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六章 |流通費用(一) 文 / 卡爾·馬克思

    i、純粹的流通費用

    1、買賣時間

    資本由商品到貨幣和由貨幣到商品的形式轉化,同時就是資本家的交易,即買賣行為。資本的這種形式轉化進行的時間,從主觀上,從資本家的觀點來看,就是買賣時間,就是他在市場上執行賣者和買者的職能的時間。正像資本的流通時間是資本再生產時間的一個必要部分一樣,資本家進行買賣,在市場上奔走的時間,也是他作為資本家、作為人格化的資本執行職能的時間的一個必要部分。這是他的經營時間的一部分。並不體現價值創造。即使這種行為由僱傭工人完成,或者在前資本主義社會由勞動者自己完成,都不體現價值創造,它只是表明勞動者被限制在非勞動的行為中無法去創造價值。所以,商人的出現可以節省勞動力。但所節省的勞動力創造的價值,並不因此而成為商人創造的,儘管商人要分享其中的一部分價值。

    服務業是否創造價值至今仍有爭議。應當說,不是所有的服務業都不創造價值。比如,理發的勞動成果,對被理發的人,具有直接的使用價值,應當算是創造價值。但一個地主的收租人的勞動的確不創造價值。

    對於使別人為自己勞動的資本家來說,買賣成了一種主要職能。因為他按巨大的社會的規模佔有許多人的產品,所以,他也得按同樣的規模出售這些產品,然後重新把貨幣轉化為各種生產要素。這也使得推銷員比生產人員更重要,收入也更多。和以前一樣,買賣時間並不創造價值。錯覺是從商人資本的職能產生的。但是,在這裡,即使對這個問題不作進一步的考察,事情本來就很清楚:如果一種職能本身是非生產的,然而是再生產的一個必要的因素,現在這種職能由於分工,由多數人的附帶工作變為少數人的專門工作,變為他們的特殊行業,那末,這種職能的性質本身還是不會改變的。一個商人(在這裡只是看作商品形式轉化的當事人,只是看作買者和賣者)可以通過他的活動,為許多生產者縮短買賣時間:因此,他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機器,它能減少力的無益消耗,或有助於騰出生產時間。(「各種商業費用雖屬必要,但應看作是一種繁重的負擔。」(魁奈《經濟表的分析》,載於德爾編《重農學派》,1846年巴黎版第1部第71頁)——在魁奈看來,商人之間的競爭帶來的「利潤」,即競爭迫使他們「降低的他們的報酬或收入……嚴格地說,不外就是直接出售者和消費購買者的損失的減少。但是,無論我們把商業本身簡單地看作是與運輸費用無關的交換,還是把它看作是和運輸費用結合在一起的交換,商業費用損失的減少,並不是現實產品,或者並不是由商業引起的財富的增長」(第145、146頁)。「如果沒有什麼中介費用,商業費用總是由得到買者支付的全部價格的產品出售者負擔。」(第163頁)「土地所有者和生產者是工資的支付人,商人是工資的領取人。」(魁奈《關於商業和手工業者勞動的問答》,載於德爾編《重農學派》,1846年巴黎版第1部第164頁))

    為了簡便起見(因為我們以後才把商人當作資本家和商人資本來考察),我們假定,這種買賣的當事人是出賣自己勞動的人。他在w——g和g——w活動上,耗費自己的勞動力和勞動時間。因此,他以此為生,就像別人靠紡紗或製藥丸為生一樣。他執行一種必要的職能,因為再生產過程本身包含非生產職能。他和別人一樣勞動,不過他的勞動的內容既不創造價值,也不創造產品。他本身屬於生產上的非生產費用。他的作用,不是使一種非生產職能轉化為生產職能,或使非生產勞動轉化為生產勞動。如果這種轉化能夠通過職能的這種轉移來完成,那真是奇跡了。他的作用寧可說是使社會的勞動力和勞動時間只有更少一部分被束縛在這種非生產職能上。不僅如此。我們不妨假定,他只是一個僱傭工人,他的報酬盡可比較優厚。不管他的報酬怎樣,他作為一個僱傭工人,總有一部分時間是無償地勞動的。他也許每天干了十小時而得到八個勞動小時的價值產品。他從事的兩小時剩餘勞動,和他的八小時必要勞動一樣不生產價值,雖然由於這八小時必要勞動,社會產品有一部分轉移給他了。第一,和以前一樣,從社會的觀點看,一個勞動力在十小時內耗費在這個單純的流通職能上。它不能用於別的目的,不能用於生產勞動。第二,社會對這兩小時的剩餘勞動沒有支付報酬,雖然這種剩餘勞動已經由提供這種勞動的這個人耗費了。社會並沒有因此佔有任何超額的產品或價值。但是,這個人所代表的流通費用減少了五分之一,由十小時減為八小時。社會對以他為當事人的這一現實的流通時間的五分之一,沒有支付等價物。但是,既然這個當事人是由資本家使用的,資本家會由於未對這兩小時支付報酬而減少他的資本的流通費用,而這種費用是對他的收入的扣除。對資本家來說,這是一種積極的收149入,因為他的資本在價值增殖上所受的消極限制縮小了。當獨立的小商品生產者把他們的一部分時間耗費在買賣上的時候,這種時間或者是在他們的生產職能的間歇期間耗費的時間,或者是他們的生產時間的損失。當今世界,第三產業在發達國家十分發達,於是人們產生了錯覺,以為第三產業也能創造價值。實際上,大部分第三產業是不創造價值的。第三產業的「產值」雖高,但它是通過將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社會產品轉移到第三產業來實現的。這種轉移的實現,一是由於巨大的社會生產規模和極高的勞動生產率導致了巨額的非生產費用;二是不平等交換的結果,特別是發達國家對不發達國家,或一個國家內的發達地區對不發達地區的不平等交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