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傾國紅顏:大燕女皇

《》壯志未酬君已逝 第289章 :代攝朝政 文 / 自由精靈

    第289章:代攝朝政

    他終於轉過了頭,目光極輕極快地從她臉上掠過。

    在這一時刻,他們兩人,居然同時失去了正視彼此的勇氣。

    淡淡的哀傷瀰漫開來,每個人眼中都噙著眼淚,卻說不話來。

    或者,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吧。

    卻是殷玉瑤最先鎮定下來,邁開步子走到他的面前,微微仰起頭,臉上漾起甜蜜的笑容,一字一句,無比清晰:「我等你,我在這兒等你,凱旋歸來。」

    說完,她猛地伸出手,抱住他的脖頸,深深吻上他的唇。

    帶著從未有過的炙烈。

    從未有過的貪婪。

    從未有過的大膽。

    從未有過的……驚顫。

    她努力地控制著自己,控制自己不哭出聲來,控制自己不說錯一個字,不透露出,一絲絲的不情願,儘管此時的她,滿心滿意地都想拉著他像風一樣逃遁,甚至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但是她知道,不可以。

    他是她的,可他也是這個國家的。

    不管外面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作為一個帝王,一個男人,拔劍而戰是他唯一的選擇。

    她收回了手,後退一步,忽然舉起手臂,用力一揮。

    嘹亮的號角聲響起,凝重的殺伐之氣,覆沒了旖柔的兒女情長。

    迎著熾燦的陽光,大燕帝王再次踏上屬於他的征程。

    宮門軋軋開啟,在兩列禁軍的扈從下,燕煌曦騎著高大的戰馬,緩緩走出眾人的視線。

    「煌……」當他最後即將消失的剎那,殷玉瑤終是忍不住張開嘴,卻只叫出一個字,便死死咬住唇瓣。

    他回頭。

    那一眼遙遠深邃得穿透千年滄桑。

    他回頭。

    看著塵世最後這一絲不捨的眷戀。

    ……

    可他到底還是走了。

    帶著一種壯志驚天的雄渾與果決。

    殷玉瑤再也忍不住,捂著面孔哭倒於地。

    「大燕帝王有旨!皇后殷玉瑤聽旨!」

    鐵黎略帶幾分蒼涼的嗓音,忽然響起。

    殷玉瑤一怔,緩緩抬起頭來。

    「即日起,令皇后殷玉瑤入主乾元、明泰大殿,代攝朝政!」

    猶如一塊巨石投下,雖然心中已經有了一定準備,眾臣們中間還是漾起不小的騷動。

    「殷玉瑤,謹遵聖諭!」

    女子沉穩而堅定的嗓音,中止了所有的一切。

    在一道道或信任,或質疑,或鄙薄,或冷漠的目光裡,殷玉瑤接過了鐵黎手中的聖旨。

    她知道,從這一刻起,她也將跨上那方他曾經揮灑才華的舞台,從這一刻起,她將擔負和他同樣的使命。

    煌曦,大燕有我在,等同有你在!

    「升殿——!」

    安宏慎顫顫的嗓音,劃破緊窒的空氣。

    帝王出征,皇后攝政,雖是大燕國乃至乾熙大陸從古至今都沒有過的事,但是事況緊急,他們已經沒有時間來計較,這一切到底適宜不適宜。

    邁進乾元大殿的那一刻,殷玉瑤腳步一滯。

    那把赤金的龍椅,如此之近,又如此之遠。

    「娘娘?」安宏慎低低地喚了一聲。

    「嗯?」驀然回神,殷玉瑤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趕緊收斂心神,邁開腳步,朝前方走去。

    終於,她踏上高高的丹墀,終於,她走到那把龍椅前,穩穩地坐下。

    「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眾臣伏地山呼。

    「平身……」殷玉瑤的嗓音有些顫抖,染了丹蔻的手緊緊摁住龍椅的扶手。

    「謝娘娘。」

    眾臣起身,微微仰頭,看向那個女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已經成為這個偌大國家的主宰,她的肩上,將擔負萬鈞重擔,一份並不屬於女子的重擔。

