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六) 文 / 卡爾·馬克思

    大體說來,工資的一般變動僅僅由同工業週期各個時期的更替相適應的產業後備軍的膨脹和收縮來調節。因此,決定工資的一般變動的,不是工人人口絕對數量的變動,而是工人階級分為現役軍和後備軍的比例的變動,是過剩人口相對量的增減,是過剩人口時而被吸收、時而又被游離的程度。設定工資函數。現代工業具有十年一次的週期,每次週期又有各個週期性的階段,而且這些階段在積累進程中被越來越頻繁地相繼發生的不規則的波動所打斷。對於這個現代工業來說,如果有下面這樣的規律,那確實是太好了:勞動的供求不是通過資本的膨脹和收縮,因而不是按照資本當時的增殖需要來調節,以致勞動市場忽而由於資本膨脹而顯得相對不足,忽而由於資本收縮而顯得過剩,而是相反,資本的運動依存於人口量的絕對運動。然而,這正是經濟學的教條。按照這個教條,工資因資本的積累而提高。工資的提高刺激工人人口更快地增加,這種增加一直持續到勞動市場充斥,因而資本同工人的供給比較相對不足時為止。工資下降,於是事情走向反面。由於工資的下降,工人人口逐漸減少,以致資本同工人人口比較又相對過剩了,或者象另一些人所說的那樣,工資的降低和對工人剝削的相應提高,會重新加速積累,而與此同時,低工資又會抑制工人階級的增長。這樣一來,就又出現勞動供不應求、工資提高等等情況。這對於發達的資本主義生產是一個多麼美好的運動方法啊!現代庸俗經濟學仍持這一理論,在《資本論》發表之後還能堅持這麼久,現代庸俗經濟學家們的臉皮真夠厚的。可是,在真正有勞動能力的人口因工資提高而可能出現某種實際增長以前,已經一再經過了這樣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必然發生工業戰,展開廝殺,並且決出勝負。

    1849年至1859年間,在穀物價格下降的同時,英國農業地區出現了實際考察起來只是名義上的工資提高。例如,周工資在威699爾特郡由7先令提高到8先令,在多爾塞特郡由7先令或8先令提高到9先令,等等。這是農業過剩人口空前外流的結果,而人口外流是由戰爭的需要和鐵路工程、工廠、礦山等部門的大規模擴展引起的。工資越低,它的任何提高,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提高,在百分比上也表現得越高。例如,周工資是20先令,提高到22先令,就是提高10%;但如果周工資只有7先令,提高到9先令,那就是提高284/7%,這就聳人聽聞了。不管怎樣,租地農場主大喊大叫起來,甚至倫敦《經濟學家》在談到這些飢餓工資時,也鄭重其事地胡謅什麼有了「普遍的和重大的提高」。租地農場主該怎麼辦呢?難道他們會像教條的經濟學的頭腦所設想的那樣,等待這種優厚的報酬促使農業工人繁殖,直到他們的工資不得不重新下降嗎?不,租地農場主採用了更多的機器,工人轉瞬間又「過剩」了,過剩的比例連租地農場主也感到滿意了。現代庸俗經濟學則以此現象來指責工人要求提高工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同以前相比,現在投入農業的「資本更多了」,並且採取了生產效率更高的形式。這樣一來,對勞動的需求不僅相對地下降,而且絕對地下降了。

    經濟學的上述虛構,經濟學理論研究避免不了一些假定或虛構,但這種假定或虛構必須符合一定的邏輯,否則前提是垃圾,方法再正確,其結論必定也是垃圾。把調節工資的一般變動或調節工人階級即總勞動力和社會總資本之間的關係的規律,同在各個特殊生產部門之間分配工人人口的規律混為一談了。例如,由於市場情況良好,某一生產部門的積累特別活躍,利潤高於平均利潤,追加資本紛紛湧來,這樣,對勞動的需求和工資自然就會提高。較高的工資把較大一部分工人人口吸引到這個有利的部門,直到這裡勞動力達到飽和,工資終於又下降到以前的平均水平,如果工人流入過多,甚至會降到這個水平以下。那時工人流入該生產部門的現象不700僅停止,甚至還會發生流出現象。在這裡,政治經濟學家就以為看到了,隨著工資的提高,工人人數「在何處以及如何」絕對增長,而隨著工人人數的絕對增長,工資「在何處以及如何」下降;但是事實上,他所看到的,只是某一特殊生產部門的勞動市場的局部波動,他所看到的,只是工人人口按照資本變化不定的需要而在各投資部門之間分配的現象。這也是現代庸俗經濟學中勞動供給理論所表現的東西。

