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春茂侯門

《》章 節目錄 第九十五章 父母憂心 文 / 繁朵

    更新時間:2013-04-08

    聽了敏平侯的要求,那華服老者卻也沒反對,對那錦衣男子喝道:「丟人現眼的東西!還不快點滾回去!」

    待那錦衣男子狼狽而走,書房裡的氣氛才緩和了些,那華服老者歎了口氣,暗悔帶了不爭氣的兒子過來,將好好的場面給攪了,他有心緩和場面,就乾咳一聲,望著卓昭節和聲讚道:「這應該就是小七娘了吧?如今滿長安都傳遍了那首詠虞姬艷裝,看著就是個韶秀的孩子。」

    究竟是同盟,敏平侯雖然惱恨之前那男子說話無禮,當著自己面輕議自己孫女,如今華服老者既然已經讓步,他也跟著掩去了之前的慍怒,聞言便輕斥孫女道:「這位是敦遠侯,你還不見禮嗎?」

    卓昭節感念祖父方纔的維護,這會就格外乖巧的施禮:「昭節見過君侯。」

    「不必客氣,咱們兩家是通家之好,以後你與我家娘子也會常常見面的。」敦遠侯歐歧因為自己兒子失禮在前,雖然之前卓昭節與他的嫡女延昌郡王妃有過過節,這會也不好意思多提,拿出慈祥長輩的架子擺了擺手,和氣道,「沒想到今日會在這裡見到你,倒是要欠上一份見面禮了。」

    敏平侯懶得再耗費辰光,逕自道:「這些小事無須與她個晚輩多說,左右不過是那麼一回事,咱們說正事吧,你剛才不是說帶了個消息來?」說了這話見卓昭節還是站在那裡,皺眉道,「你不是要請教治之功課?快點去吧!」

    卓昭節鬱悶的道:「是。」少不得暗暗腹誹:我不就是在找機會和你告退麼……難為在敦遠侯跟前我這麼不聲不響的一走了之,回頭再被你埋怨沒有規矩怎麼辦?

    在祖父跟前真的好難啊……她如此感慨道。

    但很快她就發現感慨的太早了!

    因為文治之比敏平侯更殘忍,文治之帶她到了東面的廂房,這兒也是一處書房的陳設,因為是受敏平侯之托教導卓昭節駢文,敏平侯也沒有提到正經的拜師,所以文治之到了之後,也不廢話,直接佈置了功課:「你先將本朝所有大家的駢文尋出來,挨個抄上一份。」

    卓昭節迅速在心裡數了下,本朝重駢重詩,著名的駢文縱然不能人人都倒背如流,但一定都有所耳聞,也正因為重視駢文,每有人因寫此而留名青史,所以好的駢文層出不窮,單是文治之所言出自大家之手、廣傳於世的,從大涼建立以來至少也有數十篇,按每篇數百字算……還好還好。

    她暗擦一把冷汗,道:「然後呢?」

    「然後?」文治之皺眉看了她一眼,想了想道,「你如今尋還沒尋,就著急下一步了麼?既然君侯將你這小娘子交於我教導,我不能不多一句嘴,身為女子,須得端莊矜持、行事緩緩從容,才是大家貴女應有的儀態,你有此一問,可見性.子急噪!」

    他輕描淡寫的道,「那就抄十遍吧,磨一磨躁性。」

    簡直一口心頭血!卓昭節咬牙切齒,正待找借口反駁,文治之又道:「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你抄多了名家珠璣,又有基礎,自然而然就會知道怎麼寫駢文了。」

    ……這話好像也有道理?

    卓昭節陷入艱難的抉擇中:聽他,還是不聽他,這是一個問題……

    但文治之根本沒有給她多想的機會,直接道:「這份功課我回頭會稟告君侯,屆時君侯自會親自檢查你之功課,小七娘請記住,君侯年長,太小的字體看著有些吃力,此外,君侯最喜魏碑,小七娘若是不擅長,還是抽空練一練的好。」

    不等卓昭節回答,他又飛快的叮囑,「君侯喜書面清潔,請小七娘浣手更衣之後再動筆,哦,君侯不喜脂粉香氣,小七娘記得抄寫時不可燃香,不要佩帶太多的香囊……還有……以及……對了……並且……」

    卓昭節臉色由白轉青、由青轉綠、由綠轉紅……簡直赤橙黃綠青藍紫都要出來了,直聽了個七葷八素,文治之才神色莊重的住了嘴,道:「這些小七娘都記下來,不可違反一條,好了,我還有事,少陪!」說完一甩袖子揚長而去!

