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文娛行者

正文 第八章 節目之後(二) 文 / 張秋楓

    還有一些文章是關於張斯家庭的,單雲清溫和而個性的對話,令許多人感到驚奇。

    而瞭解到張斯家庭的特殊狀況,許多人都感到了恍然,一個《對面》節目組的編導是這樣寫的:

    「張斯的談吐,永遠是風趣而樂觀的,聽他的演講,聽他說話,你完全感覺不到他會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

    但事後一想,你才會恍然大悟。

    因為從年齡角度來講,他還是個孩子。而那份氣度卻不是孩子該有的,一個孩子能這麼成熟而穩重,往往是因為家庭的緣故。

    可惜的是,家庭方面的緣故很令人難過。

    這也是張斯值得人喜愛的一個方面,他有不得不然的苦衷。

    我還記得那張全家福,他坐在媽媽的身邊,面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周圍則全是女性。一個家庭需要一個頂樑柱,張斯無疑過早地充當了這個角色。

    他的笑容裡是藏著苦澀的,儘管看起來那麼自信,那麼有魅力。

    沒有人心甘情願地充當這個角色,除非他還年幼無知,同樣,沒有人心甘情願地承擔責任。

    而真正使人成熟的,尤其是使男人成熟的,只有責任感。

    與年齡無關,與學識,與閱歷無關……與一切的一切都無關。

    還有則是苦難,還好這個時代值得慶幸,因為大部分人生活的很幸福,張斯的不幸是個體化的,沒有人可以與他分擔。

    不要指望一個沒有爸爸的孩子會在學校過的很好,小孩子有時候無情的可怕,總會去欺負而不是去同情那些弱者。

    張斯媽媽的話中透露過,張斯在校常遭人欺負。

    **上的傷痛很容易過去,關鍵他在心裡會一遍一遍地折磨自己。

    好在他有一個好媽媽,看著節目中張斯濕潤的眼睛,你就能看出媽媽對他的影響有多大。

    若是沒有媽媽這麼無微不至的關懷,甚至有些放縱的愛護,很難想像他現在會變成什麼樣子……」

    作為節目主持人,敏敏則這樣說的:

    「你坐在他對面時,就會發現,他沒有在做演講時那麼機智幽默。

    因為那是他擅長的領域,所以會表現的那麼自信,揮灑自如。

    而談到其它問題,比如說感情啦,他就表現的很靦腆,有時甚是會手足無措。但是他的風度很好,你問什麼問題,他都不會生氣,就算令他很尷尬,他也會盡量地回答你。

    這應該源於一個好的家教吧,只有從小培養,養成了習慣才會這樣的。

    他的那些成熟,其實是困苦造成的。

    我問過這件事,他從小家裡都是靠媽媽一個人支撐著,吃穿用度,待人接物,都靠她一個人。所以,生活的並不很好。

    而他小時候又不聽話,常惹媽媽生氣,他說現在想起來挺後悔的。

    我聽他說,他真正轉變是在一次紛爭中,那次紛爭中,有鄰居欺負他媽媽是個女人,所以誣賴他妹妹偷了東西。

    他當是就氣憤極了,從此之後,改過自新,絕沒讓他媽媽再擔心過。

    現在確實好了,因為他的轉變,甚至成名,再也沒人欺負過他們家。而且,她媽媽性格越來越活潑,很願意在別人面前提到他……」

    觀眾很願意聽這樣的事,尤其那些喜愛張斯的人。

    他們喜愛的公眾人物,生活越起伏,他們就會越喜愛。

    如果平淡的像白開水,連談論的焦點都找不到,能說的東西也就少了。並且,一般人的生活太無聊,他們需要將情感寄托在偶像身上,如果偶像的生活沒有起伏,他們也就少了許多樂趣。

    就因為這個緣故,憑張斯單親這一點,為他增加了大批粉絲,尤其是一些女性粉絲。

    還有一些評論涉及到了張斯的學校:

    「這個小城裡默默無聞的學校,使得我萬分好奇。

    不單單是因為有張斯這樣才華橫溢的學生,更因為它能包容這樣才華橫溢的學生。

    之所以這樣說,與我們的教育制度有關,當瞭解了我們的制度後,你會體會到這個學校的難得之處。

    我們的教育是為大多數人設立的,這不必多言。

    但它的變通性很差,除了能教人知識外,同樣,也教人平庸。

    因為它拒絕異類,甚至打擊異類,把異類排斥在外。

    但我要說的是,天才大多屬於異類。

    現代教育是一個不承認天才的教育制度。

    許多學校感到可惜,可惜自己學校為什麼沒出現像張斯這麼個人物。

    其實沒什麼好可惜的,有這樣的人物,你們也包容不了,對他對你們都沒什麼好處。

    或許,有人會感到不服氣。

    但是,請仔細想一想,再作出自己的表態。

    張斯的在節目上看來侃侃而談,風度迷人,再正常不過了。但把他放到教室裡,就會成為一個異類。

    他的天才是有基礎的,你們的班主任會放任這樣的人上課不好好聽?你們的校長會為了一個學生,特意交代不要干擾他?你們的老師會對這樣的學生推崇,並幫他在全學校師生面前安排演講?

    我聽說,張斯在校園裡完全處於一種自由狀態,上課時只要想出去,可以在校園裡隨便溜躂,而不會擔心有什麼老師責罰。

    這是多麼難得的事,除了對那些無可救藥的差生,學校何曾這麼做過?

    這裡需要一份開闊的心胸氣度,需要一份對學生的信任,同時還需要一雙伯樂的眼睛。

    一般學校裡是沒有這種鑒別制度的,我們的鑒別方法只有一種,分數高低。這是一個很公正,卻也很低級的方法。

    其它學校裡,若說沒有天才,很難讓人信服。

    可絕不會產生張斯這樣的學生了,因為其它學校缺少這樣的土壤。」

    華夏國的現代教育許多人都在批評,之前早就有人討論過這種問題,張斯的出現又給這些人提供了由頭,跟張斯本人反倒沒什麼關聯了。

    當然,這種討論,大抵無用的居多。

    儘管一直在批評教育,就像一直批評高考一樣,大家都知道其中有種種不好,可是卻找不出可代替的方法。就連簡單的補救方法,也很難找到。

    所以很快就有人撰文辯駁,談論張斯的特殊性與巧合性。

    在這些人看來,張斯的出現完全是個意外,這是他自身特殊決定的。

    若是其它學校也學著桃源中學的做法,定然會形成極大的混亂,收到與原意相反的效果。

    不論支持或反對,中間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大家承認了張斯是個異數。

    並且以此為論點,展開了辯論。

    當然,異數並不見得就是天才,很多人,尤其一些成年人,還是將他的成就歸結於個人的多年堅忍與努力,這是這些成年人真正佩服他的地方。

    由此,他也獲得了許多家長的支持,以他為榜樣,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