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六十六章 ——求您了八嬸 文 / 弘毅知難

    趴在地上的諸位議政王大臣,直到聽見吳良輔喊了一句「散朝」,這才敢抬起頭來,可皇上早就不見了蹤影!

    「尚方院?」信郡王多尼奇怪的說了一句,卻沒先站起來的意思。

    「誰說不是?叔,你也聽到是尚方院了?」巽親王常阿岱聽聞,急忙有些諂媚得向身前多尼求證。

    「唉,我的好侄兒,富綬富綬呀,你呀!」信郡王多尼沒有搭理身後的堂侄常阿岱,而是數落了一句身旁的顯親王富綬,接著爬起來,拍拍衣襟,扶扶頂戴,頭也不回徑直走了。

    只有宗人府宗令、安郡王岳樂心中清楚非常。

    這尚方院,原為清初內務府之尚方司,今年(順治十二年)剛剛改稱尚方院。其本職,乃是掌皇上親領上三旗的刑名。凡審擬罪案,皆依刑部律例,情節重大者移咨「三法司」會審定案。

    今日皇上將鑲白旗包衣奴才的邢判交給尚方院,其用意,不言自明。問題在於,皇上弟弟拍拍屁股走人了,剩下的那些個焦頭爛額之事,全是圍繞著皇室宗親、一大批「黃帶子」們的,都一股腦給推到自己這裡來了。剛才跪在這裡嘀嘀咕咕的幾個親王郡王的,可都是下五旗的旗主。

    現如今兒,下五旗旗主遠非太祖初創時候那樣握有實權了。天命十一年(1626年),太宗設「固山額真」,為旗的軍政長官,實際上也就成了一旗的長官,管理全旗戶口、生產、教養、訓練等事。自那時起,雖然固山額真有時還會與旗主有隸屬關係,但實權卻遠遠在旗主之上了。剛才那幾位王爺旗主,繞開手下的固山額真和梅勒章京,什麼大事也辦不成!

    即便如此,要是想實現小玄燁的謀劃,必定會遭遇重重阻力的!可為什麼以往對自己言聽計從的皇上弟弟,這次卻表現的如此乾綱獨斷、執意而為呢!唉……玄燁呀玄燁,你實在是給你叔叔我出了個好大的難題!昨夜富綬母子二人的眼淚,讓自己一宿沒有安眠,要不是富綬當年的救命恩人巴哈循循善誘、甚至威逼利誘一番,自己這個宗人府宗令昨夜就要干費不少口舌,今天估計也要好好去排布一番才行。現在,首當其中的,就是如今滿蒙貴胄的第一人、大清昭聖慈壽皇太后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身為郡王的岳樂,好不容易應付了三三兩兩聚攏上來的諸多親王郡王貝勒爺的,任憑誰要套個近乎,都只是一味的作揖打千兒,就是不說正題。看著他們一個個扼腕歎息的逐漸離去,又重新聚在一堆嘀嘀咕咕,岳樂這才長歎一口氣,急匆匆奔著慈寧宮而去。

    此時此刻,去位育宮意義不大。昨天去稟報富綬包衣張狗子的案子,為了這件事情就和福臨爭執了半天,皇上只有一句話,翻來覆去的說,那就是「玄燁連身受重創都不怕,朕還有什麼好畏手畏腳的?」最後看岳樂實在為難,福臨才多說了一句:「天賜良機,難道太祖太宗傳位之時的困局,皇兄還要讓它重演不成?」頓時,岳樂無話可說了,唯有叩首領命。

    既然事情一定要辦,那就必須思慮周全,不能平地生雷,出了岔子。如何周全,就更要聽聽皇太后的高見了。而且,那位挑事的貝勒爺玄燁今日不正好就在慈寧宮養傷嗎!

    弘毅昨夜沒有返回自己的東二所就寢,而是和皇瑪瑪睡在一起。一晚上布木布泰都是悉心照顧,竟然和尋常百姓家的老奶奶無二。

    早晨起床,弘毅躺在床上正和皇瑪瑪聊著天,一開始都是些滿洲老家的逸聞趣事,還有一旁的蘇麻喇給這補充註釋的,弘毅也是聽得津津有味。特別是說起當年在永福宮,姐兩個一起,為初建的大清朝「辨等威、明貴賤」,按照太宗皇帝的要求制定冠服制度,姐兩個為了做衣裳樣子,沒日沒夜干了四五個晚上,都是嘔心瀝血一般。

    「皇瑪瑪、蘇麻姑姑,你們是大清朝的功臣,是愛新覺羅家的砥柱,也是我玄燁的依靠呢!」弘毅不失時機的評價一句,說的兩位半大老太太都是一個感念激動!

