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弒戒

《》第一卷 高來低去 第十三章 、線人來報 文 / 胡小謅

    映入眼簾的全是青峰重疊,雲樹迷濛,濃雲密霧織成的面紗終日籠罩著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的摩天嶺。西望山澗,一道瀑布飛落碧樹深谷,猶如一條銀鏈盤於青山綠葉之間。峽谷懸崖峭壁,危石聳立,各色各樣的火山石縱橫水中,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五彩光芒。

    大斷崖寸草不生,崖下溪谷激流聲若雷鳴。

    雲霧下,山谷間,沿崖競洩溪中的水流吼聲震耳地離開聞名海內外的摩天嶺母體,自西向東匆匆形成三條狀如巨蟒的大江蜿蜒而下,聲若雷鳴地一路狂奔,浩浩蕩蕩流向黃海入海口,匯入浩瀚的太平洋。

    其中之一就是鴨溪江。

    沿岸是漢族、滿族、朝鮮族及其他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其粗獷豪放的關東風情,使這塊廣袤的土地形成了特有的神秘色彩。近在咫尺的中蘇、中朝及日本海邊境附近的十萬大山雲霧繚繞,終日籠罩著這片莽莽蒼蒼的廣袤林海。山肚子裡藏著一個在全國地圖上很難找到的神秘小縣。小縣不起眼,名字卻大得嚇人——大鼎。

    究竟哪朝哪代在這兒曾經建立過「大鼎」,無從查考。這個故事也僅僅是借用它的名字,不去管它。

    大鼎縣位於黑、吉兩省之間,無論去黑龍江省城哈爾濱或去吉林省會長春都跟去北京一樣遙遠,當年清朝官員踏巡大鼎縣走過的密林小徑,已經變成了旅遊交通網絡,一日千里的公路建設配以現代化的交通工具縮短了山裡山外、關內關外的旅程時間,不過要是撂步量,仍然是望山跑死馬。

    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樸實無華的外表相反,這座僅有三、四十萬人口的邊境小縣,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像一塊巨大的閃閃發光的磁石,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客商、旅遊者、冒險家、黑道人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不法分子。

    在這座小縣裡,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不知演繹過多少驚心動魄的人間戲劇。大鼎警方曾多次在這座小城範圍內開展聲勢浩大的「嚴打」行動,各路滾龍爛蝦受到公安機關和邊防武警的迎頭痛擊,多少人翻船落馬,然而小城並未因此趨於平靜。相反,公安局長與刑警大隊長換了一茬又一茬,到了喬銀忠這茬,大鼎縣社會治安形勢卻越來越嚴峻,黑惡勢力猖獗,走私販毒嚴重,*、殺人、爆炸、盜竊等大要案嚴暴案件頻頻發生。

    對於所有罪犯和不法分子來說,這裡既是黃金通道,又是死亡之路——闖得過,便直達天堂;闖不過,便墜入地獄。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法則對於隱藏在縣公安機關內部的敗類同樣如此。

    據來自邊境的情況報告,走私分子已把六輛走私汽車開到境外的大洞郡,他們可能還隨身攜帶著毒品和武器,晝伏夜行,專揀偏僻無人的山道走,往大鼎方向來了。估計近日可能要伺機在臥虎屯、天豁峰一帶繞關進入大鼎境內。

    這個情報嚇了刑警大隊長喬銀忠一跳!

    當時他正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抽煙想事,跑來給他報告的是下面紅土崖的一個特情。紅土崖村緊靠邊境,這個人常給公安局報信,為此協助縣裡破獲了不少案子,也獲得了不少表彰和金錢,還親手得到過喬大隊長代表公安局發給他的一筆筆「特殊津貼」。既有榮譽又有錢賺,當然樂此不疲。

    喬銀忠很快恢復平靜,問他這個情報是從哪弄來的,准不准?特情把胸脯子拍得啪啪響,但情報來源他始終沒說清楚。要是平時,依喬銀忠抓住蛤蟆捏出尿的個性,不說咋行!公安局的錢是那麼好賺的?

    一般來說,情報來源準確與否,直接關係到破案質量,情報來源不準確,公安局又怎麼能輕易大動干戈,部署行動呢?

    可這次不知喬銀忠心情過於緊張,還是另有原因,今天特情沒說清楚,這位刑警大隊長也沒追問。

    喬銀忠讓他先回去。

    線人臉上的笑就開始有點不自然,坐著沒動。該得的錢還沒到手呢,他希望再坐坐,再坐坐也許就會拿到錢,後來他看出喬銀忠好像對此事不太重視,估計今天要拿的「特殊津貼」也要黃,才懶洋洋地起身。

    喬銀忠看看他走到門口了又叫住,特意警告他這個情報很重要,但在沒搞清之前,錢的事先不要提,也不要再跟任何人講,到他這就算到頭了,包括局裡的其他領導,有啥新情況及時跟他報告,又囑咐那線人不用來回跑了,打他的手機就行。

    線人連連點頭,心領神會地走了。

    給公安局幹了這麼些年的活兒,啥該說啥不該說這個特情不懂還行?陰天下雨不知道,輩大輩小他還能不知道麼!

