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二十一章 |積累和擴大再生產(一) 文 / 卡爾·馬克思

    第一卷已經指出,單個資本家的積累是怎樣進行的。由於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代表剩餘價值的剩餘產品也轉化為貨幣。資本家把這樣轉化為貨幣的剩餘價值,再轉化為他的生產資本的追加的實物要素。這個增大的資本,在生產的下一個循環內,會提供更多的產品。但是,在單個資本上發生的情況,也必然會在全年的總再生產上出現,正像在考察簡單再生產時我們已經看到,在單個資本的再生產中,單個資本的已經損耗的固定組成部分相繼沉澱為貯藏貨幣的現象,也會在社會的年再生產上表現出來。

    假定一個單個資本=400c+100v,年剩餘價值=100,那末,商品產品=400c+100v+100m。這600轉化為貨幣。在這個貨幣中,400c重新轉化為不變資本的實物形式,100v重新轉化為勞動力,此外——假定全部剩餘價值都積累——100m通過和生產資本的實物要素相交換,轉化為追加的不變資本。這裡要假定:1、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這個貨幣額或者足以增加正在執行職能的不變資本,或者足以開辦一個新的工業企業。但是,情況也可能是這樣:在開始這個過程以前,即進行實際積累和擴大生產以前,剩551余價值向貨幣的轉化和這個貨幣的貯藏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2、假定事實上生產在以前已經按擴大的規模進行;因為要使貨幣(即以貨幣形式貯藏的剩餘價值)能夠轉化為生產資本的要素,這些要素必須是在市場上可以買到的商品;即使這些要素不是作為成品來買,而是按訂貨製造,在這裡也不會有什麼差別。只有在它們存在以後,並且無論如何只有在對它們實際進行了規模擴大的再生產以後,也就是說,在它們原來正常的生產已經擴大以後,才會對它們進行支付。它們必須是可能存在的,也就是在它們的要素中存在的,因為,只要有訂貨的刺激,即在商品存在以前預先購買,預先出售,它們的生產就可以實際進行。於是,一方面的貨幣就能引起另一方面的擴大再生產,這是由於再生產擴大的可能性在沒有貨幣的情況下就已經存在;因為貨幣本身不是實際再生產的要素。並不是多印些鈔票,就能擴大再生產的。

    例如,資本家a在一年內或多年內把他相繼生產的那些商品產品賣掉時,就把作為剩餘價值承擔者的那部分商品產品即剩餘產品相繼轉化為貨幣,也把他以商品形式生產的剩餘價值本身相繼轉化為貨幣,這種貨幣逐漸貯存起來,就形成一種可能的新的貨幣資本。其所以是可能的,是因為它可以並且要用來轉化為生產資本的要素。但是,事實上他只是進行了簡單的貨幣貯藏,這種貨幣貯藏並不是實際再生產的要素。所以,他的活動起先只是從流通中相繼取出流通的貨幣。當然,這並不排除這種情況:他這樣妥善保藏起來的流通貨幣本身,在進入流通之前,曾經是另一個貨幣貯藏的一部分。資本家a的貨幣貯藏,即可能的新的貨幣資本,如同花費在消費資料上的貨幣一樣,不是追加的社會財富。但是,從流通中取出的、因而以前處在流通中的貨幣,可以是以前的貯藏貨幣的組成部分,或者可以是工資的貨幣形式,它可以曾經使生552產資料或其他商品轉化為貨幣,或者曾經使某一個資本家的不變資本部分或收入進行流通。這些貨幣同樣不是新的財富,就像從簡單商品流通的觀點來看,貨幣不會因為它每天周轉十次,實現十個不同的商品價值,就不只是它原有的價值的承擔者,而是它的十倍價值的承擔者一樣。沒有貨幣,這些商品還是存在,並且,無論貨幣周轉一次或周轉十次,貨幣總是貨幣(或者還由於磨損而減少)。只有在金的生產中,在金產品包含剩餘產品,即剩餘價值的承擔者的時候,新的財富(可能的貨幣)才會被創造出來;並且,只有全部新的金產品進入流通,它才會增加新的可能的貨幣資本的貨幣材料。

