒙哥馬利指揮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其實也是一支多國部隊,以加拿師和南非師為主的第30軍、以印度師為主的第10軍以及英國本土的第13軍。

    在火炮方面,英國因為c艦隊在地中海的強勢,運來了大量的25磅榴彈炮,使得英國可以集中1000門以上的野戰炮和中型火炮對德軍陣地實施夜間炮擊。

    而德國方面,意大利向非洲運送燃料的油輪全部被多國部隊的海、空軍擊沉,隆美爾在沙漠時區賴以生存的裝甲突擊戰術被油料限制,無法組織大規模反擊。德軍第21裝甲師、第15裝甲師,第90輕型裝甲師等主力部隊無法發揮其機動性,以至於大量坦克被英國空軍擊毀,德軍第164師亦在沿海地區被加拿大第9師和南非第1師包圍。

    班加西會戰,德、意聯軍遭到了北非戰役開始後最慘重的失利。在隆美爾下令全線撤退時,德軍僅餘二百多輛還能開動的坦克。美國的m4謝爾曼坦克登場,數

    數個裝備美制坦克的英國裝甲旅在班加西戰役中相當露臉,也算是為中東戰場上被打成翔的英國裝甲部隊挽回了點臉面。

    但英軍對隆美北非軍團的追擊並沒有得逞。

    隆美爾在下達撤退命令後,沒有在沿海地區浪費時間,全軍直接向南退向利比亞東南城市庫夫拉,那裡是班加西戰役之前,隆美爾就為自己設計好的退路。

    駐非洲的大漢皇家空軍起飛了近百架威龍攻擊機掩護北非軍團的撤退,加上及時而至的大雨,蒙哥馬利無奈放棄了痛打落水狗的機會。雖然沒有全殲德意北非軍團,但多國部隊成功在蘇爾特灣匯合,並控制了地中海沿岸,而意大利和德國失去了北非的所有的港口,隆美爾的北非軍團成了斷奶的孩子,無法再得到本國的任何支援。

    就在協約國方面對艾森豪威爾的登陸行動成功,和蒙哥馬利擊敗隆美爾而歡欣鼓舞之時,沙漠之狐隆美爾將軍也正在經歷著一次死裡逃生的喜悅。

    皇家空軍的出擊和突降的大雨,救了隆美爾,也救了北非裝甲軍團。德軍的三個主力裝甲師雖然損失慘重,但總算逃了出來,而且在蘇丹港,已經有一批全新的東北虎坦克在等待他們換裝。那是漢皇與小皇子簽訂的坦克出口協議中的第二批,本來就是要裝備給北非軍團的!

    在庫夫拉,狼狽的隆美爾見到了老朋友水墨。在隆美爾還是元首的侍衛隊長時,就曾多次出訪長安,與大漢的近衛軍將領們幾乎個個熟悉。

    不過在這樣的場景下見面,隆美爾顯得有些尷尬。很在意軍容的德國將軍看了看軍靴上的泥點,再看看對面軍裝筆挺的水墨中將(在亞的斯亞貝巴戰役後獲晉陞)特別的不自在。

    但水墨沒有在意這些,哈哈大笑的走過來,一把抱住了老朋友,這樣的熱情,總算是讓失落的隆美爾心裡好受了許多!一方是狹大勝之勢,一方是落敗潰逃之將,但水墨沒有絲毫瞧不起對方的意思!連蔣黑臉都曾讚揚過隆美爾的軍事才華,再說了,北非之敗,非戰之過!多國部隊兵多將廣,補給充沛,而德意聯軍一直未得到有效補充,班加西一戰,隆美爾的坦克師更是連油都得算計著用。在水墨看來,蒙哥馬利勝之不武,隆美爾敗亦光榮。

    大丈夫能屈能伸,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咱漢人不就講究這個嗎?「來吧!哥們,你這也算上山入伙了。靠上咱大漢帝國,指定不會再讓你過缺油少彈的日子了。」

    這話有點不禮貌,不過軍人之間就是這樣的交往方式。隆美爾也沒覺得這是啥丟人的事,大漢富裕得流油,這是全世界都公認的。

    「水將軍,謝謝你的出手相助!元首已經下達命令,要我們協助盟友反攻北非,並建議我們攻向埃及。」隆美爾是純粹的軍人,沒有太多的寒暄,也沒有過多失敗後的沮喪,將話題直接轉入了下一步的作戰目標。

    「不、不!埃爾溫!我們的的任務首先是護送你德軍去蘇丹港接收新的裝備。然後我的近衛軍要繼續留利比亞!」

    「利比亞?難道你的任務是要牽制住多國部隊?漢軍還有另外的部隊進攻埃及嗎?」

    隆美爾剛一說完,水墨就豎起了大拇指,「埃爾溫,希望多國部隊的指揮官,沒有你這樣的眼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