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一十一) 文 / 卡爾·馬克思

    十七世紀,反對所謂bandmuhle(也叫做schnurmuhle或muhlenstuhl)即一種織帶子和花邊的機器的工人暴動幾乎席捲了整個歐洲。十七世紀三十年代,一個荷蘭人在倫敦附近開辦的一家風力鋸木場毀於貧民的暴行。十八世紀初在英國,水力鋸木468機好不容易才戰勝了議會支持的民眾反抗。1758年,埃弗雷特製成了第一台水力剪毛機,但是它被10萬名失業者焚燬了。5萬名一向以梳毛為生的工人向議會請願,反對阿克萊的梳毛機和梳棉機。十九世紀最初十五年,英國工場手工業區發生的對機器的大規模破壞(特別是由於蒸汽織機的應用),即所謂魯德運動,為西德默思、卡斯爾裡等反雅各賓派政府採取最反動的暴力行動提供了借口。工人要學會把機器和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區別開來,從而學會把自己的攻擊從物質生產資料本身轉向物質生產資料的社會使用形式,是需要時間和經驗的。

    工場手工業內部為工資而進行的鬥爭,是以工場手工業為前提的,根本不反對它的存在。至於說工場手工業的建立遭到反對,469那末,這種反對是來自行會師傅和享有特權的城市,而不是來自僱傭工人。因此,工場手工業時期的著作家多半認為,分工是潛在地代替工人的手段,而不是現實地排擠工人的手段。這個區別是不言自明的。例如,我們說,現在英國50萬人用機器紡掉的棉花,如果用舊式紡車來紡需要1億人,這當然不是說機器佔據了這從來沒有存在過的1億人的位置。這只是說,要代替紡紗機,需要上億工人。反過來,我們說,在英國蒸汽織機把80萬織工拋向街頭,那末,這並不是說現有機器要由一定數量工人來代替,而是說現有的一定數量工人事實上已經被機器代替或排擠。在工場手工業時期,手工業生產雖然已經解體了,但仍舊是基礎。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城市工人相對來說是不多的,不能滿足新的殖民地市場的需要;同時,真正的工場手工業為那些由於封建制度的解體而被趕出土地的農村居民開闢了新的生產領域。因此,當時工場內的分工和協作更多地顯示了自己的積極方面,即提高在業工人的生產效率。(詹姆斯·斯圖亞特爵士也完全從這個意義來理解機器的作用。「因此,我把機器看作(根據它的效率)增加不需要供養的勞動者人數的手段……機器的作用和那種新居民的作用有什麼區別呢?」(《政治經濟學原理研究》法譯本第l卷第1分冊第19章)配第天真得多,他說:機器代替了「一夫多妻制」。這個觀點至多只適用於美國的某些地方。相反地,「使用機器來減少單個人的勞動是很少能成功的,因為製造機器用掉的時間,比使用機器所節省的時間要多。只有當機器大規模起作用時,當一台機器能幫助成千上萬的人勞動時,機器才是真正有用的。因此,機器總是在人口最稠密,失業人數最多的地方使用最多……使用機器不是由於缺少工人,而是為了便於吸引大量工人參加勞動」(皮爾西·萊文斯頓《論公債制度及其影響》1824年倫敦版第45頁)。)在許多國家中,早在大工業時期以前很久,協作和勞動資料在少數人手中的結合這種方法應用在農業上,確實使農村居民的生產方式,從而使他們的生活條件和就業手段發生了巨大的、突470然的和強烈的革命。但是,這種鬥爭最初主要是在大土地所有者和小土地所有者之間發生的,而不是在資本和僱傭勞動之間發生的;另一方面,就勞動者被勞動資料(羊、馬等等)排擠來說,那末在這裡,直接的暴力行為首先形成工業革命的前提。先是勞動者被趕出土地,然後羊進去了。像在英國發生的那種大規模盜竊土地的現象,才為大農業開闢了活動場所。因此,農業的這個變革一開始就更具有政治革命的外觀。