    剩下卓昭節呆呆的望著滿屋子的書差點沒哭出來!

    不想她這邊正竭力控制著不要掉眼淚,忽然文治之又轉了回來,正色道:「方纔忘記告訴小七娘了,雖然小七娘對卉木未必有什麼興趣,但北地重牡丹,宴飲閒談時常提到,小七娘還是讀一讀《牡丹花譜》之類的書比較好,不然繼續寫出『夜夢江東濕淚痕』這樣的句子,將曹州二喬誤認作與江東二喬有關,實在叫人貽笑大方!」

    卓昭節瞪大了眼睛,簡直不知道說什麼好!

    ……文治之再次離開後,阿杏和阿梨對望一眼,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娘子,是不是先把香囊收到後頭去?」

    卓昭節發呆片刻,恨恨的一跺腳,道:「都拿走!釵環也卸了!不就是抄那麼點兒駢文麼!我不信我都抄好了他還能囉嗦個什麼!」一面說一面讓阿杏替她解了香囊收起來,跟著就捲起袖子道,「之前你們兩個都說過自己認字的,這樣,阿梨你去送香囊,阿杏,你去研墨,我找到了先開始抄寫!」

    她這邊咬牙切齒的開始做功課,侯府中,念慈堂,卓芳禮與匆忙趕回的游氏皆是面沉似水。

    「時家大娘子雖然性.子冷了點,但為人尚可。」游氏冷冷的道,「再說七娘是我父親撫養長大的,念著時相與我父親的交情,時家也不可能幹這樣的事情!」

    卓芳禮瞇著眼,嘶聲道:「那麼多半就是那個淳於小娘子了?七娘幫著時家大娘子贏走了牡丹,她過後非但沒有尋事,反而還派人過來探了病……」

    游氏沉吟:「這個淳於佩,在小娘子裡的名聲也不算壞,倒不像是這樣的人,而且她一個小娘子能幹什麼?必得背後長輩幫忙,才有可能讓事情鬧到現在的地步。」

    「淳於家對東宮之事一直裝聾作啞,因為淳於皇后的緣故,無論是延昌郡王還是真定郡王都不敢對淳於家無禮,即使拉攏也是點到即止。」卓芳禮緩緩道,「雖然咱們沒資格插手這兩位郡王之間的事情,但因為父親,自然也被看成了延昌郡王這一黨,按理來說即使那淳於小娘子不懂事,淳於家的人料想不可能幫著她胡鬧……這到底是誰幹的?忽然就將七娘的才名捧得塵囂日上,若非咱們是侯府,那些個人簡直要擁上來登門求見了!」

    游氏心煩意亂道:「按說小娘子家有些名頭也是件好事,可這名頭實在太過了!七娘她哪裡擔當得起?她可不是蘇家的小八娘,有太師手把手的教導詩文長大,母親還是長樂公主殿下,沒有人敢拆她的台!如今七娘這名頭都快壓住蘇家小娘子了!這不是擺明了要生出是非來嗎?」

    「蘇家那小八娘雖然有幾分才華,但能夠成名,又號稱長安第一才女,和太師、長樂公主不無關係。」卓芳禮臉色難看無比,「這些年來傾倒於她才華氣度的人多,但不忿她的人也不少,只不過長安貴女裡,一時也沒有出現能夠明顯壓倒她的人,咱們沒過門的次媳雖然詩才上比蘇家小娘子差不了多少,奈何樂器上卻輸得太多……所以不忿蘇家小娘子的人也只能心下暗誹罷了,但如今七娘的名頭被捧出了江南第一才女的稱號,兩個都是第一才女,一個長安一個江南,便是她們兩個不想鬥,旁人也不可能答應!」

