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十四章 |流通時間 文 / 卡爾·馬克思

    我們以前考察的一切情況,引起了投入不同生產部門的不同資本的周轉期間的差別,從而也引起了資本所必須預付的時間的差別。這些情況都是在生產過程本身發生的,例如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差別、勞動期間的差別等等。但是,資本的周轉時間等於它的生產時間和它的流通時間之和。因此,不言而喻,流通時間的長短不一會造成周轉時間,從而造成周轉期間的長短不一。只要拿兩個不同的投資作比較,假定其他一切影響周轉的條件都相同,只是流通時間不同,或者,考察一定量資本,假定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構成已定,勞動期間已定等等,只是流通時間是可變的,那末情況就顯得清清楚楚了。

    流通時間的一部分——相對地說最有決定意義的部分——是由出售時間,即資本處在商品資本狀態的期間構成的。流通時間,從而整個周轉期間,是按照這個時間的相對的長短而延長或縮短的。由於保管費用等等,追加的資本支出也就成為必要的了。從一開始就很清楚:出售成品所需的時間,對同一個生產部門的單個資本家來說,可能是極不相同的;因此,它不僅對投入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量來說,是極不相同的,而且對各個獨立的資本即實際上只是投入同一個生產領域的總資本的獨立部分來說,也是極不相276同的。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同一個單個資本的出售期間,隨著市場情況的一般變動或者隨著特殊生產部門的市場情況的變動而變動。關於這一點,在這裡就不多講了。我們只是說明一個簡單的事實:所有那些會使投在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的周轉期間產生差別的情況,即使它們單個地發生作用,同樣會使處在同一個生產部門的不同的單個資本的周轉產生差別。

    商品的銷售市場和生產地點的距離,是使出售時間,從而使整個周轉時間產生差別的一個經常性的原因。在商品運往市場的全部時間內,資本束縛在商品資本的狀態;如果商品按訂貨生產,就要停留到交貨的時候;如果不是按訂貨生產,那末,在商品運往市場的時間上,還要加上商品在市場上等候出售的時間。交通運輸工具的改良,會絕對縮短商品的移動期間;但不同的商品資本或向不同的市場移動的同一商品資本的不同部分,由於移動而在流通時間上發生的相對差別,不會因此消失。例如,改良的帆船和輪船,縮短了商品的移動時間,從而也就縮短了商品到達遠近港口的時間。相對的差別仍然存在,雖然往往是縮小了。不過,由於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展,這種相對差別會以一種與自然距離不相適應的方式發生變化。例如,一條從生產地點通往內地一個人口聚集的主要中心的鐵路,可以使內地的一個不通鐵路的較近地點,比這個自然距離較遠的地點,絕對地或相對地變遠。同樣,這種情況還會使生產地點到較大的銷售市場的相對距離發生變化,由此可以說明,隨著交通運輸工具的變化,舊的生產中心衰落了,新的生產中心興起了。(此外還應指出,遠距離運輸比近距離運輸相對地說277要便宜得多。當時火車有了較大的發展,而汽車還不行。)隨著運輸工具的發展,不僅空間運動的速度加快了,而且空間距離在時間上也縮短了。不僅交通工具的數量增多了,比如說,許多條船同時駛向同一個港口,好幾輛列車在相同的兩地之間同時沿著不同的鐵路線行駛,而且例如貨船在一周內,按不同的日期,依次由利物浦開往紐約,或者,貨車在一天內按不同的鐘點由曼徹斯特開往倫敦。當然,在運輸工具的效率已定時,絕對的速度——因而流通時間的這個部分——並不會由於最後這種情況而發生變化。但是,一批又一批的商品可以每隔一個較短的時間起運,這樣,它們可以連綿不斷地到達市場,不需要在實際運出以前,作為可能的商品資本大量堆積起來。因此,資本的回流也就每隔一個比較短的期間發生,以致有一部分不斷轉化為貨幣資本,而另一部分則作為商品資本流通。由於回流在若干連續的期間之內發生,總流通時間就縮短了,因而周轉也縮短了。首先是運輸工具的運行次數增加,例如,一方面,一條鐵路的列車次數,隨著生產地點生產的增加,隨著它變為較大的生產中心而增加,而且這種增加,是面向現有的銷售市場,也就是面向大生產中心、人口中心、輸出港等等的。另一方面,這種交通特別便利的情況以及由此而加速的資本周轉(因為資本周轉是由流通時間決定的),反過來既使生產中心又使市場加速集中。隨著大量人口和資本在一定的地點這樣加速集中,大量資本也就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同時,生產地點和銷售地點的位置還會移動和變遷,因為交通工具發生變化,二者的相對位置也隨著發生了變化。一個生產地點,由於處在大路或運河旁邊,一度享有特別的地理上的便利,現在卻位於一條鐵路支線的旁邊,這條支線要隔相當長的時間才通車一次。另一個生產地點,原來和交通要道完全隔絕,現在卻位於好幾條鐵路的交叉點。278後一個生產地點興盛起來,前一個生產地點衰落了。因此,運輸工具的變化,在商品的流通時間,買和賣的機會等方面造成地點差別,或者使已有的地點差別再發生變化。這種情況對資本周轉的重要性,可以從各地工商業代表和鐵路公司的爭吵中得到證明。(例如,見前面引用的鐵道委員會的藍皮書。)