    「我的小孫兒,你昨日說的事情,可是想好過的?你雖然天資聰穎,卻是涉世未深,為了一件沒有影兒的事情,如此自虐自己的身子,可否值得呀!」皇太后畢竟是**當家,撇下蘇麻喇在一旁感動的唏噓,自己先說出了心頭的在意。

    是呀,昨日玄燁受傷本就夠鬧心的了,結果這小傢伙還牽帶出一個大大的「陰謀」!不能不讓身為大清老人的皇太后多費些思量——

    昨天,打發走顯親王和自己的妹妹娘兩個,布木布泰就和自己的兒孫三人,在這慈寧宮秘密商議了好久。

    布木布泰雖然最近有些吃不準自己這個一肚子心眼的孫兒的「政治傾向」,卻在聽聞他遇險騾馬市之後震怒異常!讓自己博爾濟吉特氏本家姐妹、名分上的「兒媳婦」、豪格的繼福晉博爾濟吉特·杜勒瑪足足跪了一個多時辰,這還是輕的!要不是弘毅說出原委,後果還不止這些呢!

    作為豪格身後的大福晉,不能好好管理諾大一家子人,讓個庶福晉寧古塔氏的庶子星保闖出這種大禍,「姐妹情深」終歸還是抵不過大清國祚不是!?就連那個瑪拉,皇太后二話不說,直接讓尚有貴收了他的正五品頂戴花翎。那奴才倒是識趣,跪在那裡只說自己罪該萬死!你個奴才,萬死也不足以平息本宮的憤怒、不足以彌補小小玄燁所受的皮肉之苦!

    倒是玄燁乖巧,竟然從床上翻身而起,被蘇麻攔住,卻說是要給瑪拉開脫罪責,要不是瑪拉護衛有功,說不定他自個兒現如今就見不到皇瑪瑪和皇阿瑪了!小鬼靈精怪,自己那個性情中人的皇帝兒子竟然說「皇額娘身邊侍衛盡忠職守,理應獎賞」之類的昏話,自己作為**之主也不能黑白不明,只好應允皇帝的賞賜,正五品頂戴剛摘,皇帝立即欽賜四品頂戴花翎,進二等侍衛!

    福林還說,玄燁領命出宮辦差,盡心國是,這才遇險受傷。他

    已經是二品大員,又有實職,卻不足三歲,必須多加照拂。懇請皇太后將瑪拉賞賜玄燁,以為身邊之人!

    好嘛,裡外裡,皇太后我布木布泰做了惡人不說,還送出去一名自己器重的侍衛。沒辦法,那爺兩個現如今越來越親密,雖說不上壞事,可也不能不提前想個周全。也罷,明日提點那個瑪拉幾句,就讓他去東二所做個周全也罷!

    皇太后昨日委婉說出了自己的意思——雖然下五旗各有其主,但是一時半會兒卻形成不了威脅皇家的氣候。況且入關不過十年,現在要是動了滿洲根本,恐怕得不償失。

    還沒等福臨說話,這小玄燁就冒著一頭虛汗,說了一句「八旗分主,於本朝太祖太宗都是心疾,也從來沒有臣下一家獨佔一旗良久的先例,就連多爾袞,不也是分分合合下五旗好幾次嗎?」

    這一句話出來,皇太后和皇上都是良久不語。

    皇太后想到的是當年與那九王多爾袞的風風雨雨,皇帝想到的卻是大權旁落的痛心疾首!

    「對,皇額娘,玄燁說得有理!不為別的,兒臣在位一日,那下五旗斷然不敢造次絲毫!但我們還要想到,先皇太宗大行之時,八旗各主都是如何行事的!兒臣現在就要撥亂反正,把這件事情自己解決掉,不要留給後來人去受苦受難!」福臨十分堅決,望著自己的親娘,一字一句的說道。

