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大唐王爺

《》第三卷 第九十七章 心結難解 文 / 支點的天空

    李世民此次給李寬出京帶了一千人的親衛,全部是禁軍營中曉勇善戰的士卒。這一千人加上李寬自己的百十人足足用十二兩艘巨艦乘在。這隻船隊在運河上蔚為壯觀。

    數十里的水路,以巨舫的航稍頃即到。李寬站在船頭遙遙已看到了行宮碼頭,碼頭上還有幾艘小一點的船隻正徐徐駛離。沿著碼頭石階上行不遠,就是一座已經破敗地行宮。

    運河沿岸每隔一日路程必建一座行宮,據說這些破敗的行宮,都是當年為隋煬帝準備。只是多年沒有維護都破敗不堪了。李寬轉過身來,看見蕭若芷那憂心忡忡的樣子,李寬覺得多少有些對不住。新婚不足一月,誰也沒有想到會弄成現在的樣子。

    李寬不想蕭若芷再為自己擔心憂慮,連忙強擠出點笑容道:「若芷,讓她們將隨身的東西收拾一下,準備下船了」。蕭若芷小聲地應了一聲。

    侍衛們吆喝船工駛至岸邊停泊,放下踏板。幾個人便下了船擇了一家小店行去。這家小店果然別具風味兒,酒店竟是一座不大的酒舫,停泊在河邊輕輕地隨著波浪蕩漾著。因為心情不佳,李寬吃了小半碗便吃不下去了。

    李寬見蕭若芷看著自己,連忙掩飾笑道:「方纔一直關注兩岸的風景,倒忘了喝茶,現在頗覺口渴,船家,烹些茶來。如詩聽了輕輕地道:「殿下,還要走很長時間的水路,船上濕冷不如一會叫船家送上碗紅糖薑湯喝了才好,又能解渴又能去除寒氣,還是不要喝茶了」。

    李寬覺得有理便點頭同意了。看著幾日以來李寬都在強顏歡笑,蕭若芷何嘗不知道其實這一切就是為了自己能夠寬心。在不知不覺間夫妻二人好似有了不少的默契。

    在李寬離京不久之後,北伐大軍高奏凱歌班師還朝,李世民率領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親自迎接。這是很高的榮譽,雖大軍一起回來還有不少被俘的突厥貴族,李世民先命押下去好生看押,不能虐待,稍後在處理他們。

    接下來就是按功封賞,軍官最高的李靖被封為衛國公,其他有功之人也都有豐厚的賞賜。原本今日的盛況應該有李寬的參加,李承乾在一旁心中不由得一陣淒涼。在李寬走後,面對著李泰的節節挑釁,李承乾逐漸感覺到有些力不從心,他開始懷念起李寬在的日子。李承乾相信李寬會幫他想辦法應對一切局面。

    時間過得快,民間雖然還沉浸在大捷的喜悅之中,但朝堂上又再一次回到了正常的節奏。李寬近似被貶離京的事情,也被人們慢慢淡去,或者說是讓人刻意迴避掉了。

    太極殿中,李世民面對著數份奏折猶豫不決,這些都是李寬到達餘杭郡以後,在二個月之中上奏的,內容都一樣,都在說自己現在身體很壞,不能履行職責。為了不影響到地方政務,希望朝廷能夠免去自己一切官職等等。

    再接到第一份奏折時,李世民認為李寬在和自己制氣,就留中不發沒有理會。第二份奏折使得李世民有些震怒,下旨斥責了李寬一番,而且口氣還很重。下詔之人離京不到六日的時候,李寬的第三份奏折就到了,李世民怒羞成怒,不但同意免去李寬一切官職,連爵位都降了,由親王直接成了永濟公。

    長孫皇后和李承乾都在暗暗埋怨李寬不應該這樣刺激李世民,現在有心幫李寬說話都不可能了,在第二份聖旨下了不到十天的時候,第一個下旨之人已經回到了京城,帶回來的消息,讓李世民有些後悔。李寬不是在裝病和自己制氣,真的病了。

    李寬離京時,是帶病走的。加之一路勞累和水土不服,結果到了餘杭郡,李寬就一病不起。長孫皇后得知這些消息後,忙派奉御前去餘杭郡為李寬診治。李世民為了自己的面子不聞不問。第二個下旨之人回京以後,更加讓李世民騎虎難下。

    原來李寬被斥責以後,餘杭郡的地方官員認為李寬已失聖眷,開始慢待李寬了,甚至有些世家門閥都開始故意找李寬的麻煩。這讓李世民有些惱怒,一是惱怒地方官員太過勢力,二是惱怒李寬都到了這天地,為什麼還不向自己開口討饒呢。

    李世民左思右想也沒有好的辦法,只得來到立政殿請教長孫皇后應當如何處理此事。見面以後李世民就把事情都告訴了長孫皇后,並問有沒有好的辦法解決此事。長孫皇后歎息道:「陛下,臣妾也沒有好的辦法,不過臣妾認為只有弄清楚寬兒的想法,才能知道該如何化解。」李世民說道:「那麼觀音婢你說如何才能知道呢?」