    勞動資料一作為機器出現,立刻就成了工人本身的競爭者。通過機器進行的資本的自行增殖,同生存條件被機器破壞的工人的人數成正比。資本主義生產的整個體系,是建立在工人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商品出賣的基礎上的。分工使這種勞動力片面化,使它只具有操縱局部工具的特定技能。一旦工具由機器來操縱,勞動力的交換價值就隨同它的使用價值一起消失。工人就像停止流通的紙幣一樣賣不出去。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就這樣被機器變成了過剩的人口,也就是不再為資本的自行增殖所直接需要的人口,這些人一部分在舊的手工業和工場手工業生產反對機器生產的力量懸殊的鬥爭中毀滅,另一部分則湧向所有比較容易進去的工業部門,充斥勞動市場,從而使勞動力的價格降低到471它的價值以下。有人說,需要救濟的工人會得到巨大的安慰:一方面,他們的痛苦只是「短暫的」(《aˍtemporaryˍincon_del_logo_venience》〔「短暫的不便」〕);另一方面,機器只是逐漸地佔據整整一個生產領域,因此它的破壞作用的範圍和強度會縮減。一種安慰抵銷另一種安慰。在機器逐漸地佔據某一生產領域的地方,它給同它競爭的工人階層造成慢性的貧困。在過渡迅速完成的地方,機器的影響則是廣泛的和急性的。世界歷史上再沒有比英國手工織布工人緩慢的毀滅過程更為可怕的景象了,這個過程拖延了幾十年之久,直到1838年才結束。在這些織布工人中,許多人餓死了,許多人長期地每天靠21/2便士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與此相反,英國的棉紡織機在東印度的影響卻是急性的。1834——1835年東印度總督確認:

    「這種災難在商業史上幾乎是絕無僅有的。織布工人的屍骨把印度的平原漂白了。」

    誠然,一旦這些織工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機器帶給他們的就只是「短暫的不便」了。此外,由於機器不斷佔領新的生產領域,機472器的「短暫的」影響也就成為長期的了。可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勞動條件和勞動產品具有的與工人相獨立、相異化的形態,隨著機器的發展而發展成為完全的對立。因此,隨著機器的出現,才第一次發生工人對勞動資料的暴烈的反抗。

    勞動資料扼殺工人。當然,這種直接的對立,在新採用的機器同傳統的手工業生產或工場手工業生產發生競爭時,表現得最明顯。但在大工業本身內,機器的不斷改良和自動體系的發展也發生類似的作用。

    「改良機器的一貫目的,是減少體力勞動,或者說,是通過以鐵的裝置代替人的裝置的方法使工廠的生產鏈條的某個環節完善起來。」「把蒸汽力和水力應用到以前用手推動的機器上,是每天都發生的事情……為了節省動力,改進產品,增加同樣時間內的產量,或排擠掉一個童工、一個女工或一個男工等等,在機器上不斷實行一些小的改良,這種改良雖然看起來沒有多大意義,但會產生重要的結果。」「凡是某種操作需要高度熟練和準確的手的地方,人們總是盡快地把這種操作從過於靈巧和易於違犯各種規則的工人手中奪過來,把它交給一種動作非常規律、甚至兒童都能看管的特殊機械來進行。」「在自動體系下,工人的才能越來越受排473擠。」「機器改良不僅可以減少為取得一定成果所僱用的成年工人的人數,而且用一種人代替另一種人:熟練程度低的代替熟練程度高的,兒童代替成年人,女工代替男工。所有這些變化都引起工資率的經常波動。」「機器不斷地把成年人拋出工廠。」如果不能擺脫資本主義制度,那就只能用機器還不能代替的智力勞動對抗資本。而資本則會力圖發展智能機器。

    機器體繫在縮短工作日的壓力下的飛速發展向我們表明,由於實際經驗的積累,由於機械手段的現有規模以及技術的不斷進步,機器體系具有極大的彈力。但在1860年,英國棉紡織工業的這個全盛年,誰能料到此後三年在美國南北戰爭的刺激下竟會引起機器的急劇改良和手工勞動的相應被排擠呢?在這裡,只要從英國工廠視察員關於這一問題的官方材料中引用幾個例子就夠了。曼徹斯特的一個工廠主說:

    「我們過去用75台梳棉機,現在只用12台,產量和過去一樣,質量也和過去一樣,甚至更好……每星期節省工資10鎊,少出飛花10%。」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