    因此,凡是按其產品性質來說主要靠在當地找銷路的生產部門,例如啤酒業,在人口聚集的主要中心會得到最大規模的發展。在這裡,由於資本周轉更為迅速,一些生產條件(例如建築用地等等)的昂貴就部分地得到補償。

    如果從一方面說,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進步,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展會縮短一定量商品的流通時間,那末反過來說,這種進步以及由於交通運輸工具發展而提供的可能性,又引起了開拓越來越遠的市場,簡言之,開拓世界市場的必要性。運輸中的並且是運往遠地的商品會大大增長,因而,在較長時間內不斷處在商品資本階段、處在流通時間內的那部分社會資本,也會絕對地和相對地增加。與此同時,不是直接用作生產資料,而是投在交通運輸工具以及為運用這些工具所必需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上的那部分社會財富,也會增加。

    商品由生產地點到銷售市場的運載過程的相對長度,不僅會在流通時間的第一部分即出售時間上引起差別,而且也會在第二部分即由貨幣再轉化為生產資本要素也就是購買時間上引起差別。以運往印度的商品為例,運一次要歷時四個月。假定出售時間等於零,也就是說,假定運去的商品是訂貨,貨物一交出,生產279者代理人就得到貨款。送回貨幣(在這裡,不論以什麼形式送回都一樣)又要歷時四個月。因此,同一個資本要重新作為生產資本執行職能,重新開始相同的經營,共需歷時八個月。由此引起的周轉的差別,是各種信用期限的物質基礎之一,正如海外貿易,像威尼斯和熱那亞的海外貿易,一般說來也是真正的信用制度的源泉之一。

    「1847年的危機,使當時的銀行業和商業能夠把印度和中國的匯兌習慣由發票後十個月,減為見票後六個月;二十年來,由於航運的加速和電報的設置,現在有必要再把見票後六個月減為發票後四個月,或者作為第一步先減為見票後四個月。帆船從加爾各答經由好望角到倫敦,平均不到90天。見票後四個月的匯兌習慣,等於比如說150天的時間。現在通行的見票後六個月的匯兌習慣,就等於比如說210天的時間。」(1866年6月16日《倫敦經濟學家》)

    而另一方面:

    「巴西的匯兌習慣,仍然是見票後兩個月和三個月;安特衛普發出的票據,以發票後三個月為期,甚至曼徹斯特和布萊得弗德向倫敦發出的票據,也要以三個月和更長的時間為期。由於一種默契,商人能得到充分的機會,即使不能在為商品開的票據到期之前,也能在票據到期時實現他的商品。因此,印度票據的匯兌習慣並不過分。印度貨物在倫敦出售,通常定為三個月。如果還把出售所需要的一些時間算進去,它的實現不能少於五個月,而從印度買貨直到在英國貨棧交貨,平均又要經過五個月。這樣,就要有一個十個月的期間,而為這種商品開的票據的期限,卻不超過七個月。」(同上,1866年6月30日)「1866年7月2日,主要同印度和中國做生意的倫敦五家大銀行和巴黎貼現銀行發出通告說,自1867年1月1日起,它們在東方的分行和代辦所只買賣見票後不超過四個月的票據。」(同上,1866年7月7日)

    不過,這種縮減的辦法失敗了,不得不再取消。(從那時起,蘇伊士運河已經使這一切改觀了。)

    不用說,商品流通時間的延長使銷售市場上價格變動的風險增加了,因為能夠發生價格變動的時期延長了。因此,縮短商品流通時間對產業資本家來說,不僅加快了資本周轉,而且減少了投資風險。

    流通時間的差別,一方面個別地出現在同一個生產部門的不同的單個資本之間,一方面也出現在由於不立即支付現款而有不同支付習慣的不同生產部門之間。這種差別是由買和賣的支付期限不同引起的。這一點,對信用制度來說很重要,但這裡就不再談了。

    周轉時間的差別也是由供貨契約的範圍引起的。契約範圍隨資本主義生產的範圍和規模一同擴大。作為買者和賣者之間的交易的供貨契約,是一種與市場即流通領域有關的業務。因此,由此引起的周轉時間的差別,是由流通領域引起的,不過這種差別又反過來直接影響生產領域,而且把所有支付期限和信用關係撇開不說,即使在現金支付的情況下也影響生產領域。例如,煤炭、棉花、棉紗等等是可分離的產品。每天都有一定量的成品提供出來。但是,如果紡紗廠主或者採礦業主接受一項供應一定量產品的契約,這個產品量需要一個比如四周或六周連續進行的工作日的期間才能生產出來,那末,對資本預付的時間來說,就完全像在這個勞動過程中採用了一個四周或六周連續不斷的勞動期間一樣。當然,這裡要假定,全部訂貨必須一次交清,或者全部交清以後才能得到貨款。因此,單個地考察,每天都有一定量的成品提供出來。但是,這種成品量畢竟只是契約規定的供應量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訂貨的已經完成的部分不再處於生產過程中,那末,它仍然只是作為可能的資本存放在棧房裡。