    對於皇帝的安排,眾人心中不是沒有非議,更多的,是出於對燕煌曦的敬畏,對大燕皇族的敬畏,也是對殷玉瑤本人的,一份尊重。

    這個女人,曾經幫助大燕帝王奪取天下;

    這個女人,掌握著六十萬護鳳大軍;

    這個女人,曾經在金殿之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以鐵一樣的手腕,護衛自己的感情;

    這些年來,她輔助燕煌曦,治理民政、刑司,使整個大燕國每年秋決之刑囚大為下降,贏得民間一片讚頌之聲……

    似乎冥冥之中,連上蒼都在成全於她,一次又一次地逃過劫難,一次一次出色地展示著她的才華。()

    「皇后娘娘,」兵部尚書萬嘯海出列,「微臣有事啟奏。」

    「愛卿請講。」殷玉瑤語氣平和而從容,隱隱透著上位者的雍容。

    萬嘯海怔了怔,方才繼續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然此次之役,甚是突然,微臣請娘娘准撥白銀兩百萬兩,以作軍資。」

    眾人聽聞,均不由齊齊絲了口涼氣——兩百萬兩?這——

    殷玉瑤也是一怔,卻並不曾像普通婦人那般,說一句廢話,只是蹙著眉頭沉默不語,萬嘯海偷眼兒瞅著她,眸中隱著絲冷意。

    「潘愛卿,」殷玉瑤的目光極緩極慢地從眾人臉上掃過,最後看住潘辰仕,「國庫現有存銀多少?」

    「啟稟娘娘,」潘辰仕出列,「現有白銀七百萬兩。」

    「七百萬?」殷玉瑤面色微變,「去歲年末,稅銀入庫三千萬兩,怎麼才剛過去四個月,就只剩七百萬了?」

    潘辰仕心中咯登一聲響,趕緊屈膝跪倒,口中不緊不慢地道:「是這樣的娘娘,四個月間,因洪州戰事、溟州雪災、祁州瘟疫、以及新修各地校舍,共支出兩千萬兩銀子,而宮中日用開支,再支出三百萬……」

    「三百萬?」殷玉瑤的目光有些冷,「怎麼本宮卻瞧不出來,這些銀子花去哪裡了?」

    「這……」潘辰仕窘住,半晌答不出話來,倒不是他說不明白,而是,宮中用度向來是由內宮總管安宏慎負責的,而安宏慎又是燕煌曦跟前的紅人,戶部縱有質疑,也斷斷不能扭著皇帝身邊的人問個底細究竟——畢竟,這個國家說好說歹,都是燕家的,皇帝要怎麼花銀子,他們如何管得了?

    「萬愛卿,」殷玉瑤又轉頭看向萬嘯海,「退朝之後,將兵部的錢糧帳薄,並士兵花名冊一併呈遞至明泰殿。」

    萬嘯海驀地怔住了——殷玉瑤的這個要求,顯然出乎了他的意料,他原以為,只要他呈上請餉的折子,殷玉瑤必然會批准,不管怎麼說,在外面浴血廝殺的,可是這個國家的君王,是她最愛的丈夫!

    「怎麼?」殷玉瑤目光犀利地逼視著他,「沒有聽到嗎?」

    「微臣……遵旨。」好半晌過去,萬嘯海才喃喃答了一句,側身退下。

    「啟稟娘娘,微臣有事啟奏。」另一名身著赭袍的大臣出列。

    殷玉瑤凝目看去,見是吏部尚書陳桀,略坐直身體,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眼下國中各郡,尚缺郡守兩百餘名,縣衙吏員千餘名,不知娘娘……」

