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公主的市井生活

正文 第9章 新居 文 / 嵐月夜

    劉管家說,當初珍味居前面的二層樓並沒這麼寬,只是因食客越來越多,實在是盛不下了,才把旁邊的店面也買下來,接蓋了過去,可是後院卻不需要這麼大的地界,就把後面單隔成了一處宅院打算出租。

    原本這裡也是前店後宅的格局,前面改了酒樓之後,只在酒樓後加了一堵牆,從東側開門,裡面的結構都沒動。周媛等人進去看了一番,見院內面南背北有座二層小樓,共有五間半屋子,挨著西面牆還有兩間廂房,院內有水井,還種有一顆桂樹。

    房子裡面桌椅板凳都有,只是有些陳舊,上面或多或少都有些污跡。二樓最裡一間看起來是臥室,裡面靠北放著一張四柱床,南邊朝陽的地方有隔扇門可以打開,外面有個懸空露台,用圍欄圍著,還做了美人靠。

    隔牆的外間則是起居室,有坐榻和椅子。挨著樓梯靠東另有一間小屋子,可以作書房、或是住人都可。樓下則只在西面隔了一間屋子,外面留作堂屋待客。

    西廂房是小小的兩間,其中一間原來應是作為廚房的,裡面壘著灶,牆壁也都黑乎乎的,另一間像是做了儲藏室,也不太乾淨。

    「若是周郎君相中了這裡,小人可以著人過來收拾。」劉管家看周松皺眉,忙說了一句。

    周松點點頭,說道:「再去看看另一處吧。」

    劉管家答應了,帶著他們出門穿過西市又向南走,過了好幾條街才在一處幽靜的巷子裡停了下來,命跟著的人打開一扇烏漆門,引著周松「一家」進去。

    這處屋子也是典型的前店後宅,前面有三間臨街的屋子,可以開舖子,後面穿過天井也是一座小樓,左右兩邊還另有連通的屋子,像是一個人張開兩條手臂一般。這樣一來屋子就多了,將樓上樓下合算起來,足有八、九間房的樣子。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院子很小,而且為了隔開後面的住宅,中間還立了影壁,更顯得整座院子逼仄狹小。但是這座房子顯然新收拾過,比先去看的那一處乾淨整齊。

    劉管家見看的差不多了,就帶著人去外面等,讓他們一家人商議。

    「歐陽大官人說,兩處房子都是一樣的價錢,賃一年租金,若是給銀子,就要五兩,若是銅錢,則須六貫。我看剛才那一處在西市旁邊,還挨著食肆,恐怕有些吵鬧,倒不如這裡清靜。屋子也不如這邊齊整,你看呢?」周松問周媛。

    周媛四處又瞄了瞄,答道:「這裡倒是清靜了,但只怕前面的鋪子生意就不好,而且這院子太小,我站在這裡總覺喘不上氣。先頭那一處雖然有些髒亂,可收拾一下、重新漆了牆也就好了。加上那裡挨著食肆和西市,想必生意更好做。實話說來,這一處要銀五兩,也就是市價,那一處卻當真是歐陽明大方了。」

    周松有些意外:「難不成還真要做生意?」他可沒這個準備,也對商賈之事不太懂行呢。

    「若是只住幾個月就走,做不做什麼也不要緊,可若是時候長了,我們什麼也不做,一樣吃喝穿戴,能不讓人起疑?咱們要扮什麼,就得像什麼。既說了是市戶,做過小生意的,就要再拿起來。」所謂「小隱在山林,大隱於市朝」,也說的是這麼個道理。

    幾個人一商量,覺得周媛說的有道理,最後就達成一致,要租最先看的房子。劉管家帶著他們又回去西市那裡,到了歐陽家開的一處客棧,讓他們進去安頓了,才拿了契約來與周松簽,又說好了,等歐陽家先派人去收拾屋子,將牆壁重新粉刷好了,再與他們住。

    周媛就讓周松跟他們說,粉牆壁之前,先把西廂的鍋灶拆了,然後在靠著院子南牆和東牆的位置,單壘一間屋子用來做廚房,在裡面再給壘好新的鍋灶,這壘房子和鍋灶的錢,他們自己出。

    劉管家記下了回去。這一日大家也都累了,用過晚飯就早早歇了。第二日劉管家又來尋,說大官人說了,既是修房子,錢合該東家出,讓周松不用管了,等房子收拾好了,再來通知他們搬過去。

    於是在收拾房子的期間,周媛就和春杏、周祿一起出門去逛,想給新家添些東西。她看那房子裡的桌椅板凳都太舊了,讓周松跟劉管家說了,將那些傢俱都拿走,只留下了兩張床一張榻,剩下的他們自己添置。

    他們四人商量好了,等搬進去以後,春杏和周松住在二樓,周祿住一樓西面那一間,周媛則住在西廂房。這樣一來,就需要再給周媛買一張床,剩下的就是桌椅和其餘日常用具了。

    除此之外,幾個人還商量了到底要做什麼買賣。周媛不想拿出太多錢來引人注意,自然也就不想做什麼大買賣,於是想來想去,決定做點心。

    周祿本身在宮裡時就學會了廚下的各種活計,在周媛下嫁後還專門負責她的飲食,做些小點心算是不在話下。加上春杏也會做一些精緻的點心,能幫周祿的忙,他們又挨著食肆住,前面就是西市,應該不愁賣,所以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等到定好了床和傢俱,那邊的新廚房也蓋好了,周祿過去看著壘灶,就算不能照著宮裡的標準,可也不能太差,不然到時做點心不得用,也不行。

