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罪惡春秋

正文 第3章 公心為上 文 / 顏公上

    顏家的田地多了,忙不過來,請了吳江和魏大洪當長年,做好事收留李之黑當放牛娃,另外還租了三十畝田地給黃江成,每年按例收租。

    中學畢業,顏品文到重慶榜上有名,喜得顏宗德又跪在香火前向天地神靈、佛祖和祖宗感恩,再求菩薩和祖宗保佑顏品文當大官,光宗耀祖。

    他起身後見顏品文站在身後,罵道:「你狗日喜兒蹦蹦的,這下畢了業,沒得書讀了,回來跟老子種莊稼。」

    顏品文向前拉著他的右手腕:「我才不在屋裡種莊稼呢。你把家業打點得這麼好,我就該到重慶去深造,等我藝成出山,以我不世之才,遂我報國之志,造福天下百姓,像老先人顏真卿一樣千古留名,再光大我顏氏門楣。」

    顏崇德沒有語言,只有開心的笑。

    顏品文畢業後也和長工一起耕田鋤地、收割莊稼。兩個長工怕累著他,重活苦活都不要他幹。閒暇時顏品文多與李之黑玩在一起,有時捉捉田里的鯽魚,逮著黃鱔和螃蟹,二人便在樹林邊拾些柴火烤來吃。

    中秋前,顏崇德請了幾個石匠打山石。過完中秋,又請了幾個五大三粗的抬匠把山石抬到了後山。

    八月十九正子時,皓月當空,群星璀璨,石匠們在挖好的墳山坑處,準時下了第一塊墓石。顏崇德怕生不測,狠下心來親自守夜,用了三天時間,便修好了這座雙關墳山。

    閉好墓門,諸事皆順,萬事大吉,顏宗德點燃香蠟錢紙,敬了天地神靈和袓宗,從此,後山下便堆起了一座高大的雙關墳墓。

    一天辰時,顏崇德把顏品文搖醒起來,帶到後山墳前小潭上寬寬的草壩中站著,神情嚴肅地說:「品兒,你中學畢業也該懂事了。今年三月,蘭陰陽和謝道士在我們屋前過路時,看到我們這個屋基的風水有奇象,感到非常驚訝。

    蘭陰陽叫我帶他到這裡來察驗了一下,他又用羅盤反覆考校,才叫我在他考校的這個地方修墳山,時間也是他定的前幾天晚上子時下石。蘭陰陽說我和你媽死後埋在這裡,二十年內子孫當中會出一個大人物。」

    顏品文緊張地看著他。

    顏崇德繼續說道:「他還傳給我十六字真言,叫我只傳給你一個人,你要一輩子記住。他說這十六字真言自有天機,到時定會顯現,你自會將此天機傳給你認為要傳的人。

    謝道士寫了一個錦囊,我把它放在香火頂上的暗櫃裡,你千萬不能先打開來看,說是到時自有神助,自然會打開來看的。此事你要終身保密,千萬不能與外人道。現在我把蘭陰陽傳授的十六字真言傳給你,你要好生記熟,終生不能忘記,聽懂了嗎?。」

    顏品文站在草地上,見父親神情嚴肅,方知父親修山事關重大,自是點頭不語,等待父親開口。

    顏崇德環顧四周無人,開口念道:「子時天明,刷立天庭,天雞下凡,百鳳啼鳴。」

    顏品文念了一遍,萬分費解:「這是啥子意思,子時怎麼會天明呢?刷立天庭……天雞下凡……哎呀,弄不懂?」

    顏崇德滿懷敬畏地輕聲說道:「神仙偈語凡人都是弄不懂的,到時自有應驗。當時,我也想問個究竟,蘭陰陽和謝道士都說天機不可洩露,到時自會顯現,你要牢記於心。」

    顏品文緊張地點點頭。

    顏崇德了卻了一樁心事,每日又按例到自己的田邊土坎上去巡視一番。一天上午,他到大水田邊去看冬水田的水關得好不好,袁保長從官道下面興匆匆地走來,離顏崇德還有十多步遠便大聲喊道:「崇德兄,全家安好?」