    游氏歎息連連:「這孩子雖然才回來,但我也知道她才華也就是那麼一回事罷了,本來麼,她又不要考狀元,沒人會迫著她在詩書上下苦功的,還不是隨便學學、能夠應付宴飲之類的場合不丟臉罷了,若是將第一兩個字去掉倒是好了,如今加上第一兩個字,偏還有蘇家小娘子這麼個早幾年前的第一在……這要是鬥上了,贏了若父親肯出手維護一二也許還沒什麼,一旦輸了,那些個落井下石的人!尤其七娘才到長安,雖然認識了幾家小娘子,到底也沒深交——往後她交這些閨閣好友怎麼辦呢?」

    ——卓昭節因為詠那虞姬艷裝一夜成名,這件事情卓家四房居然是最後一個知道的,這也是湊巧,卓昭節從曲江回來當晚,就因為和卓芳禮頂嘴差點被誤殺傷,當天晚上又因為驚怕過度高燒不起,游氏忙前忙後的顧著四房的事情還要照顧她、偏次日居陽伯府送了信來,說卓昭瓊又有了身孕,因為居陽伯夫人早年去世,楊家沒有女性長輩照拂,請游氏過去看著點兒。

    卓昭瓊出閣數年膝下只有楊淳一子,雖然是受過門有孕後沒一個月婆婆就去世、需要守孝影響,但去年她也曾懷上過,卻因為操勞中饋不慎小產,是以這一回一發現有孕,立刻把事情都推了出去,到底是一朝被蛇咬,雖然這樣也不放心,總要親生母親陪伴著才能定了神。

    游氏不能不過去。

    這麼兩個女兒一房家事游氏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三份,連赫氏那兒都完全顧不上了,只能叫卓昭質少出門,多關心些妻子,哪裡還有功夫去留意外頭的傳言?

    而卓芳禮與女兒存下來罅隙後雖然沒有解釋的打算,卻也一直掛著這件事情,加上卓知安被送到莊子上,到底親生骨肉——常人對幼子幼女都要特別的喜歡些,他當然也不例外,可如今這一子一女也實在叫他傷心,卻是無精打采的在府裡窩了兩日,也沒心思去赴同僚的邀宴。

    一直到今日聽說敏平侯特意回府一趟找卓昭節,聽說卓昭節前一日歇在了外頭,居然還在府裡等了下來,夫妻兩個才察覺到不對勁,慌忙打聽,卻打聽到了卓昭節一詩成名,如今已然是名動長安,尤其以陸含冰為首的眾多士子,對其推崇萬分——也不知道是誰幹的,因為時未寧請卓昭節代她斗詩時,說過卓昭節乃是才從江南回長安,就喊出了一個江南第一才女的名頭!

    這名頭聽得卓芳禮和游氏都是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自己的女兒縱然不是在身邊長大,才學如何總也有點數,卓昭節的水準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只是詩,駢文那是一塌糊塗,仗著美貌和年少時的心思敏捷,稱一聲江南來的才女那是正好,如今加了第一兩個字,那就實在太高太高了!

    被捧得這麼高,又發現得這樣晚,現在立刻去闢謠也是遲了,若有一天原形畢露……這摔下來能輕麼?

    簡直就是無妄之災!

    何況自來文人相輕,小娘子家的心胸還要窄一點,卓昭節在長安連個從小長大的知交好友都沒有,過來才幾天就得了這麼大的名頭,與她身份彷彿的貴女們哪裡能不羨慕嫉妒恨?

    這到底是誰幹的?

    卓芳禮和游氏自認沒有得罪過什麼人,四房上上下下也應該沒結過這樣的對頭,如果是敏平侯的政敵,按理也沒理由為了朝事對付個小娘子吧?再說敏平侯又不是只得一個孫女!

    可到底又是誰這樣坑了卓昭節呢?

    敏平侯都想不通的事情,卓芳禮與游氏更是毫無頭緒,但在雍城侯府內,時采風折扇輕搖,神色不屑,對一起過來尋寧搖碧的淳於桑野道:「還能有誰?若不是九郎干的,我把頭輸給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