    「皇帝!」皇太后知道自己的兒子又在耿耿於懷自己和多爾袞的往事,剛要爭辯,卻發現玄燁衝著自己神情閃爍,於是還是勉強隱忍下來。

    「既然皇帝有了主見,額娘還能說些什麼!就按你自己的意思去辦吧!」

    福臨又好生心疼的對弘毅噓寒問暖半天,這才匆匆告辭而去。

    「皇瑪瑪,孫兒知道您心中的苦怨,相信我,總有一天,皇阿瑪也會明白的!」弘毅拉著布木布泰的手,小聲說道。

    「唉,孫兒呀,你又知道些什麼呢!這為了大清天下,為了你們愛新覺羅一家,瑪瑪我實在是心力憔悴呀!」皇太后一邊撫弄著弘毅的涼被,一邊幽幽說道。

    弘毅沒再多說,在皇太后和蘇麻喇的照料下,早早睡去。

    今早本來是祖孫三人閒來無事嘮嘮嗑,但老江湖布木布泰顯然一晚上都在思量八旗之事,所以才有此一問。

    「皇瑪瑪,孫兒還是以為,騾馬市鑲白旗犯事,正可以借此機會,將太祖太宗未盡之事徹底理清!而且……」

    「稟皇太后,安郡王岳樂求見!」

    弘毅沒來得及說出自己的計劃,尚有貴在外邊的話語正好打斷了他。

    「瞧瞧,玄燁呀,你找來的事情上門了!叫吧!」皇太后有些嗔怪的衝著弘毅說了一句。

    「奴才岳樂,恭請皇太后聖安!」岳樂跪拜請安。

    「安郡王起來吧!今日早朝散的還挺快!」皇太后有些幸災樂禍一般。

    「皇太后,皇上那邊,奴才也是無能為力了,只好來您這裡求救啦!」岳樂一臉苦悶,樣子真有幾分可憐。

    「我還在猶豫著呢,你們拿不準的事情,也別來折騰我這個不問政事的老人兒!」皇太后不接茬。

    「八嬸!咱愛新覺羅家什麼事情現在不還是您說的算呀!您老就看在太祖太宗、我爺爺我八叔的面子上,救救侄兒吧!要不然,過兩天那些宗親叔侄,就要把我給生吞活剝了呀!」岳樂看來是真急了,噗通一聲,跪下就叩頭!

    「他們敢!現如今誰是主子誰是奴才?難不成他們還要反了不成!」皇太后怒了,自然是給岳樂打氣兒。

    弘毅躺在皇太后的御榻上,悄悄壞笑。

    多鐸第一子。初封郡王。順治六年十月,襲豫親王。八年,改封信親王。九年,降郡王。十五年,命為安遠靖寇大將軍,偕平郡王羅科鐸等南征。師自湖南入,擊明將李定國焚盤江口鐵索橋走,師以浮橋濟,自交水進次松嶺?貴州,趨安莊走明將白選。十六年正月,薄雲南會城,定國、選挾桂王走永昌,遣貝勒尚善以師從之,克永昌及騰越。上使慰勞,賜御衣、蟒袍及鞍馬、弓矢。十七年五月,師還,遣內大臣迎勞。六月,追論雲南誤坐噶布什賢昂邦瑚理布等磨盤山敗績罪,罰銀五千。十八年正月,薨,謚曰宣和。

    愛新覺羅·常阿岱(?-1665年),滿洲愛新覺羅氏,禮烈親王代善第七子貝勒愛新覺羅·滿達海第一子,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襲巽親王,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以父罪降為貝勒,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卒,謚曰懷愍。

    明清兩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為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會審,亦稱「三司會審」。

    1明代審判機關合稱「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明代刑部替代大理寺掌管主要的審判業務。大理寺成為慎刑機關,主要管理對冤案、錯案的駁正、平反。都察院不僅可以對審判機關進行監督,還擁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斷」的權利。「三法司」之間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職權分離、相互牽制的特點。

    2清代承襲明代三法司體制,審判機關仍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但此時三機關的職權與明代大不相同。清代的刑部仍為中央審判機關,但職權範圍遠遠超過明代,不僅享有審判權,還享有複審與刑罰執行的權利。清代的大理寺地位遠不如前代,其職責主要是覆核刑部擬判死刑的案件。都察院是法紀監督機關,既審核死刑案件,另外參加秋審與熱審,還監督百官。由於外省刑案統由刑部核覆,不提交會審者,院寺無由過問,應會審者亦由刑部主稿,在京訟獄,無論奏咨,都由刑部審理,故三法司中,部權特

    重。

    固山,滿語,漢語譯為旗。額真,亦滿語,為一旗長官,管理全旗戶口、生產、教養、訓練等事。

    巴哈出身名門,在皇太極時代即任議政大臣。順治初年隨豪格征四川有功,屢進世職至一等輕車都尉。順治六年要求從征陝西姜瓖不准,在多爾袞前拂衣而起,受到罰銀贖命的處分。當時眾將都諂媚多爾袞,「巴哈兄弟獨不附」——巴哈,卓布泰弟。事太宗,以一等侍衛授議政大臣。順治初,入關,從肅親王豪格征張獻忠有功,世職累進一等甲喇章京。睿親王討姜瓖,巴哈請從征,王勿許,拂衣起,坐論死,命罰鍰以贖。睿親王攝政,巴哈兄弟獨不附。肅親王卒於獄,子富綬尚幼,尚書宗室鞏阿岱議殺之,巴哈及內大臣哈什屯持不可,乃止。鞏阿岱因與弟錫翰及內大臣西訥布庫等欲構陷以罪,聞上嘉其勤勞,議乃寢。世祖親政,使證鞏阿岱等罪狀,皆坐誅。覆命為議政大臣,世職累進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授領侍衛內大臣。鰲拜得罪,坐罷官奪世職史稿?卷二三六)。

    孝莊皇后(1613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塞桑之次女。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其子福臨即位,改年號為「順治」,與孝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順治八年二月,世祖親政,上曰昭聖慈壽皇太后,簡稱;屢上徽號曰: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皇太后。雍正、乾隆累加謚,最終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皇后。所以說,很多電視劇裡就直接叫人家「孝莊、孝莊」的,這簡直就是在當面詛咒她死了,實在是不應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