    顏崇德回頭一輯:「托你的福,還好,還好。袁保長到哪裡去?」

    袁保長走到他面前笑著說:「我到鐵路溝去給舅舅做生。」

    顏崇德雙手抱拳:「哦,恭喜、恭喜,祝你舅舅高壽。」

    袁保長抱拳回禮:「謝謝崇德兄吉言。」禮後,他雙想起一事:「哎,當真,貴少爺中學畢業了,你想他奔啥子前程?」

    「謝謝關心,犬子苦讀略有小成,楊芳毓把他看上了,過了年叫他

    看書網言情?顏品文叫到堂屋裡,武斷地說:「重慶你不准去了,現在你哪裡都不准去。」

    事發突然,顏品文大惑不解:「好好的,為啥子呢?」

    「現在日本鬼子凶得很,蔣總統都到重慶來了。天下浩劫,兵荒馬亂,你娃娃還跑出去幹啥?」

    「既然蔣總統都到重慶來了,那證明重慶就是最安全的,到楊芳毓的軍工廠做事,就更安全,怕啥子?」顏品文忍不住爭辯。

    「哪裡有什麼安全?日本人的飛機在天上一炸一個准,還是我們鄉下安全,反正你現在不要再想到重慶去的事。」顏崇德看著他又說道:「我們一家三代單傳,你娃娃出了事怎麼得了?」

    「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顏品文堅持說:「國家有難,正當建功立業,那有在家苟且偷生之理,我要去!」

    顏崇德怒道:「你娃娃敢,你是獨子,民國政府抓壯丁都不會抓你。你想建功立業,以後有的是機會。父母在,不遠遊。這些古訓,你不懂嗎?」

    顏品文不敢悖逆,免強說道:「好嘛,我聽大爺的。」

    湖廣人把父親稱為「大爺。」湖廣填四川,也沿用舊俗。

    「不僅不准出去,你今年滿了十七了,該說人婦了。我今天碰到袁保長,已托他給你做媒,你成了親,也該給老子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了。」

    顏品文站在香火前嚷了起來:「哎呀,大爺,我還小,等兩年再說嘛。」

    顏崇德斬釘截鐵:「不行,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早栽秧,早打穀,早接婆娘早享福。老子生你就生晚了,你要給老子早點成家生子。」

    兩天後,袁保長回話:宋家同意這門親事。

    顏崇德喜上眉稍,親自上門找蘭陰陽合八字、查婚期。蘭陰陽算來算去,一陣忙碌,八字相生,十月初二是黃道吉日,娶親時間就定在這天。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親這一天,顏品文一襲藍色長衫,身披大紅彩綢,眉目英俊,氣宇軒昂,有如玉樹臨風。迎親路上,引得一路鄉鄰「吱吱、呀呀」地稱奇。

    一個有志少年,生長於禮、孝時代,被迫棄志重孝,娶妻成家。真是:生不逢時耐歲月,哭笑無聲問蒼天。

    中午時分,迎親隊伍吹吹打打把新娘宋明香迎到顏家。

    轎夫落轎,宋明香頭頂蓋頭,在宋家送親人的牽扶下,跨進顏家大朝門。

    院壩裡早已擺好了酒席,自然是高堂在上,執事如儀,賓朋滿座。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其樂晏晏,杯觥交錯。

    中午喝畢喜酒,謝過大媒,晚上鬧起洞房,直到戌時方得清靜。

    顏品文在新房裡揭開坐在床上新娘的蓋頭,但見宋明香長髮盤起,臉龐秀美,明眸皓齒,肌膚潔白,猶如九天仙子下凡塵。頓時想起李白的兩句清平調來:

    一枝紅艷露凝香,**巫山枉斷腸。

    顏品文見宋明香長得如此漂亮,不禁眉開眼笑、欣喜無比。少年意氣,雄心壯志,全都傾注在這洞房花燭夜裡。

    兩人寬衣解帶,一番**後,顏品文說:「哎,婆娘,真是上天有眼,沒想到你這麼漂亮,我們兩個郎才女貌,以後我們生的兒女也肯定是人中龍鳳,長得一表人才,你說是不是?」

    四川人稱妻子叫婆娘。

    宋明香羞羞澀澀,默默點頭。

    顏品文又說:「大爺想我們早得子嗣,為了盡孝,你要給我生五個兒子,我把名字都想好了。老大叫顏定平,小名叫『中元』,寓意是中狀元。老二叫顏定正,老三叫顏定安,老四叫顏定成,老ど叫顏定國,就是能安邦定國。

    另外,我要給ど兒取個小名和號名,小名叫德國,意思是以德治國,寓意是得到這個國家。號名以祖先在大朝門上寫的家訓『公心為上』為意,簡稱『公上』為號,意思是要他一生一世,對人處事都要以公心為上。」

    他看了宋明香一眼:「書上說大丈夫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宜修在我身上,五個娃兒齊家的齊家,治國的治國,平天下的平天下。五個娃兒名字的最後一個字連起來便是『平正安成國。』祖先積的德,一定會應驗在幾個娃娃身上,你說這麼取名要不要得?」

    宋明香喜滋滋地:「你的志向太大了,齊家想來是富貴之家,治國莫非是總理宰相,平天下大概就是將軍元帥吧。賤妾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君你想怎樣取名就怎樣取,我只管盡孝道、守婦道,相夫教子就是了。」

    顏品文抱著她:「不是我的志向大,是大爺的志向太大。他說蘭陰陽和謝道士看了我們的屋基風水,發現後山是一塊真龍寶地,叫大爺把墳山修在哪裡,說二十年內必出一個大人物。想我顏氏門中又要出大賢大貴之人,好不令人高興。

    這樣想來,我們現在結婚,應該就應在我們的兒子身上。我想望子成龍,五子登科,望天從願,所以先取上這五個名字備著。」

    次年二月,壽民中學通知顏品文到重慶,顏崇德婉言拒絕了。顏品文結婚後,顏崇德便讓他當家。農事安排,親戚往來,米糧買賣,慢慢由顏品文籌劃主持。

    俗話說心誠則靈,天從人願,宋明香婚後有喜,頭胎便是個兒子,取名顏定平,小名中元。隔兩年生了個女兒,取名顏碧琴。又隔兩年生了個兒子,取名顏定正。弟兄排行老二。

    有了兩子一女,顏家盡顯龍鳳呈祥,人丁興旺,鄉親鄰里羨慕不已。

    乙酉年即民國三十四年秋,顏楊氏因病撒手西歸,顏品文請來謝道士在堂屋裡做幾天道場,鄉親鄰里都來弔喪、幫忙。

    自顏品文下,全都披麻戴孝,跪接前來弔喪親友。

    戴孝之人日不能坐著吃飯,夜不能在床上睡覺,若晚輩座著吃飯、在床上睡覺,已逝老人的靈體便會一直跪在地上,如此後人便忤逆不孝,要遭天打雷辟。

    顏品文重孝在身,悲傷不已,跪在地上三天兩夜未起。

    第三天晚上子時,謝道士正左手立胸、右手用法棍敲打木魚念往生經,忽然一股仙風從門外吹來,將謝道士罩在風中。

    仙風過後,謝道士閉目不動,仍左手當胸,右手拿著法棍舉在胸前一動不動。

    顏崇德、顏品文等在場之人無不驚駭,不知所措。

    一刻後,謝道士恢復常態,先看了顏崇德父子一眼,然後繼續唸經。喪期定在當日早晨卯時下葬,八個抬喪匠將顏楊氏的靈柩抬出堂屋,放在地壩裡,孝子賢孫跪滿一地。

    謝道士作完法喊一聲「起」,八個抬匠喊著抬喪號,將靈柩抬出大朝門,沿後山緩緩而上。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