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七章 ——可憐的商人(三) 文 / 弘毅知難

    阿勃林以為的年輕的牛錄章京,其實不是別人,而是大清世子、定遠大將軍濟度!

    但在阿勃林眼中,如此年輕的一名武官,充其量也就是個「百夫長」大小的官。當時自己被蒙住雙眼押進了這座軍營之後,能夠重見天日時,第一個審訊自己的就是此人,年輕而精力旺盛的年輕人,只不過管轄這麼小小一座營寨,官職自然高不到哪裡去。

    作為到汗八里城見過大世面、接觸過了眾多中國高級官員的「使臣」來說,阿勃林自以為現如今能夠輕鬆清楚分辨這清國官員的大小了,辦法卻很簡單——看帽子!帽子上面的珍珠越多越大,帽子主人的官職就越高。若是帽子後面還插著孔雀翎,而且羽毛上還有眼睛的話,那職位和地位都會更高。只可惜,這軍營中的大小士兵們都是身著統一樣式的戰袍,甚至還都是同樣的藍底紅邊,這讓阿勃林有些犯難。

    「阿勃林使臣,本官這次請你來,是想和你聊聊天。」年輕的濟度笑著開了口。

    故意隱瞞自己的官職和真實身份,是濟度聽到羅剎人身上有敕諭之後的第一個決策,現在看來這個決定是十分正確的,因為給自己避免了許多原本逃避不了的麻煩。

    那一天,當鑲藍旗滿洲固山額真第二甲喇章京所屬第八牛錄章京的「半分佐領」博爾濟吉特.烏恩其來向自己稟報這件大事的時候,自己也正好在思索如何處置那些日漸增多的羅剎俘虜。

    *

    *

    面對著突然出現在面前的大規模清軍。散落在湖畔、林間、河流旁的十幾處小據點簡直是不堪一擊,而且據點裡面的羅剎人幾乎沒有幾個是會打仗的。每個據點所有人加起來充其量才百十號人,除去平頭百姓之外,也就是十幾個充作守城護衛的哥薩克人有些戰力,其餘的基本都是一些游手好閒之輩,只知道哭爹喊娘的,有沒有都一樣。

    於是,戰鬥並不激烈,甚至可以說異常輕鬆。故而,每佔據一處寨子、城堡或者要塞。濟度就命令軍士就地改造加固。因為這些據點的修築都修築的過於簡陋,作為窩冬的所在還行,但作為軍營駐地可就不合「標準」了。

    之所以沒有付之一炬,是因為來之前皇上曾特別交代。說北海之濱地廣人稀。若大軍合在一處。補給困難不說,對於軍營之外的羅剎匪徒還是不能達到隨時發現、隨時殲滅的效果。於是,濟度大膽的採用了化整為零的辦法。身邊只留下鑲藍旗滿洲都統第一參領的十個佐領作為中軍,漢軍大部則於城外安營紮寨,以為犄角之勢,順便給自己在烏蘭烏德修築章京衙門和官府。

    其餘的滿漢主力,輔之以小部漢軍,都是以佐領為單位,也就是一百二三十人人的規模,過篩子一樣圍著蘇武湖走了大半圈,但凡遇到羅剎人的據點就一舉拿下,接著留下幾十人的漢軍駐守,其餘繼續推進。兩個月下來,現在除了大湖東北角的三四處稍微成點規模的羅剎人城堡採取「圍而不打、圍三闕一、只進不出、甕中捉鱉」的辦法,藉以盡量多的在這裡「收集」那些散落在外的羅剎人以外,整個湖區基本上算是梳理了一遍了。可惜的是,至今為止也沒有遇到太大的麻煩、或者說想點樣子的戰鬥。

    即便如此,如何處置越來越多的羅剎俘虜卻成為濟度的一樁心事。對於那些個別冥頑不化的哥薩克人,老將軍濟席哈主張殺一儆百,但被他制止了。因為在濟度眼中,這次北進到目前為止,還算不上什麼征伐大戰,而且幾個月下來,自己的兵士也不過折損了不到一百人,還基本上是皮外傷、骨折之類軍旅常見損耗的。只有三名兵士殞命,其中一人還是陷進沼澤無法自拔而亡的。

    再三思量之後,濟度採取了區別對待的辦法:將俘虜中的手藝人甄別出來,分散到各個營寨之中作為工匠,按月發給工錢,允許他們拖家帶口在寨中生活。對那二百多的哥薩克人,濟度將原本的頭目集中關押在烏蘭烏德的軍牢之中,又重新選出了願意投降的頭人,將這些識時務之人作為新的首領,成為自己的一支「親軍衛隊」,和中軍一千餘人摻和在一起,以為挾持和看管。