    「張榜求賢,令各州各郡鄉望隆厚者暫代之;次以讀書之人充任,想來煌煌大燕,要尋出這一千兩百名良材,卻是不難的。」

    「……是。」吏部尚書也退了下去。

    「諸位愛卿,可還有事上奏?」殷玉瑤的目光再次從眾人臉上掃過。

    眾臣相顧默然。

    「既如此,諸位愛卿先回各部衙門,各司其職,一個時辰後,萬愛卿明泰殿獨對。」

    「微臣告退。」

    「臣等告退。」

    文武百官魚貫出殿,而殷玉瑤自乾元大殿側門退出,取道明泰殿。

    「安公公。」在明泰殿外,殷玉瑤停下腳步,轉頭看著身後的安宏慎。

    「奴才在。」安宏慎略欠著身子,垂眉答道。

    「你去集賢館,召單延仁即刻來見本宮,再去逐鳳將軍府看看,若賀蘭靖已經回轉,召他與陳國瑞一同入宮。」

    「是。」安宏慎點頭答應,旋即轉身而去。

    殷玉瑤這才提步進殿,行至御案後側身坐下,頭部斜枕著椅背,抬起纖長手指,揉了揉眉心——這個動作,是以前燕煌曦遇到煩擾的下意識表現,不知不覺間,她也習得了。

    鼻息之間,隱隱聞得龍涎香的氣息,彷彿他還在身邊,張開雙臂,輕輕地擁著她,哪怕沒有一字半句的甜言蜜語,哪怕他心中想著別的事情,但只要兩個人在一起,她的心總是安定的,就像一片風中飄絮,紮下固實的根來。

    可是他,卻那麼匆促地走了。

    將這滿殿的清寂留給了她,縱然富貴榮華依舊,可是她所品嚐到的,卻只有深濃的苦澀。

    「娘娘……」一聲輕喚驀地響起,打破沉寂。

    殷玉瑤睜開眼。

    「單延仁。」

    「小民在。」

    「本宮,想委派你一件差事。」

    「娘娘若有命,小民無所不從。」

    「本宮要你去兵部,主持所有錢糧徵調事宜。」

    單延仁一怔:「這個……小民資歷尚淺,恐不能服眾。」

    「有理,」殷玉瑤點頭,「那麼,就先從微末處著手吧。」

    「嗯?」單延仁抬頭看她,眸中閃過絲不解。

    「少時兵部尚書萬嘯海會送帳薄過來,你幫著本宮看看,理出個眉目來,再則,你也可以替本宮想想,當前最重之事,乃是什麼。」

    「是,小民領命。」單延仁躬身答道。

    「嗯,」殷玉瑤點點頭,「即如此,你便先去側殿歇息,稍後本宮再傳你。」

    單延仁斂衣施禮,側著身子退下。

    「娘娘。」

    又兩名威武男子步入,長身立於案前。

    看著他們,殷玉瑤眸中不由閃過絲感慨——十一年了,他們跟著她,離鄉背井,卻始終忠心耿耿,未改初衷。

    很多時候,她對他們的信任,甚至超過了燕煌曦手下的那批大臣。

    因為,他們效忠的對象,至始至終,都只有她一個。

    在他們眼裡,她,等同於那個曾經帶領他們出生入死的女子,流楓長公主,赫連毓婷。

    鳳戒在,護鳳軍便在,六十萬流楓士卒的軍心便在。

    雖說十年時間裡,有不少護鳳軍或戰死,或退役,但也不斷有年輕的力量加入進來,一則是出於對殷玉瑤的敬慕,二則,和殷玉恆一樣,為了生存,為了前途,也為了心中的那絲希望。

    殷玉瑤曾有命,凡新加入護鳳軍的年輕男子,必須是寒門出身,她願意給他們一個機會,一個建功立業,大展男兒雄風的機會,卻不想這一決策,最終造就一支,全身心效命於她的武裝力量。

    天下間其他的男人,或者多多少少,對她存有偏見,天下間其他的男人,或者都有一種,想將她從高處拉下去的,難以形容的心理,而唯有這六十萬男兒,用他們的熱血忠誠,護衛著她,護衛著她的孩子,進而護衛著整個大燕國。

    在他們心中,她不僅是精神偶像,也是一種光明的象徵,愛的象徵,正義的象徵。

    正因為如此,他們可以時刻準備著,為她犧牲一切,付出一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