    產業後備軍在停滯和中等繁榮時期加壓力於現役勞動軍,在生產過剩和亢進時期又抑制現役勞動軍的要求。所以,相對過剩人口是勞動供求規律藉以運動的背景。它把這個規律的作用範圍限制在絕對符合資本的剝削欲和統治欲的界限之內。這裡正好應該回過來談一下經濟學辯護論者的一大業績。我們記得,由於採用新機器或擴大舊機器,一部分可變資本轉化為不變資本,這是「束縛」資本並從而「游離」工人的活動,而經濟學辯護士卻相反地把這種活動說成是為工人游離資本。只有到現在我們才能充分地評價辯護士的厚顏無恥。再加上其在中國的賢徒們的無恥和無知。其實,被游離出來的,不僅有直接被機器排擠的工人,而且還有他們的代替者和企業在原有基礎上實行一般擴大時通常會吸收的追加人員。現在他們全被「游離」出來,並且每一筆希望執行職能的新資本都能支配他們。不管這種資本吸引的是這些工人,還是另一些工人,只要這筆資本剛好足以從市場上雇走被機器拋到市場上的那麼多工人,那末對勞動的總需求的影響就等於零。如果它僱用的人數較少,過剩的人數就會增加;如果它僱用的人數較多,勞動總需求增加的幅度也只不過等於就業的人超過「被游離的人」的那個差額。可見,尋求投資場所的追加資本本來會激起的勞動總需求的增加,在以上每一種場合都會按照工人被機器拋向街頭的程度而受到抵銷。因此,這也就是701說,資本主義生產的機構已安排好,不讓資本的絕對增長伴有勞動總需求的相應增加。而辯護士們就把這叫作對於被排擠的工人在被拋入產業後備軍的過渡時期中遭受貧困、痛苦和可能死亡的一種補償!勞動的需求同資本的增長並不是一回事,勞動的供給同工人階級的增長也不是一回事,所以,這裡不是兩種彼此獨立的力量互相影響。骰子是假造的。資本在兩方面同時起作用。它的積累一方面擴大對勞動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過「游離」工人來擴大工人的供給,與此同時,失業工人的壓力又迫使就業工人付出更多的勞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勞動的供給不依賴於工人的供給。真正科學的勞動供求理論。勞動供求規律在這個基礎上的運動成全了資本的**。因此,一旦工人識破秘密,知道了他們為什麼勞動越多,為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是提高,他們連充當資本增殖手段的職能也就越是沒有保障;一旦工人發現,他們本身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完全取決於相對過剩人口的壓力;一旦工人因此試圖通過工聯等等在就業工人和失業工人之間組織有計劃的合作,來消除或削弱資本主義生產的那種自然規律對他們這個階級所造成的毀滅性的後果,這時,資本和它的獻媚者政治經濟學家就大吵大叫起來,說這是違反了「永恆的」和所謂「神聖的」供求規律。也就是說,就業工人和失業工人之間的任何聯合都會破壞這個規律的「純粹的」作用。另一方面,例如在殖民地,只要有不利的情況妨礙建立產業後備軍,從而妨礙工人階級絕對地隸屬於資本家階級,資本就會同它的庸俗的桑科·判札一道起來反叛「神聖的」供求規律,並企圖用強制手段來阻礙它發揮作用。這就是為什麼現代庸俗經濟學中有種種相互矛盾的觀點,並且都受到吹捧的原因,因為它們分別適應資本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的需要。這才是現代庸俗經濟學與其它學科之間的根本區別。

    4、相對過剩人口的各種存在形式。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