    濟度原本打算等到入秋之後,就大舉對餘下的三處哥薩克人的主要據點進行最後的「攻堅」。聽最先「效忠」大清的一些羅剎人說,這三處城堡分別叫做「安加爾斯克」、巴爾古津堡和巴翁托夫斯克堡,而且修建的時間都不太久,都是順治四年之後才先後建立起來的。

    聞聽此事,濟度突然十分敬佩皇上的宏才大略——趁著羅剎人立足未穩、當地的布裡亞特人又尚未屈服的時機,大清八旗來個徹底翻盤,這「白哈爾湖」就鐵定「還是」我們的!假若再晚上個十幾年的話,按照羅剎人如今的東進速度,還真是一件天大的麻煩事!

    濟度的判斷無疑是正確而具有先見之明的,因為我們絕對不能小看沙俄在貝加爾湖地區的侵略——歷史上,前述三個城堡建立之後,俄**隊大體上就從北部用據點包圍了貝加爾湖,為進一步南下和東進打下了基礎。然後,正史裡的俄羅斯還真的從貝加爾湖南岸「進擊」,其中一路「南下」直逼中國的內外蒙古地區,另一路「東進」抵達黑龍江上游的石勒喀河,進而入侵黑龍江。並且在之後的1658年建立了涅爾琴斯克(尼布楚)和捷連賓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烏蘭烏德),1666年建立了烏丁斯克等,算是在東西伯利亞站穩了腳跟。

    天祐我中華!弘毅讓濟度三萬大軍沒有南下福建沿海,而是北進貝加爾湖!

    「半分佐領」博爾濟吉特.烏恩其的稟報,當時瞬間打亂了濟度所有的計劃,因為皇帝的敕

    諭,意味著大清與羅剎之間戰與和皆有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是否繼續拔除餘下的三處主要城堡,似乎難以下定決心。

    為了一探究竟,濟度轉而採取了兵不厭詐的手段——喬裝成低級軍官來親自接觸這位羅剎使臣,一方面隱瞞三萬悄悄摸進蘇武湖的大清八旗,一方面打探羅剎國到底是怎樣一種情況。

    在這一思想的主導下,濟度進而十分英明的讓「半分佐領」烏恩其先把早就被蒙住雙眼的阿勃林一行送進密林中繞了個暈頭轉向,而後轉移到他的小營寨之中嚴加看管。這麼做,也是為了迷惑這些羅剎使臣,讓他們繼續雲山霧罩。

    現在看來,這一系列舉措效果明顯——阿勃林一行到現在還只是以為自己遇到的,只是一小股冒失進抵貝加爾湖畔的清軍而已,人數也不過一百人!

    幸虧是烏恩其的半分佐領,人本來就少嘛!這一定就是天意——看著阿勃林友好卻又有些高傲的態度,濟度暗自慶幸!

    *

    *

    「這位軍官大人,您這麼年輕就能夠統轄手下這麼多的職業軍人,實在是令人敬佩!」

    果然,阿勃林上來先是採取一種居高臨下的表揚姿態,而且說得毫不含糊。

    「呵呵,客人過獎了!這幾日過的可好?我的手下沒有為難你吧?」聽了通譯的轉述,濟度甚至有些羞澀的笑著回應。

    「啊,好得很,你的手下對我們簡直是十分的禮貌,十分的友好!真主安拉會保佑您和您的士兵的!只是,還請您將貴國皇帝的書信和他送給我們的珍貴禮物交還我們,也好讓我們盡早回到莫斯科去向全俄大公覆命。」阿勃林不失時機再一次要求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本章待續)

    《打油詩一首.藏頭》

    讀閱史只長息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定圖開皆夙願

    去來神秘亦難期

    起身百載光陰渡

    點盡人間苦與疾

    中鎮邊夷平海晏

    安武定喜淚滴

    「半分佐領」意為半個佐領。清制,八旗每佐領額編壯丁以一百五十人為率,其不足額(百人以下)者謂之半分佐領。凡半分佐領,無論是入關前以帶來人丁或賞賜俘獲人口編立,還是入關後以佐領下滋生余丁編立,俱准合兩個半分佐領為一個整佐領,故入關後雖時有編立,其數目則日趨減少。入關前原有半分佐領滿洲十八個、蒙古五個、漢軍五個,至乾隆末年已減至滿洲五個、漢軍一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