    歐陽家的人辦事很麻利,他們到揚州的那天是七月二十二,第二天才開始找人收拾,竟然在八月十二那天就全都收拾好了。

    接著將傢俱和各種用具送到宅子裡,一一擺好拾掇完了,周媛他們就在八月十三這天正式搬進了新居。

    「這劉管家做事真周到,竟然想到在這裡留個活窗!」周媛指著新蓋的廚房東面牆上對周松說。

    周松點頭:「是我跟他說打算做些吃食生意,他就讓人在這裡留了個小窗,又在中間做了間隔,把廚房分作了兩間。」

    周媛真是不能再滿意了:「真是太好了,比我想像的還好。對了,你讓劉管家傳個話,咱們明日請歐陽大官人來吃個飯答謝一下吧。」

    四個人四處看了一圈,都覺得這個新居雖小,卻很舒適合意,就是春杏覺得有些委屈周松,「外間那張榻好像短了些,怕他睡不舒服。」她悄悄跟周媛說道。

    「嗯,暫時先湊合吧,我已經讓周祿去買個長而寬的竹榻了,只是眼下沒有現成的,要等人做,恐怕得晚些日子才能送來。到時候把那張榻放在外間窗下正好。」周媛莫名有一種裝修自家房子的感覺,總想添置東西來獲得那種滿足感。

    等把東西歸置好了,又把新買的被褥都鋪好,周祿那裡也做好了晚飯,招呼大家去吃。

    第一次開火,周祿做的也簡單。他擀了面皮切作寬面,煮熟以後過了水,然後另用肉末和豇豆做了湯鹵澆在面上。余外只涼拌了一盤菠菜,調好味滴了幾滴香油就端上了桌。

    飯食雖簡單,四人卻都吃得香甜,周媛還說:「總算是能踏踏實實吃一頓家常飯了。」四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笑了起來。

    吃完飯商量第二日宴請歐陽明的菜單,「阿爹也把白辛他們一同請來吧,到了揚州地面,以後少不得要他們這些地頭蛇照應。」

    周松應了:「我這就去寫帖子。」寫好了帖子以後,下樓來又笑道:「可真昏了頭,我們是不是該買兩個小子和小丫頭?這樣送帖子跑腿的事總不能我和四郎去。」

    因將戶籍掛在了臨汾那邊一個大家族的旁支上,出逃路上在商量稱呼的時候,周媛就還是如舊稱十娘,周祿則取了他在家的排行,稱四郎,免得有人起疑。

    「買人容易,住在哪啊?」周媛接道,「況且咱們這情形,也不方便有人在家裡行走。」還有兩個真太監在呢。

    周松也覺頭痛:「那就容後再說吧,此番我先去央煩劉管家。」這段時間他和劉管家來往頻繁,關係也親厚起來,因此先想到尋他幫忙。

    他自去忙送帖子的事,周媛則與周祿和春杏商議菜單:「眼下正是板栗面市的時節,正鮮甜香糯,做個板栗燒鴨吧。昨天我看見有賣蟹子的,蒸上幾隻,再做個蟹黃豆腐,魚麼,清蒸個鱖魚如何?」

    這幾樣菜周祿都做過,當下就點頭,又說:「再加個排骨山藥湯?」

    「好啊,其餘明日一早你去看看有什麼時鮮菜蔬,或清炒或涼拌都可。反正我們在自家請客,都是家常菜,倒也不算失禮。」周媛說完了又想起,「明日還真得雇幾個人來照應,來的都是男客,總不能我和阿娘親自去上菜。」

    等周松回來又跟他說這事,周松就笑道:「我去跟劉管家一商量就想起來了,他答應幫我先找兩個使女和小子支應過明日。」

    周媛聽說就放了心,又把定好的菜單跟周松說了,當天下午周祿就出去買齊了需要的調味品和一些做菜的材料,剩下的螃蟹、鱖魚等活物,打算等第二日一早再去買。

    「對了,明日該當做些點心出來,讓他們嘗嘗口味,等客人走的時候,再給他們都帶一些,也算是幫我們宣揚宣揚。」周媛想起來跟春杏說。

    春杏也覺得好,當下就去了廚房,可是周祿不在,她不會用灶生火,自己試了幾回,把臉熏得黑了一塊,還差點燎了眉毛也沒點著火,倒把周媛笑得夠嗆。

    後來還是等周祿回來了,去把火點著,跟春杏一起將新買的栗子去皮蒸熟,然後將栗子切碎搗成泥,另將糯米加糖和水煮到粘稠,再把栗子泥和糖桂花加進去攪勻,倒出後用刮板刮平,拿刀切出各種形狀的栗子糕來。

    周媛趁著還熱乎,捏了一塊來吃,一邊吃一邊讚:「軟糯香甜,比我們從前做的都好吃。」她以前在宮裡無事可做,就盯著周祿研究各種點心,做出來的東西有時候好吃,她就送去給胡昭儀母女嘗,有時候不好吃,那也只能讓自己身邊的人捏著鼻子吃了。

    於是又多了許多忍受不了這種荼毒的人去盯著周祿,倒讓周祿的手藝一日千里,越做越好吃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