    長孫皇后「陛下不如請教馬周馬賓王,他與寬兒私交很好,或許能猜到一二」,李世民略一沉思說道:「好,來人,去宣馬周速來立政殿……就說皇后宣的」。長孫皇后問道「陛下,您是否先行迴避一下」,李世民說:「不用了,一會馬周來了,朕就去那裡」說完伸手指了指屏風。長孫皇后一聽李世民的話,微微搖了搖頭,明明是心中惦記李寬,就是嘴上不能服軟。

    功夫不大。馬周便來到立政殿,行過禮後,長孫皇后看了一眼屏風,就賜座給馬周,將李寬的事情和馬周說了一遍,

    馬周坐在桌旁,一邊不慌不忙地捻著鬍鬚,一邊聽著長孫皇后說話。講完之後長孫皇后問道:「馬卿家,你看陛下和寬兒總是僵著也不是辦法,你看此事應如何化解才好」

    馬周呷了口茶,捻著鬍鬚道:「回娘娘,據臣看此事無解」。長孫皇后道:「本宮也知道此事難辦,不過當真無解嗎?。」

    馬周看了看長孫皇后,歎氣道:「娘娘此事的始末緣由,您是知道的。永濟公李寬本來受的就是無妄之災。此事的關鍵在於陛下,陛下的心結不解。此事就是無解之局」

    長孫皇后想了想,說道:「陛下的顧慮也不是全無道理,就是本宮也時常在想寬兒到底再求什麼?難道說他真的這樣無慾無求嗎?」馬周大笑一聲道:「看來陛下與娘娘還真不瞭解永濟公的為人,臣勸娘娘先去看看他的詩集也許會明瞭一二。」

    長孫皇后歎氣道:「那些不著急,本宮想先把眼下的局面解了,日後在規勸陛下,現在本宮想知道怎麼才能讓寬兒先低頭認錯,這樣陛下才有台階可下。」馬周想了一想,沉聲道:「永濟公外謙和,內剛毅。很難讓其低頭。」

    他沉吟一下,徐徐道:「再說此事的根源在於陛下,陛下的心結不解,一切都是空談。」長孫皇后看了看屏風,對馬周問道:「那如何打開陛下的心結呢?不知大人有何高見,本宮願聞其詳」。

    馬周道:「陛下所慮著,是擔心永濟公以後會功高震主,有不臣之心。陛下有這擔心臣是是理解的,但臣看卻是完全多餘的,甚至是沒有必要的」。

    長孫皇后看了看馬周的面孔,說道:「本宮還是百思不得其解,大人能為我解惑否?為什麼大人說理解陛下的擔心,但又是沒有必要擔心」。

    長孫皇后見馬周捻著鬍鬚半晌不語,神情有些不耐起來,馬周見狀忙道:「有些心腹的話願意奉告娘娘,若有不當之處,娘娘聽過也就算了,有些事……雖然人人心知肚明,卻實在是不便拿到檯面上議論的。」

    長孫皇后精神一振道:「那是,你我私下之言,自然不會叫第三個人知道。」

    馬周聽了定下心來,沉吟片刻才緩緩地道:「因為玄武門之變是陛下心中永遠的疼腳,所以在陛下心中永遠都會防止別人會步其後塵」。長孫皇后一聽馬周這話不禁有些意外,忙問道:「大人何出此言?」

    馬周淡笑道:「有些都無法拿到檯面上議論,那次大朝陛下看到群臣共同推薦永濟公入朝參政,心中立馬聯想起當年陛下自己。也是這樣被前呼後擁地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陛下生怕永濟公也會這樣,所以才會這樣嚴厲地處罰永濟公,同時也在警告群臣」。

    馬周目光閃動著道:「其實陛下這樣做是毫無必要的,永濟公和當時的陛下不可同日而語,因為陛下的天策府有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侯君集、秦瓊、長孫無忌、柴紹、史萬寶、李勣、劉弘基等人輔佐,可是娘娘現在的永濟公可有結交什麼嗎,一個也沒有,難道就依靠自己一個就可以謀反不成嗎?所以臣說陛下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長孫皇后聽得一呆。是呀,這些事以前怎麼從來沒有去勸解李世民呀。「還有據臣所知這次完全是孔穎達和虞世楠等人自作主張,事先永濟公並不知道,所以臣才說這次是無妄之災。」

    長孫皇后說道:「這也不能怪陛下起疑。還有陛下幾次想給寬兒升陞官職,寬兒總是推托不受,先生能否告訴本宮,寬兒到底想要什麼?」

    「臣也不知道永濟公想要什麼。臣瞭解的永濟公,臣只能說其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永濟公志向在野而不在朝」

    「在野而不在朝」,長孫皇后疑惑地看著馬周,不知他說的是真還是假,難道這世上真有不在乎功名利祿之人存在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