    雖然這個以貨幣形式貯藏的剩餘價值不代表追加的新的社會財富,但是由於它貯存後所要執行的職能,它還是代表著新的可能的貨幣資本。(以後我們會知道,除了由於剩餘價值的逐漸貨幣化外,新的貨幣資本還可以由其他方法產生。)

    貨幣所以會從流通中取出,並且作為貯藏貨幣貯存起來,是因為商品在出售以後,沒有接著進行購買。因此,如果把這種做法看成是普遍進行的,那就似乎難於看出,買者應該從哪兒來,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這個過程必須看成是普遍的,因為每一個單個資本都能夠處於積累過程,——每一個人都想為貯藏貨幣而賣,但是沒有人要買。

    假定年再生產的各個不同部分之間的流通過程是直線進行的,——這是不對的,因為除了少數例外,這個流通過程總是由許多互相對流的運動構成的,——那末,就必須從只買不賣的金(或553銀)生產者開始,並且假定所有其他的人都賣給他。這樣,全年的社會總剩餘產品(全部剩餘價值的承擔者)就會轉到他手中,而所有其他的資本家則在自己中間按比例地分配他那種天然以貨幣形式存在的剩餘產品,即他的剩餘價值的天然的金的化身;因為金生產者的產品中要用來補償他的執行職能的資本的那部分已經被束縛了,已經被使用了。在這種場合,金生產者以金的形式生產的剩餘價值,就是唯一的基金,所有其餘的資本家都要從中取出他們的年剩餘產品藉以轉化為貨幣的材料。如果是在紙幣時代,難道所有的剩餘產品要賣給印鈔票的中央銀行?因此,這個剩餘價值,就價值量而言,必須和先要蛹化為貨幣貯藏形式的全部社會年剩餘價值相等。這種假定如此荒謬,最多有助於說明普遍同時形成貨幣貯藏的可能性,但是對於說明再生產本身——金生產者方面的再生產除外——並不能前進一步。

    我們在解決這個表面的困難以前,要把第i部類(生產資料的生產)的積累和第ii部類(消費資料的生產)的積累區別開來。我們從第i部類開始。

    i、第i部類的積累

    1、貨幣貯藏

    顯然,投在構成第i部類的許多產業部門的資本,和投在每一個這樣的產業部門內的不同的單個資本,都會由於它們的年齡不同,也就是由於已經經歷的執行職能的時間不同,——完全撇開它們的規模、技術條件、市場關係等等不說,——處於剩餘價值相554繼轉化為可能的貨幣資本這個過程的不同階段,而無論這種貨幣資本是要用來擴充它們的正在執行職能的資本,還是要用來創立新的工業企業(這是擴大生產的兩種形式)。因此,一部分資本家不斷地把他們的已經增加到相應數量的可能的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也就是用通過剩餘價值的貨幣化而貯藏起來的貨幣來購買生產資料,即追加的不變資本要素;而另一部分資本家則仍然從事可能的貨幣資本的貯藏。因此,這兩類資本家是互相對立的:一方作為買者,另一方作為賣者,並且每一方在這兩種作用中都只起一種作用。

    例如,a賣給b(可以代表一個以上的買者)600(=400c+100v+100m)。他已經賣掉商品600,換成貨幣600,其中100代表剩餘價值,他把這100從流通中取出,以貨幣形式貯藏起來;但是這100貨幣不過是剩餘產品即價值100的承擔者的貨幣形式。貨幣貯藏根本不是生產,因此一開始也不是生產的增長。資本家的活動,在這裡,不過是把出售剩餘產品100所得的貨幣從流通中取出,抓住它,把它扣留下來。這種做法不僅在a方面發生,而且在流通領域的許多點上,還有其他資本家a』、a』』、a』』』,都同樣熱衷於這種貨幣貯藏。因此,在這許多點上,貨幣被從流通中取出,並積累成無數單個的貯藏貨幣或可能的貨幣資本。這許多點也就像是流通的許多障礙,因為它們使貨幣的運動停止,使貨幣在一個或長或短的時間內失去流通能力。但是必須注意,遠在商品流通建立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基礎上以前,在簡單的商品流通中已經產生了貨幣貯藏;社會現有的貨幣量,總是大於它處於實際流通中的部分,雖然這一部分會由於情況的變化而增加或減少。我們在這裡又遇到了同樣的貯藏貨幣和同樣的貨幣貯藏,不555過現在它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一個內在因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