    現在我們來考察流通時間的第二段時間:購買時間,或者說,資本由貨幣形式再轉化為生產資本要素的時間。在這期間,資本281必須以或短或長的時間停留在貨幣資本的狀態,因而,全部預付資本的一定部分,必須不斷地處在貨幣資本的狀態,儘管這個部分是由不斷變化的要素構成的。例如,某一個企業的全部預付資本中,必須有nx100鎊處於貨幣資本的形式,這樣,nx100鎊的所有組成部分要繼續不斷地轉化為生產資本,而這個貨幣額卻又不斷地從流通、從已經實現的商品資本的流入得到補充。因此,預付資本的一定價值部分,不斷地處於貨幣資本的狀態,即處於不是屬於生產領域,而是屬於流通領域的形式。

    我們說過,市場距離所造成的資本束縛在商品資本形式上的時間的延長,直接造成貨幣回流的延遲,因而也延遲了資本由貨幣資本到生產資本的轉化。

    其次,關於商品的購買,我們說過(第6章),購買時間、原料主要供應地距離的遠近,怎樣使人們必須為較長的期間買進原料,並且使它們保持生產儲備的形式,保持潛在的或可能的生產資本的形式以供使用;因此,在生產規模不變的情況下,必須一次預付的資本量就會增加,資本必須預付的時間也會延長。

    大批原料按或長或短的週期投入市場,會在不同的生產部門發生類似的影響。例如,在倫敦,控制著羊毛市場的羊毛大拍賣,每三個月進行一次;而棉花市場由一個收穫期到下一個收穫期,雖然不總是均衡地,但大體上是連續不斷地進行更新的。這類週期決定這些原料的主要購買日期,並且特別會對於使資本按或長或短的期間預付在生產要素上的投機性購買發生影響,就像所生產商品的性質會對於有意地使產品在或長或短的期間保留可能的商品資本形式的投機性行為發生影響完全一樣。

    「農民多少也得是個投機家,所以要按照當時的情況留下自己的產品不282出售……」

    接著說了一些一般的原則。

    「但是產品的銷售,主要還取決於人、產品本身以及地點。一個老練而走運並且有足夠的經營資本的人,如果在價格非常便宜時,把他獲得的收成存放了一年,是不會受到責備的。反之,一個缺少經營資本或者根本不會投機的人,就只想得到通常的平均價格,因而一有機會,就非推銷出去不可。羊毛存放一年以上,幾乎總是要帶來損失,而穀物和油料作物的種子,保存幾年,也不會損害它們的特性和質量。像油料作物的種子、忽布花、起絨草這類產品,通常會在短時期內大漲大落,所以,在價格遠遠低於生產價格的年份,把它們保存起來是合乎情理的。但是,有些東西每天需要有維持費用,如肥育的牲畜,或者,有些東西容易腐爛,如水果、馬鈴薯等等,那就千萬不要耽誤出售。在有些地方,一種產品在一個季節的平均價格最低,而在另一個季節的平均價格又最高。例如,有些地方,穀物的平均價格,在聖馬丁節前後比在聖誕節到復活節要低。還有一些產品,在某些地方,只是在一定的時候才行銷,例如有些地方的羊毛市場上的羊毛就是這樣,在那裡,過了時候,羊毛生意通常是清淡的……」(基爾霍夫,第302頁)

    貨幣是在流通時間的後半段再轉化為生產資本要素的。在考察這一段時,我們不僅是考察這種轉化本身,不僅是考察由出售產品的市場距離決定的貨幣回流的時間。最主要的,是要考察預付資本有多大一部分必須不斷處於貨幣形式,貨幣資本的狀態。

    撇開所有的投機不說,需要購買多少那些必須不斷作為生產儲備來存放的商品,這取決於這種儲備更新的時間,從而取決於那些本身又受市場條件決定的、因而對不同的原料等等來說也是各不相同的情況;因此,這裡必須隨時一次預付大量的貨幣。按照資本周轉的時間,貨幣流回有快有慢,但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流回。其中一部分,即再轉化為工資的部分,同樣不斷地經過較短的期間再支出。但是,另一部分,即要再轉化為原料等等的部分,必須在283較長的期間積累起來,作為準備金,或用於購買或用於支付。因此,它以貨幣資本的形式存在,儘管它作為貨幣資本存在的數量是變化不定的。

    我們在會看到:另一些情況——不管它們發生在生產過程還是流通過程——怎樣使預付資本的一定部分必須以貨幣形式存在。但是應該指出,經濟學家總愛忘記,企業所需資本的一部分不僅不斷交替地通過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這三種形式,而且這一資本的各個部分不斷地同時具有這三種形式,儘管這些部分的相對量是不斷變化的。經濟學家愛忘記的,特別是不斷作為貨幣資本存在的部分,雖然正是這種情況對理解資產階級的經濟十分必要,因而這種情況本身在實踐中也是很重要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