    但一出喬大隊長辦公室,特情心裡又有點不平衡。錢沒拿到手,白跑了好幾十里羊腸子山路,本想一拿到好處費先上飯館填飽肚子,再喝它兩盅,亮亮堂堂地回村,現在就這麼離去當然心有不甘。

    這情報是他輾轉從村裡聽來的,准不准他也不知道,只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緊趕慢趕跑來報告的,哪裡想到人家不「重視」,一分錢也沒得到呀?但既然村裡人這兩天都一哄哄的背後議論這事,怎麼也得跟局長報告一下再走呀!因此他離了二樓又上了三樓。

    不知從哪年哪月起,坐車一般的領導幹部都喜歡坐前面,而辦公或住宅都在三樓,局領導公室也都選在這個樓層。

    特情先奔主管刑偵的陳鐵漢辦公室,沒人,這個情報報到局長丁黎明那裡,果然引起丁黎明的重視,以往的多次表彰大會上,他曾給面前這個人發過獎狀,戴過紅花,有點印象。

    雖說他對這個人不按規矩層層上報而直接敲他的門感到不舒服,但把特情打發走後,抓起電話把分管副局長陳鐵漢和刑警大隊長喬銀忠、副大隊長林強、劉斌等人叫到他的辦公室,準備研究案情,佈署有關事宜。他們的任務是必須在走私分子一進入縣境就發現並盯上他們,通過跟蹤監控,瞅準時機,將這些傢伙連人帶貨一勺燴。

    剛才特情一出門,喬銀忠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走到窗前,似乎是想看看那個人離沒離開公安局大院,可他心裡有事,一站到窗前竟忘了本意,不由自主凝視著遠處八店溪畔的觀音山,極力抑制著心中的焦急與不安。

    辦公室內靜寂無聲,輕微的電子鐘聲顯得分外剌耳,喬銀忠的神經開始隨著它的節奏卡卡作響。不經意間,眼睛觸碰到了辦公桌玻璃板下那張洋溢著幸福美滿的全家福照片讓他有一種觸電般的感覺,目光再次掃向窗外。沒有看到那個人的影子。前後幾分鐘的光景,不知那傢伙是離開了還是依然留在樓內。

    「王八蛋!」

    電話響了。刑警大隊長驀地回頭,抓起話筒。

    「誰呀?」

    「你過來一趟。」局長丁黎明的聲音。

    「啥事?」喬銀忠暗含不耐煩。

    「研究案子……你快點呵。」電話放下了。

    喬銀忠心中的某種憂慮得到證實。一般來說,局裡平常研究案子最先知道的都是他這個刑警大隊長,因為什麼事情都不可能越過鍋台上炕,在縣公安局,刑事案件和具體工作需要他上報並實施,包括研究重大案件的案情。在他的日程表上,今天根本沒有研究案情這一說,丁黎明的電話無疑證明那個特情把情況捅到他那去了。

    他坐在那裡沒動。想了想,操起內部電話,只按了一個號碼就通了。

    「我,銀忠。」

    「你怎麼還沒過來啊?」丁黎明的聲音也有些不耐煩了,「人都齊了,就缺你了,快過來吧。」

    喬銀忠欲言又止,一下明白過來,面如白金。他知道此線索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至少不再是他跟丁黎明知道了。事已至此,只能先過去開會再相機行事,於是放下電話。

    林強接到通知從外面趕回來,匆匆走進丁黎明局長的辦公室。兩扇棕紅色牛皮蒙面的橡木門,在刑警副大隊長身後無聲地關閉,他看到政委關長生、副局長陳鐵漢、刑警大隊長喬銀忠和其他幾個副大隊長已經在座。

    丁黎明望著林強,示意他坐下。

    林強擦把汗,坐在沙發上。

    丁黎明在老闆轉椅上簡單介紹了一下案情,扭頭問喬銀忠知不知道這件事,喬銀忠說知道。丁黎明說知道你怎麼沒當回事兒把人家給打發走了呢?喬銀忠說你聽他瞎勒勒得了,「那小子為的是特情費,連情報來源都說不出來,我怎麼能信呢?我一個刑警大隊長成天讓他牽著鼻子走?我還幹不幹別的活了?」

    喬銀忠有個毛病,一說話就往外噴唾沫星子,丁黎明瞅著他的唾沫星子不滿地責怪道:「那你也得查查呀!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個大事。萬一要是真的呢?」喬銀忠當仁不讓:「我不是讓他回去把情報搞准了再跟我聯繫嗎,可這小子卻跑你這來了——要這麼整,我們的工作怎麼幹!」

    在局裡,只有喬銀忠敢跟丁黎明這麼說話。喬銀忠不僅僅是丁黎明的親信,更與丁黎明有著非同一般的私誼。大夥兒一見會議剛開始,兩個人就莫名其妙地爭執起來了,急忙打圓場:「得得得,別爭了,都是為工作。開會吧。」

    堂堂局長,受了一頓搶白,丁黎明也沒脾氣。於是開會。

    ——————————————————————————————

    魔與雄,盡在大鼎,請看爽文《大殺戒》!看爽了,別忘了踩一腳、收藏、投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